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弦!正物质宇宙:跨越 > 第153章 潜入侦察大犬座矮星系

2052年8月25日,大犬座矮星系潮汐尾区域,“深潜者号”舰桥

“深潜者号”如同一抹融入宇宙背景的幽影,静静地悬浮在由星际尘埃、破碎星体残骸和被银河系引力拉扯出的漫长恒星流构成的混沌区域。这里是银河系与大犬座矮星系引力交锋的前线,空间结构脆弱而紊乱,常规的星光在这里显得黯淡而扭曲。

舰桥内光线昏暗,只有各类仪器屏幕散发着幽幽的光芒。林涛站在中央指挥席前,身姿依旧挺拔如松,但眉宇间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凝重。他身着特制的深灰色侦察作战服,肩章上的将星在微光下反射着冷硬的光泽。在他面前的主屏幕上,正显示着黑塔帝国通过“幽影”信道刚刚传输过来的加密数据包——“影刃-3号”侦察舰在潮汐尾深处遭遇伏击后的最后残存影像及传感器日志。

画面剧烈抖动,充斥着刺眼的能量闪光和警报红光。背景是破碎的、散发着幽暗紫光的硅基生物残骸和扭曲的金属碎片,显然属于袭击者。但更令人心惊的是攻击方式:数道近乎透明的、只在击中目标的瞬间因能量过载而显现出幽蓝轮廓的粒子束,从难以预测的角度精准地射来。

“影刃-3号”强大的相位护盾如同纸糊般被洞穿,舰体装甲被无声地熔蚀、气化。攻击者本身在画面中始终只有极其模糊、与环境融为一体的扭曲轮廓,如同由流动的暗影和冰冷的紫光构成。

传感器日志的数据流快速滚动:

...目标锁定失败...光学迷彩等级:未知...能量特征:高度内敛,爆发峰值:深渊哨卫标准值的180%...精神干扰强度:超阈值...检测到空间曲率微操作迹象...疑似利用局部空间褶皱进行短距闪烁突袭...

...结构扫描(碎片):生物组织高度硅晶化,内部嵌合超导能量回路...合金成分:贫铁,以高强度硅化物、碳化晶体为主,熔点及硬度超现有数据库上限...

“报告!‘弦面之眼III型’被动阵列侦测到微弱空间涟漪!方位:theta-7,距离:0.3光秒!特征……与黑塔提供的袭击者‘空间闪烁’残留高度吻合!”传感器军官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

几乎在报告的同时,“深潜者号”厚重的舰体猛地一震!刺耳的金属扭曲声和能量护盾过载的尖啸瞬间充斥舰桥!主屏幕上,代表舰艉左舷区域的装甲结构图瞬间变成刺目的红色,显示被一股无形的高能粒子流熔穿!

“遭遇袭击!护盾被洞穿!左舷第三装甲带损毁!未侦测到敌舰信号!重复,未侦测到敌舰!”战术官的声音急促。

“全舰一级战斗警报!‘影衣’系统功率最大!‘弦面之眼’全频段扫描!释放‘蜂鸟’全向探测器!‘刑天’机甲队,弹射出击!保护‘息壤号’!”林涛的声音如同冰锥,瞬间压下混乱。他没有惊慌,只有被激起的、如同磐石般的冷静和杀意。敌人果然在这里,而且比预想的更狡猾、更致命!

“深潜者号”庞大的舰体表面,肉眼可见地泛起一层流动的、仿佛能吸收一切光线和波段的幽暗涂层,这是“影衣VII型”在全力运转。舰体周围,数百个微型探测器如同受惊的蜂群般弹射而出,向四面八方散开,编织成一张密集的探测网。

“检测到高维能量辐射!强度攀升!方位……分散!多个方位!”传感器军官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惊骇。主屏幕上,“涟漪”探测器传回的数据流疯狂刷新,数个代表着高维能量活动的、边缘扭曲的光点在舰船周围不同方位瞬间亮起又消失!这些光点移动轨迹毫无规律,如同鬼魅般跳跃闪现!

“‘涟漪’数据同步至火控系统!‘疾电’、‘惊雷’,锁定高维辐射源坐标,覆盖性火力打击!使用‘分子裂解炮’试作型!”林涛的命令没有丝毫犹豫。他看穿了敌人的战术——利用某种空间操作能力进行超短距、不可预测的闪烁突袭,配合高度隐匿的舰体和强大的瞬时火力。常规的瞄准和追踪毫无意义,只能依靠对高维能量爆发的瞬间捕捉进行预判和范围打击!

两艘“追风-改”突击舰如同两道撕裂黑暗的蓝色闪电,引擎喷射口爆发出耀眼的幽蓝光焰。舰艏下方,造型奇特、炮口如同多棱面水晶的“分子裂解炮”亮起危险的红光。炮口并非发射能量束,而是瞬间产生一种无形的、超高频的、能破坏物质分子间作用力的复合力场!

嗡——!

一种低沉到超越听觉极限、却让舰桥内所有人都感到牙齿发酸、骨髓震颤的嗡鸣在虚空中扩散开来!以“疾电号”和“惊雷号”炮口为中心,前方锥形区域的空间仿佛被投入无形的高频振动台!那片区域的尘埃、小型碎片瞬间化为更细微的粒子!而其中一处看似空无一物的空间,突然剧烈扭曲,一个模糊的、由暗紫色能量骨架勾勒出的、形似巨大三棱锥的舰船轮廓被强行“震”了出来!

这艘硅基敌舰的隐形场在“分子裂解炮”的广域力场冲击下发生了剧烈紊乱!它暴露的瞬间,舰体表面的暗紫色能量纹路疯狂闪烁,显然受到了干扰!

“目标显形!锁定!主炮齐射!”林涛眼中寒光爆射!

“深潜者号”庞大的舰艏主炮阵列——三联装重型粒子加速炮——早已充能至极限,炮口凝聚着毁灭性的白光!随着指令下达,三道粗大的、蕴含着恐怖动能的粒子洪流如同审判之矛,撕裂虚空,狠狠轰向那艘暴露的三棱锥敌舰!

轰!!!!!!

刺目的白光瞬间吞噬了目标!剧烈的能量爆炸在真空中无声地绽放,形成一团急剧膨胀的等离子火球!冲击波将周围的尘埃云狠狠推开!

“命中目标!目标能量反应……急速衰减!结构严重损毁!”战术官的声音带着一丝振奋。

然而,林涛的心却沉了下去。就在主炮命中前的一刹那,“弦面之眼”捕捉到了目标舰核心区域爆发出一次异常强烈的、短暂的高维能量波动,随后其大部分能量信号如同被凭空掐断般消失了!爆炸的火光中,只有大量的、闪烁着幽紫光芒的硅晶碎片和扭曲的合金残骸被抛飞出来,不见任何大型舰体结构!

“报告!‘涟漪’探测器侦测到高强度空间跳跃信号!就在我方主炮命中前0.01秒!目标……核心部分……逃逸了!跳跃终点无法追踪!”传感器军官的声音充满了挫败感。

“刑天VII型机甲队报告!遭遇小型高速硅基作战单位突袭!形态类似放大昆虫,甲壳坚硬,装备能量刃和微型粒子枪!数量……很多!它们从尘埃云和残骸中突然涌出!”

机甲队长的声音在通讯频道中响起,伴随着激烈的交火声和机甲链锯剑切割甲壳的刺耳摩擦声。

战斗并未结束,反而进入了更残酷的接舷战阶段!那些潜伏在尘埃和残骸中的硅基战斗单位,如同被激怒的蜂群,悍不畏死地扑向离得最近的“刑天”机甲和较小的“疾电号”、“惊雷号”。

林涛迅速调整部署:“机甲队收缩防御,保护自身和突击舰!‘息壤号’,释放‘荆棘’自动防御无人机群!‘深潜者号’,副炮阵列自由开火,清扫接近的硅基作战单元!收集所有战场残骸,尤其是带有能量回路的生物组织和合金碎片!注意,敌人主力舰可能具备‘断尾求生’及核心跳跃能力,保持最高警戒!”

舰桥内,警报声、武器开火的震动、人员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林涛紧盯着主屏幕,上面显示着机甲传回的实时画面:那些硅基战斗单位通体覆盖着暗蓝色几丁质甲壳,关节处闪烁着能量光芒,复眼冰冷无情。

它们的攻击迅猛而精准,能量刃能轻易切开普通合金,微型粒子枪在机甲装甲上留下灼烧的痕迹。而“刑天VII型”装备的分子裂解炮(小型化版本)则成了对付它们的利器,无形的力场扫过,成片的硅基战士甲壳崩裂、内部结构瓦解。

“报告!‘息壤号’工程组成功捕获一块相对完整的敌舰外部装甲板及附着其上的硅基生物组织样本!已送入最高等级生物隔离箱!”通讯频道传来好消息。

“报告!黑塔‘幽影’信道更新!‘影刃-1号’在潮汐尾另一侧探测到一次短暂但强度极高的定向高维能量传输,指向……大犬座矮星系核心方向!传输模式与袭击者跳跃逃逸时的能量特征高度相似!他们推测这是袭击者在回收核心或传递信息!”

林涛深吸一口气。这场遭遇战短暂而激烈,损失了一部分装甲和探测器,但成功逼退了敌人(至少是其主力舰核心),更重要的是,获取了宝贵的实物样本和战斗数据,验证了敌人可怕的空间操作能力和隐匿技术,也确认了其与“至高意志”的紧密联系(高维能量运用)。代价是,“深潜者号”已经暴露。

“命令:全舰队,最高级别静默航行。启动‘归巢’协议,航向预设跳跃点Zeta。‘息壤号’,立刻开始样本的初步分析,重点:生物结构、能量回路、合金成分、空间跳跃残留痕迹。将‘涟漪’捕捉到的所有高维能量‘指纹’数据打包,准备通过‘静默之钥’微虫洞传回‘昆仑之心’。”林涛的声音沉稳,下达了撤退指令。侦察的核心目标已初步达成,继续深入核心区域无异于自杀。现在,必须带着这些染血的“钥匙”回到地球。

“深潜者号”庞大的舰体再次融入深空背景,带着伤痕和宝贵的收获,悄然驶离这片被硅基阴影笼罩的死亡星域。林涛的目光扫过舷窗外那片黯淡的矮星系核心方向,仿佛能看到那冰冷、高效、掌握着高维力量的硅基文明正在黑暗中无声地运作。这场“犬穴探针”行动,揭开了帷幕的一角,却也预示着更加深邃、更加危险的黑暗即将降临。

星盟标准时间:2052年9月10日

地点:地球,燕山地下指挥中心,“昆仑之心”深层隔离实验室

巨大的隔离观察窗外,孔方佳、王海峰以及十几名地球顶尖的物理学家、材料学家、生物学家和军事战略家,正屏息凝神地看着实验室内的操作。

实验室内,数台高度自动化的精密机械臂,正在多重力场束缚和无菌环境下,小心翼翼地处理着“深潜者号”带回来的战利品:

硅基生物组织样本: 一块约半米见方、厚达十厘米的暗蓝色几丁质甲壳碎片,边缘参差不齐,断面闪烁着类似金属的光泽。其内部,可以看到如同集成电路般精密排布的、散发着微弱幽光的能量导管网络。甲壳表面还粘连着一小块深紫色的、半透明胶质状物质,疑似肌肉或神经组织,内部同样嵌合着微小的晶体结构。

未知合金残骸: 一片扭曲变形、边缘锐利的银灰色金属板。其表面覆盖着奇异的、如同天然矿物结晶般的纹理,在强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光谱分析显示其主要成分为高强度硅化硼晶体、纳米碳管复合结构以及微量未知催化金属(非铁、镍)。

敌舰装甲碎片: 一块相对平整、带有明显弧形曲面的装甲板,材质与上述合金类似,但表面蚀刻着复杂的、流淌着暗紫色能量的几何纹路。纹路的核心区域,有一个被高能武器熔毁的缺口。

“初步分析结果出来了。”王海峰的声音通过内部通讯器传来,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和凝重:

“生物组织-甲壳: 强度为已知最强碳纳米管材料的5倍以上,能量导率接近超导体。其内部能量网络具有生物自修复特性和高度模块化冗余设计。检测到微弱的、持续性的精神辐射残留(硅基频谱),推测是用于个体间或与母舰进行超高速信息交互。”

“生物组织-胶质: 一种高度特化的硅基生物半导体材料。能在特定能量场刺激下,瞬间改变物理形态(液态\/固态)和能量导率。内部晶体结构具有量子计算单元特征。发现关键信息:其分子结构中,检测到一种前所未见的、与‘涟漪’探测器捕捉到的‘高维指纹’部分信息单元存在量子层面的微弱纠缠关联!这可能是它们接收或响应‘至高意志’高维指令的物质基础!”

“合金残骸: 完全贫铁。以高强度硅化物为骨架,纳米碳管网络增强韧性,内部嵌合着能高效吸收、储存、释放特定波段能量(尤其是暗紫色\/幽蓝光谱)的晶格结构。熔点超过已知任何工程合金。发现关键信息:在分子键层面检测到被‘分子裂解炮’力场强行破坏的痕迹,证明了该武器的有效性,但也显示其结构异常稳定,常规能量武器难以高效摧毁。”

“装甲板纹路: 分析确认是一种高效的空间曲率操作单元阵列。通过激发蚀刻纹路中的能量流,能在舰体周围形成局部的空间褶皱,实现短距闪烁和光学\/能量隐匿(‘影衣’系统中和算法对其有部分抑制效果)。其核心控制逻辑……与‘维度之眼’项目正在研究的四维干涉模型有惊人的相似性!”

“结论,”王海峰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沉重,“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在‘至高意志’直接影响下,科技树高度特化、极度危险的硅基文明分支。它们完美适应了大犬座矮星系的贫金属环境,将硅基生物科技与空间操控技术结合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其单兵作战单位能量化程度高、装甲坚固、反应迅速;主力舰具备空间闪烁、高隐匿性、核心跳跃逃生能力;其武器能量利用效率远超深渊。最重要的是,它们与‘至高意志’的联系更紧密、更直接,甚至可能拥有某种程度的‘高维赋能’!”

“黑塔帝国共享的袭击样本分析报告也刚刚解密,”孔方佳的副官低声补充道,“结果高度一致。另外,他们确认了袭击者的名称——基于截获的、极其短暂的敌舰内部信息流碎片,它们自称为‘净蚀者’。”

“‘净蚀者’……”孔方佳重复着这个名字,冰冷的目光扫过实验室里那些来自异星的、冰冷的样本。这名字本身就充满了毁灭与不可阻挡的意味。他看向王海峰:“王教授,基于这些样本和数据,‘维度之眼’和‘静默之钥’项目,是否有新的突破方向?特别是针对它们的空间闪烁和高隐匿性?”

王海峰眼中闪烁着科学家的光芒:“有!而且非常关键!”

“影衣”系统升级: 基于对‘净蚀者’隐匿场和空间褶皱单元的逆向分析,我们能优化‘影衣’的能量场调制算法,大幅提升对类似空间操作的探测精度和中和效率。下一代‘影衣VIII型’将集成主动空间稳定场,能扰乱其闪烁所需的局部空间褶皱。

‘分子裂解炮’: 实战证明其是有效对付‘净蚀者’坚固甲壳和生物结构的利器。需加速小型化、阵列化进程,装备更多舰船和机甲。同时,分析其合金结构,寻找其分子键的固有共振频率弱点,进一步提升武器效率。

‘涟漪’探测器与高维关联: 生物组织中发现的‘高维纠缠关联点’是重大突破!这为‘维度之眼’项目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样本研究方向!目标是:第一,尝试解析这种关联的‘信息编码’,理解‘至高意志’如何远程操控或强化‘净蚀者’;第二,研发能干扰甚至阻断这种高维关联的‘量子遮断场’!这将是未来对抗‘至高意志’及其直系仆从的关键!

‘静默之钥’星门: ‘净蚀者’的空间操作技术,虽然粗暴(依赖高维能量强行扭曲),但其效率极高。其空间褶皱单元的设计思路,为我们优化星门能量场的‘编织’算法、降低能耗、提高稳定性提供了宝贵参考!特别是如何更高效地‘抚平’空间褶皱的应力残留问题。”

孔方佳缓缓点头。这些来自血与火的样本,虽然带来了更深的寒意,却也如同黑暗中的路标,指明了前行的方向。他转身,目光投向指挥中心主屏幕上那两幅并排的星图:左边是星盟疆域,标注着北境清扫进度和“静默之钥”的工程光点;右边是黑塔帝国东境与大犬座矮星系的交界区域,标注着“叹息之墙”防御网络和“净蚀者”活动的阴影。

地球,如同在两张巨大棋盘之间谨慎落子的棋手。一面以星盟盟友的身份,推进着连接星海的“静默之钥”;一面以“星炬男爵”的身份,与黑塔帝国共享着对抗“播种者”核心威胁的情报与压力。两者绝不能混淆。

“命令:”

‘维度之眼’项目: 优先级提升至最高。集中力量,基于‘净蚀者’样本,全力攻关‘高维关联解析’与‘量子遮断场’理论。授予王海峰教授最高资源调配权限。

军工部门: 加速‘影衣VIII型’、‘分子裂解炮’量产型及小型化、‘涟漪’探测器改进型的研发与列装。

‘静默之钥’工程: 应用‘净蚀者’空间技术逆向成果,优化算法,加快工程进度。目标:在六个月内完成一期测试性跨星系跳跃。

对黑塔帝国:通过‘幽影’信道,共享我方对‘净蚀者’的初步分析结论(不含‘高维关联’核心发现及‘维度之眼’细节),特别是其空间闪烁、隐匿特性及分子裂解武器的有效性。强调其与‘至高意志’的紧密联系及共同威胁的升级。提议在边境星域建立有限的、非公开的联合预警机制(代号‘进击’),共享‘净蚀者’活动迹象。

孔方佳最后凝视着大犬座矮星系的方向,那里仿佛盘踞着一头由冰冷硅晶和高维能量构成的巨兽,正将贪婪的目光投向银河系的富饶星域。他沉声道:“‘净蚀者’只是探路的爪牙。真正的风暴,还在那片贫瘠的矮星系深处酝酿。我们与星盟的星门,是我们未来的路;而与黑塔共享的‘进击’,是我们当下必须铸就的盾。地球,没有退路。”

他转身离开观察窗,玄黑的背影融入“昆仑之心”指挥中心幽蓝的冷光之中,步伐沉稳而坚定,走向下一个需要他落子的战略节点。星海依旧浩瀚,黑暗更加深邃,但人类手中,已然握住了几枚由智慧与牺牲淬炼而成的、对抗至高存在的冰冷钥匙。通往四维奥秘与阴影的战争,刚刚揭开序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