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穿透基因研究所穹顶那三层防辐射镀膜玻璃,在地面投下菱形光斑阵列。这些光斑如同被精心切割的钻石碎片,在光洁的大理石地面上跳跃闪烁,又像是无数微小的聚光灯,将实验室的每个角落都照得纤毫毕现。中央控制台的全息投影正悬浮着动态基因链模型,纳米级别的光粒子组成的双螺旋结构缓缓旋转,泛着深海生物般的幽蓝微光,仿佛是从海底深处打捞上来的神秘宝物,又像是被禁锢在这片空间里的银河,每一个粒子都蕴含着宇宙的奥秘。
链节处跳动的荧光标记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群,它们按照既定的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第七次碱基配对模拟。这是 "普罗米修斯计划" 实施三年来最完美的编辑成果,每一次旋转,每一次闪烁,都凝聚着科研人员无数个日夜的心血与汗水。那些熬红的双眼、布满血丝的眼睛,都在这精密的模拟中化作了推动科学前进的动力。
当模拟程序进行到第 127 组碱基对时,实验舱突然响起蜂鸣,那声音尖锐而急促,如同警报一般撕裂了实验室原本紧张而有序的氛围。所有科研人员的目光瞬间聚焦在这个即将突破的关键节点,他们屏住呼吸,心跳随着蜂鸣声加速。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凝固,整个实验室陷入了一种令人窒息的寂静,大家都在等待着,等待着这个可能改变基因研究历史的结果。
观测台的钛合金栏杆在林夏掌心沁出的冷汗里泛起凉意,她的指尖悬在半空,如同被无形丝线吊住的枯叶般微微颤抖。视网膜上跳动的全息投影泛着幽蓝冷光,编号 734 号实验体的实时数据流正以 0.1 秒为单位疯狂刷新 —— 神经传导速度 420 米 / 秒,这个数值比正常人类快了整整七倍,意味着信号从大脑抵达脚趾仅需 0.004 秒;肌肉纤维密度 370%,显微镜下的肌束呈现出大理石般致密的纹理;最令人心惊的是端粒长度数据栏,那个持续增长的绿色曲线正在无情改写人类衰老的铁律。
这些突破认知极限的数字像烧红的烙铁,烫得她眼眶发酸。三天前的监控画面在脑海中循环播放:暴雨倾盆的街道上,穿着蓝白条纹病号服的男孩仰头望向三十层高空,突然化作一道残影弹射而出。坠落婴儿粉色的襁褓在狂风中翻飞,他跃起的瞬间,雨滴在周身凝成悬浮的水晶球,最终以反物理定律的姿态稳稳托住那个脆弱的小生命。这段未经剪辑的视频在暗网上 12 小时内突破三亿播放,评论区的争吵化作燎原之火,将 "基因新人类" 的词条顶到全球热搜榜首。
"这不是进化,是亵渎。" 身后传来拐杖敲击地面的脆响,那声音如同敲在每个人的心上。金属杖尖与强化玻璃地板碰撞出的回音,在环形会议室里荡起层层声浪,每一下都像是对科技伦理的叩问。伦理学泰斗周明远的白大褂下摆扫过控制台,带起的气流让基因链模型微微震颤,仿佛也在为他的话所动容。老人浑浊的眼球里布满血丝,显然是彻夜未眠,灰白的鬓角还沾着实验室特有的消毒水气味,那刺鼻的味道里,仿佛还夹杂着焦虑与愤怒。
他将平板狠狠砸在桌面上,发出 “砰” 的一声巨响,屏幕里正循环播放着昨晚的新闻片段 ——734 号实验体在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上,以 9.1 秒的成绩打破百米纪录。起跑瞬间,他腿部肌肉隆起的弧度超出人类正常比例,爆发的力量让脚下的跑道都出现细微裂痕。终点线前的高速摄像机捕捉到他足尖离地时的空气冲击波,那冲击波在跑道上留下了淡淡的痕迹,像是一道撕裂现实的裂缝。画面切到选手冲线后露出的手臂,淡青色血管下隐约可见的发光芯片,如同寄生在人类身体里的机械藤蔓,随着他剧烈的喘息,芯片还在闪烁着诡异的幽蓝光芒,而他胸口起伏的节奏,竟与芯片的闪烁频率渐渐同步,令人不寒而栗。
"看看这些评论。" 周明远的手指在屏幕上划过,动作因愤怒而显得有些僵硬。密密麻麻的弹幕如潮水般涌过:"基因超人新人类降临 我们终将沦为劣等品"。最刺眼的是某科技巨头的匿名留言:"愿意为基因优化支付千万级溢价",这句话像一根毒刺,深深扎在人们的心上,暴露了基因工程可能带来的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
林夏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月牙形的血痕在苍白的皮肤上渗出血珠,咸腥的铁锈味顺着指缝蔓延到鼻腔。空调出风口发出细微的嗡鸣,却盖不住她急促的喘息 —— 三天前伦理委员会紧急会议的场景如潮水般涌来,记忆的碎片在脑海中拼凑成完整的画面。
会议室内悬浮的空气净化器突然停止运转,悬浮球坠落的闷响让所有人浑身一颤。纳米涂层的玻璃幕墙将盛夏的阳光切割成锋利的光刃,在长桌投下斑驳的阴影。周明远颤巍巍地捧着装满实验体血液样本的试管,浑浊的双眼满是愤怒与痛心,他枯瘦的手指抚过试管壁上 “GM-07” 的烫金编号,喉结上下滚动着却发不出声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