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从地球到宇宙只因有科技交易系统 > 第170章 火星1号也抵达了火星

小七耐心地回答:“当然有!事实上,我们已经掌握了重聚变技术,而在火星上,氘氚和氦-3等元素相对较难获取。

相比之下,重元素在火星上却到处都是。

那么,为何不将重聚变成主要能源呢?这样不仅能大大提高能量利用效率,还可以节省资源和成本。”

林科突然拍了下自己的脑袋,恍然大悟道:“对啊!我怎么把这事给忘了呢?别人或许没发现这项技术,但我已经掌握了啊。”

他意识到自己早就该想到这点,于是再次风驰电掣地赶回指挥中心。

恰好当时值班的是唐周,林科急忙向他讲述了重聚变技术的事情。

唐周一脸无语地看着林科,忍不住埋怨道:“这么重要的事情,你怎么现在才想起来?”林科有些尴尬地搓着手,心想还好不是他想到的,不然可真要被鄙视死了。

他也不好意思说是小七提醒的,只能硬着头皮承认错误。

唐周无奈地摇了摇头,接着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赶紧修改方案吧。以‘荧惑’的自主能力,只要让它把核聚变电站替换为重聚变电站就行了,它会自动优化好方案的。”

唐周对人工智能技术非常熟悉,所以对此很有把握。林科听后连忙点头,随即对着小七说道:“那我们现在就向‘荧惑’下达指令吧。”随后,他让小七向“荧惑”传达新的指令。

幸好这个指令来的及时,“荧惑”还只是在收集周边矿产的数据,并没有开始大规模建设,还来得及调整。

如果再晚一些,就需要大规模调整了!甚至整个火星基地都要推倒重建。

而此时的太平洋彼岸,肯迪尼航天中心。

克林登和尼尔森等人,正在焦急地等待着。

因为他们收到消息,火星 1 号还有 3 个小时,就要抵达火星轨道了。

这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毕竟这次任务的成败关系到米国的未来。

他们要在指挥中心这里,给予火星 1 号技术上的支持。

虽然克林登已经收到了华国登火成功的消息,但他却无能为力。

面对这样的情况,他只能选择封锁国内的舆论,让华国登火成功的消息无法传递过来。

等到火星 1 号登陆成功,所有的媒体将会对此进行报道,那时,人们的关注点都将集中在米国身上,就不会有人去关注华国那边发生的事情了。

克林登不禁感慨,自己可能会成为米国史上最窝囊的总统,竟然要依靠闭关锁国来维持国内的稳定局势。

然而,他别无选择,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米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霸主地位。

而此时的火星 1 号里面,米国宇航员奎尔、凯路斯、莉莉娜和吉赛尔正在驾驶舱中,紧张地盯着控制台的数据。

再有 3 个小时,他们就要到达火星轨道。

奎尔和凯路斯两人显得十分冷静,他们熟练地操控着各种仪器仪表,将火星 1 号的速度逐渐降低下来。

同时,他们还不断地对飞船的航线进行修正,确保能够准确无误地进入火星轨道。

不得不说,奎尔和凯路斯作为专业的宇航员,不仅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注射了血清,使得他们的头脑更加灵活,反应更加迅速。

经过一番紧张而有序的操作之后,电脑屏幕上终于显示出了令人欣喜的消息:他们的航线已经成功调整完毕,可以顺利地抵达火星轨道!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3 个小时后,火星 1 号稳稳地停留在了火星轨道上,开始绕着火星缓慢地飞行。

奎尔全神贯注地控制着火星 1 号,开始投放卫星。

在登陆火星之前,必须先探测一下火星的环境状况,以便更好地了解这颗红色星球的真实面貌。

就在这时,火星 1 号出现在火星轨道的瞬间,便被“荧惑”探测到了。

“荧惑”立刻向值班的张华发出警报,询问应该如何应对这个情况。

张华不敢有丝毫的耽搁,立即将情况上报给指挥中心。

指挥中心里,唐周在接到报告之后,早就胸有成竹,不慌不忙地说:“不要采取任何行动,只需要派出一架安装了反重力装置的飞行器,让它远远地监控就行了。”

张华得到命令后,立刻执行。他从鲲鹏一号中唯一的两架飞行器中派出了一架,因为只有这两架飞行器能够摆脱地球引力,前往火星轨道监视米国的火星 1 号。

由于指挥中心下达的命令是无需过度关注,所以张华也不再担心。

凭借着华夏在火星的装备和技术,他们并不害怕这艘小小的火星 1 号。米国的计划对华夏来说毫无威胁可言。

火星 1 号围绕火星飞行了六个小时后,探测器终于完成了探测任务。

NASA此次选择登陆火星的地点位于中北纬度地区的阿卡迪亚平原。这个区域被探测到是少数几个拥有水资源的地区之一。

阿卡迪亚平原是由累积多年的熔岩流形成的低平原,同时也是火星上最低洼的地区之一。这个区域的特点包括:

大气压更高、大气层更厚,因此不存在火星上其他地区的极端天气,比较适合航天器着陆。

地表下蕴藏大量水冰,这将使宇航员能轻松摄取到水,而不用自己从地球上带来。

这些特点使得阿卡迪亚平原成为人类登陆火星的理想选择,因为它提供了一个相对温和的环境,同时水资源丰富,对于长期探索和居住至关重要。

其实早在登火之前,华国航天局就已经对火星的各个区域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他们也考虑过选择这个地方,毕竟这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相对较为适宜人类生存。

然而,华国的鲲鹏一号技术更加先进。又具备了可控核聚变、行星护盾发生器和人工智能的自动建设等一系列强大的技术。

在这种情况下,选择矿产比较丰富的北极地区似乎更能充分发挥这些技术的优势。

这个决策体现了华国航天局的勇气和自信,他们敢于挑战传统的选择,小心求证,大胆创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