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567集《黄河奇袭》

历代风云五千年 第567集《黄河奇袭》

作者:竹晴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4 11:00:56

黄河焚舟

黄河西岸的风裹着泥沙,打在蒙恬脸上时带着几分刺骨的凉意。他勒住马缰,胯下的乌骓马打了个响鼻,蹄子在沙地上刨出浅坑。身后五千轻骑早已卸去玄色铠甲,换上了魏国粮夫的粗布短褐,腰间的“上造”爵牌被紧紧裹在衣襟里,硌得肋骨生疼——那是父亲蒙武在授爵仪式上亲手为他系上的,红绸带缠了三圈,临别时那句“此爵赏的是‘谋’而非‘勇’”,此刻正随着马蹄声在耳边反复回响。

“将军,前面就是魏营水寨了。”斥候勒马回来,甲胄上沾着的草屑簌簌掉落,声音压得极低。蒙恬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黄河水面上泊着数十艘魏军战船,木质水寨像一头巨兽横亘在渡口,寨墙由粗壮的松木拼接而成,缝隙里塞着黄泥,插着的“魏”字大旗被风吹得猎猎作响,旗角磨出了毛边。守寨的魏兵正倚着寨门闲聊,手里的长矛斜斜靠在墙边,靴底踩着散落的麦秆,全然没有防备的模样。

他抬手示意队伍停下,翻身下马时动作轻缓,生怕甲片碰撞发出声响——尽管此刻身上只裹着粗布衫,可多年的军旅习惯早已刻进骨子里。走到粮车前,蒙恬指尖拂过粗糙的木板,这车干草是昨日从附近村落征来的,枯黄的草叶间还夹杂着些许未脱的谷粒,凑近能闻到一股潮湿的霉味,混着泥土的腥气。正是这股不起眼的气味,才能让魏兵放下戒心。他蹲下身,手掌悄悄探进草堆深处,触到环首刀冰凉的刀柄,心头顿时一稳:“都记好了,入寨后听我号令,先焚船,再断寨门,不许擅自拼杀。谁要是坏了规矩,军法处置。”

身后的士兵们齐声应和,声音里带着压抑的兴奋。蒙恬余光扫过,看见队伍末尾的少年兵李三正偷偷摩挲着腰间的匕首,那是他从军时父亲给的念想。这些人大多是跟着他从咸阳来的锐士,惯于冲锋陷阵,如今要他们扮作粮夫,忍着性子藏在干草堆后,本就是种煎熬。可他更清楚,父亲说的“谋”,从来不是逞一时之勇,而是要在最关键的时刻,用最小的代价,给敌人致命一击。

整顿妥当后,蒙恬亲自推着第一辆粮车,朝着水寨走去。车轮碾过石子路,发出“吱呀”的声响,在空旷的河岸上格外清晰。守寨的魏兵果然拦住了他们,为首的小校身材矮胖,脸上堆着横肉,斜着眼睛打量过来,目光在蒙恬粗糙的布衫上扫了一圈,又抬脚踢了踢粮车的轮子,力道重得让车板晃了晃:“哪来的粮队?文书呢?安邑那边不是说三日后才送粮吗?”

蒙恬弯腰递上早已伪造好的文书,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脸上却堆着谦卑的笑:“回军爷,小的是安邑粮营派来的。这几日降温,水寨里柴火不够,将军特命小的们提前送些干草来,好给弟兄们烧火取暖。路上耽误了些时辰,还望军爷通融。”他故意让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像是长途跋涉后的疲惫,说话时还悄悄往小校手里塞了半块碎银——那是从秦军军饷里省出来的,专门用来应付这种场面。

小校掂了掂手里的碎银,脸上的横肉舒展开来,接过文书粗粗扫了几眼,又伸手扒开草堆看了看——底下除了干草,只有几个装着咸菜的瓦罐,罐口封着油纸。他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行了行了,赶紧推进去,别堵在门口碍事。”说罢,还不忘叮嘱身边的两个士兵,“盯着点,别让这些人乱逛,要是敢偷拿寨里的东西,打断他们的腿。”

蒙恬谢过小校,推着粮车缓缓走进水寨。寨内比他想象的更混乱,几艘战船并排泊在岸边,船帆耷拉着,帆布上沾着油污和鸟粪,甲板上散落着酒坛和兵器,几个魏兵正围着一个火塘赌钱,骰子掷在陶碗里的声响老远就能听见,连粮车经过都没抬头看一眼。蒙恬的目光飞快扫过,将战船的位置、寨门的守卫、甚至火塘边的酒坛数量都记在心里,手指悄悄按在了腰间的火石上——那火石是用燧石打磨的,比寻常火石更容易引燃,是他特意让军需官准备的。

粮车一辆接一辆驶入水寨,车轮的“吱呀”声此起彼伏。蒙恬一边走,一边悄悄观察着魏兵的布防:寨门处有五个守卫,都背着弩箭;战船旁每隔十步有一个哨兵,却都在打盹;水寨深处的了望塔上,哨兵正靠在栏杆上啃干粮,目光根本没往水面上看。他心里暗暗松了口气,看来魏军果然因为长期无战事,松懈到了极点。

直到最后一辆粮车驶入水寨核心,离最外侧的战船只有三步之遥时,蒙恬猛地直起身,手臂高高举起,一声令下:“动手!”

话音未落,士兵们纷纷掀开草堆,动作快得像猎豹。藏在里面的环首刀、火折子瞬间暴露,火折子被吹亮的瞬间,火星落在枯黄的干草上,“噌”地窜起半人高的火苗。风正好朝着战船的方向吹,火苗顺着风势扑向船帆,帆布是浸过油的,遇火就燃,很快就成了一片火海。

“着火了!快救火!”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声音里满是慌乱。魏兵们顿时乱作一团,赌钱的扔下骰子,打盹的惊醒过来,有人慌慌张张去提水桶,有人想跳上战船转移物资,可刚跑到岸边,就被秦军士兵拦住。蒙恬手持环首刀,拦住了一个想冲去报信的魏兵——那魏兵脸上还沾着酒渍,手里攥着哨子,显然是负责传递消息的。刀刃划破对方咽喉时,温热的血溅在蒙恬的布衫上,他甚至没多看一眼——不是冷血,而是他知道,此刻每耽误一刻,上游的王翦就多一分危险,这场奇袭容不得半点差错。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鼓声,“咚!咚!咚!”的声响顺着黄河水面传来,紧接着是战船破水的声音,哗啦啦的水声越来越近。蒙恬抬头望去,只见上游的水面上,数十艘秦军战船正顺流而下,船头的王翦身披玄色铠甲,手持长戈,铠甲上的铜片在阳光下闪着冷光,他正朝着水寨方向疾驰而来,战船上的秦军士兵齐声呐喊,声音震得水面都在晃动。

魏兵们这才反应过来,原来这粮队是秦军的圈套,可此刻战船已被大火包围,浓烟滚滚,呛得人睁不开眼,寨门又被秦军堵住,根本无处可逃。有人试图跳河逃生,却被秦军的弩箭射中,尸体顺着水流飘走;有人举着兵器反抗,却因为慌乱,根本不是秦军的对手,很快就倒在血泊中。

“将军,你看!”身边的士兵指着水面,声音里带着兴奋。蒙恬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艘魏军战船试图冲破火圈逃走,船帆已经被烧了一半,船工们拼命划桨,船身摇摇晃晃的。可刚驶出没几步,就被王翦的战船拦住,王翦亲自站在船头,长戈一挥,就将魏军的船舵劈断,战船顿时失去控制,在水面上打转,很快就被大火吞噬。

蒙恬站在燃烧的水寨上,火光映得他脸上发烫,浓烟呛得他忍不住咳嗽。他望着顺流而下的魏军残船,船板在火中噼啪作响,有的已经断裂,沉入黄河。耳边的厮杀声和惨叫声渐渐弱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秦军士兵的欢呼声。他忽然想起授爵仪式上父亲的眼神——那时他还不太明白,为何自己明明在战场上斩杀了两名魏将,立下战功,父亲却只强调“谋”的重要性,甚至还告诫他,不要总想着靠刀剑取胜。

可此刻他看着眼前的战局,看着秦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水寨,看着士兵们脸上的笑容,才真正懂了:真正的胜利,不是靠刀剑上的血,不是靠斩下多少首级,而是靠脑子里的计,靠提前的谋划,靠让弟兄们少流血、少牺牲。如果今天他们选择硬攻,面对魏军的战船和水寨,秦军不知要付出多少代价,可如今,靠着“伪装粮队”的计谋,他们轻松赢了。

他下意识地摸向腰间的爵位牌,冰凉的铜牌被体温焐得温热,红绸带还缠得很紧。这“上造”爵,不是赏给他挥刀杀敌的勇,而是赏给他能想出“伪装粮队”的谋,是赏给他为大秦减少伤亡的功。蒙恬握紧了爵牌,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目光望向远处的战场——王翦的战船已经控制了整个渡口,魏军的抵抗越来越弱,胜利就在眼前。

风还在吹,火还在烧,黄河的水裹挟着泥沙和残破的船板,将魏军的残船冲向远方。蒙恬站在火光中,忽然笑了——那是一种释然的笑,是终于读懂父亲叮嘱的笑。他知道,这只是伐魏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上郡,还有河西,还有更多的战场等着他。而他会带着父亲的叮嘱,带着这枚爵位牌,用“谋”为大秦,为那些信任他的士兵,打下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远处的王翦也看到了站在水寨上的蒙恬,他举起长戈,朝着蒙恬的方向示意。蒙恬也举起环首刀,回应着王翦。黄河水面上,秦军的战船整齐排列,旗帜飘扬,阳光透过浓烟洒下来,落在他们身上,像是为这场胜利镀上了一层金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