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425集:马政昌盛

历代风云五千年 第425集:马政昌盛

作者:竹晴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4 11:00:56

秦驹奋蹄

咸阳宫的铜灯在暮色里摇晃,将卫鞅的影子投在竹简上。那卷《厩苑律》已修改到第三十七稿,他指尖划过\"六尺以上为良驹\"的字样,忽然听见殿外传来熟悉的马蹄声——是景监从北地郡回来了。

\"商君,您瞧这个。\"景监解下腰间皮囊,倒出枚青铜马符。符身刻着交错的云纹,劈开处正好嵌合,\"北地马场新出的验马符,每匹良驹都有专属印记。\"

卫鞅接过马符在掌中摩挲。三年前他在朝堂力排众议,力主在陇西至九原一线开辟马场时,甘龙那些老臣还在嘲笑\"牧马不如垦田\"。可如今,当黑林沟马场送来的第一批战马在演武场踏碎六国骑兵的阵型时,再没人敢质疑马政的重要性。

窗外忽然卷起一阵疾风,吹得廊下悬铃叮咚作响。卫鞅望向天边,那里正有一队驿骑披着晚霞奔来,马蹄扬起的烟尘在官道上拖出长长的尾巴。他忽然想起去年秋收时,正是靠着这些快马,关中的粮价消息才能在三日内传遍各郡,避免了粮商囤积居奇。

一、草原牧歌

黑林沟马场的晨雾里,少年圉人秦禾正给\"踏雪\"梳理鬃毛。这匹河西骏马来时瘦得能数清肋骨,如今却养得油光水滑,四蹄踏在青石板上像裹着团白云。

\"慢些梳,它昨日刚跑完百里试骑。\"场监赵伯拄着枣木拐杖走过来,杖头的铜铃随着步伐轻响。老人袖口还沾着草屑,那是今早检查马厩时蹭上的。

秦禾吐了吐舌头,指尖轻抚过马颈处新长出的厚毛:\"赵伯,您说踏雪能赶上下个月的秋猎吗?\"

赵伯望着远处围栏里撒欢的马群,忽然指向最西头的沙丘:\"看见那个穿胡服的汉子没?他是上个月从楼烦来的牧师,带来的那匹'追电',能日行八百里。\"

正说着,沙丘上的胡服汉子忽然吹了声口哨。那匹通体漆黑的骏马立刻竖起耳朵,甩开蹄子奔到他面前,温顺地蹭着他的手心。秦禾看得眼睛发直——他从没见过如此神骏的马,连踏雪都忍不住打了个响鼻。

\"楼烦的马擅走山地,咱们秦地的马耐得严寒,要是能配出既快又稳的驹子...\"赵伯的话没说完,却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断。三名驿骑勒马停在马场门口,为首者翻身下马时,甲胄上的霜花簌簌掉落。

\"北地郡急报!\"驿卒从怀中掏出火漆封缄的竹简,\"匈奴骑兵袭扰边境,郡守请调三十匹战马支援!\"

赵伯脸色一凛,转身对秦禾道:\"去牵那十匹刚训好的河西骏,再让胡牧师挑二十匹耐力好的杂血马。\"他望着驿卒冻得发红的脸颊,忽然补充道,\"让伙房备些热粥,你们换马不换人,得有力气赶路。\"

秦禾牵马经过马厩时,看见踏雪正用头蹭着栏木,眼里像是含着不舍。他忽然解下腰间的红绸带系在马鬃上:\"等你从边境回来,我带你去看渭水边的赛马。\"

二、金戈铁马

雁门关的烽火台在暮色里燃得正旺。裨将李信勒住缰绳,望着远处草原上移动的火把,握紧了手中的长戟。他胯下的\"燎原\"是黑林沟马场送来的三岁马,此刻正不安地刨着蹄子,鼻孔里喷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

\"将军,左翼发现敌踪!\"斥候的喊声刚落,匈奴骑兵已如潮水般涌来。李信深吸一口气,将马镫扣得更紧些——这是他第一次带领骑兵独立作战,怀里还揣着卫鞅亲授的《骑兵战法》。

\"列雁行阵!\"李信的吼声混着马蹄声炸开。三十匹战马同时加速,铁蹄踏在冻土上的声音震得大地发颤。匈奴人显然没料到秦军骑兵来得如此之快,前排的骑手被撞得人仰马翻。

燎原忽然人立而起,前蹄精准地踢中一名匈奴兵的盾牌。李信借着这股力道俯身刺出长戟,戟尖穿透皮甲的瞬间,他看见对方眼里的惊恐。当他拔出长戟时,温热的血溅在马颈的鬃毛上,燎原却像没察觉似的,依旧稳步向前。

激战持续到月上中天。当最后一名匈奴兵调转马头逃窜时,李信才发现自己的左臂被流矢划伤。他勒住缰绳清点人数,三十名骑兵竟只折损了三人。燎原忽然打了个响鼻,朝着东方的方向轻嘶——那里正是黑林沟马场的位置。

\"给咸阳传捷报。\"李信对亲兵道,\"就说黑林沟的战马,能挡千军万马。\"他伸手抚摸燎原汗湿的脊背,忽然发现马鞍下的衬垫已被血水浸透,\"还有,让马场再送些新鞍具来,要最耐磨的那种。\"

三日后,捷报随着驿骑抵达咸阳。卫鞅在朝堂上展开战报时,甘龙捻着胡须笑道:\"当年商君力主养马,老臣还多有疑虑,如今看来倒是老臣短视了。\"

卫鞅没接话,只是望向殿外。阳光正好照在广场上的铜马雕塑上,那是用去年河西之战缴获的青铜铸就的。他忽然想起赵伯送来的马政文书里写着:今年的小马驹存活率,比去年提高了三成。

三、市井马声

渭水岸边的柳树林里,早已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秦禾踮着脚往赛场里望,看见赵伯正牵着踏雪在跑道上遛圈——这匹从边境回来的战马,如今成了咸阳城里最出名的赛马。

\"听说了吗?昨日有个赵国商人,想用十匹丝绸换踏雪呢。\"卖水的老汉提着瓦罐穿梭在人群中,\"赵场监说,这马是秦国的宝贝,给座城池都不换。\"

秦禾忍不住笑出声。他知道踏雪真正的宝贝之处——上个月暴雨冲毁了泾水堤坝,是它驮着治水工匠在一夜之间跑遍了七个村落,比驿骑还快了半个时辰。此刻马鬃上的红绸带依旧鲜艳,只是边缘已有些磨损。

\"开始了!\"人群忽然骚动起来。秦禾看见八匹赛马同时冲出起点,踏雪起初落在第三,可过了弯道后忽然加速,四蹄翻飞间像是贴着地面飞行。看台上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喝彩声,连坐在高台上的太子驷都忍不住站起身来。

终点线前,踏雪忽然放慢速度,用头蹭了蹭追上来的黑马。秦禾认得那是胡牧师带来的追电,两匹马在边境曾并肩作战过。最终两马同时冲线,裁判举起双手宣布平局时,全场的欢呼声响得能惊飞柳树上的麻雀。

\"它们是故意的。\"赵伯走到秦禾身边,眼里带着笑意,\"马通人性,知道不该分高低。\"

正说着,一名身着锦袍的中年人走过来,手里捧着个描金漆盒:\"在下是临淄来的商人,想向马场订购五十匹驮马。\"他打开盒子,里面的珍珠在阳光下闪着光,\"这些是定金,剩下的用海盐支付。\"

赵伯却摇了摇头,指着远处官道上的商队:\"那些骆驼商队刚从西域回来,带的香料能换十倍珍珠。但我们的马,只卖给愿意用粮食和铁器交换的人。\"

商人愣了愣,随即拱手道:\"先生说的是。明日我就让人从河东运五十车粟米来。\"

秦禾望着渐渐散去的人群,忽然发现踏雪正望着咸阳宫的方向。夕阳给宫殿的飞檐镀上金边,那里的铜钟刚刚敲响,声音顺着风传过来,混着远处驿道上的马蹄声,像是一首悠长的歌。

四、厩苑春秋

卫鞅站在新落成的厩苑令官署里,看着墙上悬挂的《全国马场分布图》。黑林沟、云阳、陈仓...二十三个马场像星辰般散布在秦地,用驿道连成一张巨大的网。

\"商君,今年的马政总结出来了。\"景监捧着竹简走进来,脸上带着喜色,\"骑兵扩充到三万,民间驮马突破十万,连蜀地都开始养马了。\"

卫鞅的目光落在陇西马场的标记上。那里原本是荒无人烟的草原,如今已建起三座马厩,去年还向关中输送了两千匹战马。他忽然想起赵伯送来的信里写着,胡牧师的女儿嫁给了当地的圉人,两人生的孩子刚学会走路就会给马刷毛。

\"把这张图挂到朝堂上去。\"卫鞅转身时,袖口扫过案上的《厩苑律》,\"再添一条:凡养马百匹以上的郡县,免除半年徭役。\"

景监刚要应声,却被一阵马嘶声打断。窗外,十匹新训练的驿马正列队经过,马背上的驿卒个个精神抖擞。最前面那匹白马的鬃毛上,系着条熟悉的红绸带。

\"那不是踏雪吗?\"景监笑道,\"它如今成了驿骑的领头马,走到哪儿都带着队伍。\"

卫鞅望着那抹飘动的红色,忽然想起多年前在河西看到的景象:那时的秦军还在用牛车运输粮草,骑兵的战马瘦得像驴子。而现在,沿着新修的驰道,从咸阳到九原只需五日,比从前快了整整一倍。

暮色漫进官署时,卫鞅拿起笔,在《秦记》的空白处写下:\"马者,国之足也。足健则行远,行远则国强。\"窗外的铜钟再次敲响,这一次,他仿佛听见了千万匹骏马同时奔腾的声音,从关中平原到巴蜀山地,从河西草原到函谷关下,那声音震得大地发颤,像是秦国正在加速前行。

秦禾在黑林沟马场的马厩里,给刚出生的小马驹盖上棉被。踏雪站在旁边,用舌头轻轻舔着驹子的额头。远处的打谷场上,胡牧师正教孩子们辨认马蹄印——哪些是战马的,哪些是驮马的,哪些是驿马的。

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在地上映出马匹的影子。秦禾忽然觉得,这些奔跑的影子,就像是秦国正在生长的筋骨,一日比一日强壮,一日比一日挺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