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572集:弩阵困局

历代风云五千年 第572集:弩阵困局

作者:竹晴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4 11:00:56

上郡砺兵

上郡的晨雾还没散,像掺了碎棉絮的凉水,裹着练兵场的黄土味儿往人骨头缝里钻。蒙恬站在土坡上,玄色铠甲沾了层薄霜,指尖捏着的青铜哨子泛着冷光。底下三百弩兵列成三排,粗布军服被风吹得鼓起来,手里的弩机还带着昨夜营房的潮气。

“射!”

随着什长的吼声,前队二十张弩同时绷响,箭簇划破晨雾,扎进五十步外的草人里。可还没等草人摇晃的影子落地,混乱就开始了——前队士兵要退到后队补位,有人慌着收弩弦,脚腕子绊在同伴的绑腿上,“扑通”一声摔在泥地里;中队的人刚要往前挪,被摔倒的人一扯,整排队列瞬间歪成了麻花;后队的人攥着弩机不敢动,眼睁睁看着前队的箭杆还插在草人上,自己这边却没跟上节奏。

箭雨稀拉拉的,落在草人堆里像撒了把碎米。蒙恬皱着眉,把哨子塞进嘴里吹了声尖厉的长音。

“停!”

他翻身跃下战马,马蹄踏碎坡上的薄霜,溅起细小的冰碴。走到队列前,他抓起一张制式弩,手指叩了叩冰凉的弩臂:“昨日教的‘退三步、转半圈’,是被晨雾吹跑了,还是被你们咽进肚子里了?”

队列里的什长李敢往前跨了一步,粗黑的脸涨得通红,连耳尖都泛着紫:“将军,不是弟兄们不用心……”他指了指身后的士兵,大多是二十上下的年纪,手掌上还留着握锄头的老茧,“咱们多是关中农家出身,俩月前还在地里种粟,现在握弩都觉得沉,转圈时总怕撞着人,一慌就忘了步子。”

有个矮个子士兵小声补了句:“将军,那转圈的法子,像戏班子翻跟头,咱们粗人学不来……”话没说完,就被李敢瞪了回去。

蒙恬的目光扫过士兵们紧绷的肩膀,没再斥责。他招手叫过两个亲兵:“去营房后搬三十根木杆,再拿桶石灰来。”

片刻后,木杆被按半丈的间距插在地上,石灰在杆间画了三道浅沟,像给练兵场划了三道规整的线。蒙恬拎着弩走到前队最左边的位置,双脚踩进第一道沟里:“看好了——前队射完,沿沟退三步,脚要踩实,别慌着收弩;中队顺着木杆往前,到第二道沟停住,正好接上前队的位置;后队在第三道沟候着,前队退过来,你们就补到中队。”

他说着,抬手扣动弩机,箭簇稳稳扎进草人胸口。接着左脚往后撤,右脚跟着退,三步正好踩进第三道沟,转身时肩膀贴着木杆,半点没碰到旁边的亲兵。整套动作干脆利落,连弩弦回弹的声音都透着规整。

“就照这个法子练,”蒙恬把弩递给身边的士兵,“两个时辰内,我要看到三排箭能连起来,像割麦子似的,没断茬。”

太阳慢慢爬高,晨雾散了,练兵场的黄土被踩得发烫。蒙恬站在土坡上,手里拿着块竹板,哪个士兵退错了步、哪个中队慢了半拍,他就用竹板敲敲身边的铜锣,让整队停下来重练。李敢带着士兵们反复走步子,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在下巴尖汇成水珠,滴在石灰沟里,晕开一小片湿痕。

有个叫陈三的士兵,前两次退队时总踩错沟,急得额头上的青筋都鼓起来。蒙恬走过去,蹲在沟边,指着沟底的石灰线:“脚跟着沟走,别盯着弩机看。你想想在家割麦时,镰刀怎么挥,步子就怎么迈,都是一个理。”陈三愣了愣,试着按蒙恬说的做,果然没再踩错。

日头偏西时,练兵场终于响起了连贯的弩机声。前队射完退,中队接上射,后队补上空位,三排箭簇像密不透风的黑雨,泼在草人堆里,把草人的麻布外套扎得满是窟窿。蒙恬抹了把额角的汗,刚要开口夸两句,就见一个亲兵骑着快马冲过来,马鞍上的铜铃叮当作响。

“将军!”亲兵翻身下马,气喘吁吁地递过一张竹笺,“王将军在西坡营地等您,说有山地战术要商议,还说……魏军的斥候今早出现在北山口了。”

蒙恬接过竹笺,上面是王翦潦草的字迹,只写了“北山口斥候,需定应对之策”九个字。他把竹笺塞进铠甲内侧,对李敢吩咐道:“接着练,日落前再练五轮,注意保持队列,别松劲。”

“诺!”李敢挺直腰板,声音比早上洪亮了不少。

蒙恬翻身上马,缰绳一扯,战马朝着西坡的方向奔去。路上的黄土被马蹄扬起,落在身后的练兵场,那里的弩机声还在响,像一阵阵闷雷,滚过上郡的山野。

西坡的营地建在一片松树林里,帐篷外插着几面黑色的“王”字旗。蒙恬刚到营门口,就见王翦从帐篷里走出来,手里拿着张皱巴巴的羊皮地图,脸上带着几分急切。

“你可算来了,”王翦把地图铺在帐篷外的石桌上,手指点在地图上标着“北山口”的地方,“今早哨兵发现魏军斥候,一共五个,沿着北山口的小路往咱们这边探,被哨兵射伤了一个,剩下的跑回去了。”

蒙恬俯身看着地图,北山口是上郡城通往秦军营地的必经之路,两边是陡峭的山壁,中间只有一条宽丈余的小路,路尽头还有个废弃的驿站。“魏军这是想摸清咱们的布防?”

“不止,”王翦蹲下身,从地上捡起根树枝,在地图旁画了个简单的山势,“上郡城的魏军主将是公孙痤的侄子公孙卯,这人最擅长打山地战,去年在河西就靠山地伏击,抢了咱们不少粮草。这次派斥候来,说不定是想在北山口设伏。”

蒙恬皱了皱眉:“咱们的粮草车三日后要从关中运来,正好走北山口的路。要是被他们伏击,粮草断了,练兵再好也没用。”

“所以我找你过来,就是想商量个法子,”王翦把树枝递给蒙恬,“你手下的弩兵刚练好了三段射,要是在山口设伏,能不能压住魏军的箭?”

蒙恬接过树枝,在地图上的驿站位置画了个圈:“驿站虽废弃,可 walls 还在,能挡箭。咱们可以派一队弩兵藏在驿站里,再派两队人绕到山口两侧的山壁上,等魏军的人进了山口,先让山壁上的人放箭,把他们往驿站这边逼,再让驿站里的弩兵用三段射压制。”

王翦眼睛一亮:“这法子好!不过山壁上的人得会爬山路,还得快,不然赶不上魏军设伏的时间。”他顿了顿,又道,“我手下有五十个弟兄,是上郡本地的猎户出身,爬山比走平地还快,让他们去山壁上埋伏正好。”

两人正说着,帐外传来士兵的通报声:“将军,哨探回来了,说魏军的斥候回了上郡城,城里好像在调动兵力,还有不少马车往北门运箭簇。”

蒙恬和王翦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里的凝重。王翦把地图卷起来,塞进怀里:“看来公孙卯是真打算在北山口动手了。咱们得赶紧调兵,今晚就把人派到山口去,不然就晚了。”

蒙恬点头:“我这就回练兵场,调一百弩兵过来,再让李敢带着剩下的人继续练,不能耽误了弩阵的进度。”

两人分了工,蒙恬翻身上马,往练兵场赶去。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山间的小路上,像一道黑色的印记。他知道,接下来的几天,上郡的山野里,不仅有弩兵的操练声,还会有刀光剑影的较量。

回到练兵场时,日头已经快落山了。李敢带着士兵们还在练,最后一轮箭刚射完,草人堆里的箭杆密密麻麻,像一片小竹林。见蒙恬回来,士兵们都停下动作,齐刷刷地看向他。

“李敢,”蒙恬跳下马,声音透着几分急促,“你挑一百个弩法好的弟兄,带上三天的干粮和弩箭,半个时辰后在营门口集合,跟我去北山口。剩下的人继续练三段射,由副什长带着,明日一早照常操练。”

李敢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将军,是要跟魏军动手?”

“是要去设伏,”蒙恬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们练了一天的三段射,正好去试试手。记住,到了山口,听我号令,不许擅自行动。”

“诺!”李敢大声应着,转身去挑选士兵。士兵们一听要去跟魏军动手,都来了精神,有几个年轻的还互相拍着肩膀,眼里满是兴奋。

半个时辰后,一百名弩兵在营门口列队,背着弩机,腰里别着短刀,脸上的疲惫被紧张取代。蒙恬翻身上马,看了眼身后的队伍,沉声道:“出发!”

马蹄声和脚步声交织在一起,朝着北山口的方向走去。夕阳的余晖洒在队伍身上,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条黑色的长龙,蜿蜒在山间的小路上。

走了大约一个时辰,前方传来轻微的脚步声。蒙恬抬手示意队伍停下,从怀里掏出夜视镜——这是秦军工匠新造的玩意儿,用牛角片磨成,能在夜里看清远处的东西。他往山口的方向看了看,隐约看到几个黑影在路边的草丛里晃动。

“是咱们的人,”蒙恬放下夜视镜,对身边的亲兵道,“去通知王将军,咱们到了。”

亲兵领命,快步进了山口。没过多久,王翦就带着五十个猎户出身的士兵走了出来,手里还拿着几捆绳索和铁钩。“山路不好走,我让弟兄们准备了绳索,能爬得快些。”

蒙恬点头,指着山口两侧的山壁:“你带弟兄们去东边的山壁,我带弩兵去驿站,咱们三更天前做好埋伏,等魏军来。”

夜色渐深,山风越来越凉。蒙恬带着弩兵躲进废弃的驿站,驿站的 walls 上有不少破洞,正好能架起弩机。士兵们按照练兵场的队形,分成三排,前队的弩机已经搭好箭,对准了山口的小路。

陈三蹲在前队,手里的弩机被他攥得发烫。他悄悄对身边的士兵说:“你说,今晚能打到魏军不?我还没跟魏军交过手呢。”

“肯定能,”身边的士兵压低声音,“咱们练了这么久的三段射,保管让魏军吃不了兜着走。”

蒙恬靠在 wall 上,听着士兵们的低语,心里却没放松。他知道,公孙卯是个难对付的对手,这次伏击不能有半点差错。他摸出怀里的青铜哨子,放在嘴边,眼睛盯着山口的方向。

三更天刚过,山口传来了轻微的马蹄声。蒙恬屏住呼吸,借着月光,看到一队魏军士兵沿着小路走了过来,大约有两百人,手里拿着长矛和弩机,队伍中间还拉着几架投石机。

“来了。”蒙恬对身边的李敢低声说,“等他们走到驿站前五十步,听我哨声再射。”

李敢点头,握紧了手里的弩机。

魏军的队伍慢慢走近,带头的校尉还在跟身边的士兵说笑:“等咱们把秦军的粮草车劫了,将军肯定会赏咱们酒喝……”

话还没说完,蒙恬突然吹响了哨子。

“射!”

前队的弩机同时绷响,箭簇像黑色的闪电,扎进魏军的队伍里。魏军士兵还没反应过来,就有人中箭倒地,队伍瞬间乱作一团。

“快反击!”校尉拔出长剑,刚要下令,就见山口两侧的山壁上突然滚下石块,还伴随着密集的箭雨。王翦带着士兵们从山壁上往下射,石块砸在魏军的投石机上,把木架砸得粉碎。

魏军腹背受敌,慌着往后退。蒙恬见状,吹响了第二声哨子——中队的弩兵立刻上前,接过前队的位置,继续射箭;前队的士兵则退到后队,快速装箭。三排弩兵交替射击,箭雨像密不透风的网,把魏军困在山口里。

陈三射完一箭,赶紧退到后队装箭。他看着身边的弟兄们有条不紊地进退,心里突然不慌了——这几天在练兵场练的步子,此刻都派上了用场。

魏军的伤亡越来越多,校尉见势不妙,带着剩下的人往回跑。可刚跑出没几步,就被山壁上的士兵射来的箭簇拦住了去路。王翦从山壁上跳下来,手里拿着长戈,大喝一声:“别跑!”

蒙恬也带着弩兵冲出驿站,追着魏军的队伍射击。魏军士兵没了斗志,有的扔下兵器投降,有的慌不择路,掉进了山口旁的山沟里。

不到半个时辰,伏击就结束了。秦军只伤了五个人,却缴获了魏军的二十架投石机、三百多支弩箭,还俘虏了五十多个魏军士兵。

王翦擦了擦脸上的血,走到蒙恬身边,笑着说:“你这三段射是真管用,要是没这箭雨,咱们还得费不少劲。”

蒙恬看着满地的战利品,又看了看身边的弩兵——他们脸上满是兴奋,眼里闪着光。他知道,这不仅是一场伏击的胜利,更是练兵场那些日子的成果。

“走,”蒙恬拍了拍王翦的肩膀,“咱们把战利品运回去,再让弟兄们好好休息。明天一早,还得接着练兵——上郡城的仗,还没打完呢。”

天快亮时,秦军的队伍押着俘虏、带着战利品往营地走。东方的天空泛起鱼肚白,上郡的晨雾又开始弥漫,可这一次,雾里没有了之前的寒意,反而透着几分暖意。蒙恬走在队伍最前面,听着身后士兵们的笑声,心里清楚:上郡的砺兵之路,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