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隆庆中兴 > 第1687章 分科取士擢人才(四)

隆庆中兴 第1687章 分科取士擢人才(四)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0 15:47:01

朱载坖在收到了张居正的密疏之后,立即召见了张居正。

张居正当然也知道朱载坖为什么要召见自己,张居正到了文华殿之后,朱载坖问道:“张师傅这密疏,朕以为很有意思。”

虽然朱载坖没有明说,但是朱载坖很明显对此事是不满的,朱载坖为什么要提拔这些工匠、翰林医官,然后开设明法、明算等科目,本质上就是要在大明朝廷内部建立伎术官队伍,朱载坖是很清楚这些伎术官的作用的,但是要是按照张居正的这个方案,即便是在伎术官体系中,担任正印的仍然是那些进士、举人出身的官员,这样一来,明法、明算即便是考上了,在待遇方面可能还不如从吏员考选上来的官员,这怎么能够为朝廷选拔人才。

这是朱载坖所不喜欢的,所以朱载坖就此事召见了张居正,将自己的看法告知了告知了张居正,朱载坖的想法很简单,明法和明算两科都是极为重要的,明法事关朝廷的司法,朱载坖认为虽然朝廷已经设立了大理寺分司、巡检司、州县推官、县尉等专门的法司管理来负责处理司法案件,试图将司法权从地方正印官的手中剥夺,但是这些司法官员大部分都是儒学出身,对于律条并不是很了解,所以朝廷要专门设立明法科。

设立明算科的目的也是如此,现在朝廷要建立起预算、决算制度,同时都察院、户部要履行相应的检查职能,这些都需要大量的算学人才,对于朝廷来说,确实是需要大量的相关人才,才能够支撑起这些衙门的运行。

当然朱载坖也有意降低这些儒臣的地位,提高官员中非儒学背景出身的数量,但是张居正显然是明白朱载坖的意图,所以在这份密疏中,张居正提出了相应的办法,请求选派进士、举人接受明法、明算教育之后任官,以保证儒学出身的官员仍旧在司法和财政系统中占据主要位置。

在这点上,张居正也有自己的看法,首先,张居正虽然支持改革,但他自己也是科举制度的受益者,而且张居正很清楚,现在大明官场的主力和中坚仍然是科甲出身的官员,朝廷固然是要推动改革,引进专门人才,但是对于大明整个官场来说,则是必须要保持稳定。

这点是张居正这个首辅的责任,张居正很清楚现在的情况,大明的官员们在这方面是很敏锐的,一旦朱载坖盲目下达诏令,恢复明法、明算两科,在这些科甲出身的官员们看来,肯定是冲击了科甲出身的官员的地位,他们必定会群起而反对的,朱载坖虽然控制了厂卫,但是面对这个官僚机器的反对,一样也只能徒唤奈何,在这些问题上,大明官员是会非常团结的,张居正正式看到了这点,所以才通过密疏的方式向朱载坖建议,要采取折中的办法。

朱载坖也当然那明白张居正的意思,朱载坖问道:“以张师傅之见,明法、明算两科,应该如何安排?”

对于这个问题,张居正早就有了一整套的办法,首先,张居正认为,明法、明算两科出身要予以限制,现在进士出身不过八品,明法、明算肯定是要是更低才行,这样才能够保证科甲的绝对主导地位,在这点上,朱载坖也是同意的,科举现在是毕竟是大明的正途出身,当然是要和明法、明算相区别的。

张居正认为,明法可给正九品出身,明算可给从九品出身,虽然出身低微,但是也比吏员要好,毕竟是官,这点已经超过了很多人了,所以朱载坖对于这个提议并没有反对,朱载坖自己也很清楚,在科甲出身的官员们看来,不管是明法还是明算,其实都是杂流出身,比之举人还不足,也就比吏员出身的好强一点。

对于这个安排,朱载坖认为并不过分,同时在考试科目上张居正认为虽然是明法、明算,主要以考察对于法律和算学专业知识为主,但是儒学也必不可少,张居正认为,要以儒学定去留,专科定高下,也就是说,对于儒学不能达到标准的人,即便是他的法律或者算学考的再好,也不能录取,而在排名的时候,可以按照他们的专业成绩来排名,如此以来,尽可能减少对于明法、明算对于科甲的冲击。

朱载坖并没有立即表态,还是请张居正继续陈述意见,张居正认为,现在朝廷正是用人之际,等到开科取士,在经过培训,分配职务,已经是数年过去了,朝廷等不了这么漫长的时间,为了弥补朝廷的人才匮乏情况,应该从进士、举人中选拔愿意学习明法、明算科的人,送国子监、律例馆等地培训之后,经过考核,授予相应的职务,然后到朝廷任职。

同时张居正还提出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限制明法、明算科出身的官员品级,这其实也是大明的惯用套路了,在大明初年,吏员出身升任部堂者也大有人在,但是从科举成为大明官员出身的主流之后,对于大明来说,就逐渐开始限制非科举出身的官员职务了。

从宣德以后,吏员出身的没有再担任部堂的了,即便如况钟这样天下闻名的清官,虽然官加三品,其实还是不过一任知府,实际上是干的四品知府的活,其他人基本上都没有四品的可能了。

现在大明对于吏员出身的官员,默认的潜规则就是不过官不过五品,位不及同知,基本上主要是以通判,布政司参议,按察佥事为他们宦海生涯的顶点。

张居正认为明法、明算当然要比吏员出身好一些,但是也应该予以限制,明法最多三品,明算最多四品,而且不能担任地方州县正印官,明法、明算主要在自己相关的衙门中升迁,没有特殊情况不能外调其他衙门。

张居正认为这样可以尽可能的减少明法、明算对于科甲的冲击。

喜欢隆庆中兴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隆庆中兴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