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411集:航海之始

历代风云五千年 第411集:航海之始

作者:竹晴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4 11:00:56

瀚海初航

咸阳宫的铜灯在暮色中次第亮起,将廷议的长案映照得明暗交错。廷尉李斯展开的舆图上,秦国的疆域如猛虎踞坐中原,可当他的玉圭划过东海之滨时,秦王嬴政忽然叩了叩案几:\"朕听说,琅琊郡的渔船敢往日出之处去了?\"

侍立一旁的琅琊郡守额头沁出细汗。三个月前他上报渔民发现无名岛屿的奏报,原以为只会淹没在堆积如山的文书里,没想到竟被陛下记在心上。\"回陛下,确有此事。那些渔民从岛上带回了赤色珊瑚,还有能治风湿的异草。\"

嬴政指尖在舆图边缘摩挲,青铜剑鞘上的夔龙纹映着他眼底的波澜:\"传朕旨意,调少府工匠百人往琅琊,造能抵风浪的大船。再从军中选识水性者,与渔民混编船队。\"

满朝文武皆露惊愕之色。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的重心始终在耕战二字,函谷关以东的土地才是争夺的焦点。博士淳于越忍不住进言:\"陛下,海途凶险,耗资巨大,不如......\"

\"不如困守陆地,让齐楚的船舰在海上笑我大秦无人?\"嬴政打断他的话,目光扫过群臣,\"当年穆公拓地千里,惠文王收巴蜀,昭襄王破六国合纵,哪一步不是险中求胜?\"他抓起案上的赤色珊瑚,那通透的红在烛火下流转,\"朕要这东海,也要这珊瑚背后的万里波涛。\"

一、琅琊造船坞

琅琊郡的海岸线上,新筑的船坞正吐出第一缕晨雾。少府令章邯踩着木跳板巡视工地,脚下的麻石还带着海露的湿意。工匠们将煮过桐油的樟木拼接起来,斧凿声与海浪拍岸声交织成一片。

\"章大人,这龙骨得再加粗三寸。\"老工匠徐福用墨斗在木头上弹出直线,他满手老茧的指腹划过木材纹理,\"渔民的小舢板遇着大浪就像飘叶,要往深海去,就得学百越人的楼船样式。\"

章邯蹲下身查看刚铸好的铁锚,锚爪上的倒刺闪着寒光:\"徐福师傅,陛下给了半年期限,三十艘船,一艘不能少。\"他从袖中取出图纸,上面是墨家弟子绘制的水密舱结构图,\"这些隔间要做到滴水不漏,哪怕船身受损,也能浮在海上。\"

不远处的沙滩上,校尉赵佗正操练着新招募的水手。两百名士兵与三百名渔民混编成队,前者擅长阵列却晕船,后者水性极佳却不懂号令。\"都给我站稳了!\"赵佗的皮鞭抽在潮湿的沙地上,\"连自家船板都站不稳,还想跟着陛下开疆拓土?\"

渔民头目老周抱着酒葫芦嘿嘿笑:\"赵校尉,这海上的规矩跟陆地不一样。风浪来了,你喊立正也没用。\"他往海里扔了块木片,\"得看水流,辨鱼群,就像你们看旌旗、听号角。\"

三个月后,第一艘\"鲸舟\"下水时,整个琅琊郡的百姓都来看热闹。这艘长十二丈的大船有两层甲板,首尾雕刻着鲸首鱼尾,十面帆樯在风中舒展如翼。徐福指挥着水手升起主帆,帆布绷紧的刹那,船身缓缓滑入海中,溅起的浪花打湿了岸边孩童的衣襟。

赵佗站在船头,望着海天相接处的雾气,忽然觉得腰间的佩剑似乎轻了些。老周递来一碗海鱼羹:\"赵校尉,尝尝?这是咱出海人的规矩,讨个平安彩头。\"

二、初涉深海

船队首次远航的清晨,琅琊港挤满了送行的人。渔民们往船上抛洒五谷,妇人抱着孩子念叨着海神保佑,章邯站在码头,将一枚虎符交给赵佗:\"陛下说了,遇岛则绘其形,见人则问其俗,若是......\"他顿了顿,\"若是三个月未归,便会再派船队接应。\"

赵佗将虎符系在腰间,转身登上跳板。老周正指挥水手装载淡水和干粮,陶罐里的咸菜与咸鱼散发着独特的气味。\"赵校尉,咱先往东南走,那边鱼多,说不定能碰着当年齐人说的三神山。\"

船队驶出河口时,岸边的人影渐渐缩成黑点。起初几日风平浪静,士兵们学着渔民撒网捕鱼,看海鸥在船尾盘旋。可到了第五天,乌云突然从海平面压来,巨浪像猛兽般拍打着船身。

\"落帆!落帆!\"老周的吼声被风雨撕碎。赵佗被颠得撞在桅杆上,看见有士兵正抱着船舷呕吐,而渔民们却赤脚在甲板上奔跑,熟练地调整着帆索。一个巨浪袭来,甲板上的木桶滚得四处都是,有个年轻水手没抓稳,惊呼着坠入海中。

\"救人!\"赵佗拔剑斩断系锚的绳索,却被老周死死拉住。\"不能救!\"老周的脸被雨水冲刷得发白,\"现在放小艇,就是两个都活不成!\"他指向远处,\"看他能不能抓住那根浮木!\"

幸运的是,落水的水手抓住了漂荡的木桶。当其他船只赶来将他捞起时,赵佗才发现自己的手心早已被剑柄硌出血痕。风雨过后,夕阳将海面染成金红,幸存的水手们围着篝火烤衣服,谁都没再说话。

\"这就是大海。\"老周往火堆里添了块木头,火星噼啪溅起,\"它能给你鱼获,也能吞掉整条船。当年我爹就是在这样的浪里没的。\"他从怀里掏出块晒干的海马,\"但只要活着回来,就能带些稀罕物给娃们。\"

三、无名之岛

第十四天清晨,了望的水手突然高喊:\"有岛!\"

赵佗爬上桅杆了望台,果然看见东南方向有片墨绿色的陆地。岛屿被白色的沙滩环绕,茂密的树林里隐约露出红色的果实。船队放慢速度靠近,能闻到空气中飘来的奇异花香。

\"派十个人乘小艇探查。\"赵佗放下望远镜,\"带足弓箭,若有土着,先示以善意。\"

老周自告奋勇带着五个渔民和五个士兵登岛。沙滩上满是奇形怪状的贝壳,树林里的鸟儿羽毛五彩斑斓。走在最前面的士兵突然停住脚步,指着前方的藤蔓——那里挂着一串拳头大的紫色果实,晶莹得像宝石。

\"是葡萄吗?\"年轻士兵伸手想去摘,被老周拦住。\"别碰,海里的东西,越好看越毒。\"他从腰间解下砍刀,砍断旁边的树枝扔过去,果实落地的瞬间,一群色彩斑斓的小蛇从落叶里窜了出来。

众人惊出一身冷汗。继续往岛中心走,他们发现了一处天然淡水泉,泉边有火烧的痕迹。\"有人来过。\"赵佗蹲下身查看灰烬,\"看这灰的颜色,不会超过半年。\"

就在这时,树林深处传来窸窣声。十几个皮肤黝黑的土着手持长矛钻出,他们的发髻上插着鹦鹉羽毛,腰间围着麻布短裙。双方对峙的刹那,老周突然想起临行前徐福的嘱咐,忙从背包里掏出一把青铜小刀扔过去。

土着们看见小刀,脸上的警惕渐渐变成好奇。领头的老者捡起刀翻看,忽然用生硬的中原话问:\"你们......是秦人?\"

原来这岛名叫\"琉璃洲\",岛上的人是百年前越国遗民。老者说,往南行三日,有更大的陆地,那里的人用黄金做器物,还会种一种能织布的树。\"他们的船很小,不敢走远。\"老者指着秦人的鲸舟,眼神里满是敬畏,\"像你们这样的大船,能抵得住黑风涛。\"

四、归来与远航

三个月后,当船队出现在琅琊港时,整个郡都沸腾了。水手们带回的物产堆满了码头:琉璃洲的紫色珊瑚能在夜里发光,南方大陆的\"木棉\"纤维比蚕丝更坚韧,还有用象牙雕刻的人像,眼珠竟是用宝石镶嵌的。

赵佗的奏报很快送到咸阳。嬴政看着地图上新增的岛屿和航线,当即下旨:在琅琊设立\"海司\",由章邯统领,招募万人造船百艘;徐福精通海事,封为\"海师\",负责训练水手;赵佗所率船队,明年开春再次远航,务必找到那片产黄金的大陆。

消息传开,中原的百姓纷纷涌向琅琊。有想靠航海发家的商人,有擅长木工的工匠,甚至有儒家弟子带着典籍,想将中原教化传到海外。老周的儿子小周原本在郡县学堂读书,此刻也缠着父亲要上船当学徒。

\"海上可不是闹着玩的。\"老周弹了弹儿子的额头,却在夜里悄悄给他缝了件防水的油布袄。徐福正在修订《海道针经》,将渔民口耳相传的经验与墨家的机械术结合,画出更精确的航线图。章邯则监督着工匠们打造更大的船,新船将安装投石机,既能抵御海盗,也能在必要时展示武力。

开春那天,五十艘鲸舟组成的船队再次启航。这一次,船上不仅有水手和士兵,还有农官带着谷种,医师背着药箱,甚至有两个史官,要将见闻一一记录。赵佗站在旗舰的船头,腰间除了虎符,还多了块徐福送的罗盘,指针永远指向北方。

老周的渔歌在船队间回荡:\"长风起兮帆飞扬,渡沧海兮寻四方。\"海鸥在桅杆间穿梭,仿佛在为他们引路。远处的海平面上,朝阳正挣脱云层,将金色的光芒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也照亮了秦国人从未踏足的远方。

码头边,送别的人群中,小周挤在最前面,手里紧紧攥着父亲给他的船票。明年,他也要登上这样的大船,去看看那些在故事里才有的岛屿和大陆。而在咸阳宫,嬴政正将新绘制的海图挂在墙上,图上的航线如血脉般延伸,终将与陆地上的驰道相连,织成一张覆盖天下的网。

海风掠过船头,带着咸湿的气息,也带着一个王朝探索未知的雄心。当第一缕阳光照在船帆上的\"秦\"字时,赵佗忽然明白,有些征途或许永远没有终点,但只要扬起风帆,脚下的波涛便会成为新的疆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