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灵器养老院的逆袭 > 第401章 护笔灵光

灵器养老院的逆袭 第401章 护笔灵光

作者:墨青咗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10 23:02:59

快船猛地一转,朝着东南笔坊,跟飞似的冲了过去。越靠近,这空气里的味儿就越怪。本来该是狼毫、羊毫毛料那股子清雅香,这会儿却混着一股笔毛烂了的腥臭味,还带着铁锈的酸涩味。每吸一口气,就跟有碎笔毛往鼻子里钻似的,又痒又呛人。远远瞧去,笔坊外头晾着的毛笔,就像被泼了脏水,原本雪白或者乌黑的笔毛,变得灰扑扑的,还沾着一块块褐色锈斑。院子里,笔筒倒的倒,歪的歪,有的筒壁都被腐蚀出了洞,暗褐色的笔毛碎屑,顺着洞口 “簌簌” 往下掉,在地上堆成了带着锈粉的绒堆。微风一吹,带着锈味的笔毛渣子纷纷飘起来,落在船板上,轻轻一吹,就化成细屑没影了。

“这笔坊咋跟遭了耗子啃似的?” 金锈侯扒着船舷,小心翼翼地护着抄纸帘,生怕被笔毛渣给沾上了,眉头皱得紧紧的,“毛笔都能长锈,这笔腐蚀锈比纸腐蚀锈还邪乎!没了好笔,老百姓拿啥写字画画啊,文化传承都得断喽!”

老斩展开张叔送的竹种袋里裹着的笔坊地图,上头清清楚楚标着主笔仓的位置。笔仓周围聚了好些笔农,有的蹲在笔筒边唉声叹气,有的手里攥着掉毛的毛笔,对着笔料直发愣,一看就没心思制笔了。“得赶紧去笔仓,里头的毛料和笔杆木料,肯定还在被腐蚀呢,再晚点,明年可就赶不上制笔了。” 他跟周师傅说,让把船停在笔坊附近的小河边。刚一上岸,笔坊那边就传来 “哗啦” 一声巨响,跟笔筒倒了似的,老斩心里 “咯噔” 一下。

走近一瞧,主笔仓的门大敞着,里头的笔筒横七竖八的,大多都被腐蚀得变了形,暗褐色的笔毛碎屑,顺着筒壁不停地往下掉,在地上积了厚厚的一层,跟绒毯似的。几个笔农瘫坐在仓门口,手里握着破了的制笔工具,脸上全是绝望。其中一个笔农手上缠着绷带,绷带里还渗着带锈的笔毛渣,一看就是被腐蚀的笔筒碎片给划伤了。

“你们是解锈侠吧?快救救我们的笔坊啊!” 一个笔农瞧见他们,跟溺水的人抓住救命稻草似的,一下子冲了过来。他衣服上沾满了笔毛和锈粉,手里举着一支掉毛的毛笔,带着哭腔说道,“这笔腐蚀锈三天前突然就冒出来了,好好的毛笔,一夜之间全废了,笔毛又脆又硬,还臭得要命。我们老笔农王叔说,去笔坊最里头的‘老笔料库’找‘护笔珠’,能让毛笔变回柔韧,可他这一去就没消息了,之后整个笔坊就成了这副鬼样子!”

小芽掏出护海珠,对着毛笔照过去。珠子的蓝光刚碰到笔毛,“嗖” 地一下就变成了暗褐色,笔毛上的锈粉死死粘在珠子表面,擦了好几下都弄不掉,反而越擦越黏糊。“这笔腐蚀锈比纸腐蚀锈顽固多了,连这么细软的笔毛都能腐蚀,里头的毛料肯定早被锈毒给浸透了,根本没法用来制笔!” 她打开灵泉水囊,倒了点水在毛笔上。水刚一碰到笔毛,立马变成了褐色,还直冒小气泡,眨眼间,笔毛就变成了一摊糊糊。“这锈毒遇水腐蚀得更快,可千万别让锈笔毛渣渗进笔料库,把好毛料给污染了!”

众人跟着笔农往笔坊里头走,路上的笔毛渣越来越厚,有的地方都没过脚背了。那松软的笔毛裹着锈粉,踩上去又软又滑,稍不留神就得打滑。地上散落的笔筒碎片泛着褐色,轻轻一踩就碎成渣,还沾着笔毛。金锈侯一个没注意,一脚踩进笔毛堆里,鞋子瞬间就被染成了褐色,沾满了笔毛和锈粉。他赶忙用灵泉水冲洗,可鞋子上还是留了淡淡的印子,又痒又疼。“这破锈太厉害了,毛笔都能给蚀穿,比纸腐蚀锈还霸道!”

笔农首领李叔长叹一口气,指着笔坊中央的老笔料库说:“那就是老笔料库,存着几十年的好毛料呢,以前用这些毛料做的笔,又顺又韧。可现在,也被这锈害给缠上了!王叔肯定还在库里呢!”

众人朝着老笔料库走去。老笔料库的木门早被锈粉染成了褐红色,门板缝里还卡着笔毛渣。库门口,毛料堆得像小山似的,大多都变成了暗褐色,有的都开始发霉了,散发出一股刺鼻的腥臭味。几个装毛料的麻袋倒在地上,里头的毛料全成了锈毛,正顺着地面往库里流呢。

“王叔!你在哪呢?” 老斩朝着库门大声喊。里头还真传来了微弱的咳嗽声,众人赶忙跑过去,只见王叔蜷缩在库角,身上裹着厚厚的锈粉和笔毛渣,手里还紧紧攥着一块黑色珠子 —— 正是护笔珠。可这会儿,珠子表面早被锈给腐蚀得没了光泽,灰蒙蒙的。

“别碰护笔珠…… 上面的锈毒…… 最浓……” 王叔有气无力地说道,看着周围损坏的毛笔和枯萎的毛料,突然悲从中来,哭了起来,“都怪我…… 不该私自挖笔料库的土找护笔珠,结果挖开了下面的锈矿,害整个笔坊都遭了殃,我对不起大家,对不起这几十年的老笔坊……”

就在这时,头顶传来 “咔嚓” 一声脆响,一根挂在房梁上的毛料捆,带着笔毛和锈粉,“轰隆” 一声砸了下来。“快躲到笔筒后面去!” 众人赶忙扶起王叔,躲到倒地的笔筒旁边,用厚布护住头脸。可还是有不少锈粉和笔毛渣溅到身上,皮肤一碰到,又痒又疼,有的还被毛料捆给砸中了,血一渗出来,碰到笔毛渣,瞬间就变成了褐色。

“快用护笔灵光!” 老锅大喊一声,把木灵的绿光和金灵的金光合在一起,又注入灵泉水的净化之力,一道绿金相间的护笔灵光,朝着坠落的毛料捆和锈粉射了过去。灵光所到之处,锈毒一下子就被净化了,毛料上的锈粉变成了普通绒毛,笔毛也恢复了原样,空气中那刺鼻的腥臭味和铁锈味,慢慢就散了。库门口的毛料也渐渐变软了,不再一捏就碎。地上损坏的毛笔,经灵光一扫,也慢慢变得柔韧起来,虽说还有点掉毛,可腐烂的痕迹已经没了。

王叔看着渐渐恢复生机的笔坊,精神一振,指着库角的锈矿说:“得把锈矿重新封起来!用护笔珠和灵光一起把矿口封住,才能彻底止住锈害,让毛笔变回原来的样子!” 众人立马分工:老锅用护笔灵光挡住残留的锈粉,别让它扩散;小芽和锈儿把护笔珠放回锈矿入口,还在周围撒上灵泉水,防止锈毒再渗出来;金锈侯和周师傅则去找干净的土和石块,把锈矿严严实实地封起来,又在上面铺了层防水油布,不让笔毛渣渗进去。

护笔珠刚放回原位,就发出一道柔和的黑光,库角的锈矿不再冒锈了,周围的毛料肉眼可见地恢复了生机,变得柔软顺滑。地上的毛笔经灵光再一扫,笔毛也变得整齐有光泽了。李叔试着用新恢复的毛料制作毛笔,沾上墨一写,笔画流畅得很,比以前的还要好。

王叔从怀里掏出一本《制笔护笔要诀》,书页里记满了各种制笔技巧、毛料养护方法,还有对付毛笔变质的偏方,好多页面上还沾着老笔毛,一看就是被翻来覆去看了无数次。“这是我一辈子的心血,你们帮我交给年轻笔农,让大家照着上面的方法制笔护笔,可别再像我这样瞎折腾,断了大家的生计!”

老斩郑重地接过要诀,小心翼翼地把上面的笔毛擦掉,递给李叔:“我们会帮你们联系武林盟,让他们送新的毛料和制笔工具来,还会教你们用护笔灵光定期净化笔坊,省得笔腐蚀锈再冒出来。” 说着,他催动木灵之力,在笔坊里催生新的笔杆木料;小芽则教笔农们把灵泉水和绿茶水混在一起,涂在被锈粉感染的皮肤上,治治瘙痒红肿,还教他们用灵泉水清洗笔筒和制笔工具,把残留的锈毒彻底除掉。

接下来的日子,众人齐心协力清理笔坊里的锈害残留。把变质太严重的毛笔和破了的笔筒清理出去当肥料,整理还能用的毛料,重新装袋。周师傅用护纸漆涂抹笔筒和制笔工具,还把护笔珠粉末混在里头,做成了 “护笔漆”,经他这么一弄,工具不光不怕笔腐蚀锈,还不容易沾笔毛,清理起来方便多了。金锈侯跟着笔农们学制笔,天赋可高了,没一会儿就学会了选料、扎笔、修笔的窍门,连王叔都忍不住夸他。大家还耐心教笔农们怎么识别笔腐蚀锈的早期迹象,比如说毛笔上出现褐色斑点、笔毛开始变脆发硬的时候,就得赶紧处理。在大家的努力下,笔坊慢慢又有了往日的生机。

有一天,众人坐在老笔料库旁边,看着笔农们忙着制笔、修笔,有的往新笔筒里装笔,有的把毛笔包装好,准备运往镇上的书坊,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毛料香,让人心里舒坦。笔农们特意给每人送了一支新制的毛笔,笔杆上精心刻着 “护笔之恩” 四个字,毛笔柔韧顺滑,透着精致的光泽。“多亏了你们保住了笔坊,以后我们肯定好好守护,再也不乱挖笔料库的土了!”

临走前,王叔把自己的制笔刀送给金锈侯。这把制笔刀,刀刃是用优质钢材打的,木柄用的是老红木,打磨得光溜溜的。“这把刀陪了我几十年,帮我做出了无数好笔,现在送给你。希望你能像我一样,爱护笔坊,让老百姓永远都有好笔用,写字画画都顺顺当当的!”

返程的快船上,众人手里拿着毛笔、纸刀、漆桶等各种东西,还有盐坛、糖坛这些生活物资,戴着马皮护腕,盖着蚕丝被和新棉被,望着渐渐远去的笔坊,心里特别踏实。金锈侯摆弄着制笔刀,笑着说:“这次不光解决了笔腐蚀锈,还得了支好笔,回去用它在新纸上写字,肯定痛快!”

周师傅晃了晃手里的护笔漆桶,得意地说:“我把护笔珠粉末和护纸漆混在一起,做出了这‘护笔漆’。以后笔筒和制笔工具涂上它,既不怕笔腐蚀锈,又不容易沾笔毛,清理起来省事多了!”

船行到河道中央,一艘武林盟的快船迎面驶过来,弟子们一脸慌张:“老斩前辈!大事不好啦!西北墨坊出了‘墨腐蚀锈’,墨块变质,墨缸被腐蚀,墨农们都快没活路了!墨可是老百姓写字画画离不了的东西,要是墨都坏了,天下老百姓的文化传承可就危险了!”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里满是坚定。老斩举起灵霞霞镰,护笔灵光的绿金双色和十二灵的彩光交织在一起,光芒特别耀眼,连周围的空气,都好像染上了淡淡的毛料香。“走!去西北墨坊!”

就在这时,李叔骑着马匆匆赶来,手里拿着几支新制的毛笔和优质毛料:“这些毛笔能写字,毛料你们可以送给其他需要的笔坊,路上肯定用得上!” 老斩接过毛笔和毛料袋,朝着李叔挥了挥手,快船调了个头,朝着西北墨坊飞快地驶去。

船尾,浪花翻滚,划出一道绿金相间的弧线,虹锤上的灵光,就像一盏永远不会灭的灯塔,在阳光下闪着温暖的光。众人心里都清楚,只要锈害还在,只要老百姓有需要,他们就会一直这么奔波下去,用自己的本事守护每一座笔坊、每一片土地,让太平日子和毛料清香一直都在,让老百姓永远都有笔用,文明传承不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