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弦!正物质宇宙:跨越 > 第39章 外星探测器初解析,先遣队准备完毕

2045年,地球,华夏

孔方佳对外星探测器的研究工作进行了迅速而周密的安排,整个洪荒开天基地进入前所未有的紧张而有序的状态。当天下午,随着三位华夏军事长老团长老乘洪天一型空天客运飞船抵达洪荒开天基地,十名华夏科技堂科技长老与两十位工程堂工程长老也乘坐洪天一型空天客运飞船完成集结,基地穹顶下的环形实验室群亮起蔚蓝色警戒光。穿梭在防辐射走廊里的后勤机械群将七十五吨的各类精密仪器分送至对应舱室,空气里弥漫着特种冷却液特有的薄荷气息。

作为总调度,李艳手持全息调度板穿行在环形主控台间,青玉耳坠随着她的快步走动微微摇晃。她为从华夏科技堂和华夏工程堂过来的三十位位顶尖专家量身定制了不同的实验室和轮值表。当材料学泰斗王振声提出需要直径三十米的磁约束环时,她仅用一百一十三分钟就协调来三组工业级纳米级3d打印机来进行定制生产。每天深夜的协调会上,她将星形会议桌的投影焦距调整为最佳参数,确保每位专家都能看清探测器表面0.1微米级的能量纹路。

与此同时,孔方佳陪同华夏军事长老团的大长老、二长老和三长老三位长老对各个实验室的情况和外星探测器进行了详尽的视察,并做了相关的详细的介绍,“方佳同志,没想到这次能带回来一台外星探测器,你说了在奥尔特云一共是有八台,带回来了一台,还有七台用无人飞船保持监视,是吧。”军事二长老问到,“是的,长老,我认为周飞同志作为舰队副司令在这件事处理上做得很好,而且通过这台外星探测器,我们很可能可以通过逆向解析工程获取大量的外星技术,可以极大的推动我们自己的技术能力发展。”孔方佳回答到。“但是这样做,会不会引起外星文明的不良反应?”军事三长老有些担忧的说到,大长老也转头看了过来。

“三长老说的很对,我承认确实是有这种可能,周飞同志回来后,和我专门汇报了这件事,并说明了他的想法和担忧,以及当时做那个决定时候的状态,最终我也很认可他当时的决定。我和周飞同志的判断依据主要是以下几点,三位长老看下我们这种判断对不对。一,我们上次探测到的奥尔特云的曲速空间跳跃飞行激波涟漪,是发生在一年多以前,如果这个外星文明是敌对的,或者说是黑暗森林属性的,那地球早就被攻击了,不会像现在这样安然无事;二,设备有八台,我们只是拿走了一台,总体影响有,但不大,同时我们当时也没有收到任何提示警告,所以不排除外星文明知晓、观察并默认了这件事;第三,既然我们地球文明是在他们的监控下,我们地球社会的技术发展状态,他们是看的到的,那么我们发现他们部署的监测器,是必然的也是一件正常的事,被我们拿走研究也是正常的事;最后一点是我总结的,奥尔特云的曲速空间跳跃飞行激波涟漪是一年半多以前,那个时候我们刚刚进行了曲速空间跳跃飞行实验,不排除就是因为我们的这个技术进步被探测到,才让外星文明专门派人来太阳系进行确认。”

“三位长老,我有个预感,很可能我们很快就要正式与它们见面了,只是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形式。实际上,作为最后的底牌,我们正在加快改装所有的曲战一型空天战斗飞船,确保反物质武器能够有效使用,这次巡航的曲战一旅所有的曲战一型空天战斗飞船都是已经改装过的。”三位长老听完都点了点头,陷入了思考中。最终,三位长老在视察完后,全部都回去了京城,没有给孔方佳压力,反而是让孔方佳大胆的干,他们会保持支持的力度。

长老们走后,孔方佳又和其他同事一起投入到破解工作中。在外星探测器解析实验室的七号分析舱内,十二台相位扫描仪正以0.01飞秒的精度捕捉探测器外壳的量子涨落。首席解码员张明远突然发现,当氦氖激光以特定频率扫过表面时,那些看似无序的凹痕会投射出克莱因瓶状的全息投影。这些全息投影不仅在视觉上呈现出复杂的拓扑结构,还显示出一种未知的能量波动模式。随着第九代石墨烯探针深入探测器接口,材料分析组在纳米尺度下观测到原子以八面体准晶形式排列。这种类似外星合金的物质在强磁场中竟会呈现超流体特性,其导热系数达到理论值的1.2x10^6倍。“报告总指挥,外星探测器表层扫描已完成。”赵明博士推了推智能眼镜,全息投影在解析舱内展开三维结构图,“其外壳采用类石墨烯叠层材料,每层厚度仅0.3纳米,叠层间隙填充着某种液态金属。更惊人的是……”他调出光谱分析数据,“这层极薄的液态金属,大概率是紫金。”

而由精密工程团队连夜搭建的μ子成像系统则显示,探测器内核竟存在着违背拓扑学法则的超维结构。这种超维结构不仅打破了现有的物理学理论框架,还暗示着探测器可能来自一个能够一定程度利用其他维度的外星文明。更令人困惑的是,每当试图用中微子束探测其动力核心时,所有传感器都会接收到类似莫比乌斯环的能量读数。这种能量读数不仅具有非线性特征,还表现出一种周期性的波动,仿佛在传递某种信息或信号。进一步分析表明,这些能量读数可能与探测器内部的某种未知能源系统相关,该系统似乎能够操控和转换不同形式的能量,甚至可能涉及量子纠缠现象。量子场论专家赵立春颤抖着推了推眼镜:“这些能级跃迁模式...完全符合卡-丘流形在镜像对称下的能量映射!”

信号破译组在第三日凌晨迎来转机——当把接收到的脉冲信号转换为超弦振动模式后,副研究员陈雨欣意外发现这些波动完美契合黎曼ζ函数的非平凡零点。数学顾问团队立即构建起包含二十六个虚数维度的解码模型,在量子计算机运行至第9^18次迭代时,一段以分形语法编写的信息逐渐显现:那竟是银河系英仙座主旋翼部分旋臂的三维动态星图,标注着七处疑似外星文明的闪烁坐标。

得到坐标的孔方佳立刻通知万成眉的深空监测司令部,让激波涟漪监测中心和深空望远镜阵列指挥部调出部分监测卫星,对这七处坐标展开密切监测。这天孔方佳正在实验室里看数据,“佳哥!”李艳的声音这时从实验室密封门外的对话器传过来了,“曲战二型空天战斗飞船已经完成试飞了,今天量产型第一艘等会正式下线,你不去看看吗?”孔方佳才发现自己这段时间都把时间埋进实验室了,“嗯,我这就过去。”说罢,孔方佳走到换衣室,脱掉了全身静电防尘服,换回了作训服外套,走出了实验室的密封门。

两人很快就一起乘机甲赶到了基地航空港,一艘巨大的曲战二型空天战斗飞船静静的停在停机坪上。这艘空天战斗飞船,按孔方佳提出的要求,是一艘结合战列舰和航天母舰为一体的超巨型空天战斗母舰,整体体积超过了100万立方米,超过了华夏第三艘水上航空母舰003号总体积的两倍以上,可以搭载300名机甲战士,100艘雀鸟型有人小型战斗飞船,再有大量的无人战斗飞船和各类型机器人,拥有8门大型反物质炮,是一个巨大完整的可以长期深空作战的太空战斗飞船,与曲战一型空天战斗飞船有着巨大的不同。

孙晓和舰长王海此时迎了上来,孔方佳和李艳在孙晓、舰长王海和技术副舰长的陪同下,花了3个小时粗略的视察了整艘空天战船,并在指挥台指挥战船进入太空,进行了简单的演习作战,进行了月球打靶等战斗动作,王海详细的讲述了一般性战术作战方案,技术副舰长详细的讲述了战船各功能的技术性能情况。

“光年级别远距离通讯问题你们准备怎么解决?”孔方佳突然问到,技术副舰长看向了李艳,李艳接过话说到,“总指挥,是这样,目前我们还不能做到光年级别远距离即时通讯,为此我们技术部分做了一个折中的方法,使用小型通信包裹的方式,就是您上次和我说到过的。”“哦?你们解决了超小型曲速飞行器的引擎问题了?”孔方佳有些惊奇的问到,“是的,我们的材料在纳米态紫金材料做到了突破,整个通信包裹只需要1个立方米的体积,参考了反物质炮对反物质的控制技术,使通信包裹在不需要零号空间设备的情况下,目前按数据模拟实现了最远可以做到1万光年的曲速空天跳跃飞行,飞行速度理论值最高可以到倍光速。这样飞船就可以在很多个光年外,很短时间内将需要传递的信息通过通信包裹投送到地球。”李艳进一步解释到。

孔方佳点了点头,“这样说,我们确实实现了通过通信包裹方式,虽然做不到即时通信,但是可以保持与地球的有效的联系了,很好!这很重要。目前而言,我们还不会飞那么远,几百上千光年距离的话,倍光速跳跃飞行,这个信息时间差还可以接受。”

“孙晓司令,先遣队的人员已经选拔好了吗?”孔方佳又看向孙晓,“已经全部选拔好了,并已经完成了初步的训练,王海舰长其实更清楚,我们已经初步选定,第一艘量产型的曲战二型空天战斗飞船,也就是目前我们所在的这艘,作为先遣队飞船使用,对了,总指挥,这艘飞船还没有取名,您给取个名字吧。”孙晓解释了一下,并顺势请孔方佳给飞船取名。孔方佳笑着用手指点了点孙晓,“既然这样,我想想,先遣队是我们人类走出太阳系的第一步,所有人都是勇士都是英雄,我想取名:勇者号,你们看如何?”孔方佳想了个名字,“勇者号,很好,我很喜欢,我的舰员也会喜欢,就叫勇者号,我的飞船有名字了。”随着王海舰长的回答,所有人都笑了起来。

“王海舰长,你们还需要多少时间可以完全准备好出发?”“报告总指挥,我舰已经在不断补充物资,预计两周后完成全部科目的加强训练考核,一切顺利的话,两周后就可以出发。”王海掷地有声的回答。“好,那就暂定在两周后,所有人都要全力配合,我相信你们!”“是,保证完成任务!”

视察完勇者号,孔方佳和李艳回到了技术中心,“艳子,通信包裹方式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但是从外星探测器和一年多前的外星飞行器空间跳跃飞行的时间点来看,外星文明显然是掌握了一种我们还未掌握的光年级别超远距离即时通讯的方法,我们要尽快破解这台外星探测器,或许能够逆向出这个技术。”“没错,佳哥,我也是这么想的,只是还不知道要多久才能破解。”李艳也是点点头回答。

“如果能有明显的进展,可以适当的让先遣队推迟出发,如果没有,也就只能让先遣队出发,不过这个路程设计就主要是太阳系100光年以内的一些恒星系了,算是一次试探性探索。”孔方佳思考了片刻,又说到,“目前而言,我们破解外星探测器的工作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是也不是没有进展,尤其是这些能量波动模式和拓扑结构,都超出了我们目前的理解范围,但是换个角度想,这不正是我们探索未知的意义所在吗?” 李艳笑了,“佳哥,你说的话总是能给人信心,没错,这正是我们探索未知的意义所在,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破解这台外星探测器,获取外星技术,推动地球文明的发展。” 两人相视一笑,又开始了对数据的分析和模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