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608集:《盐铁专营》

历代风云五千年 第608集:《盐铁专营》

作者:竹晴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4 11:00:56

盐铁定秦基

咸阳的初夏总带着股燥热,渭水岸边的柳树叶被晒得打蔫,可相邦府的议事厅里,气氛却比屋外更焦灼。张仪身着深青色朝服,手指叩着案上的竹简,竹简上“军费匮乏”“都江堰工料不足”的字样刺得人眼疼。他抬头看向对面的廷尉李斯,声音沉得像浸了水的铜钟:“李廷尉,前日你说北地郡军粮只够支撑三月,如今可有转机?”

李斯苦笑一声,将手中的账册推过去:“相邦您看,去年秋收虽丰,但蜀地初定,粮税大半留作赈灾;北方蒙恬将军筑堡垒,耗粮甚巨。至于都江堰,李冰太守派人来催了三次,说若再不补拨铁具,汛期前怕是完不成堤坝加固。”

张仪拿起账册翻了两页,指尖划过“盐铁”二字时突然顿住。秦国的盐多来自关中盐池与蜀地井盐,铁则产自陇右铁矿,这些年全由私人经营——关中最大的盐商魏东陵,垄断了三成盐市;陇右的铁商赵氏,更是把铁具价格抬得比六国还高,农户买一把锄头要花半石粮,军队打造兵器也得看他们脸色。

“有了。”张仪猛地拍了下案,眼中闪过亮光,“盐铁乃民生之本、强军之基,若由国家专营,统一生产、统一定价,既解百姓之困,又能充盈国库。”

李斯愣了愣,随即点头:“此法可行!只是那些富商……魏东陵与赵氏在朝中颇有门路,怕是会反对。”

“反对也得推行。”张仪站起身,目光扫过窗外,“明日朝会,我便向大王进言。”

次日早朝,咸阳宫的殿内鸦雀无声。张仪手持竹简,将盐铁专营的主张一一道来:“盐者,百姓每日不可缺;铁者,农耕、兵器皆需用。今私人专营,商贾哄抬价格,一则百姓受苦,二则国家无利。臣请大王下令,将全国盐池、铁矿收归国有,设盐铁官管理生产销售,禁止私人经营。”

话音刚落,殿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接着有内侍通报:“启禀大王,关中盐商魏东陵、陇右铁商赵仲,率三十余富商在宫门外求见,言称有要事启奏。”

惠文王坐在龙椅上,眉头微挑,看向张仪:“相邦,你倒是料事如神。”

张仪躬身道:“臣早料商贾会有反应,大王不妨宣他们进来,听听他们的说法。”

魏东陵一行人走进殿内,个个身着锦袍,却面色凝重。为首的魏东陵跪地叩首,声音带着哭腔:“大王!盐铁经营乃臣等家族世代基业,若归国有,臣等百余口人将无以为生!且民间盐铁作坊遍布各地,骤然收归,恐惊扰百姓,不利于新法推行啊!”

赵仲也跟着附和:“是啊大王!臣等愿多缴赋税,只求保留经营之权。若国家需铁具、食盐,臣等必以低价供应,绝无二话!”

殿内的老世族们纷纷点头,甘龙的门生甚至站出来说:“相邦此法过于激进,恐引发民变。”

张仪冷笑一声,上前一步:“魏掌柜说家族基业,可你去年卖盐,一斤盐价抵得上三斤粟,关中百姓有多少买不起盐,只能吃淡食?赵掌柜说低价供应,前年陇西军急需兵器,你却以铁矿减产为由,拖延三月,致使秦军在匈奴袭扰时无盾可用,这就是你说的‘绝无二话’?”

魏东陵与赵仲脸色瞬间煞白,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惠文王见状,拍了下龙椅扶手:“相邦所言极是!盐铁专营,利国利民,就依张仪所奏。即日起,由相邦总领盐铁专营事宜,设盐官于各盐池,铁官于各铁矿,半月之内完成交接。”

朝会结束后,魏东陵与赵仲走出宫门,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赵仲咬牙道:“张仪这是断我们的活路!不行,得想办法阻止他。”

魏东陵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咸阳城里,不是所有人都站在张仪那边。廷尉府的赵亢丞,去年母亲病重,我曾借给他五百金治病。此人贪财,又掌管着市井秩序,若能让他在交接时从中作梗,说不定能让专营政策推行不下去。”

当晚,魏东陵的管家悄悄来到赵亢府中,送上一箱黄金和一张银票。赵亢看着满箱的金子,手指微微颤抖:“魏掌柜此举,可是让我犯险啊。张仪为人精明,若是被他察觉……”

“赵丞放心。”管家笑道,“只需您在盐铁市坊交接时,以‘商户账目不清’为由,拖延几日。待我们联合其他郡的富商上书反对,大王说不定会收回成命。届时,魏掌柜还会再送您一座蜀地的庄园。”

赵亢咽了口唾沫,最终还是把黄金收了起来:“好,我帮你们这一次。但你们切记,不可走漏风声。”

张仪早已料到富商们会耍手段。早在朝会之前,他就派亲信陈轸——一个曾在韩国做过司市、熟悉商贾运作的官员——暗中监视魏东陵等人的动向。陈轸不仅查到了魏东陵与赵仲的密会,还派手下伪装成账房先生,混入魏东陵的盐铺,摸清了他们偷税漏税的账目。

“相邦,赵亢已收下魏东陵的黄金,约定在三日后的咸阳盐市交接时动手。”陈轸将一份密报递给张仪,“另外,魏东陵还派人去联络河东、巴蜀的盐铁商,想让他们一起上书反对。”

张仪看完密报,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好,既然他们送上门来,那就别怪我不留情面。你即刻去咸阳盐市,安排人手,届时见机行事。另外,把魏东陵偷税的账目整理好,呈给大王。”

三日后,咸阳盐市格外热闹。往日里,盐商们的摊位前挤满了买盐的百姓,今日却多了许多身着官服的人——那是张仪派来的盐官,负责接管盐市的经营。魏东陵站在人群中,眼神紧盯着不远处的赵亢,等着他按约定发难。

果然,当盐官开始清点盐商的库存时,赵亢带着几个廷尉府的吏员走了过来,一把拦住盐官:“且慢!这些盐商的账目尚未核查清楚,若贸然交接,恐有亏空。依我之见,先封了盐铺,待账目查清再行交接。”

盐官正要争辩,人群中突然走出陈轸,手持一卷账目:“赵丞此言差矣!魏东陵盐铺的账目,我早已查清。去年一年,他私吞盐税三万金,还将劣质盐混入好盐中售卖,坑害百姓。这些,都是证据。”

赵亢脸色一变,厉声喝道:“陈轸!你无凭无据,竟敢污蔑魏掌柜!”

“是不是污蔑,赵丞心里清楚。”陈轸话音刚落,两个吏员押着一个人走了过来——正是魏东陵的管家,他手中还捧着那箱黄金,“此人前日深夜送黄金至赵丞府中,被我等抓获。赵丞,你还有何话可说?”

周围的百姓顿时炸开了锅,纷纷指责赵亢与魏东陵勾结。魏东陵见状,转身想跑,却被早已埋伏好的士兵拦住。赵亢双腿一软,瘫倒在地,嘴里喃喃道:“我错了……我不该收受贿赂……”

此时,张仪骑着马来到盐市,目光扫过被抓的赵亢与魏东陵,声音洪亮:“盐铁专营,乃大王钦定之策,谁敢阻挠,便是与国法为敌!赵亢收受贿赂,魏东陵偷税抗法,即刻押入大牢,听候发落!其他盐商,若乖乖配合交接,既往不咎;若敢效仿魏东陵,严惩不贷!”

百姓们纷纷鼓掌叫好,盐商们见状,再也不敢反抗,乖乖地配合盐官进行交接。当日下午,张仪在朝堂上公布了案情,惠文王下令:赵亢革职查办,流放蜀地;魏东陵没收全部家产,斩首示众;其余涉案富商,各罚黄金千两,限期配合盐铁交接。

消息传到各地,那些原本想反对的盐铁商们吓得不敢再动。半月之内,秦国各地的盐池、铁矿全部完成交接,盐铁官开始统一组织生产。盐价较之前降低了三成,百姓再也不用为吃盐发愁;铁具的价格也降了下来,农户们纷纷买到了便宜的锄头、镰刀,军队的兵器供应也变得充足起来。

三个月后,李斯拿着新的账册,兴冲冲地来到相邦府:“相邦!盐铁专营推行三个月,国库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五成!北地郡的军粮已补足,都江堰的铁具也送过去了,李冰太守特意来信感谢。”

张仪接过账册,看着上面不断增加的数字,脸上露出了笑容。他走到窗前,望着远处咸阳城外正在修建的驰道,心中思绪万千:有了充足的财力,秦国便能扩军备战,修建水利,推行连横之策。假以时日,秦国必定能东出函谷,统一天下。

惠文王也得知了财政好转的消息,在朝堂上对张仪赞不绝口:“相邦推行盐铁专营,实乃定秦之良策!有此财力支撑,秦国何愁不能强盛?”

张仪躬身道:“此乃大王信任之故,非臣一人之功。接下来,臣计划将盐铁专营所得,一部分用于扩充骑兵,一部分投入蜀地水利,为日后东进做准备。”

惠文王点头应允:“就依相邦所言。秦国的未来,就托付给你了。”

夕阳下,咸阳宫的琉璃瓦泛着金光。张仪走出宫殿,看着街上往来的百姓——他们手里提着刚买的食盐,脸上带着笑容;远处的铁匠铺里,传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那是工匠们在为军队打造新的兵器。他知道,盐铁专营不仅充实了国库,更稳住了秦国的根基。从这一刻起,秦国向着统一六国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