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隆庆中兴 > 第1685章 纵横捭阖宰臣谋(四)

隆庆中兴 第1685章 纵横捭阖宰臣谋(四)

作者:休息的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0 15:47:01

张居正认为,唐代之所以晚唐的君主多没有功臣配享太庙,主要还是因为中晚唐藩镇割据,朝廷对于地方的控制能力大为减弱,整个朝廷也没有说的过去的人才可以配享太庙,实际上处于一种苟延残喘的状态,而大明如果也这么的做的话,不是将先帝和晚唐那些乐色相提并论了吗?

而且前代的所谓配享太庙制度,多不完善,如辽就只有圣宗耶律隆绪庙庭有功臣配享,只有太尉,乌者和北边拽剌,耶律欲稳两人配享太庙,难道有辽一代,只有这两位功勋卓着的大臣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如耶律休哥、耶律斜轸、韩德让等名将,都是名震华夏的大将,他们都不能配享太庙吗?

再比如说前元,只有配享武宗海山庙庭的宣慈惠圣皇后弘吉剌·真哥,这些都是蛮夷之风,大明不能够向他们学,张居正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还是要效仿前宋之制,为所有的先帝都安排功臣配享太庙。

但是张居正的这个建议遭到了左都御史海瑞的坚决反对,海瑞认为,配享太庙乃是人臣所能获得的至高无上的荣誉,是要垂之后世,昭示天下的,朝廷必须秉持大公至正的原则,严格的进行审查,不符合条件的就不能进入太庙,否则配享冗滥,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对于海瑞的这个发言,很多重臣们表示了支持,不管是曹魏还是唐宋,能够配享太庙都是一件极为荣耀的事情,虽然看起来两宋是为每位皇帝都安排了功臣配享太庙的,但是这也导致两宋的配享制度不稳定,经常有重臣因为其他事情被迁出太庙,然后又再次配享的,虽然这反映了两宋的党争激烈,但是这种行为本身就伤害了配享太庙制度的严肃性。

所以海瑞认为,与其这样的配享,还不如不配享,配享太庙,对于人臣来说,是极为荣耀的事情,也是朝廷对于忠臣良将至高无上的奖励,所以必须要慎之又慎,一旦作出决定,就不能轻易更改,这是有关朝廷信誉的大事。

大部分的臣子们都支持海瑞的观点,对于配享太庙,朝廷要慎之又慎,要抱着宁缺毋滥的心态,而在具体的评选标准上,经过大臣们的讨论,认为还是要以功劳为主,主要是要有开基创业、拓土平叛、安疆保民、忠心报国这样品质的功臣才能够配享太庙,非有大功者不能配享太庙。

朱载坖基本同意了这个观点,因为按照这个观点,武臣在配享太庙中的人数比例肯定会大大增加,而同时第一个出局的就是在文臣中呼声最高的三杨团体,之前关于配享太庙的人选问题上,三杨一向是热门人选,很多人认为三人均历仕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先后位至台阁重臣,正统时加大学士衔辅政。以“三杨”为代表的台阁体诗文,内容上歌功颂德,粉饰现实;艺术上追求雅正,流于平实。永乐至成化年间,文坛几乎为台阁体垄断。时人咸称杨寓有学行,杨荣有才识,杨溥有雅操,称西杨有相才,东杨有相业,南杨有相度。故论我朝贤相,必曰三杨。

所以在配享太庙这个问题上,三杨一向是热门人选,但是朱载坖首先要否决的就是三杨,原因很简单,就是弃土,自永乐五年布告天下诸国设交趾布政使司以来,虽屡有叛乱,但成祖以大军一往,都旋即扫平。20年以来、其地已承大明教化甚深,不在云南、贵州之下,忽然弃之,天下震惊。

虽然放弃交趾有很多不能明言的原因,但是无论怎么说,放弃领土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如果朱载坖连这个都不顾,而让三杨配享太庙的话,岂不是鼓励这些臣子们放弃大明的领土了?虽然放弃交趾是宣宗皇帝所做的决定,但是三杨作为当时的辅臣,肯定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

放弃交趾给大明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后果,最重要的后果就是对于大明朝贡体系的冲击,原来的交趾地区是中国内部管辖的地区之一,结果黎利的反抗直接变成了藩属国的地位,这点给当时的其他藩属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黎利的反抗运动可以成功,并且大明皇帝并没有过分在意这件事,就间接说明大明的国力并没有之前繁盛,之前交趾发生动乱,成祖就派兵平定,这次同样发生动乱,居然草草了之。无疑暗示藩属国,可以进行一定的反叛运动,争取独立。

所以朱载坖认为,仅凭这一点,三杨就不能配享太庙,而以这个为标准,孝宗朝的刘大夏等人也肯定是要被予以排除在外的,原因很简单,当然放弃哈密,也是他们所做的决定,朱载坖的这个条件是硬性条件,只要有弃土这个行为的,不管功劳多大,一律不能进入太庙。

而能够开疆拓土的,则是要予以重点考虑,这点上朱载坖特意提出来宪宗朝的王越,曾三次出塞,收取河套地区,于红盐池之战、威宁海之战中两次远袭鞑靼。因军功获封威宁伯,身经十余战,出奇取胜,动有成算。又提携后进,笼络豪俊,深得众心。

朱载坖认为他虽然有结交太监等一些在文臣们看来所不齿的行为,但是白璧微瑕,仍旧应当予以加赏,朱载坖特旨令王越取代刘大夏配享孝宗皇帝。

除了这些人之外,对于朝廷来说,比较重要的就是于谦的处理方式,之前很多很多官员们都要求将于谦配享太庙,以功劳而论,于谦是绝对足够的,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对大明来说,于谦绝对是立下了大功的人,以于谦的功劳,配享太庙绝不为过,但是于谦毕竟是被英宗皇帝所杀,虽然朝廷已经平反昭雪了,但是毕竟对于英宗来说是很难堪的事情,所以也有一些臣子们认为保险起见,还是不要让于谦配享太庙的为好。

喜欢隆庆中兴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隆庆中兴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