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583集:《世族抗议》

历代风云五千年 第583集:《世族抗议》

作者:竹晴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4 11:00:56

朝堂辩法

咸阳宫的铜钟在晨雾中撞响第三声时,商鞅已立在宫门外的丹陛之下。深秋的寒气浸透了他的黑色朝服,衣料上还沾着昨日从河西归来的风尘——为核查新法在新收复之地的推行进度,他连夜赶了三百里路。宫墙内传来内侍尖细的唱喏声,他整了整腰间的爵位牌,稳步踏入这见证了秦国变法无数风雨的朝堂。

秦孝公已端坐于王座之上,玄色王袍上的日月星辰纹样在晨光中泛着沉敛的光。他目光扫过阶下群臣,最终落在商鞅身上,微微颔首。商鞅刚要出列奏报河西之事,却见老世族代表甘龙上前一步,双手捧着一卷竹简,苍老的声音打破了朝堂的寂静:“君上,臣有本要奏。”

甘龙须发皆白,一身锦绣朝服衬得他气度雍容,却掩不住眼底的凝重。他缓缓展开竹简,沉声道:“自商君变法以来,虽有小效,然其法过于严苛。如今君上欲将新法推行于河西诸地,臣窃以为不可。”

话音刚落,杜挚立刻出列附和,他的声音带着几分急切:“甘龙大人所言极是!新法废井田、开阡陌,夺我世族祖业;行军功爵制,使匹夫得以登堂入室,乱我尊卑秩序。河西之地新附,民心未稳,再以苛法相逼,恐生民变,动摇国本啊!”

随着二人话音,朝堂上立刻响起一片附和之声。十余名世族出身的大臣纷纷出列,或痛陈新法之弊,或忧心社会动荡,竹简相击的脆响与议论声交织在一起,如同一股暗流,直逼阶下的商鞅。他们手中的竹简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各地世族的联名抗议,墨迹淋漓,仿佛印着无数愤怒的面孔。

秦孝公坐在王座上,面色平静,目光却在群臣与商鞅之间流转。待朝堂稍静,他才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商君,此事你怎么看?”

商鞅上前一步,身姿挺拔如松。他没有看那些联名的竹简,目光扫过群臣,朗声道:“甘龙、杜挚二位大人所言,看似忧国忧民,实则是守旧之论,误国之言!”

此言一出,朝堂顿时安静下来。甘龙脸色一沉,厉声反驳:“商君此言差矣!我等世族世代辅佐公室,守护秦国百年,岂会误国?反倒是商君之法,动辄连坐,轻罪重罚,百姓苦不堪言,这难道是强国之道?”

“百姓苦不堪言?”商鞅冷笑一声,声音陡然提高,“昔日秦国地寡人稀,粮不足食,兵不堪战,河西之地被魏国占据数十年,百姓流离失所,那才是真的苦!自新法推行以来,废井田使百姓有田可耕,重农桑使粮食日渐充盈,军功爵制使士卒奋勇杀敌,短短数年,秦国便收复河西,这难道是苛法之过?”

他转向杜挚,目光锐利如刀:“杜大人说新法乱尊卑秩序,可请问,尊卑是凭祖业世袭,还是凭功绩立身?昔日秦军作战,士卒无斗志,只因杀敌再多也难改命运;如今士兵冲锋在前,只因军功可换爵位田宅,可让家族翻身。这种‘乱’,是乱了世族的特权,却是立了国家的纲纪!”

杜挚被问得脸色涨红,争辩道:“河西新附之地,与老秦故地不同,百姓多为魏人后裔,岂能一概而论?强行推行新法,必然引发反抗!”

“正因是新附之地,才更要推行新法!”商鞅斩钉截铁地回应,“昔日魏国占据河西时,以世族为尊,百姓受层层盘剥,苦不堪言,这才盼我秦军收复失地。如今推行新法,正是要让他们享受到耕有其田、功有所赏的好处,让他们真正认同秦国。若沿用旧制,纵容世族侵占土地,鱼肉百姓,才会真正激起民变!”

甘龙见杜挚落了下风,立刻接口:“商君只谈利,不谈弊!新法连坐之制,一人犯罪,邻里遭殃,多少无辜百姓因此获罪?此法太过严苛,失了仁政之本!”

“仁政?”商鞅眼神一凛,“乱世之中,无严法则无秩序,无秩序则无安宁。连坐之制,是为了让百姓互相监督,减少犯罪。昔日秦国盗贼横行,乡野不安,自连坐之法推行后,盗贼敛迹,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所谓严苛,是对奸邪之徒严苛;对守法之民,新法给予的是保护与实惠。”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些附和的世族大臣,字字铿锵:“诸位大人之所以反对新法,说到底,是因为新法触动了你们的利益。井田制废除,你们不能再肆意兼并土地;军功爵制推行,你们的子弟不能再凭家世为官。可国家强盛,从来不是靠世族的私利,而是靠千万百姓的出力,靠严明的法度维系!”

“河西之地若不推行新法,必然重蹈昔日魏国覆辙,良田荒芜,士卒无勇,不出数年,仍会落入他国之手。到那时,受损的不是某几个世族的利益,而是整个秦国的安危!”商鞅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君上推行变法,是为了让秦国强大,让秦人不再受他国欺凌。今日若因少数人的反对而停滞新法,他日六国联军压境,谁能保秦国周全?谁能护百姓安宁?”

甘龙张了张嘴,想再争辩,却发现所有的理由都被商鞅一一驳斥。他看向身边的杜挚,杜挚低着头,满脸窘迫。那些原本附和的世族大臣,此刻也纷纷退缩,不敢再与商鞅对视。他们心中清楚,商鞅所言句句属实,他们反对新法,确实是为了维护自身的特权,而非所谓的“国本”。

朝堂之上一片寂静,只剩下商鞅沉稳的呼吸声。秦孝公看着阶下的商鞅,眼中露出赞许之色。他缓缓开口,声音传遍朝堂:“商君所言极是。新法乃秦国强盛之根本,无论老秦故地还是新附之地,必须一体推行,任何人不得阻挠!”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甘龙、杜挚等人,语气带着警告:“今后再有反对新法、阻挠推行者,以抗法论处!”

甘龙、杜挚等人脸色惨白,不敢再有异议,纷纷躬身退下。那些附和的世族大臣也连忙低头,朝堂上的暗流瞬间平息。

商鞅望着王座上的秦孝公,深深躬身:“臣必不负君上所托,确保新法在河西之地顺利推行,为秦国强盛再添根基。”

晨光透过宫殿的窗棂,洒在商鞅的身上,为他的黑色朝服镀上了一层金边。朝堂之上,他的身影虽孤,却如擎天之柱,支撑着秦国变法的大业。而这场激烈的朝堂辩论,也如同一个印记,刻在了秦国崛起的历史长卷中,预示着新法将在更广阔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直至成就统一六国的宏图伟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