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隆庆中兴 > 第1877章 欲领符节征北虏(八)

隆庆中兴 第1877章 欲领符节征北虏(八)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29 17:50:31

对于戚继光的这个方案,李成梁是极为不满的,他当即指出,这样的话,从大宁出征的官军偏师就成为了诱饵,成为了为朝廷主力吸引土蛮部的诱饵,戚继光毫不否认自己的想法,从大宁出征的官军精骑主要是两个任务,第一是吸引北虏的注意力,为官军主力挺近提供条件,第二就是承担堵口子的任务。

因为现在整个土蛮部的住牧地非常之大,包括后世的整个科尔沁草原和松嫩平原,而朝廷的目的是占领松嫩平原,同时将整个兴安岭的优势地形予以控制,而关键的要点就是在松原,松原是地势相对比较平缓的地方,也就是整个松嫩平原的西大门,官军要扼守住此处,才能够将北虏驱逐出东北,这点在舆图上已经是非常清楚的。

所以李成梁部的重要任务就是突袭土蛮部,然后将土蛮部向东南方的松原赶,和官军的主力一道夹击土蛮,这个任务当然是很危险了,土蛮号称控弦之士六万,再加上兀良哈部和归顺土蛮的蒙古人,实力并不弱,而李成梁能带多少人,最多不过五万,加上土默特部的援兵,最多不过七万,对于官军来说,这是极为危险的,虽然蒙古人缺乏甲胄、兵器,有些人甚至连刀都不曾有,箭镞也是骨质的,但是毕竟是在他们的地盘上作战,风险是极高的。

张居正有些担忧的说道:“前者李陵之败,即是孤军深入,令人扼腕千载,而今远出千里,不可不防啊!”

张居正说的确实是很有道理的,官军两路大军互相之间有难以沟通,一旦有所延误,对于官军来说就是大败的根源,这点确实是要考虑的,不过李成梁到没有这么想,李成梁一辈子都在刀头舔血,他信奉的就是富贵险中求,要是风险不够大,那说明回报也不够大,这点他是很清楚的。

所以李成梁认为,这事能干,不过他要六万骑,而且要他挑人,战马、甲胄等也要配齐,还要为他搜集大量的鸡蛋,其他的都是与战事有关的,这鸡蛋是要来干什么的?

徐渭、王崇古等熟知兵事的大臣知道,这是为了保障战马的马力,在长途奔袭的时候,就要给战马吃炒米 鸡蛋清 盐水。炒米遇水膨胀顶饿,鸡蛋清增亮毛色加增加体力,盐水防脱水,这些都是给战马补充马力的食物,同时还要调拨大量的精饲料,现在就给战马增膘,使得战马有足够的体力进行长提奔袭。

这些事情朱载坖都予以了准允,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是否真的要这么干,李成梁只问了一个问题,要是官军主力能否按时到达?这确实是关乎到李成梁的部的生死存亡问题,戚继光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按军法,失期则斩!”

对于戚继光的承诺,李成梁还是信服,别的不说,戚继光治军之严,李成梁也是佩服的,对于戚继光的这个承诺,李成梁还是很信任的。

不过朱载坖问道:“辽东苦寒,春夏之交常有道路翻浆的事情,这是会影响官军行军和辎重运送的,应当怎么解决?”

这点确实是出乎的在场的臣子们意料,这个问题他们之前还未曾想过,对于翻浆一事,只有长期在辽东生活的李成梁见过,所谓翻浆,就是春暖解冻的时候,地面或道路表面发生不均匀起伏、裂纹并渗出水分和泥浆。这个事情在辽东是很常见的,但是其他地方确实见得不多。

春季化冻时,由于路面的吸热和导温性较强,路面下的路基土先于路肩下的融化,于是路基下残余未化的冻土形成凹槽,化冻后的水分难以排出,路基上部处于过湿状态。当融化至聚冰层时,路基湿度更大,有时甚至超过液限。这样,路基在化冻过程中强度显着降低,以至丧失承载能力,在行车荷载作用下发生弹簧、开裂、鼓包、车辙,严重时泥浆外冒,路面大面积破坏,就形成了翻浆。

翻浆会极大的影响道路的承载能力,影响官军的行军和辎重的转运,在辽东的直道上尚且还好,从辽东到松原卫的路上,都是二百年前所修筑了驿道,早就年久失修了,官军要想利用这些道路恐怕还要费一些功夫,这点确实是要命的,无论是行军还是辎重的运送,都要仰仗这些道路。

但是现在要修筑道路,显然已经是来不及的,而且官军大张旗鼓的修筑道路势必会引起蒙古人的警惕,这是绝不可行的,但是不修筑道路的话,官军的行军和辎重运输都会受到影响,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一旦春天气温回升,路基的冰晶开始从冻层上部融化,或从上、下两面融化。路面也逐渐融沉。由于路面导热比路肩大,因而路基中部化冻比两侧快,并形成一个凹槽。路基凹槽中大量水分不能排出,甚至变成稀泥,就使道路失去承载能力。道路在行车作用下路面被进一步压坏,泥浆从路面裂缝里挤出来,产生翻浆的现象。直至冻层完全化冻,水分疏干后,路基才逐渐恢复承载力。

对于翻浆,也有一些临时的处理办法,据李成梁说,辽东的百姓应对翻浆也有一些经验,在翻浆区域开挖临时渗水坑,通过局部降低地下水位缓解病害,然后用木料、树枝搭建柴排,上铺碎石或砂土临时维持通车。

对于车辆也要使用宽一些的车轮,防止陷入泥浆之中,朱载坖和重臣们商量了之后认为,命令武功都指挥使司要提前准备,保障官军辎重运输的通畅,同时更换更加宽的车轮,同时提高士卒们随身携带的口粮数量,之前按照官军所制定的规则,士卒要随身携带可供三日使用的食物,还有相应的弹药等,朱载坖认为要提高官军随军携带的辎重数量,增加辎重运力,优先保障运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