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600集:《风云再起》

历代风云五千年 第600集:《风云再起》

作者:竹晴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4 11:00:56

商君血:法脉深植秦土

咸阳的秋,来得比往年早。秦孝公嬴渠梁的丧钟在宫城上空盘旋了三日,青铜编钟的哀鸣还未散尽,咸阳宫的朱漆殿柱下,已暗生权力的裂痕。

嬴驷身着斩衰孝服,端坐在秦孝公生前的王座上。他刚满二十,眉宇间还带着少年人的锐气,却强撑着帝王的沉稳。殿下文武分立,左侧是公子虔、甘龙、杜挚为首的老世族,他们身着素色深衣,腰佩青铜剑,目光如炬地盯着右侧——那里只有商鞅一人,玄色朝服上未缀一丝杂色,腰间的“商君”金印在烛火下泛着冷光。

“商君,”公子虔率先开口,他的左臂空荡荡的,十年前因太子(即如今的嬴驷)犯法,他代受劓刑,如今声音里仍带着刻骨的寒意,“先君新丧,国本未稳,你却手握商於十五邑私兵,又与魏国使者密会,敢问意欲何为?”

商鞅抬眸,目光扫过殿内。他年近五十,鬓角已染霜白,却依旧身姿挺拔。“公子虔,”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殿内每一处,“商於私兵乃先君所赐,用于镇守西疆;与魏国使者会面,是为探合纵虚实,何来‘意欲何为’之说?”

甘龙立刻上前一步,双手捧着一卷竹简:“大王,臣有证据。此乃从魏国使者驿馆搜出的密信,上面有商君私印,言明‘若魏助其夺位,愿割河西三城相赠’。”

嬴驷的手指攥紧了王座的扶手,指节泛白。他看向商鞅,眼神复杂。年少时,他因私出咸阳被商鞅按律处罚,老师公子虔受刑,他对这位铁面无私的商君,既有敬畏,更有深埋的怨怼。如今老世族递上“谋反”的证据,恰好戳中了他对商鞅权势的忌惮——整个秦国,百姓只知商君法,不知太子令,这让刚即位的他如何安心?

“商君,你可有话要说?”嬴驷的声音带着刻意的平静。

商鞅上前一步,躬身道:“大王,此信乃伪造。臣推行新法十余年,若想谋反,何必等到今日?先君临终前,曾执臣手嘱托‘护秦强秦’,臣岂敢背之?”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老世族,“这些人,不过是恨新法断了他们的世袭之路,欲借大王之手除臣,再废新法罢了!”

杜挚立刻反驳:“商君休要血口喷人!你新法严苛,百姓苦不堪言,去年渭水之滨一日斩七百乱民,何其残忍?若再让你掌权,秦国必乱!”

“残忍?”商鞅冷笑,“若不斩乱民,私斗之风不止;若不抑世族,土地兼并不息。先君在时,秦国积弱,河西之地被魏所占,百姓流离失所;今新法推行,秦国仓廪充盈,秦军夺回河西,百姓有田可耕——这难道是‘苦不堪言’?”

殿内争论不休,嬴驷却已下定了决心。他需要的不是变法的对错,而是帝王的权威。商鞅的存在,就像一根刺,扎在他的权力之上。“够了,”他猛地拍案,“商君,念你为先秦立下大功,朕暂不追究你的‘谋逆’之罪,但你需即刻交出商於私兵,返回封地,不得再入咸阳。”

商鞅愣住了。他原以为嬴驷会念及新法之功,辨明是非,却没想到竟是这般“折中”。他看着王座上的年轻帝王,突然明白——秦孝公在,新法有靠山;秦孝公去,他便成了孤家寡人。“大王,新法尚未稳固,若臣离开,老世族必反扑……”

“朕自有主张。”嬴驷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来人,送商君回府,明日一早,即刻离京。”

商鞅望着嬴驷决绝的侧脸,又看了看老世族们得意的眼神,缓缓闭上眼。他知道,这场权力的棋局,他已经输了。

一、深夜逃亡:法网先罩自身

商鞅回到商君府时,天已黑透。府内仆役早已散尽,只有贴身侍从景监守在门口。景监曾是秦孝公的近侍,也是商鞅推行新法的得力助手,如今见商鞅归来,立刻迎上前:“君上,公子虔已派私兵围了府邸,明日一早怕是……”

“我知道了。”商鞅走进书房,点亮烛火,案上还摊着他未写完的《秦律补编》。他拿起笔,想再写几句,手却不住地颤抖。十年变法,他废井田、奖耕战、统一度量衡,将一个积弱的秦国推向强盛,可到头来,却落得个“谋逆”的嫌疑。

“君上,不能等了。”景监递过一件粗布短褐,“我已备好车马,从后门走,可直奔商於。商於是君上的封地,那里的官吏百姓都念君上的好,定能保君上安全。”

商鞅看着粗布衣服,苦笑一声。他一生倡导“刑无等级”,如今却要穿着平民的衣服逃亡。“罢了,走。”他将《秦律补编》卷好,塞进怀中,又取下腰间的金印,放在案上——这枚印,是秦孝公对他的信任,如今,他不配再拥有了。

夜色如墨,咸阳城的城门早已关闭。景监驾着一辆简陋的牛车,沿着城墙根的小路,绕到城南的水门。水门的守吏是个年轻的秦人,名叫赵平,曾因军功受爵,是新法的受益者。见景监深夜求见,赵平有些犹豫:“商君有令,深夜开关者,当斩。”

“赵平,”商鞅掀开牛车上的帘子,露出脸,“是我。”

赵平愣住了,他看着眼前穿着粗布短褐的商鞅,又看了看四周的黑暗,咬了咬牙:“君上,小人知道您是被冤枉的。但商君法规定,‘私开城门者,与谋逆同罪’,小人……小人不能违律。”他顿了顿,从怀中掏出一块干粮和一张地图,“这是去商於的小路,避开关卡,您快走吧。小人只能帮您到这了。”

商鞅接过干粮和地图,心中一阵酸楚。他制定的法律,如今连同情他的人,都不敢违背。“多谢。”他轻声道,转身钻进牛车。

景监驾着牛车,沿着渭水南岸的小路疾驰。夜色中,远处传来马蹄声——公子虔的私兵已经追来了。商鞅趴在牛车上,听着马蹄声越来越近,心中却异常平静。他想起秦孝公第一次召见他时,两人在书房谈了三天三夜,秦孝公说“寡人欲强秦,愿先生教之”,那时的秦国,还在为温饱发愁;如今的秦国,早已是西方霸主。就算他死了,新法也该能延续下去吧?

马蹄声渐渐远去,他们避开了追兵,一路向西,朝着商於的方向赶去。

二、商於拒纳:作法自毙的绝境

商於位于秦国西南,是秦孝公赐给商鞅的封地,下辖十五邑,这里的百姓大多是因新法获得土地的农民,官吏也多是通过军功或文法考试提拔的寒门子弟。商鞅原以为,这里会是他的避风港。

可当牛车抵达商於郡府所在地商县时,迎接他的,却是紧闭的城门和手持长戈的士兵。城门楼上,商县县令冯亭身着官服,目光严肃地看着城下的商鞅。

“冯亭,”商鞅仰头喊道,“我是商鞅,快开城门!”

冯亭沉默片刻,高声回应:“商君,臣知是您。但君上有令,‘商君涉嫌谋逆,不得入任何城池’,且商君法规定,‘奉王命守关者,擅自放行,夷三族’。臣……臣不敢开城门。”

商鞅愣住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冯亭,你忘了?你当年因家贫,是新法让你通过文法考试当了吏,是我提拔你做了商县县令!”

“臣没忘。”冯亭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臣感念商君之恩,但商君常说,‘法者,天下之公器也,不以私恩废之’。若臣开了城门,便是违律,不仅臣要死,还要连累家人和百姓。商君,您教臣的‘执法如山’,臣不敢忘。”

商鞅后退一步,踉跄着差点摔倒。景监扶住他,怒声道:“冯亭,你这忘恩负义之徒!商君为秦国变法,难道连容身之地都没有吗?”

“臣不敢忘恩,但臣更不敢违律。”冯亭的声音坚定起来,“商君,城外有一处废弃的驿站,臣已让人备好粮食和柴火,您暂且先住那里。臣会立刻上书大王,为您辩白,求大王收回成命。”

城门依旧紧闭,士兵们的目光充满了复杂——他们大多是新法的受益者,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商鞅被挡在城外。商鞅看着城门楼上的冯亭,又看了看身边的景监,突然大笑起来,笑声里满是悲凉:“好一个‘执法如山’!我商鞅一生制法,最终却被自己的法困住,真是作法自毙啊!”

他转身离开城门,朝着冯亭所说的废弃驿站走去。驿站早已破败,屋顶漏着雨,地上满是杂草。景监生起篝火,火光映着商鞅的脸,他看着怀中的《秦律补编》,喃喃道:“新法……真的能延续下去吗?”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马蹄声。景监出去查看,很快慌张地跑回来:“君上,不好了!公子虔派来的秦军到了,说是奉大王之命,捉拿您回咸阳问罪!”

商鞅猛地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回咸阳?回去就是死。”他看着驿站外的黑暗,“商於有我当年训练的私兵,虽已交归官府,但他们中还有不少人感念新法之恩。景监,你去联络他们,就说我商鞅要反——不是反秦国,是反老世族,反那些想废新法的人!”

景监愣住了:“君上,您疯了?私兵早已归公,而且秦军势大,我们根本不是对手!”

“我知道不是对手。”商鞅的目光坚定,“但我不能就这样死。我要让嬴驷看看,让老世族看看,百姓是站在新法这边的。就算我死了,也要让他们不敢轻易废法!”

三、孤注一掷:商於山地的抵抗

景监还是去了。他凭着当年的人脉,联络到了三百多名曾是商鞅私兵的士兵。这些人大多是农民出身,因军功获得爵位和田产,对商鞅感恩戴德。当他们得知商鞅被诬陷,立刻带着自家的兵器,赶到了废弃驿站。

“商君,我们愿随您杀回咸阳,向大王辨明是非!”为首的士兵叫李敢,曾是商鞅的亲卫,如今已是一名什长。

商鞅看着眼前的三百多人,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这些人不是为他,而是为了新法——为了他们手中的土地,为了他们孩子能通过军功改变命运。“多谢诸位。”他站起身,拔出腰间的青铜剑,“但我们不是杀回咸阳,而是守住商於。只要我们守住这里,就能让大王知道,新法不可废!”

他们带着粮食和兵器,退守到商於南部的山地。这里山高林密,易守难攻。秦军赶到时,见商鞅已占据有利地形,便开始轮番进攻。商鞅亲自指挥,利用山地地形,埋设陷阱,突袭秦军粮道,竟硬生生挡住了秦军的三次进攻。

消息传到咸阳,嬴驷震怒。他没想到商鞅竟真的“谋反”,更没想到商於的百姓会追随他。“公子虔,”他召来公子虔,“你亲自率军,务必擒杀商鞅!”

公子虔领命,率五万秦军赶赴商於。五万对三百,实力悬殊。秦军将山地团团围住,断绝了商鞅的粮草和水源。日子一天天过去,商鞅的士兵们开始缺水缺粮,有人倒下,却没人投降。

李敢带着最后一壶水,递给商鞅:“君上,喝了吧。我们撑不住了,您快从后山逃吧,我们掩护您!”

商鞅接过水壶,却没有喝,而是递给了身边的一个年轻士兵:“给孩子喝。”他看着眼前的士兵,大多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本该在家种地,或在军中建功,却因为他,陷入了绝境。“是我对不起你们。”

“君上,我们不后悔!”李敢喊道,“若不是新法,我们还是佃农,连饭都吃不饱。就算死,我们也要守住新法!”

就在这时,秦军的号角声响起。公子虔亲自喊话:“商鞅,若你投降,朕可留你全尸;若再抵抗,城破之后,株连九族!”

商鞅站起身,走到山巅,望着山下密密麻麻的秦军。他知道,抵抗不了多久了。“景监,”他从怀中掏出《秦律补编》,递给景监,“你带着这个,从后山逃走。找机会交给张仪——他是个有才华的人,必能辅佐大王继续推行新法。记住,一定要让新法延续下去。”

景监含泪接过竹简:“君上,我不走,我要和您一起战死!”

“走!”商鞅厉声喝道,“这不是为我,是为了秦国!”

景监不敢违抗,转身消失在山林中。商鞅拔出青铜剑,看着身边剩下的几十名士兵:“诸位,今日我们虽死,但新法不死。秦国定会因新法而强,终有一日,会统一六国!”

“愿随商君死战!”士兵们齐声喊道,声音震彻山谷。

商鞅率先冲下山,手中的青铜剑劈向秦军。士兵们紧随其后,与秦军展开殊死搏斗。鲜血染红了山地,商鞅的身上也多处受伤,他却依旧拼杀着,直到力气耗尽,被一名秦兵按倒在地。

四、咸阳车裂:法脉深植秦土

商鞅被押回咸阳时,已是初冬。咸阳百姓涌上街头,看着被铁链锁住的商鞅,有人落泪,有人沉默。老世族们站在街边,脸上满是得意;而那些因新法受益的农民、士兵,却低着头,不敢看商鞅的眼睛。

审判在咸阳宫的大殿举行。嬴驷坐在王座上,看着阶下的商鞅,他的衣服破烂不堪,身上满是伤痕,却依旧挺直着脊梁。

“商鞅,你可知罪?”嬴驷问道。

“臣何罪之有?”商鞅抬起头,目光直视嬴驷,“臣推行新法,强秦富民,何罪之有?臣被诬陷谋逆,被迫反抗,何罪之有?倒是大王,听信谗言,诛杀功臣,他日必为天下人所笑!”

“放肆!”嬴驷拍案,“你聚众谋反,还敢狡辩?”

“谋反?”商鞅冷笑,“若臣想谋反,早在先君在世时便可为之;若臣想谋反,商於百姓何必追随?臣不过是想守住新法,守住秦国的未来!”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下来,“大王,老世族想废新法,是因为新法断了他们的路。但大王要知道,秦国能有今日,靠的是新法;秦国要统一六国,靠的还是新法。若大王废了新法,秦国必退回到十年前,甚至更弱!”

嬴驷沉默了。他何尝不知道新法的重要性?但商鞅的存在,始终是他权力的威胁。老世族们在一旁煽风:“大王,商鞅死到临头还敢妖言惑众,若不严惩,恐难服众!”

最终,嬴驷闭上眼,下令:“商鞅谋反,罪大恶极,处以车裂之刑,明日午时,于咸阳街头执行。其族人,皆流放巴蜀。”

商鞅没有再辩解,他只是看着嬴驷,缓缓道:“大王,臣只求一事——车裂之后,将臣的尸骨葬于渭水之滨,臣要看着秦国,看着新法,一步步走向强盛。”

嬴驷没有回应,只是挥了挥手,示意士兵将商鞅押下去。

次日午时,咸阳街头人山人海。商鞅被绑在五辆马车上,四肢和头颅分别系在不同的马车上。监斩官高声宣读商鞅的“罪状”,老世族们在一旁欢呼,而百姓们却一片寂静。

“午时到,行刑!”监斩官一声令下,五匹马同时向不同的方向奔去。鲜血溅洒在地上,染红了咸阳的青石板。商鞅的目光,始终望着渭水的方向,那里,曾是他推行新法、斩杀乱民的地方,如今,却成了他的葬身之地。

商鞅死了,老世族们以为新法也会随之废除。甘龙、杜挚等人立刻上书,请求恢复井田制,废除军功爵制。但嬴驷却没有同意——他在商鞅死后,翻看了商鞅留下的《秦律补编》,看到了商鞅对秦国未来的规划:修都江堰、通巴蜀、联横破纵……他突然明白,商鞅的法,早已不是个人的法,而是秦国的法。

嬴驷驳回了老世族的请求,下令:“商君之法,乃秦国根本,不可废除。凡敢议废新法者,以谋逆论处。”

老世族们愣住了,他们没想到,嬴驷杀了商鞅,却保住了新法。公子虔气急攻心,一口鲜血喷出,卧病在床,不久后便去世了。

几年后,嬴驷任命张仪为相,推行连横之策,瓦解六国合纵;又派司马错攻占巴蜀,为秦国增添了粮仓;还修建了都江堰,让关中成为沃野。秦国的实力越来越强,一步步逼近六国。

景监没有辜负商鞅的嘱托,他找到张仪,将《秦律补编》交给了他。张仪凭借着这部补编,进一步完善了秦律,让新法更加适应秦国的发展。

渭水之滨,商鞅的墓前,常有百姓自发前来祭拜。他们带着粮食和酒,放在墓前,轻声念叨:“商君,您看,秦国越来越强了。您的法,还在呢。”

夕阳下,渭水缓缓流淌,映着咸阳城的轮廓。商鞅的血,洒在了秦土上,而他的法,却像一颗种子,在秦土中生根发芽,最终长成了参天大树。多年后,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推行的依旧是商鞅的法。

商鞅虽死,法脉永存。他用自己的生命,为秦国铺就了统一之路,也为中国历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