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隆庆中兴 > 第1861章 储君岂无天子威(六)

隆庆中兴 第1861章 储君岂无天子威(六)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22 17:11:39

对于凤阳等地的赋役不均现象,劳堪是极为不满的,甚至对于整个江北的清丈土地问题,劳堪都认为有必要重新进行,以凤阳为抓手,将整个江北的赋役予以理顺,减轻这些地方百姓的负担。

对于劳堪的这个想法,朱翊釴是比较支持的,现在的凤阳府,确实是到了不整顿不行的地步了,而且有些事情,还这不是劳堪这个南直总督,甚至是沈鲤这个督师南京大学士都无法处理的,像凤阳的勋臣庄田还有凤阳守备太监,这些都是他们难以处理的。

劳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是个酷吏,但是是个狡黠的酷吏,他很清楚凭借自己是很难对付这些凤阳和江北的豪强的,只有借助皇权才行,所以他在南直惩治讲学、讲经,打击佛门、王学,一方面是贯彻朝廷的政策,另一方面也是激怒这些人,使得他们想办法要将劳堪弄走,只有这样太子才会注意到劳堪。

不过现在朱翊釴虽然已经向朱载坖上疏了,但是现在还没有回复,朱翊釴虽然是太子,也必须要有朱载坖的诏令才能够处理中都的事情,不过处理中都守备,倒是朱翊釴现在就能够做的事情,毕竟这些太监不过是朱家的家奴罢了,中都守备虽然位高权重,但是朱翊釴以太子之威,处理了也就处理了。

朱翊釴随即问道:“现任中都守备如何?”

劳堪只能报以苦笑,现任中都守备姚臣,在太监中其实并不算很差的,毕竟大部分的太监由于生理缺陷,都是十分贪财的,但是姚臣在财货上并不算特别贪婪,他基本上也只拿常例银子,并不多拿,但是对于姚臣来说,他想要的不是银子,而是权力,虽然中都守备在地方权力很重,但是在太监队伍当中,并不算一个特别重要的职务。

因为对于太监们来说,他们的权力来源是皇帝,所以离皇帝越近,权力越大,虽然姚臣已经是司礼监秉笔了,看似在太监这个赛道已经是非常不错了,但是他这个秉笔,没有任何实际的权力,只不过是加衔罢了,对于姚臣来说,他最大的希望就是回到京师去,真的当司礼监秉笔,而不是当这个中都守备。

所以姚臣想要回到京师,就得拼命的讨好朱载坖才行,姚臣很清楚,朱载坖不喜欢财货,向朱载坖进贡财货肯定 会被朱载坖厌弃,所以姚臣想整些政绩来,引起朱载坖的注意,好调回京师去。

姚臣上任之后做的第一事情就是奏请减少中都得进贡,这确实算的上是一件善政了,中都本就贫瘠,历任的凤阳守备为了讨好皇帝,不顾百姓,争相进贡,凤阳守备太监所进者多为诸果、新茶之属。在中都还专门设立了供应两京的苑囿,按照定例,苑囿,在皇城内万岁山前,四围松桧、竹树茂盛。春则花开如绣,果品种类繁多。岁以鲜果桃、李、梅、杏则荐于皇陵并南京太庙、孝陵;以干果核桃、白果、枣、栗则贡于京师。仍拨皇陵卫军余五百五十名、食粮军人二十五名为花园户,俱于苑囿薅山做工,栽培果木,看守。又拨军余五十名于两京进贡果品应用。

之前为了讨好皇帝,甚至有些守备太监本非凤阳本地特产的“新茶”作为“土产”而蒙混进贡的。这就更加增加了凤阳百姓的负担,因为要运输这些贡品,所花费的时间、钱粮都是不少的,这些都是要凤阳百姓来出的,所以姚臣上任之后,奏请朱载坖:“如遇前项果品成熟,选精洁奉献皇陵,其南北进献果品并茶芽皆系额外,仍旧一切停止。”得到了朱载坖的同意,这件事确实算是一件善政。

朱翊釴说道:“那这么说来,姚臣还不错了?”

劳堪接着讲了姚臣上任之后整的第二个大活,在革除了凤阳的进贡之后,朱载坖虽然对姚臣予以嘉奖,但是并没有将他调回京师的打算,姚臣决定整个大活,要想兴修凤阳的水利,按说这确实是一件好事,虽然凤阳是大明的龙兴之地,但是实际上是个多灾多难的地方,水旱灾害频仍,即便是重八哥当了皇帝,这点也没改变。

凤阳府既受到黄、淮、江三大水系的灌溉,又不得不接受这三大水系带来的无穷祸患。洪水泛滥时,淮河流域白浪滔天,汪洋态肆。最近的一次大水灾是在嘉靖四十五年,当年夏季,霍邱、寿州大水,寿州大水 坏城,人畜溺死无算。凤阳、怀远、盯胎夏淫雨连月,大水,禾尽没,坏民舍漂溺,大水灌城。

除了水灾之外,旱灾也是时常发生的,凤阳府的旱灾经常在夏秋两季出现,这个季节正是农作物生长和丰收的季节,如果遇上这种长时间的旱灾,夏季农作物得不到充足的水份,再加上阳光曝晒,必然会影响其秋天的收获,严重地区往往会出现绝收现象。于是,粮价暴涨成了灾后普遍现象,百姓生活遭遇困难,贫苦百姓只好背井离乡,乞讨求生。

嘉靖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江淮大旱,凤阳府正月至夏六月始雨,大旱; 淮安府大旱,横尸满路。隆庆元年,凤阳在水灾之后又遭遇大旱,自春至秋不雨,淮水竭,井泉枯,野无青草,流亡遗道,担水千钱。

和水旱灾害一起的还有蝗灾,所以凤阳府确实是多灾多难之地,凤阳府所属州县主要位于淮河两岸。淮河北侧地势较平缓,支流均顺着地势自西北向东南注入淮河,淮河南侧为丘陵地貌,支流短而流势急,凤阳府地形主要是平原和丘陵,土壤多为黄褐土,质地粘重,透水保肥性差,旱作农作物多,各地河流干支交流之处多有洼地,其中有些洼地多年积水形成湖泊,因此凤阳府所属州县湖汉较多,雨季来临众多河湖水满外溢,易积水成涝。

加之无法保水,在干旱时又无法取水,所以姚臣奏请朱载坖在凤阳大兴水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