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443集:驿站革新

历代风云五千年 第443集:驿站革新

作者:竹晴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4 11:00:56

秦驿行

暮色如墨,将秦岭的轮廓晕染成深黛色。赵通勒住缰绳,胯下的枣红马喷着响鼻,前蹄在碎石路上轻轻刨了两下,显然已是筋疲力尽。他抬手擦去额角的汗,望着前方山道拐角处隐约透出的灯火,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从咸阳出发往南押送军粮已有五日,这是他见到的第一处像样的灯火。

“郎君,那该是雍县地界的驿馆了!”随行的兵卒李二柱嗓门洪亮,语气里满是欣喜。他身后的粮车车轮在颠簸中吱呀作响,车辕上的麻绳被磨得发亮,显然也受够了这连日的奔波。

赵通点点头,夹紧马腹催着马往前。待绕过拐角,一座青砖灰瓦的院落赫然出现在眼前。与记忆中简陋的驿亭不同,这处驿站竟有两进院落,正门上方悬着一块木匾,“雍南驿”三个篆字在灯笼光下清晰可见,字体遒劲,透着几分官家的规整。门口两侧各立着一名身着皂衣的驿卒,见他们一行人过来,立刻上前拱手:“敢问可是押送军粮的赵吏?驿丞大人已收到文书,特意留了院落。”

赵通心中讶异。以往走驿道,需提前派人通报才能有住处,如今竟未通传便被认出来。他翻身下马,将缰绳递给驿卒,拱手回道:“正是赵通。有劳二位。”

驿卒接过缰绳,引着他们往里走。穿过前院,只见院中搭着凉棚,几名商旅模样的人正围着石桌喝茶,旁边的马厩里,驿卒正给马匹添料,动作麻利。“这驿馆是去年秋上革新的,”引路的驿卒像是看出了他的疑惑,笑着解释,“如今不单传消息、运物资,往来官员、商旅都能住,还管食宿和马匹换乘。”

说话间已到后院。驿丞是个五十多岁的老者,姓王,见了赵通便拱手笑道:“赵吏一路辛苦,快进屋歇脚。院里已备好热水,晚饭也在灶上温着。”说着便引他进了一间客房。房间不大,却收拾得干净,靠墙放着一张木床,床头有矮柜,桌上摆着陶壶和粗瓷碗,墙角还放着一个炭盆,虽未点火,却透着几分暖意。

“这几日天凉,若是觉得冷,让驿卒给您添炭。”王驿丞指着炭盆说,“您押送的军粮,我们已安排人卸到后院的粮仓,明日一早清点后,会换两匹壮马给您,不耽误行程。”

赵通连声道谢。奔波五日,他早已疲惫不堪,此刻见到这般妥帖的安排,心中暖意渐生。待王驿丞走后,他倒了杯热水,刚喝了两口,便听见院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伴随着驿卒的问话声:“这位郎君可是要往咸阳去?需不需要住店?”

“不了,”一个略带沙哑的声音响起,“我家主人染了风寒,需尽快赶到咸阳寻医,能否借驿馆的医疗点看看?”

赵通心中一动。他曾听说革新后的驿站有医疗点,却从未见过。起身走到窗边,只见院门口停着一辆马车,车帘掀开,一个侍女扶着一位面色苍白的青年出来。驿卒见状,立刻引着他们往东侧的屋子去,边走边说:“医疗点的孙医官还在,您别着急,先让医官看看。”

没过多久,便见孙医官提着药箱走出来,对侍女嘱咐:“只是风寒,我开两副药,驿站的灶房能煎药,喝两剂便无大碍。若是着急赶路,明日一早再走也不迟,我再给你家主人扎两针,能缓解些不适。”

侍女连连道谢,眼眶都红了:“多谢医官!我们从蜀地过来,一路没找到像样的医馆,若不是这驿馆有医疗点,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赵通看着这一幕,想起前几年随父亲走驿道的情景。那时的驿站只有一间破屋,传递消息的驿卒常常风餐露宿,遇到生病或车马损坏,只能自认倒霉。如今不过一年光景,驿站竟有了这般变化,不仅能住能吃,还能看病、修车马,倒真是便利了许多。

第二日一早,赵通醒来时,天刚蒙蒙亮。院外传来车马走动的声音,他起身洗漱,刚走到前院,便见李二柱正围着一辆马车打转,嘴里还啧啧称奇。“郎君你看,这驿馆还有修补工具坊,昨日粮车的车轴松了,驿卒一早就给修好了,还上了新的润滑油,比之前还好用!”

赵通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前院西侧有一间小屋,门敞开着,里面放着锯子、斧头、锤子等工具,一名工匠模样的人正给一辆货车修补车轮。旁边的驿卒见他过来,笑着说:“赵吏,您的马已备好,在马厩里,您去看看是否合心意。”

到了马厩,两匹棕黑色的骏马正低头吃草,毛色油亮,眼神有神,比他之前的枣红马壮实不少。“这是驿馆专门养的驿马,每日都有专人照料,脚力好,能日行百里。”驿卒说着,递过缰绳。

赵通接过缰绳,翻身上马。马蹄踏在平整的驿道上,比昨日平稳了许多。他回头望了一眼雍南驿,灯笼已熄灭,晨光中,驿馆的轮廓显得格外温暖。

行至中午,路过一处小镇,赵通见路边有个茶摊,便停下来歇脚。茶摊老板是个四十多岁的妇人,见他穿着官服,便笑着问:“郎君是从咸阳来?可是走的新驿道?”

“正是,”赵通点头,“昨日在雍南驿住了一晚,倒真是便利。”

“可不是嘛!”妇人感叹道,“自从驿站革新后,我们这小镇的生意都好了不少。以前商旅怕路上没地方住,都不敢走这条道,如今驿站能歇脚、能换马,还有医疗点,往来的人多了,我这茶摊的生意也红火起来。”她指着不远处的杂货铺,“你看那家杂货铺,以前只卖些本地的东西,现在天天有从蜀地来的商人路过,带了不少蜀锦、蜀绣,他也跟着卖,赚了不少钱。”

赵通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杂货铺门口果然围着不少人,老板正拿着一匹蜀锦向客人介绍,脸上满是笑意。他忽然想起出发前,廷尉府的官员说过,驿站革新不仅是为了便利出行,更是为了让秦国的交通网络更完善,促进各地的交流。如今看来,这话倒真是不假。

午后,天空忽然飘起细雨。赵通催着马往前,不多时便见到一处驿站,规模比雍南驿小些,却也整洁。他刚到门口,驿卒便迎了上来:“郎君可是要避雨?里面有暖炉,还能喝杯热茶。”

进了驿站,只见屋内已有几名商旅,正围着暖炉喝茶聊天。其中一名商人见赵通进来,笑着拱手:“这位郎君也是走驿道的?我是从临淄来的,要去咸阳做丝绸生意。以前走驿道,最怕遇到下雨天,连个避雨的地方都没有,如今有了这些驿站,可真是方便多了。”

“是啊,”另一名商人附和道,“我上次在函谷关的驿站,马车的车轮坏了,本以为要耽误行程,没想到驿站有修补工具坊,不到一个时辰就修好了,还没收多少钱。”

赵通听着他们的话,心中越发清晰。驿站革新看似只是完善了一处处驿馆,实则是在秦国的土地上织就了一张网,将各地的官员、商旅、百姓都连在了一起。这张网不仅传递消息、运送物资,更传递着便利与温暖,让原本遥远的路途变得不再艰难,让原本陌生的地域变得不再遥远。

雨停时,已是傍晚。赵通辞别众人,继续赶路。暮色中,驿道两旁的树木影影绰绰,远处的驿站灯火闪烁,像是夜空中的星辰,指引着前行的方向。他夹紧马腹,马蹄踏在驿道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在寂静的夜色中格外清晰。

他知道,这条路还很长,但有了这些革新后的驿站,再长的路也不再难走。而秦国,也正沿着这条日益完善的交通网络,一步步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三日后,赵通顺利抵达目的地,将军粮交接完毕。返程时,他特意再次住进雍南驿。王驿丞见他回来,笑着迎上来:“赵吏此次行程还顺利?”

“顺利,”赵通点头,“多亏了驿站的便利,比预想中快了一日。”他看着驿站里往来的人们,有官员、有商旅、有百姓,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安稳的神色,心中忽然生出几分感慨,“王驿丞,您守着这驿站,可有觉得辛苦?”

王驿丞笑了笑,指着院中的灯火:“看着这些灯火,看着往来的人能在这里歇脚、能平安赶路,便不觉得辛苦。这驿站,就像是路上的家,我们守着这里,就是守着大家的平安。”

赵通望着那些灯火,心中忽然明白,驿站革新不仅仅是制度的改变,更是人心的连接。这些遍布秦国的驿站,就像是一个个温暖的节点,将人心连在一起,将秦国的土地连在一起,最终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支撑着这个国家不断前行。

离开雍南驿时,天已大亮。赵通勒住马,回头望了一眼那熟悉的院落,心中充满了敬意。他知道,在秦国的大地上,还有无数个这样的驿站,还有无数个像王驿丞这样的人,在默默守护着这条交通网络,守护着秦国的未来。

他轻轻一抖缰绳,胯下的骏马嘶鸣一声,朝着咸阳的方向奔去。驿道两旁的风景飞速后退,阳光洒在驿道上,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仿佛在预示着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