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弦!正物质宇宙:跨越 > 第189章 战前部署

弦!正物质宇宙:跨越 第189章 战前部署

作者:金戈一杰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0-10 02:42:31

2055年,L-77星域,地球防线前沿

L-77星域,位于殖民区A外围的咽喉要道。这里并非富饶的星域,只有几颗垂死的红巨星散发着黯淡的光芒,以及大量冰冷、不规则的小行星带和弥漫的星际尘埃云,构成了天然的、易于设防的复杂宙域。

孔方佳元帅率领的、由第一、第三、第五、第七、第九五支地球主力舰队组成的庞大混编集团,如同钢铁洪流般,撕破曲速航道的薄膜,精准地跃出超空间,与早已在此严阵以待的殖民区A地方驻防舰队完成了历史性的汇合。

刹那间,原本寂静的L-77星域被无数舰船的引擎尾焰和指示灯点亮。

战列舰如同移动的山脉,巡洋舰如警惕的猎鹰,驱逐舰和护卫舰则如同环绕巨鲸的鱼群,密密麻麻,却又秩序井然。肃杀之气弥漫在冰冷的真空之中,连远处恒星的光芒似乎都为之黯淡。

“启明号”作为旗舰,在浩瀚的星海中缓缓驶入预设的指挥阵位,其流线型的舰体在恒星光芒的映衬下泛着金属冷光。

舰桥上,孔方佳已换上笔挺的玄黑色太空军元帅作战服,肩章上的将星在柔和的舰桥灯光下闪烁着冷冽而威严的光芒,仿佛凝聚着无数场战役的荣光。

他屹立在巨大的全景舰桥舷窗前,双手背在身后,身姿挺拔如标枪,深邃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过窗外己方庞大的舰阵——那些战列舰、巡洋舰和护卫舰整齐排列,引擎喷流交织成一片光网。

最终,他的视线穿透小行星带和尘埃云的迷雾,投向远方那片敌情未知的深邃黑暗,那里仿佛潜藏着未知的威胁,令人心悸。

此时孔方佳的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有一种经过千锤百炼的、如同磐石般的冷静,这份沉着源自数十年的星际征战,让整个舰桥的空气都凝固了。

“报告元帅!第五舰队‘泰山号’战列舰集群完成阵型调整,已进入预设防御节点,主炮阵列充能完毕,随时待命!”通讯频道中,一个沉稳的男声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第三舰队‘疾风’巡洋舰支队报告,侧翼警戒阵列展开完毕,所有传感器覆盖死角,确保无遗漏!”另一个声音紧随其后,语速快而有力。

“殖民区A驻防舰队指挥官刘易斯少将向您报到,所有预设防御工事已激活,包括轨道炮台和能量护盾,指挥权移交确认完毕,防御体系固若金汤!”刘易斯的声音透过加密网络传来,透着一丝疲惫却充满决心。

通讯频道中,各舰队指挥官铿锵有力的汇报声接连传来,汇成一股强大的、令人安心的力量洪流,仿佛一股无形的电流贯穿整个舰队,提振着士气。

孔方佳微微颔首,深邃的目光扫过全息战术图,声音透过加密通讯网络,清晰而沉稳地传达到每一位舰长耳中:“各舰按预定防御方案,立即展开最终部署。

工程舰分队,前出至关键航道,完成最后一批智能引力雷的布设,确保雷区无缝衔接,任何敌舰接近都将被瞬间撕裂。电子战中队,启动所有隐形监测卫星网,探测范围延伸至最大,我要连一只外星苍蝇飞进来的轨迹都看得一清二楚,数据传输实时反馈到指挥中心!”

“是!工程舰分队已出发,引力雷部署倒计时启动!”工程指挥官的回应短促而高效。

“电子战中队确认,监测网全面激活,覆盖半径扩大至极限,所有异常信号将立即上报!”电子战军官的声音冷静而专业。

命令被迅速执行,舰桥上各操作员忙碌起来,全息屏幕闪烁数据流,整个舰队如同一部精密机器般运转,孔方佳的身影在舷窗前纹丝不动,仿佛与这片星域融为一体,静候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庞大的舰队如同精密的仪器开始运转。小型工程舰如同工蜂般穿梭,将一颗颗散发着微弱能量波动的、篮球大小的球形装置精准投放到小行星带的关键缝隙和尘埃云的薄弱处。

这些智能引力雷一旦被异常引力场或高能量目标接近,便会瞬间激活,产生强大的局部引力井,足以撕裂大多数中小型舰船,部分引力雷甚至核心是‘阎王’,其能量甚至可以摧毁拥有大型战舰的舰队。

更多的、伪装成陨石或太空碎片的隐形监测卫星被激活,它们的光学、雷达、引力波、中微子等各式传感器如同无数双警惕的眼睛,将方圆数光分内的宙域信息实时传回“启明号”的中央战术全息沙盘。

沙盘上,代表地球舰队的蓝色光点迅速与代表防御工事的绿色节点连接,构成了一张立体、纵深、火力交叉的防御网络。防线依托自然障碍,层层设防,重点扼守了几条通往殖民区A核心星域的必经之路。

部署初步完成,孔方佳立即在“启明号”的旗舰指挥中心召开了战前军事会议。巨大的环形会议桌周围,坐满了五支主力舰队的司令官、参谋长以及殖民区A驻防舰队的高级将领。

所有人的脸色都异常凝重,目光聚焦在中央那不断刷新数据的战术沙盘上,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紧绷感。

“情报。”孔方佳言简意赅,目光如炬,精准地投向负责情报分析的赵锐上校。

赵锐立刻起身,手指在控制台上快速而稳定地操作着,将高速侦察舰冒死传回的关键数据同步投射到主屏幕和每位与会将领的个人数据板上。

画面先是显示出1500光年外那个超大质量黑洞——代号“黑暗之眼”的恐怖天体。其事件视界如同宇宙一道无法愈合的狰狞伤口,贪婪地吞噬着周围的一切光线和物质,连时空本身都为之扭曲。

“根据能量特征回溯分析和引力透镜成像比对,”赵锐的声音清晰而冷静,他切换画面,“敌舰队正是利用了‘黑暗之眼’的巨大引力透镜效应,其曲速引擎巧妙地扭曲了时空,实现了此次超乎常规的超远程投送。”新的画面展现出来,是在500光年外艰难捕捉到的、相对清晰的敌方舰队集结影像。

尽管影像因极限距离和强烈的空间干扰而显得有些模糊失真,但那展现出的景象,足以让所有久经沙场的与会者瞬间倒吸一口冷气,指挥中心内的温度仿佛骤降了几度。

敌舰队的规模极其庞大,粗略扫描估算其舰船数量已轻松超过三千艘,这个数字远超地球联合舰队目前集结在此地的所有可用舰船总和。

然而,更令人心悸的是它们的舰船设计风格,诡异到了极点,完全违背了人类认知中的宇航流体力学或模块化设计原则,透着一股非自然的、令人不安的恶意。

主力战舰呈现出不规则的多面体结构,棱角尖锐得如同碎裂的暗色晶体,表面覆盖着一种非金非石的暗沉材质,其质地仿佛能吸收所有照射其上的光线和探测波束,在视觉和传感器上形成一片片令人不安的绝对阴影。

那些体型相对较小的舰船,则更像是用无数扭曲、尖锐的金属碎片勉强拼凑而成的、充满恶意的太空昆虫,它们的姿态扭曲变形,航行轨迹更是飘忽不定,毫无规律可言。

更令人不安的是它们的能量签名。赵锐调出的扫描数据显示,这些舰船散发的能量波动极其冰冷、均匀,呈现出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稳定状态。

它们缺乏任何生物文明舰船通常具有的、因生命体活动或复杂系统运作而产生的细微频谱波动和能量“呼吸感”。整个舰队散发出的是一种纯粹的、非生物的、如同冰冷精密的死寂机械般的绝对气息,毫无生机。

“能量签名与星盟中央数据库中的所有已知文明均不匹配,”赵锐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干涩,他调出对比数据,“但其核心能量特征与空间折跃技术,与之前遭遇的‘深渊文明’有高度相似性。

然而,在舰船构造的纯粹性和能量利用的极端效率上,它们显得……更加纯粹,也更加诡异莫测。初步综合判断,这极可能又是一支受未知高维意志直接或间接操控的、专门用于执行毁灭任务的‘傀儡’武装。”

会议室内一片压抑的寂静,沉重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战术终端和全息投影设备发出持续而低沉的嗡鸣声,像是不安的背景音。

一位两鬓斑白的资深舰队司令官,紧盯着中央星图上那令人窒息的庞大光点群,忍不住低声道,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三千艘……这数量已经远超预估,而且风格还这么诡异,完全不同于已知的任何文明造舰美学,这仗……不好打啊。”他粗糙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孔方佳元帅的目光如同精准的扫描仪,缓缓扫过椭圆形会议桌前每一位将领的脸,将他们脸上难以掩饰的忧虑、面对压倒性力量的震惊,乃至那一丝不易察觉、却被他敏锐捕捉到的本能恐惧,尽收眼底。

他没有立刻出言鼓舞士气,甚至没有刻意缓和气氛,而是用那种标志性的、冷静到近乎冷酷的平稳语气直接切入主题:

“诸位,敌人强大,舰队规模与技术风格超出预期,这已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他站起身,沉稳地走到巨大的全息战术沙盘前,手指在沙盘控制界面上快速操作,将敌方庞大舰队中的几个关键局部区域高亮并放大,细节纤毫毕现。“但,强大并不意味着无懈可击。仔细看——”

“第一,观察它们的整体阵型。”孔方佳的手指划过那片密集的光点群,“虽然规模庞大,威慑力十足,但它们的排列方式呈现出一种令人不安的规整性,舰船间距、编队角度几乎像用最精密的尺子量过,分毫不差。

这种对极致规整的追求,在瞬息万变、充满变量和小天体干扰的复杂战场环境下,反而可能成为束缚,暴露出其战术应变灵活性的潜在短板。”

“第二,注意它们外围小型舰艇,特别是高速侦察单位的活动模式。”他切换画面,展示出一组高速移动光点的轨迹回溯分析图,“数据表明,这些单位的运动轨迹并非随机或根据实时反馈调整,而是存在非常明显的、高度可预测的周期性规律。

每一次折返、每一次扫描扇区切换,都像在精确执行预设程序的循环指令。这种模式化行为,就是我们可利用的突破口。”

“第三,”孔方佳的声音陡然变得更加锐利,目光如实质的刀锋扫过众人,“也是基于现有情报最重要的一点推论。”

他指向星图上敌方舰队后方那个标识着巨大引力源的位置,“它们依靠特定黑洞产生的引力潮汐通道进行超远程舰队投送,这直接暴露了一个关键弱点:其远程机动能力严重依赖这些固定的‘宇宙放大器’节点。这意味着什么?”

他停顿了一下,让结论的重量充分沉淀,“这意味着,它们庞大的舰队不仅后勤补给线可能高度依赖这些节点,其至关重要的信息传递网络,甚至极可能包括整个舰队作战意志的指挥链路——如果它们是由某种中央意识或主控AI驱动的话——都存在对这些‘节点’的绝对依赖。

因此,摧毁这些节点,或者哪怕只是高强度干扰其通过黑洞奇点附近的特殊信号传输,其战略效果可能远超我们费力去击毁战场上成千上万的敌方舰船。”

孔方佳的分析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每一句都直指敌方体系的核心要害,瞬间将众人从对绝对数量的原始恐惧中拉了出来,思维重新聚焦于冰冷的战术思考层面。

会议室内的气氛悄然变化,紧绷的神经似乎找到了一丝可着力的方向。

“而我们的优势在于,”孔方佳继续道,语气沉稳有力,仿佛在陈述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

“一,我们是本土防御方,拥有经营多年的纵深预设工事和熟悉到每一颗小行星的战场地利。

二,我们部署的‘守护者’全域防御系统及其下辖的‘卫士’单兵信息护盾终端,经过了严格测试,能有效抵御并过滤对方可能发动的、最防不胜防的量子纠缠态高维信息渗透与意识干扰攻击。

三,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位将领的眼睛,带着一种沉静的力量,“我们脚下就是家园。官兵们对家园的热爱和守护意志,是任何冰冷的、程序驱动的战争傀儡都无法比拟的终极力量。这,是我们最根本的依仗。”

他顿了顿,不再赘言,直接下达了清晰而具体的作战指令:

“各主力及分舰队听令:依托‘铁壁’主防线及其后方预设的次级防御圈,立即执行‘弹性防御’策略。

不追求在第一条战线固守死拼,允许在严密监控下进行战术性后撤,诱使敌先头部队深入我方预设的密集智能雷区、隐藏式轨道火力平台以及小行星带复杂引力迷宫环境。

利用这些陷阱分割、迟滞、反复削弱敌军冲击锋矢。主力舰队保持高度机动,隐蔽待机,一旦捕捉到敌方阵型因深入或受环境切割而出现的突出部、衔接薄弱点,或识别出其可能的指挥节点舰、能量中枢舰,立即集中优势兵力,实施毁灭性的短促突击!”

“技术部门,所有‘守护者’系统的区域定向干扰模块,功率提升至最大安全阈值,能量供应优先级调至最高!干扰波段重点覆盖敌方可能用于超距操控的特定引力波调制频段及量子加密通讯频段,不惜一切代价尝试切断或重度扰乱其远程指挥控制链路!”

“全体作战人员注意:个人‘卫士’终端必须保持全天候激活状态,生物信号监测与精神防护屏障全程开启。舰队司令部直属心理战与精神防御支援小组,全员进入最高战备,随时准备应对并反击敌方可能发动的大规模精神冲击或意识压制!”

“此战,”孔方佳的声音如同洪钟,带着斩钉截铁的决断,“我们的核心目标,并非在首战中就追求全歼这支庞大的敌军。而是要挫其锐气,打乱其部署,最大限度摸清其作战模式、技术底细,找出并验证敌人的致命弱点!最终目的,是守住‘铁壁’防线,为后方争取时间!明白吗?!”

“明白!元帅!”众将领齐声应道,声音洪亮,重新充满了破釜沉舟的决心与战意。孔方佳元帅展现出的那份洞若观火的冷静和精准到可怕的战术判断力,如同定海神针,瞬间稳住了险些被三千艘敌舰压垮的军心。

就在孔方佳于前线紧张布防的同时,远在数千光年外的地球,“昆仑之心”基地深处,另一场无声却同样至关重要的战役也在同步进行。

李艳和王海峰博士几乎住在了核心控制中心。巨大的环形大厅内,数十面全息屏幕如同星海般悬浮,实时显示着前线舰队的状态读数、“守护者”系统的庞大能量流分布网络、以及“诺亚方舟”内那二十三位沉睡先行者个体极其微弱的实时能量波动图谱。空气中弥漫着低沉的设备嗡鸣和密集的键盘敲击声。

“报告!L-77星域‘守护者’干扰阵列同步完成,基线干扰模式加载完毕,能量输出稳定在预期阈值内。”一名工程师紧盯着数据流,大声报告道。

“前线所有已登记‘卫士’终端固件在线升级完成,新增‘高频集群意识冲击缓冲’算法已激活,系统自检通过!”另一名技术人员紧随其后,声音带着一丝完成任务的紧绷。

李艳站在中央控制台前,双手在泛着幽蓝光芒的虚拟界面上飞快地操作着,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项滚动更新的数据。

她穿着笔挺的白色科研制服,眼圈因连续奋战而泛着淡淡的青色,但那双眼睛却依旧明亮而专注,仿佛有永不熄灭的火焰在其中燃烧。她不仅要确保后方技术支援的每一个环节都万无一失,心头更萦绕着对远在战火纷飞前线的丈夫孔方佳的深深担忧。

“王老,‘诺亚方舟’那边的交流有进展吗?”她头也不回地问道,清冷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王海峰博士正坐在一个相对安静的角落,面前悬浮着与“诺亚方舟”研究团队的专用加密通讯界面。他推了推鼻梁上厚重的眼镜,镜片后的眼神闪烁着科研工作者特有的兴奋与凝重:“有!而且可能是重大突破!李博士,你最好立刻过来看一下!”

李艳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快步走了过去。屏幕上显示着与先行者交流的冗长日志记录,以及由基地超级计算机“鸿蒙”初步整理出的、来自二十三个先行者残留意识体的记忆碎片拼图结果。

这些记忆支离破碎,如同被宇宙风暴彻底打散的拼图,充满了混乱和缺失。但经过超级计算机对海量数据的反复比对、逻辑关联和可能性填充,一些模糊却至关重要的历史图景正在逐渐浮现轮廓。

“我们刚刚完成了对所有二十三人的第二轮系统性深度提问,”王海峰指着界面上一段高亮显示的文字,语速加快,“这次重点聚焦在他们关于升维过程的记忆碎片、对高维环境的感知片段、以及任何可能存在的‘敌人’或‘威胁’的信息。

由于每个个体记忆丢失的部分不同,记忆的侧重点也不同,但将这些碎片拼凑交叉印证起来,果然发现了许多极具价值的线索!”

李艳屏住呼吸,快速浏览着屏幕上不断滚动的分析内容,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这些来自远古高等文明、用整个文明毁灭的惨痛代价换来的信息碎片,每一句都价值连城,可能直接关系到人类文明的生死存亡:

关于升维风险:先行者们多个碎片提及,普通碳基生命直接进行维度跃升,面临的最大威胁并非单纯的能量冲击,而是“规则同化”和“意识稀释”效应。

高维空间的物理规则更具“渗透性”和“强制性”,低维生命体的意识若不够“凝聚”和“稳固”,会被无处不在的高维背景规则迅速冲刷、解构,最终彻底失去自我,如同水滴融入大海,成为高维“意识海”的一部分养料。

这直接印证了先行者文明最终“崩解”的说法,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意识稳固度”是升维成功的关键门槛。

关于高维干预:先行者中有碎片模糊地提到,高维存在并非铁板一块,似乎也存在不同的“倾向”或“派系”,这与我们之前从零星信息中得到的推测和判断一致。

其中一部分倾向于“观察”和“引导”低维文明的自然演化(这可能对应着最初发出警告信号的先行者文明),而另一部分则更倾向于“收割”或“利用”低维文明在演化过程中产生的独特“意识能量”或“文明熵增”作为某种稀缺资源。

这解释了高维存在对低维世界干预行为所表现出的矛盾性——既有警告,也有渗透和攻击。

关于傀儡武装:先行者们最关键的一条信息来自一个编号为“先行者-07”的个体,它的记忆相对保留较多!它明确提到,高维存在为了方便在低维物理宇宙中行动和施加影响,会“培育”或“改造”一些特定的低维智慧种族作为其代理执行者。

这些被选中的种族通常具有某些“优良特性”,比如高度发达的集体意识网络(易于统一控制)、对极端物理环境具有超强耐受性、或者其生命形式本身的意识结构更易于接受高维意识的“灌注”或“覆盖”。

更令人振奋的是,它甚至模糊地提到了这类傀儡种族的一个可能存在的致命弱点:其高度集权的社会结构或意识网络中,往往存在一个核心的“意识节点”或“信息共鸣器”,用于集中接收和放大来自高维的指令。

摧毁或强力干扰这个核心节点,可能导致整个傀儡武装体系陷入全局性的混乱或瘫痪!

关于金属生命:先行者们另一个碎片(来自“先行者-15”)补充了关键细节,某些被选中的傀儡种族,可能在改造过程中,其有机躯体部分或全部被一种特殊的“活性金属”或“硅基神经网络”所替代,以更好地承载高维意志的降临和适应高维能量在低维宇宙中的流转。

这种描述似乎与前线传回的关于敌人拥有“金属体质”的报告高度关联,提供了可能的物理解释。

“活性金属……核心意识节点……”李艳喃喃自语,大脑飞速运转,将碎片信息与前线战况进行关联,眼中闪烁着洞悉关键的光芒,“王老,这些信息太关键了!尤其是关于傀儡核心节点的弱点,必须立刻加密传输给前线的佳哥!这可能是扭转战局的钥匙!”

“已经在做了!”王海峰重重点头,手指在通讯界面上快速操作,“所有分析结果、原始数据碎片以及我们的初步推论,正通过最高等级、抗干扰能力最强的‘幽影’量子加密信道发送给‘启明号’旗舰。希望能对孔元帅的临战决策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就在这信息传递的关键时刻,控制中心那面占据整面墙壁的主警报屏上,代表L-77星域前线的巨大扇形区域突然由警戒的黄色转为刺目的猩红!尖锐刺耳的警报声如同钢针般瞬间穿透了整个大厅的嗡鸣!

“警报!警报!检测到L-77星域出现高强度、未知模式能量聚集!强度等级急速攀升……已超越预设最高阈值!敌舰队集群开始大规模行动了!”传感器官的声音带着强行压抑的紧张,响彻控制中心。

李艳和王海峰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两人下意识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切的担忧和不容动摇的坚定。

前线的生死决战已经打响,而身处后方的他们,此刻唯一能做的,就是竭尽全力提供一切可能的技术支持和关键信息支援,成为前线将士最坚实的后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