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隆庆中兴 > 第1755章 经略何方朝堂论(二)

隆庆中兴 第1755章 经略何方朝堂论(二)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30 20:29:39

之前在朱载坖也进行了一轮道路的大规模营建,但是主要是在北方和沟通两京,而且服务是军事的意味是很浓厚的,但是这次朱载坖要求修筑一条沟通南北的直道,其规模显然是巨大的。

朱载坖提前从兵部和工部了解了现在从京师到广州的路径,现在东京师到广州,要途径北直隶、河南、湖广、广西、广东,从京师出发,先经过顺天府-保定府-真定府-顺德府进入河南布政使司,然后在途径彰德府-卫辉府-开封府-南阳府进入湖广,然后是经由襄阳府-承天府-武昌府-岳州府-长沙府-衡州府-永州府进入广西,再经由桂林府-平乐府-梧州府才进入广东,然后经肇庆府抵达广州。

这条驿路就是京师和广州的陆路联系通道,也是大明沟通南北的重要道路,而现在朝廷也算是府库充盈,朱载坖认为,两广对于朝廷的重要性是越来越大,朝廷必须加强对于两广的控制,所以朱载坖命令工部会同地方各有司衙门,详细勘察道路,准备修筑京广直道。

朱载坖上谕下达之后,那真是粪坑例丢炸弹,粪量十足,之前还在讨论南北问题的大明官员们,现在都来讨论此事了,两广和沿途州县出身的官员们自然是支持的,但是也有不少的官员认为这条直道的工程量实在是太大了,根据工部的粗略估算,从广州到京师的这条直道,总长度已经超过了五千里,大明还从来没有修筑过这么长的直道,别说大明,就是历朝历代也没有干过这么庞大的功臣。

一些官员们甚至认为,这是和隋炀帝开运河一样的亡国之举,他们激烈的上疏反对,认为此举浪费民力国帑,要求朱载坖以史为鉴,不要过度损耗民力。

工部尚书郭朝宾上疏陈述了京广直道的五难,第一就是直道要跨越黄河、长江等众多的江河,一些小的江河固然是可以修筑桥梁,但是大江大河以大明现在的技术水平显然是不足以修筑桥梁。

第二就是道路所途经的地方复杂,不仅有平原,还有山地、丘陵,甚至要是土司的辖区,朝廷要在这些地方征收土地,修筑道路,恐怕不仅仅是要朝廷给予这些被占土地的所有者予以经济上的补偿,甚至可能会因为此事激化土司和朝廷的矛盾。

第三就是耗资巨大,对朝廷会造成极为沉重的负担,工部仅仅是粗略计算,耗资就已经达到了一千七百万元,相当于大明朝廷一年财政收入的大半,对于朝廷来说,这种经济负担实在是过于沉重了。

第四就是相比于海运,朝廷花费巨资所兴建的直道在运输时间和运力上都不占优势,现在两广的大宗物资起运都是通过海运,也还是很方便的。

第五就是如果要兴修京广直道的话,就必须要动员规模的庞大的劳动力,这些人都是精壮之士,将这些人集中起来用于修筑道路,不仅有可能耽误农时,影响农业生产,更加危险的是,这些精壮劳动力的集中,对于朝廷来说本就是极为危险的事情,前元为什么灭亡,就是因为治河啊,当年顺帝命贾鲁为工部尚书、总治河防使,强征民工15万人开凿两百八十里新河道,使黄河东去,合淮河入海,时紧工迫,监督挖河的官吏乘机克扣河工“食钱”。河工挨饿受冻,群情激愤。

贾鲁开河后,北方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及其教友刘福通等决定抓住这一时机,发动武装起义。他们一面加紧宣传“弥勒下生”、“明王出世”,一面又散布民谣“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并暗地里凿了一个独眼石人,埋在即将挖掘的黄陵岗附近河道上。独眼石人挖出后,河工们惊诧不已,消息传出,大河南北,反抗的烈火顿时燃起。迅速聚集义军数十万,一举将前元推翻。

这个理由也是群臣们反对的主要理由,大量的壮丁聚集,一旦有心怀叵测之辈在其中的话,加以煽动,恐怕就会引发民变,而这些精壮劳动力的民变是极难处置的,一旦真的发生民变,对于朝廷的打击是极为严重的,朱载坖苦心经营多年的良好局面,就可能一朝丧尽,所以很多官员都上疏反对此事。

而朱载坖对于这些奏疏都采取不报的态度,表明自己对于修筑京广直道的坚决态度,朱载坖为此专门召见了内阁辅臣,朱载坖很清楚,自己首先要取得内阁辅臣们的支持,才能够将此事在朝廷上推动。

朱载坖问道:“张师傅怎么看此事?”

张居正说道:“陛下,此事之难,不在于北,而在于南也!”

朱载坖明白张居正所说的意思,对于京广直道来说,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北方,而在于南方,因为在北直隶甚至于河南两省,京广直道可以和两京直道共用很长一段道路,对于这两省来说,实际上要动工兴修的道路并不长,麻烦的是在南方,从湖北、湖南、广西、广东,这四省是要在原有道路上加以拓宽新修的,工程的难点也就在南方四省上。

所以张居正才说难者,不在于北,而在于南,而张居正认为最麻烦的就是湖南和广西这两省了,这里不仅仅是地形复杂,更加重要的是有不少的土司,朝廷要想在这些地方征收土地,兴修道路,恐怕就会和这些土司发生激烈的冲突,这点才是最麻烦的。

至于很多官员所担心的大量劳动力聚集所造成的不安定因素,张居正认为倒是其次的,因为朝廷采取的招募民工的方式,只要朝廷能够保证工钱和粮食的足额发放,这些百姓是决计不敢闹事的,至于财政上的压力,张居正认为看起来一千七百万的投资极为巨大,但是实际上分年投入的话,将一年的工程投入控制在四百万之内,对于朝廷的财政来说是可以接受。

喜欢隆庆中兴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隆庆中兴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