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隆庆中兴 > 第1829章 秋雨秋风言论急(六)

隆庆中兴 第1829章 秋雨秋风言论急(六)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6 00:15:14

对于这些运司,朱载坖认为也要加以改革,首先就是运司辖区的调整,两淮、长芦、河东、两浙作为现在大明主要的食盐产区,自然是要设立都盐运使做为管理盐政的衙门,而四川相对特殊,首先四川的井盐供应西南,地位极为重要,而且除了盐之外,还有茶叶,也是朝廷禁榷的物资,要用于和乌斯藏都司和朵干都司交易马匹,以资军用的,还有就是云南的盐井,也一道纳入四川盐茶都转运使的管理范围。

而产量相对较少的广东、福建、山东三个产区,则设立盐运使,灵州盐池则划归河东都盐运使代管,将所有的盐场都设立专门的机构,同时厘清盐运和盐政的职权关系。

在朝廷的官僚体系当中,总理盐政衙门作为朝廷在中枢的盐政机关,也是大明盐政的最高管理机关,以户部左侍郎兼任,负责领导全国各都盐运使、盐运使、盐法道等与盐政有关的事项,而各都盐运使、盐运使等作为地方盐务机关,主要是负责盐引的发放,盐课的征缴与转运,还有从灶户手中征收手中征收的正额盐课和余盐的转运。

之前大明的食盐销售实行的事商运商销,也就是就场征税,核心是民制、官收、官卖、商运、商销,但是后来由于朝廷无力控制食盐的生产,实际上所谓的官收、官卖成为需要,所以朱载坖认为,这次盐政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加强朝廷对于食盐生产的控制,重新掌握盐场和灶户,由朝廷掌握食盐的生产环节。

运司衙门不再直接管理灶户,由总理盐政衙门派出盐政分司衙门,与都盐运使和盐运使衙门的辖区一致,盐政分司专司管理灶户,由盐政分司衙门负责管理盐场和灶户,直接控制食盐的生产,盐场所属荡地等都收归朝廷所有,不得侵占,灶户办盐所需要的各种工具、燃料等也由朝廷所保障,灶户办盐所需工本也要列入预算,根据各盐场实际所有的灶户,编列工本预算,制定食盐的产量计划,盐政分司衙门直接负责食盐的生产与征解,商人不得插手。

商人只和运司打交道,也不和盐政分司打交道,盐政分司主要是负责恤灶,收购食盐,考成盐课的,盐政衙门将所属盐场所生产的食盐征购之后,统计数量,行文运司衙门,各运司衙门根据盐政衙门所征购来的食盐数量发放相应的盐引,不准滥发盐引,有一引之盐,才发一引,严禁滥发,保障盐引的信用。

同时实施收支两条线,在整个盐政系统中,运司衙门是盐税的征收部门,通过发放盐引,征收盐税,然后上缴太仓,而盐政衙门是支出部门,负责向灶户发放工本,组织灶户生产食盐,征收正额盐课和余盐,保障食盐生产所需要的各种工具、燃料等,盐政衙门的支出也是由太仓负责的,他们的收支互不干涉,各自独立,而总理盐政衙门负责账目的审核和盐税的统计,都察院负责对于整个盐政系统账目的审计。

这样的话,朝廷可以再度控制食盐的生产环节,同时尽可能的杜绝私盐,保证朝廷的盐税。除此之外,朱载坖认为,还要依靠朝廷的邮驿体系,掌握部分的食盐运输环节,对于整个大明的食盐销售体系,朱载坖认为要实现两种模式并行,第一是传统的商运商销,也就是盐商在运司购买盐引之后,自行提取食盐,组织运输、销售等事。

另外一种模式就是官运商销,也就是朝廷利用邮驿等运输体系,将食盐从盐场运输到大明的各大城市,由官府卖给当地的商人,然后予以分销,之所以要保留官运商销的模式,主要是基于两个原因的考虑,第一就是朱载坖认为不能任由盐商掌握食盐的运输,朝廷必须要直接掌握一部分食盐的运输,用以在特殊情况下平抑盐价,保证百姓的食盐,防止盐价过高,安定地方。

第二就是以这些官运商销的食盐,获取更大的利润,充实朝廷的财政,使得朝廷的邮驿系统保持一定的常备货运量,不至于一直亏空,徒耗钱粮。

按照朱载坖的这个规划,整个大明的盐政,以总理盐政衙门为管理机关,负责对各盐法道、都盐运使司、盐运使司、盐政分司进行管理,盐法道主要负责查禁私盐,保障朝廷的盐法顺畅,负责官运商销食盐的引岸销售,盐运司负责发放盐引、征收盐税、组织官运商销食盐的运输,而盐政分司则负责灶户的管理,食盐生产的组织,恤灶的实施,正额盐课和余盐的征购,食盐生产的荡地、工具、燃料等的保障。

而巡按盐政御史则回复自己监察官员的职责,负责巡行各盐场和运司,查看朝廷恤灶措施的实行情况,工本和余盐银的发放情况,还是食盐征购与盐引销售的情况,打击贪墨,审查账目,保障工本和余盐银能够发放到灶户手中,保证盐引不滥发,引目和食盐征购数量相符。

对于朱载坖的想法,庞尚鹏提出了一些意见,如果按照朱载坖的想法来实施的话,朝廷就必须重新制定盐引的价格,因为之前的引价其实就是盐税本身,朝廷没有任何成本,反正朝廷已经不控制食盐的生产了,但是现在不同了,引价不仅仅包含盐税,还包括朝廷支给灶户的工本和余盐银,还有荡地的地租,各种工具、燃料的消耗,这些都是朝廷的成本,必须重新进行核算,然后确定引价,才能够实行。

这点朱载坖也是同意的,而且考虑到朝廷的实际情况,首先在长芦和两淮实施盐政改革,在长芦实施改革是因为朝廷对于长芦盐场控制是最严密的,食盐生产扔就在朝廷手中,改革只需要各衙门职权的重新划分即可,相对简单,而两淮就自不待言的,毕竟是大明盐税最多,盐区最大的运司,两淮能够改革成功的话,对于其他地方来说就很方便了。

喜欢隆庆中兴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隆庆中兴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