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 > 第512集:错位的日程

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 第512集:错位的日程

作者:竹晴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0 00:20:10

银杏未落

苏宛清抱着新季度产品方案的手臂紧了紧,文件夹边缘硌得小臂生疼,却远不及胸口那枚银杏叶胸针带来的灼热感。晨光透过写字楼的玻璃幕墙斜切进来,胸针的金属叶脉在白衬衫上投下细碎的影子,像极了三年前那个深秋,他们在公司楼下的银杏道上踩过的落叶纹路。

“苏总监,”林志远的声音比平时低了些,公文包的搭扣被他反复扣合,金属碰撞声在安静的走廊里格外清晰,“协议……你看一下,没问题的话签字。”

他递过来的“竞争回避协议”纸张崭新,边角挺括,只有最后一页的签字栏留着空白,像在无声地催促着某种终结。苏宛清伸手去接时,指尖不小心擦过他的指腹——还是和过去一样,他的指腹带着常年握笔留下的薄茧,只是此刻那温度像滚烫的烙铁,两人几乎是同时缩回手,协议在空中晃了晃,才被她稳稳接住。

会议室的门没关严,里面的时钟滴答作响,秒针每走一步,都像踩在两人之间那层薄薄的冰面上。苏宛清快速翻着协议,条款她早已在法务部的邮件里看过无数遍:禁止双方在任职期间参与同一项目、禁止共享核心客户资源、禁止……她的目光停在“禁止任何形式的工作外私下接触”那一条上,钢笔尖在签名栏上方悬了两秒,墨汁在纸上晕开一个小小的黑点,像颗没说出口的叹息。

“林总,关于城西项目的对接人,”她突然抬头,视线避开他的眼睛,落在他身后的消防栓上——那里还贴着去年项目组团建时贴的便利贴,上面的字迹早已模糊,“我建议换成小张,他对客户需求更熟悉。”

这话一出口,连她自己都觉得陌生。过去三年,城西项目从一个没人愿意接的“烫手山芋”变成公司的明星项目,每次讨论对接人,他们总是头挨着头趴在办公桌前,对着客户名单一条条分析,她会抱怨“张经理太谨慎”,他会笑着接“但他靠谱”,最后总能达成一致。可现在,“建议换成小张”这句话,却像在谈论两个毫不相干的人。

林志远点头时,目光扫过她怀里方案的封面。米白色的封皮上,用红色水笔标着“每周三下午2点项目例会”,旁边却被铅笔轻轻划掉,改成了“每周四上午10点”——那是他每周固定去总部开会的时间,过去三年从未变过。他想起上周开会时,她坐在对面,手里转着笔,眼神却时不时飘向墙上的日历,当时他还以为她在担心项目进度,现在才明白,她是在悄悄调整自己的日程,避开所有可能和他碰面的机会。

“好,听苏总监的。”他说,声音比平时低了半度,喉结动了动,还想说些什么,比如“小张对项目的历史数据不熟悉,我可以把之前的资料整理给你”,或者“周三的例会改到周四,你会不会和市场部的会冲突”,但最终都咽了回去。现在他们之间,连一句多余的关心,都成了不合时宜的越界。

苏宛清签完字,将三份协议叠好,递给他两份。指尖再次短暂接触时,她像触电般收回手,抱着方案转身就走,高跟鞋踩在大理石地面上,发出急促的声响。走到走廊拐角时,她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林志远还站在原地,手里捏着那两份协议,目光落在她刚才站过的地方,像在寻找什么。她的心跳突然加快,赶紧转回头,却没注意到怀里的方案掉了一本,封皮上的银杏叶胸针影子,在阳光下晃了晃,慢慢消失在走廊尽头。

下午三点,苏宛清在茶水间泡咖啡时,听见两个实习生在讨论新出的奶茶店。“听说要排队两小时呢,”其中一个说,“上次苏总监不是说想喝吗?林总今天早上还问我那家店的地址来着。”

她握着咖啡勺的手顿了顿,温热的咖啡溅在虎口上,却没觉得疼。上次开会时,她只是随口提了一句“最近总加班,想喝杯甜的提提神”,当时林志远坐在对面,记笔记的笔顿了顿,她还以为他没听见。原来他不仅听见了,还记在了心里。

“下次有机会去吧。”她笑着岔开话题,转身时却撞进一个熟悉的怀抱。林志远手里拿着两杯奶茶,杯身还冒着热气,正是那家常排队的店。他身上的味道还是和过去一样,淡淡的雪松味,混合着咖啡的香气,是她曾经最熟悉的味道。

“刚路过,看见人少,”他将其中一杯递给她,眼神避开她的视线,手指却不自觉地摩挲着杯壁,“想着你……上次说想喝。”

苏宛清接过奶茶时,杯壁的温度透过指尖传来,像过去无数次他给她带早餐时的温度。那时候他们还在同一个项目组,他每天早上都会提前十分钟到公司,给她带一杯热豆浆和一个肉包,说“苏工,你总不吃早餐,对胃不好”。现在,他还是会记得她的喜好,只是递过来的奶茶,却成了需要犹豫很久才能接下的“越界”。

“谢谢林总,”她犹豫了一下,还是笑着推回去,“我最近在控糖,还是算了。”其实她根本不控糖,只是不敢再接受他的好——从签下“竞争回避协议”那天起,他们之间所有的关心,都成了需要被划清的界限。

林志远的手僵在半空,看着她转身离开的背影,奶茶的热气模糊了他的视线。他想起她过去最喜欢多糖多冰,每次喝奶茶都会把吸管咬得咯吱响,还会笑着说“甜的能让人心情变好”。可现在,她却用“控糖”这个理由,拒绝了他的好意。他低头看了看手里的两杯奶茶,杯身上印着的“四季平安”,此刻却显得格外讽刺。

晚上八点,办公室只剩下苏宛清和林志远。城西项目突然出了问题,客户临时要求修改方案,两人不得不留下来加班。会议室的灯光亮着,投影幕上是密密麻麻的表格,空气里只有敲击键盘的声音和偶尔的翻页声。

“这里的数据是不是有问题?”苏宛清指着屏幕上的一行数字,起身凑过去时,头发不小心扫过林志远的肩膀。那熟悉的触感让两人同时顿住,她快速退回去,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手指却有些发颤。她想起过去加班时,她总是这样凑过来,有时候会靠在他肩膀上打哈欠,说“林工,我眼睛快睁不开了”,他就会给她泡杯咖啡,让她靠在椅子上歇会儿,还会轻轻帮她把散落的头发别到耳后。

林志远盯着那行数据,却半天没看进去。他的目光落在苏宛清的头发上,还是和过去一样,乌黑柔软,只是今天她扎了个低马尾,少了几分过去的俏皮,多了几分疏离。他想起上次团建,她把头发散下来,被风吹得乱七八糟,他笑着帮她拢到耳后,说“苏工,你头发乱了”,她当时脸都红了,低着头说“谢谢林工”。那时候的他们,还不用像现在这样,连不小心碰到对方的肩膀,都要赶紧躲开。

“是有点问题,”他终于找回声音,手指在键盘上敲击,“我改一下,你先歇会儿。”他点开后台的原始文件,鼠标精准地停在第三列的异常数值上——那是客户提供的数据里,漏掉的退货信息。他记得苏宛清之前在便签上写过“城西项目:退货数据需单独标注”,还贴在他的办公桌角,虽然现在项目拆分了,他却还是记在心里。

苏宛清没有说话,只是端起桌上的冷水喝了一口。冰冷的水滑过喉咙,却压不住心底的燥热。她看着林志远认真工作的侧脸,灯光在他的睫毛上投下淡淡的阴影,还是和过去一样,他工作的时候总是很专注,眉头会微微皱起,嘴唇抿成一条直线。她想起过去,他们一起加班到深夜,他也是这样帮她修改数据,她趴在旁边看,偶尔递给他一颗糖,说“林工,奖励你的”,他会笑着接过去,说“谢谢苏工”。那时候的他们,还不用像现在这样,连一句简单的关心,都要小心翼翼。

“改好了,你看一下。”林志远将修改后的方案保存到共享盘,界面弹出的文件命名格式,是他们过去常用的“项目名 日期 负责人”,他下意识地在末尾写了两个人的名字,又慌忙删掉一个,只留下“林志远”三个字。他知道,现在的他们,已经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共用一个文件命名格式,共用一个项目负责人的身份了。

苏宛清凑过去核对报表,鼻尖不小心碰到他递来的笔。她像触电般收回手,却看见他桌角放着的保温杯——那是去年她送他的生日礼物,杯身上印着“项目组专属”,当时她说“林工总喝凉咖啡对胃不好,这个保温杯给你用”,他笑着接过去,说“谢谢苏工,我会好好用的”。现在,那个保温杯还在他的桌角,只是上面的“项目组专属”,早已不合时宜。

“没问题了,”她轻声说,起身收拾文件,“那我先回去了,林总。”

“我送你下去吧,”林志远也站起身,拿起公文包,“晚上不安全。”

苏宛清想拒绝,却看着他认真的眼神,把话咽了回去。他们一起走进电梯,狭小的空间里,只有电梯运行的声音。她看着电梯门上两人的倒影,明明靠得那么近,却像隔着万水千山。她想起过去,他们一起加班后,他总是送她到楼下,看着她上车才离开,还会叮嘱她“路上小心,到家给我发个消息”。那时候的他们,还不用像现在这样,在电梯里连一句话都不敢说。

电梯到了一楼,苏宛清走出电梯,说“谢谢林总,我自己回去就好”。

“好,”林志远点点头,却没有转身离开,“路上小心,到家……给我发个消息。”他还是习惯性地说出这句话,说完才意识到,现在的他们,已经不用再这样叮嘱对方了。

苏宛清的心跳漏了一拍,她看着他,想说“好”,却最终只是点了点头,转身就走。走到小区门口时,她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林志远还站在公司楼下的路灯下,手里捏着公文包的搭扣,目光落在她刚才走的方向,像在目送她离开。她的眼泪突然就掉了下来,她赶紧擦了擦,却没注意到胸口的银杏叶胸针,在路灯下闪了闪,像一颗没说出口的心动。

第二天早上,苏宛清刚到公司,就看见办公桌上放着一份文件——是城西项目的历史数据,上面还贴着一张便签,是林志远的字迹:“小张对项目的历史数据不熟悉,这些资料给你,或许有用。”她拿起便签,指尖摩挲着熟悉的字迹,突然就想起过去,他也是这样,把重要的资料整理好给她,还在便签上写满注意事项。

她抬头看向林志远的办公室,门是关着的。她知道,现在的他们,虽然在同一个公司,却在不同的部门,不同的项目组,甚至不同的楼层。他们之间,隔着的不仅仅是“竞争回避协议”,还有那些没说出口的心动,没来得及说的再见。

下午,苏宛清接到一个电话,是他们共同的大学同学李然打来的。“宛清,我今天来你们公司谈合作,顺便看看你和志远,”李然的声音很欢快,“晚上一起吃饭啊?”

苏宛清犹豫了一下,说“好啊”。她知道,李然是他们的大学同学,也是他们感情的见证者。大学的时候,李然就总开玩笑说“宛清,志远看你的眼神不一样,你们肯定有问题”,那时候她还会脸红,说“李然你别乱说”。现在,她却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李然,面对他们之间早已改变的关系。

晚上,苏宛清来到约定的餐厅。李然已经到了,旁边还坐着林志远。她走过去,在李然旁边坐下,尽量避开林志远的视线。

“宛清,好久不见,你还是这么漂亮,”李然笑着说,“志远,你也是,还是这么帅。”

林志远笑了笑,没有说话,只是给苏宛清倒了一杯水。那熟悉的动作,让苏宛清的心跳又加快了几分。

“对了,你们现在还在同一个项目组吗?”李然好奇地问,“大学的时候你们就总一起做项目,现在肯定也是最佳搭档吧?”

苏宛清的脸一下子红了,她低下头,说“我们现在不在同一个项目组了,公司拆分了项目,我们各带一个团队”。

李然愣了一下,说“这样啊,那还挺可惜的,你们以前合作得那么好”。他看了看苏宛清,又看了看林志远,好像察觉到了什么,却没有再多问。

吃饭的时候,李然一直在说大学时候的趣事。“你们还记得吗?那次我们一起做课程设计,宛清不小心把数据弄错了,志远熬夜帮她改,第二天眼睛都红了,”李然笑着说,“当时我就说,志远对宛清肯定有意思,你们还不承认。”

苏宛清的脸更红了,她偷偷看了林志远一眼,发现他也在看她,眼神里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她赶紧低下头,扒了一口饭,却没尝出任何味道。

吃完饭,李然先走了,只剩下苏宛清和林志远。他们站在餐厅门口,沉默了很久。

“我送你回去吧,”林志远先开口,声音比平时低了些,“晚上不安全。”

苏宛清没有拒绝,只是点了点头。他们一起走在马路上,路灯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偶尔有风吹过,带着秋天的凉意。

“李然说的大学时候的事,”苏宛清突然开口,声音很轻,“你还记得吗?”

“记得,”林志远点点头,“那时候你把数据弄错了,哭了好久,我只好熬夜帮你改。”他想起当时的苏宛清,眼睛红红的,像只受了委屈的小兔子,他心疼得不行,赶紧说“苏宛清,别哭了,我帮你改”,她当时还抽噎着说“谢谢林志远”。那时候的他们,还不用像现在这样,连回忆过去,都要小心翼翼。

“那时候真是谢谢你,”苏宛清轻声说,“如果不是你,我肯定要挂科了。”

“不用谢,”林志远笑了笑,“我们那时候是搭档啊。”

“搭档”两个字,像一根细针,轻轻刺着苏宛清的心。她知道,现在的他们,已经不是搭档了,甚至连朋友,都算不上了。

走到小区门口,苏宛清停下脚步,说“我到了,谢谢林总”。

“嗯,”林志远点点头,却没有转身离开,“宛清,”他突然叫她的名字,而不是“苏总监”,“其实……”他想说“其实我还喜欢你”,想说“其实我不想和你分开”,想说“其实那份竞争回避协议,我根本不想签”,但最终都咽了回去。他知道,现在的他们,已经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了。

苏宛清看着他,等着他继续说下去,却只等来他的一句“路上小心”。她点了点头,转身走进小区,却在走到楼道口时,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林志远还站在小区门口的路灯下,手里捏着公文包的搭扣,目光落在她刚才走的方向,像在目送她离开。她的眼泪又掉了下来,这一次,她没有擦,任由眼泪顺着脸颊滑落。

回到家,苏宛清坐在沙发上,看着手里的银杏叶胸针。那是去年年会抽奖时,林志远替她抽到的,当时她笑着别在他的西装上,说“借林总沾沾喜气”,后来忘了取走,他就一直收着。直到上次项目拆分,他才还给她,说“苏工,这个胸针是你的,还给你”。她当时接过胸针,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她把胸针别在衣服上,走到镜子前。镜子里的自己,穿着白衬衫,别着银杏叶胸针,眼神里带着一丝迷茫和不舍。她想起过去的三年,想起他们一起做过的项目,一起加班的夜晚,一起吃过的饭,一起看过的银杏叶……那些记忆像电影一样在脑海里回放,每一个画面都那么清晰,却又那么遥远。

突然,手机响了,是林志远发来的消息:“到家了吗?”

苏宛清看着消息,手指在屏幕上犹豫了很久,终于回复:“到了,谢谢林总。”

过了一会儿,林志远又发来一条消息:“明天天气凉,记得多穿点衣服。”

苏宛清看着消息,眼泪又掉了下来。她知道,即使他们之间隔着“竞争回避协议”,隔着部门的拆分,隔着身份的疏离,他还是会像过去那样,关心她的安危,关心她的冷暖。

她回复:“好,谢谢林总,你也一样。”

放下手机,苏宛清走到窗边,看着小区门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