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575集:练兵收尾

历代风云五千年 第575集:练兵收尾

作者:竹晴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4 11:00:56

晨雾还未散尽,上郡城郊的山地间已响起零星的金铁交鸣。王翦亲率三百轻骑,绕到魏军西南方向的哨所附近,却不急于进攻,只让士兵们在林间来回奔驰,扬起漫天尘土,又命人隔着山谷呐喊,故意泄露“秦军主力在此”的假消息。

哨所里的魏军探马看得心慌,连忙骑马往城里报信。可等魏军主将韩仓带着两千步兵赶过来时,山谷里只剩几面插在树上的秦军旗帜,连个人影都没有——王翦早已带着轻骑绕去了东北方向,故技重施,又引得另一队魏军疲于奔命。

“将军,这秦军连日来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咱们的士兵快扛不住了!”副将李默冲进韩仓的军帐,脸上满是焦灼,“昨天去西南哨所的弟兄,来回跑了五十里,刚歇下又被调去东北,现在个个怨声载道。”

韩仓猛地一拍案几,桌上的茶杯晃出大半茶水:“我知道!可秦军主力到底在哪儿?是想围点打援,还是想分散咱们的兵力?”他盯着墙上的地形图,手指在几个哨所间来回移动,眉头拧成了疙瘩。自山涧关卡失守后,秦军就像一群狡猾的狼,始终围着上郡城打转,却从不出动真正的主力,只靠小规模冲突消耗魏军的精力,这比正面交战更让人憋屈。

与此同时,蒙恬正在距离上郡城十里的练兵场,指挥弩兵进行守城压制演练。三排弩兵交替进退,箭矢如密雨般射向模拟城墙的木靶,靶上很快就布满了箭孔。蒙恬走上前,拔出一支嵌在木靶里的弩箭,掂了掂重量:“箭杆再削轻半寸,射程还能再远十步。告诉工匠营,今日午时前,必须把所有弩箭都改好。”

“将军,咱们这几日光练压制,要是魏军出城突袭怎么办?”什长赵虎问道。他前几日扮樵夫拿下山涧关卡,现在成了蒙恬麾下的得力干将。

蒙恬指着远处的了望塔:“王翦将军早已在城外三里设了三道暗哨,魏军只要敢出城,半个时辰内咱们就能收到消息。再说,”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阵列整齐的弩兵,“有这三成的射速提升,就算魏军真的突袭,咱们的弩箭也能让他们有来无回。”

二、沙盘推演

午后的阳光透过帐帘,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王翦的军帐里,几个将领围着沙盘争论不休。沙盘上用泥沙堆出了上郡城的轮廓,城墙、护城河、城门的位置都标注得一清二楚,甚至连城内魏军的粮仓、兵营分布,都凭着几日来的探子回报,大致画了出来。

“我觉得该先攻北门!北门靠近山地,咱们的轻骑能从山上冲下来,打魏军一个措手不及!”将领周磊指着沙盘上的北门,语气笃定。

“不行!北门的护城河最宽,魏军还在城楼上加了箭楼,硬攻只会徒增伤亡!”另一个将领反驳道,“我看该攻西门,西门外是平原,咱们的弩兵能摆开阵势,压制城上的魏军!”

两人各执一词,吵得面红耳赤。王翦却没说话,只是蹲在沙盘前,手指沿着城墙缓缓移动,时不时停下,思索着什么。就在这时,帐帘被掀开,蒙恬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张刚绘制好的弩兵部署图。

“你们在争什么?”蒙恬笑着问道,将图纸放在沙盘旁。

“蒙兄来得正好!”王翦连忙起身,拉着他蹲到沙盘前,“我们在议主攻哪个城门,周磊说攻北门,张贺说攻西门,你怎么看?”

蒙恬俯身看着沙盘,目光在四个城门间转了一圈,最后落在了南门:“你们看,南门的护城河虽窄,但魏军在南门两侧设了两个烽火台,只要咱们一进攻,烽火台的魏军就会点燃烽火,城里的魏军很快就能增援过来。可反过来想,要是咱们先端了烽火台,再攻南门,是不是就容易多了?”

王翦眼睛一亮:“你的意思是,分兵两路?一路去拆烽火台,一路主攻南门?”

“不止。”蒙恬指着沙盘上的东门,“东门靠近洛水,魏军的粮草船都从东门的码头运进城。咱们可以派一队人,夜里乘小船去烧了粮草船,断了魏军的粮道。到时候,魏军又缺粮又要守城门,必然顾此失彼。”

“好主意!”周磊一拍大腿,“烧了粮草船,城里的魏军撑不了几天,到时候不用咱们攻,他们自己就乱了!”

王翦却没立刻点头,而是皱着眉思索:“烧粮船容易,可怎么端烽火台?南门的两个烽火台相距不过一里,互为犄角,只要一个烽火台遇袭,另一个肯定会立刻点燃烽火。”

蒙恬拿起一根小木棍,在沙盘上比划:“派两队人,同时对两个烽火台动手。一队用弩箭压制烽火台的魏军,不让他们靠近烽火;另一队趁机冲上去,拆了烽火台的柴草堆。只要拖延半个时辰,主攻南门的队伍就能攻到城下,到时候烽火台再想点燃,也来不及了。”

王翦盯着沙盘看了半晌,突然笑了:“就这么办!咱们再在北门、西门布置疑兵,插满秦军旗帜,让韩仓以为咱们要三面攻城,把他的兵力都吸引过去,南门的防守自然就弱了。”

将领们听了,都纷纷点头赞同。帐内的争论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对战术细节的讨论,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期待的神色——他们知道,只要这个计划能顺利实施,拿下上郡城就不再是难题。

三、公孙衍巡营

第三日清晨,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上郡城外的山道上传来。公孙衍身着黑色铠甲,带着十几名亲兵,直奔秦军的练兵场而来。远远地,他就听见了练兵场上的呐喊声,以及弩箭射出时的“嗖嗖”声。

“将军!”蒙恬和王翦早已在练兵场门口等候,见公孙衍来了,连忙上前见礼。

公孙衍翻身下马,摆了摆手:“免礼!我来看看你们的练兵情况,顺便带个消息——商鞅大人的书信已经到了,再过三日,等后续的粮草和攻城器械一到,咱们就对得上郡城发起总攻!”

蒙恬和王翦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兴奋。王翦连忙说道:“将军,我们已经制定好了攻城计划,正等着您来视察!”

“哦?”公孙衍来了兴致,“带我去看看。”

几人先来到弩兵的练兵场。此时,蒙恬的弩兵正在进行最后的守城压制演练。三排弩兵如同机器般精准,前队射完退到后队装箭,中队接着射,后队则提前备好,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一丝停顿。箭矢密集地射向远处的木靶,不到一炷香的时间,木靶就被射得千疮百孔,连靶心都看不清了。

“好!好!”公孙衍忍不住拍手叫好,“蒙恬,你这弩兵的射速,比我上次来的时候又快了不少啊!”

蒙恬躬身道:“将军过奖了。我们把箭杆削轻了半寸,又改进了装箭的动作,现在每分钟能射三轮,比之前快了三成。到时候攻城,只要弩兵一摆开阵势,定能压制住城上的魏军箭雨,为攻城的弟兄们扫清障碍。”

公孙衍满意地点点头,又跟着王翦去了军帐,查看沙盘上的战术部署。王翦指着沙盘,把分兵端烽火台、烧粮船、主攻南门,以及在北门、西门布置疑兵的计划,详细地说了一遍。

公孙衍听得很认真,时不时打断王翦,询问一些细节问题。当听到“派两队人同时端烽火台”时,他问道:“两队人够不够?烽火台的魏军虽然不多,但要是他们拼死抵抗,拖延了时间怎么办?”

王翦答道:“将军放心,我们选的都是精锐士兵,每个人都配了两把短刀和一张弩,既能远攻又能近战。而且,我们还会在烽火台附近布置一队轻骑,一旦遇到麻烦,轻骑就能立刻支援。”

公孙衍又看向蒙恬:“烧粮船的队伍,由谁来带?洛水的水流不慢,夜里行船会不会有危险?”

蒙恬道:“由赵虎带队,他熟悉水性,前几日又立了功,做事稳妥。我们已经让工匠营造了十艘小船,船身涂了黑漆,夜里在水上不容易被发现。而且,我们还打探到,魏军的粮草船都停在码头,没有派兵看守,只要悄悄靠近,一把火就能烧了。”

公孙衍听完,终于放下心来,他拍了拍蒙恬和王翦的肩膀:“你们考虑得很周全,这个计划可行!接下来的三天,你们要抓紧时间,把所有准备工作都做好,尤其是攻城器械和粮草,一定要清点清楚,不能出任何差错。”

“是!”蒙恬和王翦齐声应道。

四、战前备战

接下来的三天,秦军营地陷入了一片忙碌之中。工匠营里,铁匠们抡着铁锤,日夜不停地打造攻城用的云梯、冲车;木匠们则忙着修理弩箭、制作盾牌;后勤兵们来回奔波,将粮草、药品运到各个营区,确保每个士兵都能分到足够的物资。

蒙恬几乎每天都泡在弩兵营里,亲自检查每一张弩、每一支箭。他发现有几个士兵的弩弦有些松动,立刻让人找来工匠更换;又看到有士兵装箭的动作不够熟练,便手把手地教他,直到他能快速准确地完成装箭动作。

“将军,您都三天没好好休息了,要不您去歇会儿,这里有我们呢。”赵虎看着蒙恬布满血丝的眼睛,心疼地说道。

蒙恬摇了摇头,拿起一张弩,拉了拉弩弦:“马上就要总攻了,一点差错都不能出。这弩是咱们的利器,必须保证每一张都能用,每一个士兵都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他顿了顿,看向远处的上郡城,“这一战,不仅是为了拿下上郡城,更是为了大秦的东出之路。咱们不能输,也输不起。”

赵虎听了,重重地点了点头,转身又投入到训练中。弩兵营里的呐喊声更响亮了,每个士兵都卯足了劲,想要在即将到来的大战中,为大秦立下功劳。

另一边,王翦则带着将领们,反复在沙盘上推演战术,甚至还带着几个人,悄悄摸到上郡城附近,观察南门的地形和魏军的布防。他们发现,魏军果然在南门加派了兵力,城楼上的箭楼里,时不时有魏军探出头来张望,城门口也多了几个巡逻的士兵。

“看来韩仓已经察觉到咱们可能会攻南门了。”王翦回到营地,对蒙恬说道,“不过没关系,咱们的疑兵计划已经开始实施了,北门和西门外都插满了旗帜,韩仓肯定不敢把所有兵力都调到南门。”

蒙恬道:“我已经让人把弩兵分成了三队,一队负责压制南门的魏军,一队支援端烽火台的队伍,还有一队留在后方,随时准备支援其他方向。烧粮船的队伍也准备好了,赵虎已经带着人去洛水边上操练行船了。”

“好。”王翦点点头,目光投向帐外。夕阳正缓缓落下,将天空染成了一片橘红色。练兵场上的呐喊声还在继续,那声音里充满了斗志,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

“再过一天,咱们就能对上郡城发起总攻了。”王翦轻声说道,语气里带着一丝期待,“到时候,咱们一定要拿下上郡城,为大秦的东出之路,再添一块坚实的垫脚石。”

蒙恬也看向远处的上郡城,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放心吧,咱们一定能拿下上郡城。韩仓和他的魏军,挡不住大秦的铁骑,也挡不住咱们的弩箭!”

夜色渐深,秦军营地的灯火一盏盏亮起,如同夜空中的星星,照亮了上郡城外的山地。营地里的忙碌渐渐平息,士兵们都回到了自己的帐篷,养精蓄锐,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战。而在不远处的上郡城内,魏军主将韩仓还在为找不到秦军主力而烦恼,他不知道,一场足以改变上郡命运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