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隆庆中兴 > 第1689章 分科取士擢人才(六)

隆庆中兴 第1689章 分科取士擢人才(六)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0 15:47:01

对于朱载坖的这个看法,张居正不置可否,张居正担心的是整个官僚集团对于朱载坖一系列措施的反制,因为朱载坖一面降低进士入仕之后的官品,一面又开明法、明算两科,对于很多官员们来说,他们会担心进士出身以后不再是大明官员的正途了。

这点朱载坖认为大可不必担心,确实用数量来看,以后进士出身的官员在数量上也许不占大明文官的绝对优势,但是进士绝对是大明高官的唯一来源,进士们虽然现在入仕的官品被降低了,但是从其他方面来说,进士出身的官员们在很多方面都是极大的优势的,首先进士出身的官员仅仅需要担任一任佐贰官,只要考成中等以上,就可以直接转任正印官,这是其他所有出身都不能比拟的。

除此之外,进士出身还有两个其他出身的官员都无法获得捷径,只要一任正印官考满,考绩中等以上,在任内没有重大过失,没有被御史弹劾贪墨、枉法等事项尚未查清的,都可以参加御史的考选,这是其他出身的官员多没有的待遇,举人出身和吏员出身的官员虽然也可以参加御史的考选,但是难度远远比进士出身的官员们大。

按照朝廷的规定,科道御史年龄必须在四十五以下,必须要同时有佐贰官和正印官的考满资历,同时对考绩也有要求,同时履历中不能有重大过失、贪墨、枉法等被御史弹劾尚未查清的问题。

光是年龄一项,就已经卡死了绝大部分吏员或者举人出身官员考选御史的路了,因为他们大部分因为长期的考试或者宦海生涯,往往年龄都比较大了,而且在地方任职的时间越久,就越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这点限制了他们考选御史,而且朝廷还规定吏员、举人出身的官员考选御史,需要经过上级正印官和巡按御史的考语,若是正印官和巡按御史不同意的话,这些官员们就无法考选御史。

如果说御史的考选对于吏员和举人出身的官员已经是非常严苛的话,那么翰林院的考选则是根本与吏员、举人出身的官员没有任何关系,对于翰林院的考选,第一条要求就是进士出身,其他各种出身的官员一概没有资格参加考选,翰林院只招收进士出身的官员。

而在大明,众所周知的升官快车道就是两条,一就是科道,科道御史虽然品级不高,但是权力极重,而且考满之后,连升三级外放,一般都是布政司参议、按察佥事起步,要是能够一直在都察院升任到佥都御史一级,那就进入了高级言官的队伍了,而在大明,出任巡抚的最低职务要求就是佥都御史,只要能够混到佥都御史,外放巡抚就指日可待了。

而对于大明官员们来说,升官最快的就是翰林院了,只要能够进入翰林院,那就是储相之尊,能够进入翰林院那就是进入了升官的高速公路了,尤其是现在,翰林院的权势更重,不仅仅是朝廷的储才之地,更是还要兼任六科给事中,是皇帝的耳目,其不仅处于权力中心,而且能够直接掌握权力。

在翰林院学习之后,外放就是知府和六部郎中级,如果能够混到学士,不管是侍读、侍讲学士,侍郎的帽子就基本上稳当了,所以对于大明官员们来说,翰林院才是最为厉害的地方,只要能够进入翰林院,那三品就是起步价,但是翰林院考选的首要标准就是进士出身。

所以朱载坖认为,现在进士出身的官员可能在数量上不占太大的优势,但是在中高级官员大的比例上,进士出身官员肯定是占据绝对优势的,不管是都御史、尚书侍郎、各寺正卿、少卿,乃至于地方督抚、布按二司一直到到各道、知府等官员,进士出身的官员绝对是占据优势地位的,这点是毋庸置疑的的。

所以朱载坖认为朝廷对于进士科实际上还是极为优待的,这些进士出身的官员不仅仅在升迁上具备很大的优势,在职务的选择上肯定是有占有极大的优势的,吏部在分派官员的时候,冲、难、繁、险的地方肯定是要优先分派经验丰富的官员,往往就是吏员、举人出身的官员去,而进士们任职的,一向就是相对比较安定,不那么难治的地方,以保证他们考绩不至于太难看。

对于朱载坖所提出来的这些问题,张居正也予以承认,张居正提出了一个问题,朝廷开明法、明算两科,取士多少呢?

这确实是个很严肃的问题,现在朝廷主要的取士选官方式是三条,第一自然是科甲出身,三年一科,一科不过四百进士,然后就是举人出身的官员,凡举人会试不中者,可以直接铨选府州县学教职和州县佐贰官,举人选官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一般是到吏部注册候选,候选三年以上、文学可观、年力精壮的举人内拣选官员。

按照吏部题定,凡举人拣选,须经过六道流程。第一步,张贴告示,示限入拣年份。

第二步,举人自行呈明,文选司核验资格。会试后,符合资格之举人、岁贡生,“各具通状,于三月初旬”赴文选司投递,文选司查对选簿年月相同,先期具本题请。

第三步,文选司拣选,拟取双倍人数。文选司核明后,确定“大约拟选人数,举人二分,岁贡一分”,先行“倍取”。

第四步,堂官拣选,公布名单。吏部堂官于文选司所拣举人内再行拣选,“俱年貌器度相应”,“当日列名示知”。

第五步,赴堂考试。拣定之举人随后在吏部大堂考试,文选司“纳卷弥封”,排定名次。

第六步,吏部名单上奏内阁,由内阁和都察院再次复查,复查无误之后,由都御史和吏部尚书一道上奏朱载坖,经过朱载坖御批之后生效,文选司发给官凭。

喜欢隆庆中兴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隆庆中兴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