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明风再起 > 第388章 张献忠沉银

明风再起 第388章 张献忠沉银

作者:浮世蒹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25 05:09:53

岷江在彭山段拐出一道月牙弯,当地人叫它“金滩”。自从张献忠在此沉船的消息传开,原本宁静的江湾突然热闹起来。渔夫、樵夫、甚至十里八乡的庄稼汉,都扛着简陋工具跑来碰运气。

老渔夫赵三爷蹲在乌篷船头,吧嗒着旱烟看热闹。他孙子狗蛋兴奋地指着江面:“爷爷你看!又有人捞到银疙瘩了!”

江心处,几个赤膊汉子正欢呼着举起块黑乎乎的东西。阳光下,那物事反射出些许银光。

“作孽啊...”赵三爷摇头,“那都是人血染红的银子...”

话没说完,岸上突然马蹄声急。一队红衣骑兵疾驰而至,为首军官高喊:“奉旨清场!闲杂人等退避!”

帝国陆军的士兵迅速封锁江岸,插上“军事禁区”的牌子。一个工兵营开始架设奇怪的机械,有铁臂绞盘,还有用玻璃罩着的灯——后来才知道那叫“潜水钟”。

带队的竟是海军将领郑茶姑。这位女侯爷一身白色海军制服,在人群中格外显眼。她正与个洋人工程师比划着说什么,旁边跟着愁眉苦脸的王小虎。

“陛下有旨,一粒银子都不许流失!”郑茶姑声音清亮,“李工师,你的潜水钟能潜多深?”

洋人操着生硬汉语:“十丈...但江底淤泥太厚...”

王小虎插话:“不如直接截流!我调炮兵营来,三天就能改道!”

“不可!”老渔夫突然插嘴,“动了水脉,要遭天谴的!”

士兵刚要驱赶,郑茶姑却拦住:“老人家何出此言?”

赵三爷指着江心:“那下面沉的不是宝船,是镇着水妖的!动了要发大水的!”

洋工程师大笑:“迷信!” 但当夜就出了事。潜水钟刚沉底,钢丝绳突然崩断!幸好操作手反应快,才没出人命。

更怪的是,翌日清晨,士兵发现岸边的测量标记全部移动了位置。江心还冒出大量气泡,仿佛有什么巨物在底下呼吸。

消息传回上海,李长风竟亲自赶来。皇帝穿着普通工装服,蹲在江边抓把泥沙嗅了嗅:“有硫磺味。王小虎,调几门蒸汽水泵来,先抽干这片水湾。”

圣旨一下,工程规模骤然扩大。蒸汽机的轰鸣惊飞群鸟,铁臂绞盘日夜不停。当地百姓远远看着,都说皇帝要惊动龙王爷了。

抽水第三日,江底渐渐显露。忽然工人惊叫起来——淤泥中竟露出具具白骨!这些尸骸手腕都拴着铁链,显然是被活埋的沉银苦力。

“作孽啊...”赵三爷被请来辨认,老人颤抖着指认,“都是当年被张献忠抓来的工匠...说是沉完银就要灭口...”

正说着,狗蛋突然尖叫:“爷爷!骨头在动!” 众人骇然望去,却见尸骸间似有银光流动。仔细看竟是无数银鱼在骨缝间游窜!

郑茶姑果断下令:“全部尸骨小心收殓,择地厚葬。摆祭坛,超度亡魂。”

法事做了三天三夜。说也奇怪,之后工程顺利起来。潜水钟成功坐底,捞起第一箱白银。开箱时银光耀眼,全是铸好的西王赏功币。

然而更多的发现令人心惊。除了白银,还有大量被熔化的金佛、玉器、甚至文庙的铜祭器。张献忠几乎把巴蜀的文化遗产都化为了金银。

最惊人的发现在第七日。潜水员报告有艘特别大的沉船,船体被铁链锁着无数箱子。但每当试图靠近,水流就变得异常湍急。

李长风亲临现场。他凝视江面良久,忽然下令:“准备祭品,朕要亲祭江神。”

三牲祭品摆上香案,皇帝焚香叩拜:“华夏遗宝,当归华夏。朕立誓,所得金银尽用于民生,若违此誓,天诛地灭!”

说来也怪,祭拜后江流顿时平缓。潜水员顺利进入沉船,回报时声音都在发颤:“全是...全是书啊!”

原来这船装的是从成都各大书院抢来的典籍。张献忠嫌不能熔铸,本想运回西安,因匆忙撤退才沉入江中。

李长风得知,竟对着江面深深三揖:“此天佑中华文脉不绝!”

打捞工作持续了三个月。最终清点出白银一千三百万两,黄金三十万两,另有无价典籍数万卷。皇帝当即下诏:用这批财宝建立“天府复兴基金”,专用于蜀地重建。

庆功宴上,赵三爷被奉为上宾。老人多喝了几杯,拉着皇帝的手说:“陛下知道为啥后来顺利了?因为您敬了该敬的,怕了该怕的。”

李长风颔首:“老人家说的是。人有所敬,方能有所畏。”

宴散时,皇帝特赐赵三爷一面金牌:“凭此牌可直奏天听。若见官府滥用基金,随时告朕。”

后来这金牌真派上用场。三年后,成都知府挪用基金修官邸,被赵三爷一状告到御前。知府被罢官问罪,皇帝亲书“民为监”匾额赐予老人。

而那些打捞出的典籍,成了新成立的“四川图书馆”镇馆之宝。首任馆长正是当年幸存的青羊宫书生——他在书堆里找到了自己被抢的《诗经注疏》,扉页还有血渍。

最奇的还是银鱼。打捞结束后,江中银鱼竟渐渐绝迹。老辈人说,那是冤魂所化,见天下清明,便投胎去了。

只有狗蛋还记得爷爷临终的话:“那些银子啊,在江底埋久了,都带着怨气。是陛下用它们修桥铺路、办学堂,这才化了煞气,反成了祥瑞。”

许多年后,天府基金碑立在成都广场。碑阴刻着所有沉银打捞者的名字,从皇帝到潜水员,甚至包括赵三爷和狗蛋。

而岷江依然东流,月牙湾恢复宁静。只有江心那块“江底藏书处”的石碑,提醒着后人这里曾埋藏过怎样的灾难与奇迹。

偶尔有老人指着江面对孙儿说:“这水底下啊,睡着咱们四川的命哩。皇帝爷把它捞起来,就成了今天的好光景。”

夕阳西下,江水泛着金光,仿佛那些白银还在水下闪着微光。但如今它们已化作学堂里的读书声、医院里的药香、铁路上的汽笛声。

或许,这才是珍宝最好的归宿。

喜欢明风再起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明风再起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