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弦!正物质宇宙:跨越 > 第71章 殖民C编队抵达人马座主悬臂

2048 年,人马座主悬臂边缘,“天山” 星系外层空间。

深邃的宇宙幕布被无声地撕裂。不是狂暴的爆炸,也不是刺目的闪光,而是一种空间本身的、宏大而内敛的 “舒展”。仿佛一张紧绷到极限的巨膜,终于承受不住内部积蓄的磅礴力量,在某个临界点温柔地、却又无可阻挡地向外 “释放”。

“星尘冲浪” 引擎特有的空间涟漪 —— 不再是早期技术那种狂暴、易被侦测的激波,而是经过无数次优化,如同顶级掠食者融入环境般近乎完美的空间褶皱 —— 如同投入静水中的最后一圈波纹,迅速平复、消散。随之出现的,是 “盘古级” 殖民母舰 “夸父号” 那如同移动山脉般的庞大舰体,舰体表面覆盖着最新型的 “影衣” 纳米虫群涂层,此刻正贪婪地吸收着新恒星的光芒,从深空伪装的黑灰色迅速转变为与环境光谱一致的柔和银白。

紧随 “夸父号” 之后,是一支沉默而壮观的舰队洪流。更多的 “盘古级” 母舰 ——“精卫号”、“愚公号”、“大禹号”—— 如同浮出水面的钢铁岛屿。它们庞大的身躯承载着文明的种子:生活舱、生态穹顶、工业模块、聚变核心、以及无数双在漫长旅途中紧闭、此刻即将睁开的眼睛。拱卫在母舰周围的,是涂装着同样 “影衣” 涂层的 “曲战二型”空天战斗母舰和 “曲战三型”空天战列舰,舰体上 “烛龙” 探测阵列的微光如同警惕的兽瞳。紧跟着后面就是‘鲲鹏’级战斗运输舰和负责护航的 “曲战一型” 空天战斗舰和一些工程舰如同忙碌的工蜂,引擎喷射着幽蓝的尾焰,迅速调整着编队姿态。

舷窗内,“夸父号” 舰桥,编队司令兼“夸父号”舰长陈海峰,一个脸庞被岁月和星尘刻下风霜痕迹的老兵,双手紧紧抓住冰冷的合金扶手,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的呼吸在绝对寂静的舰桥里显得异常粗重。透过巨大的全景观察窗,一颗年轻、充满活力的黄矮星m级恒星 —— 代号 “天山 - A”—— 正散发着温暖的金黄色光芒,如同宇宙中新点燃的灯塔,将整个舰桥染上了一层神圣的金辉。

在它温和引力的怀抱中,数颗行星如同沉睡的宝石般缓缓旋转。最内侧,一颗炽热的岩质行星(代号:天山 - 1)表面流淌着暗红色的熔岩河流,如同星球初生时尚未冷却的血液。稍远处,一颗被厚重冰壳包裹的星球(代号:天山 - 2)反射着冰冷的白光,冰层下或许蕴藏着液态海洋的秘密。再向外,一颗拥有稀薄大气、呈现出铁锈红与灰褐色斑驳纹路的岩质行星(代号:天山 - 3)映入眼帘,其表面巨大的撞击坑和纵横交错的峡谷诉说着古老的历史。

最引人注目的,则是位于宜居带内圈、被浅蓝与褐色交织覆盖的行星(代号:天山 - 4)。它的表面仅覆盖着 15% 的液态水海域,零星的蓝色点缀在广袤的陆地间,白色的云层如同轻盈的纱幔在其大气层中缓缓流动。尽管缺乏原生植被,但这颗行星的地质结构与大气框架被评估为 “可深度改造” 的完美模板。

“报告舰长!‘烛龙’系统确认!目标星系已抵达!星图坐标:人马座主悬臂,Sector c-7,恒星‘天山 - A’!误差半径小于百万公里!我们… 我们到了!” 导航官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最终化为一声哽咽的欢呼。

死寂,被瞬间点燃。短暂的、几乎令人窒息的寂静后,舰桥内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狂吼!压抑了数年的紧张、对未知星空的恐惧、对家园的思念、以及此刻亲眼见证新世界诞生的狂喜,如同决堤的洪水,冲垮了所有的矜持与纪律。

“我们到了!人马座!我们真的到了!”

“看那片陆地!大气稳定!我们能改造它!”

“成功了!我们穿过了近千光年!我们做到了!”

“新家园!属于人类的未来!”

舰员们和工程师们用力捶打着控制台,泪水不受控制地涌出;科学家们紧紧拥抱在一起,语无伦次地讨论着未来的改造蓝图;战士们挺直了脊梁,眼神炽热,紧握的拳头微微发抖。巨大的全息星图上,“天山” 星系被高亮标注,周围代表地球、代表 “烽火”、代表虫族威胁的幽绿色波纹,此刻都显得无比遥远。一种脚踏实地的、近乎神迹般的归属感,第一次如此真切地降临在这群漂泊了数年的星际游子心头。

陈海峰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腾的心绪,声音洪亮而坚定,传遍整个舰队:“这里是‘夸父号’!全体‘殖民 c 编队’成员注意!我们已成功抵达预定目标星系 ——‘天山’!重复,我们已成功抵达‘天山’星系!星尘不负赶路人,我们,到家了!” 他的声音通过全舰广播,在每一艘舰船的舱室、每一条通道、每一个生活舱旁响起。

短暂的寂静后,是更加震耳欲聋的欢呼,如同海啸般席卷了整个编队。无数人隔着舷窗,贪婪地注视着那颗等待改造的星球,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

地球,洪荒开天基地,最高指挥中心

巨大的全息星图中央,“天山” 星系的光标从未如此明亮、如此稳定。星图边缘,代表虫族威胁的幽绿波纹依旧在 286 光年外无声蠕动,但此刻,星图的中心被希望的光芒占据。

孔方佳站在指挥台前,玄黑色的制服笔挺,肩章上的星辰徽记在冷光源下反射着内敛的光泽。他身后的李艳,眼中闪烁着激动与欣慰的泪光。孙晓、欧阳飞等高级将领,以及地球联合政府的要员们,都屏息凝神,注视着中央通讯屏。

信号经过 “灵犀” 网络中继站漫长的量子跃迁,带着轻微的延迟波动,终于稳定下来。陈海峰舰长饱经风霜却精神矍铄的面容出现在屏幕上,背景是 “夸父号” 舰桥和舷窗外那颗壮丽的星球。

“报告元帅!地球联合政府深空殖民 c 编队,司令指挥官陈海峰,向您复命!” 陈海峰的声音洪亮有力,带着穿越星海而来的风尘仆仆,更带着难以抑制的自豪,“我编队所有舰船,从‘磐石’基地再出发,已于地球标准时间 2048 年 7 月 15 日 09 时 47 分,成功脱离曲速航行,抵达预定目标 —— 人马座主悬臂,‘天山’星系!航行日志、舰船状态、人员生命体征数据已同步上传‘昆仑’主脑!编队… 全员平安!”

“全员平安” 四个字,如同重锤敲击在孔方佳的心头。他紧绷的肩线微不可察地松弛了一丝,深邃的眼眸中,锐利如鹰隼的目光瞬间柔和下来,如同冰封的湖面投入了一颗暖阳。他缓缓抬起右手,以一个极其标准、充满力量感的军礼回应。

“陈海峰司令,全体殖民 c 编队的勇士们,” 孔方佳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清晰地通过量子通讯传递到数百光年之外,“你们,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艰险的星际远征之一!你们跨越了死亡与未知的深渊,将文明的火种,安全送达了这片充满希望的新大陆!我谨代表地球联合政府,地球联合军、华夏长老会、华夏军事长老团、洪荒开天基地及全体地球同胞,向你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热烈的祝贺!你们的名字,将与‘天山’星系一起,永远铭刻在人类文明的丰碑之上!”

指挥中心内,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李艳悄悄抹去眼角的泪水。孔方佳的目光似乎穿透了屏幕,落在那颗棕褐与浅蓝交织的星球上:“‘天山 - 4’… 这就是我们选定的新家园?” 他的语气带着询问,也带着一种深沉的确认。

“是的,元帅!” 陈海峰的声音充满信心,“‘烛龙’系统已进行初步深度扫描,数据正在回传。目标行星‘天山 - 4’各项参数与前期深空探测高度吻合:标准类地行星,质量约为地球 1.03 倍,重力环境与地球高度接近,拥有稳定磁场、富含氮氧的原始大气层(氧含量略低于地球,需后续调节),地表目前仅 15% 面积为液态水海洋覆盖,存在多块大型陆地板块。初步光谱分析显示,陆地无原生植被或初级生命迹象,大气层未检测到工业化污染物特征。基于星盟共享的环境改造技术数据库,我们评估其环境综合改造潜力指数为‘SS 级’—— 这是‘天选之地’,更是需要我们亲手塑造的未来家园!”

“好!好一个‘天选之地’!” 孔方佳眼中精光一闪,赞许地点点头,“说说选择它的理由,以及你们看到的周边环境。我们需要更详尽的现场报告。”

陈海峰立刻调出 “烛龙” 系统生成的动态星图,同步到地球指挥中心:“‘天山’星系选择基于多重战略考量,元帅:

位置隐蔽性:位于人马座主悬臂相对‘冷僻’的支流区域(Sector c-7),远离主要星盟航道和已知虫族主要扩张路径(‘烛龙’长期监测及星盟共享数据确认)。星系外围存在一片规模中等的电离氢区(星云),天然吸收和散射探测信号,形成光学与电磁‘迷雾’屏障。星系内小行星带分布稀疏,减少撞击风险,也降低了大型目标暴露概率。

恒星稳定性:‘天山 - A’为稳定的 G2V 型黄矮星,年龄约 50 亿年,正值壮年,活动稳定,无剧烈耀斑爆发记录(星盟星空一千年标准观测数据支持)。其光度和热量输出,为‘天山 - 4’提供了长期、稳定的能量来源和宜居环境基础。

行星系统潜力:

天山 - 4(主目标):如您所见,是理想的地球化改造模板。1.03 倍地球重力适配人类生理,广袤陆地为城市与生态建设提供空间。根据星盟‘海洋重塑’技术方案,我们计划牵引数颗水冰彗星进行精准撞击,预计可将海洋覆盖率提升至 35%,且通过轨道计算,水量分布将均匀覆盖各大洲,形成极佳的全球湿润效果。大气成分将通过‘星植催化’技术逐步调节,增加氧含量至地球标准。

天山 - 2(冰卫星):厚冰层下存在全球性液态水海洋(盐度、温度初步探测适宜),蕴含独特的地热能和潜在矿物资源,是未来水资源补给及特殊矿产开采的宝库,也将为‘天山 - 4’的海洋改造提供后备水源。

天山 - 3(贫瘠岩质行星):富含高品位金属矿藏(铁、镍、钛、以及探测到紫金伴生矿脉迹象),地质结构稳定,是理想的资源开采和重工业基地选址。

天山 - 1(炽热岩质行星)及外围气态巨行星(天山 - 5、6):前者蕴含丰富重金属和稀有元素;后者卫星众多,氦 - 3 储量预估极为丰富,是未来聚变能源的可靠保障。

战略纵深:星系外围柯伊伯带结构清晰,拥有多个引力平衡稳定的矮行星和大型冰天体,是部署‘烛龙’外层预警哨站和‘阎王’导弹发射平台的理想位置。星系内部空间相对‘干净’,有利于建立多层次防御体系。

周边恒星系初步探察简报(由先导侦察舰完成)

陈海峰将星图视角拉远,显示出 “天山” 星系周边数光年范围内的几个邻居:

‘青溟’星系(距离 1.8 光年):单星系统(K 型橙矮星),拥有一颗位于宜居带外缘的海洋行星(代号:青溟 - 1)。该行星体积略大于地球,表面超过 95% 被液态水覆盖。‘烛龙’高光谱扫描及大气采样(无人机投放)确认,其大气富含二氧化碳、甲烷、氮气及少量水汽,检测到复杂的有机分子光谱特征及强烈的叶绿素 a 吸收带! 初步判定存在大规模、原始的碳基光合作用浮游生物生态系统!海洋中探测到大型、缓慢移动的温血生物热信号(类似地球鲸类)及复杂的声纳通讯网络(非智慧级)。未发现陆地生态系统及任何智慧文明活动迹象(无电磁信号、无结构光源、无工业痕迹)。该星系被标记为 “高生态价值 \/ 初级生命保护区”,根据《星际开拓生命伦理宪章》,仅允许进行非破坏性科研考察。

‘赤岩’星系(距离 2.5 光年):双星系统(一颗 m 型红矮星,一颗褐矮星),环境恶劣。三颗岩质行星表面均呈现高温、高压、强辐射特征,无大气或大气稀薄且剧毒。星系内小行星带富含稀有金属和奇异矿物(探测到零号空间引擎所需的部分催化元素),但开采环境极端。被标记为 “高资源价值 \/ 无人区”,可进行自动化、高防护等级的无人开采作业。

‘尘霾’星系(距离 3.1 光年):单星系统(年轻活跃的 F 型星),被浓厚的星际尘埃和碎石带重重包裹。可见光观测极其困难,‘烛龙’引力波扫描探测到内部存在至少两颗气态巨行星和数颗岩质行星碎片,环境极不稳定,空间湍流强烈。初步评估开发价值低,风险高,被标记为 “观测 \/ 暂缓开发”。

‘静湖’星系(距离 4.0 光年):单星系统(稳定的 G 型星,类似太阳但稍老)。探测到两颗位于宜居带内的类地行星(代号:静湖 - 1,静湖 - 2)。静湖 - 1 大气稀薄,表面遍布干涸河床和巨大峡谷,存在极地冰冠,疑似远古海洋遗迹,目前无活跃生命迹象。静湖 - 2 拥有较厚二氧化碳大气,表面温度较高,存在液态水迹象(可能位于地下或两极),探测到微弱、原始的厌氧微生物代谢光谱信号(类似地球早期细菌)。未发现智慧文明。该星系具有潜在的远期改造或殖民价值,被标记为 “次级候选 \/ 科研观察”。

“报告完毕!元帅,编队请求下一步指令!” 陈海峰结束汇报,目光灼灼地等待命令。

孔方佳凝视着星图上那片被标注为 “青溟 - 1” 的、散发着微弱生命绿光的行星影像,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 既有对发现异星生命的科学震撼,更有对其原始状态得以保全的欣慰。他转向李艳、孙晓等人,短暂的目光交流中已达成共识。

“陈司令,命令如下!” 孔方佳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开创纪元的决断力:

‘天山 - 4’优先登陆勘察:

立刻派遣由地质、大气、水文、生物学家及陆战队组成的联合先遣队,搭乘‘精斗云’特种登陆舰,对‘天山 - 4’进行多点着陆勘察。重点评估大气成分精确数据、地质灾害风险、淡水资源分布及最优初始定居点选址(原则:近水源、地质稳、资源丰、利防御)。同步启动 “星植催化” 技术的前期大气采样与模拟运算,为后续氧含量调节做准备。行动代号:‘踏足’!

星系防御体系即刻展开:

‘烛龙’之眼:在‘天山’星系柯伊伯带关键引力节点(L4\/L5 拉格朗日点附近),部署首批 12 颗‘烛龙 - V’型深空感知卫星。构建最外层预警网络,覆盖半径 5 光天!启动对邻近星系(尤其是‘青溟’、‘静湖’方向)的持续性深度扫描。

‘定海’安疆:在‘天山 - 4’同步轨道及‘天山 - 3’近地轨道,部署 6 台‘定海 III 型’空间褶皱稳定锚原型机。启动空间稳定力场,覆盖主要殖民星及资源星,干扰一切非授权空间跳跃及褶皱渗透企图!同时,在‘天山 - 4’两极部署‘烛龙’行星级预警雷达阵列。

‘阎王’待命:在‘天山 - 3’背阳面大型环形山内,建立首个简易‘阎王’导弹地下发射阵地(一期部署 3 具发射井,配备‘阎王 - II’型导弹)。目标:具备对星系内入侵目标及邻近星系关键节点(如‘青溟’星系虫族可能利用的跳跃点)进行战略威慑和精确打击能力。

机动力量:所有护航的‘曲战一型’、‘曲战二型’、‘曲战三型’舰船,按预定‘烽火轮’防御阵型展开,依托‘天山 - 2’冰卫星和‘天山 - 3’矿星建立前沿警戒哨站和快速反应支点。‘玄武’机甲部队进入行星近地轨道防御待命状态。

‘青溟’星系保护性科研:授权派遣一艘‘曲战一型’科学考察舰(代号:‘求知者’),搭载最高规格的生物隔离实验室和非侵入式探测设备,前往‘青溟’星系外层轨道。任务:对该星系初级碳基生态系统进行远距离、非接触式的全面科学考察(光谱、声纳、引力微扰、大气逸散成分分析等)。严禁任何形式的登陆、取样或主动干扰! 所有数据加密传回‘天山’及地球本部。该星系正式列入《星际开拓生命伦理宪章》最高级别保护名单。

‘方舟’启航,火种迁移:孔方佳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重量,“基于‘天山 - 4’初步宜居评估及防御体系的快速建立,地球联合政府最高安全委员会决议通过:启动‘方舟纪元’计划 c 阶段 ——‘火种迁移’!命令地球本部,即刻唤醒并组织首批 500 万志愿移民!优先序列:精锐工程师、科学家(地质、生态、能源、建设)、农业专家、医疗骨干、教育工作者、及其核心家庭成员。所有移民需经过最严格的政治审查、身体检查及《星际开拓宪章》伦理培训!”

他目光扫过指挥中心所有人,最终定格在陈海峰的全息影像上:“首批移民舰队,由待命于‘烽火’基地的 6艘‘精卫级’超大型客运舰及 12 艘加强护航舰艇组成,携载必要生存物资、核心工业设备、‘玄武之怒’近防炮群模块及‘影衣’生产单元!由孙晓司令亲自指挥护航舰队!目标:以最高隐蔽等级(启用‘影衣’终极潜航模式),穿越星尘暗海,直抵‘天山’!预计抵达时间:120 个地球日后!同时,工程部门需提前规划‘彗星牵引轨道’,为‘天山 - 4’的海洋扩容计划做好前期准备!”

“陈司令,” 孔方佳的目光深邃如星海,“你们不仅为人类找到了新家园,更肩负着守护这来之不易的火种的重任!在移民舰队抵达前,‘天山’星系的建设、防御和初步立足,就托付给你们了!记住,这里不仅是我们新的起点,更是人类文明在宇宙中一座新的永不熄灭的灯塔!执行命令!”

“是!元帅!保证完成任务!殖民 c 编队全体,誓死守护‘天山’!为人类火种,照亮星海!” 陈海峰的声音铿锵有力,带着无与伦比的使命感。他身后的舰桥官兵,齐齐挺直胸膛,眼中燃烧着开拓者的火焰。

“天山 - 4” 近地轨道,“精卫号” 科学登陆舰

李薇穿着轻便但功能齐全的星际勘探服,站在登陆舰的观察窗前,心脏狂跳得几乎要撞出胸膛。下方,新世界的景象以无比真实的壮阔扑面而来。

无垠的棕褐色大陆上,山脉的轮廓在稀薄的云层下蜿蜒起伏,如同巨龙的脊背。裸露的地表呈现出丰富的地质纹理,蜿蜒的银色丝带是干涸的河床,最终汇入零星的蓝色海域。没有原生植被的覆盖,大地显得格外苍凉,却也为人类的改造计划提供了空白的画布。白色的云团在湛蓝的天空中缓缓移动,阳光穿透大气,在海面上洒下粼粼波光。这里没有城市的光污染,没有工业的烟尘,只有一片等待被赋予生机的原始壮美。

“太美了… 也太需要我们了。” 她喃喃自语,眼眶湿润。作为顶尖的生态学家,她比任何人都更清楚,这片土地将在星盟技术与人类智慧的结合下,蜕变为怎样的绿洲。她想起了父亲孔方佳在通话最后,那透过全息影像传递来的、深沉而复杂的目光 —— 有关怀,有嘱托,更有对未知的敬畏。也想起了《星际开拓宪章》上那庄严的条款,以及 “青溟” 星系那片遥远而脆弱的蓝色光芒。

登陆舰轻微震动,开始进入大气层。舷窗外泛起橘红色的光芒。“各单元注意,‘踏足’行动,首次登陆点 ——‘希望角’,进入最终着陆程序!全员固定!准备迎接新纪元!” 舰长的声音在通讯频道中响起。

李薇深吸一口气,握紧了手中的地质采样器和环境记录仪。她不再仅仅是一个科学家,更是一个使者,一个见证者,一个即将在人类文明新篇章上写下第一笔的开拓者。下方那片陌生的、等待改造的土地,正等待着她的脚步 —— 那不仅是踏上新星球的第一步,更是人类用技术重塑宇宙家园的第一步。

而在遥远的 “天山 - 3” 环形山阴影中,巨大的工程机械已经开始轰鸣。自动钻探平台深入地壳,为 “阎王” 导弹构筑着钢铁巢穴。轨道上,“定海” 装置无声地展开力场,如同为新生的摇篮张开了无形的守护之网。柯伊伯带的黑暗虚空中,“烛龙” 卫星缓缓转动着敏锐的 “眼眸”,警惕地扫视着无垠的深空。

人类文明的火种,终于在人马座主悬臂的星光下,小心翼翼地、却又无比坚定地,扎下了第一根根须。希望与责任,如同未来即将覆盖这颗星球的阳光与海洋,共同照亮并承载着这个崭新的开始。

然而,星海深处,那道被标记为 “摇篮” 的阴影,以及 距离地球286 光年外依旧蠕动的幽绿波纹,如同悬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提醒着所有人:在这片被选中的土地上,改造自然的征程与守护文明的战斗,才刚刚拉开序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