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仙侠 > 风云箓 > 第874章 沧海之行

风云箓 第874章 沧海之行

作者:白玉侯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5-10-11 04:59:50

大殿前乱成了一锅粥,警钟响个不停,整整响了十三下,声音在山门里回荡。青离宫的弟子们几乎都冲了出来,准备迎战。全心子那会儿正好在太清殿值班,给天灯添油呢。战斗的吵闹声中,洪钟的声音又传了过来,他吓得手一抖,不小心把一盏天灯给打翻了,结果天上的星星好像都乱了套。就在这时,一个暗中观察已久的高手抓住机会,突然出手了。虽然他被周天术的星辰伤得不轻,但还是把仙迹篇给抢走了。

那人带着伤就跑了,全心子愣在那儿,心里明白自己闯了大祸。他回过神来,赶紧把这事告诉了青离宫的掌教帝君往生大帝。等强敌被打退后,往生大帝听说了这事,眉头紧锁,意识到前殿的战斗只是个幌子,真正的黄雀——也就是潜伏在青离宫里的内奸,早就等着机会了。

经过长时间的调查,全心子却啥也没查出来。往生大帝看他傻乎乎的,也不是故意的,所以没怎么罚他,只是说了他两句,就把他赶出了山门。青离宫因此丢了神兵,仙迹篇的下落到现在还是个谜,没人知道它落在谁手里。不过,青离宫并没有因此衰败,靠着掌握的两部通天箓,依旧是道家的正统。

两兄弟一路奔波,一边打听消息,因为他们是第一次出门,全心子也没交代清楚,所以对沧海之行了解得不多,走得比较慢。不过,他们也顺便对青离宫的情况有了个大概的了解。

一路上,有人告诉他们,青离宫的道统分成了三家,旁枝侧系就不说了,光是沧海嫡系就有金鼎、符箓和术数三门。这三门都在青离宫宗门里,虽然修行方法不一样,但最后都归结到同一种道法,最后合为一体,成就仙家之术。

金鼎门专攻三绝,专注于化人丹之法,以周身百骸和紫玄二炁为修炼之本;符箓门则专攻精魄,以掌握天地之力为首,夺天地之奇,符改万物,箓通神明;术数门则专攻天人合一,辅以天地运行之理,以大衍之数搏一线生机,属于截取天机之道。

这三门各有各的修炼重点和方法,但最终目标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达到仙家之术的境界。只是因为个人差异,修为高低不同,最后的成就也各有不同。能不能窥得天机,全看个人的修行和悟性了。

当时,两兄弟听得心花怒放,路上加快了脚步。终于,在某一天,他们来到了一个荒凉的空城。城里的大多数百姓都不见了,两兄弟互相好奇,费了好大劲才找到一个路人问原因。

原来,这个地方叫锁牢关,因为地处偏远又连年大旱,百姓们没了生计,大多都逃难去了。剩下的老弱病残本来也打算离开,但几年前这里发生了一场大战,有仙家和邪魔在这儿生死搏斗,战斗的余波让锁牢关变得死气沉沉,很多老弱当场就没了命,剩下的也受到了影响。

后来,两个修行者,一个正派一个邪派,斗得难分难解,不知去向。只留下这座空城荒凉死寂。按理说,这里已经靠近沧海之边,靠近青离宫,如果有仙家道门照应,情况不该是这样。但青离宫似乎对此不闻不问,连人族大帝,那位人皇之尊也没派帝苑来援助。就这样,几十年过去了,这座空城之所以还能保持原状,是因为过往的旅人为了有个落脚的地方,自发修缮的结果。否则,在岁月的侵蚀下,这座空城早就成了废墟。

两兄弟听完这些,心里五味杂陈,对青离宫也多了几分失望。这些年来,他们在山上听师父教诲,只记得玄门之高,是为了人族的延续,本应护佑人族,保卫苍生。然而,这一路上所见所闻,像这样的空城不止一处,他们已经听说了好几个类似的情况。

小门小派暂且不提,或许他们有心无力,但青离宫作为大帝之宗,玄门正道,是人人向往的圣地。这样的宗门尚且如此,甚至那统御天下的帝苑,统领正道的人皇也是如此,这还是玄门吗?这还是玄门正道吗?

两兄弟不禁开始怀疑,如果像他们这样一心修行所谓之道,却只遇到正邪之争,那么这玄门还分什么正邪?甚至,这样的玄门不要也罢,连人皇也不配坐上那个位置。

话说在那遥远的旅程尽头,两兄弟的冒险似乎就要画上句号了。说实在的,他们俩历经了无数艰难险阻,不管出于什么理由,都得去青离宫,为他们的师父全心子争口气。这不仅仅是为了师父,更是为了周围的老百姓,为了天下的苍生,为了他们一直信仰和坚守的玄门道义,他们也得上青离宫问个清楚。

但是,两兄弟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激情和斗志。在他们眼里,如果道法再高,却对苍生的生死视而不见,那这样的道法和魔道又有啥区别呢?他们觉得,不如打破正邪的界限,把一切融合在一起,专心修行,哪怕只有一个真正的高玄出现,也算是玄门大教没有辜负当初的真谛。

于是,两兄弟毅然决然地转身,心中藏下了一个执念,他们要去天下看看,这玄门如今究竟是啥样。他们想知道,是否还有师父所说的那种人族之本,是否还有所谓的玄门道义,这天下是否还有宗门配得上玄门之号。

有了这样的想法,青离宫自然不再是他们的目的地。兄弟二人抱定决心,选择了另一个方向,就这样直奔天下,去探访他们心中真正的玄门。

实际上,当时的他们太过偏激,也太过年轻,很多事情的考虑只是一腔热血,也偏听了不少一面之词,却忽略了世间之道有对有错,也有对错难分的复杂性。

就像空城之事,他们只听过路的一番说辞,心中就把青离宫的一切否定,却忘了想想那过路的所说真假,也忘了想想那过路的只是凡人,他一个普通百姓之家,对当年的事能知道多少,又有多少是以讹传讹。再者,他又从何得知,细细想来,多半也是从旁处听说,如他这般,与他所说之人多半也是听说,照这么看来,当年的真相未必不是有人谣传。

如果那过路的所说是真实的,那么青离宫脚下的这场争斗,不说祸害一城的百姓,就是传言中那些老弱病残皆被殃及,以青离宫那般道家之高,又怎会对此不闻不问,也丝毫不关心他们的死活?真要是这样,他们的师父,一个被青离宫赶出门墙的打杂弟子,又怎么可能心怀道义,时常帮助附近的百姓。

退一万步讲,不管那过路的所说真假,一上青离宫问一问便能全然知晓。再者,当年若真是两个正邪之人彼此争斗,其神通道法能波及一城之能,以青离宫之高,又怎能不知?毕竟以往生大帝之能,区区不过两百余里,凡有邪祟动转妖风他岂能不知,又岂能对此不闻不问,最少也会派诸弟子前来查看。

当然,事实也未必如推断的那般,真相只怕上青离宫方才知晓。可兄弟二人太过武断,就那么信了说辞,改去旁处投奔。

这一路,兄弟二人先奔西南,想着西南方左有南海可上苍云,右边又是蛮荒古域,天堑的要喉正是泊阳谷一样也是大帝宗门。至于西边往去,西昆仑瑶池仙境只收女徒,他们兄弟二人也没有心思,再往西去,须弥山所在之上,那须弥宫尽是些出家的弥陀,他们兄弟二人只认道家,根本不作考虑。

就这样,兄弟二人先到南海,走访了不少日子,包括苍云宗、九方水阁等数个宗门挨个打听,最后得知以苍云宗为首,此地的宗门倒也对得起玄门二字,便想着前去拜师,最先去的便是苍云宗。

不过苍云宗收徒有个规矩,需将精血滴在九现神堂白云殿门前的一块苍龙石上。如果苍龙石有所感应,精血瞬间吸入,那么拜师者不管其资质如何,只要心性不坏,皆会被苍云宗收作弟子,而后倾囊相授。可如果苍龙石有所排斥,所滴的精血顷刻间化为白雾,纵使有惊天的根骨,亦会被拒之门外,哪怕你是人皇子嗣,苍云宗依旧没有丝毫情面。

话说这两兄弟,踏上了去山上的冒险之旅。一到苍龙石,就看到两团白雾在他们周围飘啊飘。负责收徒的师父一看,就知道他们俩是不折不扣的天才,但规矩就是规矩,他只能无奈地摇摇头。不过,那时候还不是大帝的白乾一,对人才特别珍惜,于是他让两兄弟稍等一下,亲自写了封信给他们,让他们带着这封信去剑隐门拜师。

两兄弟自然是感激涕零,想到剑隐门远在北疆,他们一刻也没停留,直接下山,直奔北疆。路途遥远,兄弟俩一路狂奔,几个月后终于到了北疆。

但是,北疆那地方,动乱不断,剑隐门正和万魔渊打得火热。在幽冥血海附近的大雪山脚下,就是两兄弟必须经过的地方。当时,正邪两派的人都聚集在那里,大雪山一方作为据点,两派暂时休战,虽然没有大规模的战斗,但小摩擦还是免不了的。

两兄弟路过那里,自然和两边的人都有了接触。如果他们先遇到的是剑隐门的弟子,那后面的事情可能就不会发生了。但命运就是这么爱开玩笑,他们最先遇到的却是万魔渊魔宗的弟子。在邪道中,大多数人都自称为魔宗,这些都是大道之争后魔宗的分支。因为当初魔宗和仙宗、道宗等不合,他们的后代弟子往往行事古怪,所以被普遍认为是邪道。然而,他们并不一定就是十恶不赦的坏人。

两兄弟遇到的那个人,正是万魔渊魔山老祖的嫡传弟子,有着九世魔童之称的宫离宫九华。宫九华别的不说,他的礼贤下士的胸怀可是无人能及。虽然两兄弟的本事不算高强,但他并没有因此看不起他们。

相反,宫九华的弟子外出办事时,误以为两兄弟是正道的敌人,把他们抓回来仔细盘问后才发现抓错了人。尽管两兄弟算是正道中人,但他们和这场战事无关。即使他们打算去剑隐门拜师,当时也不是敌对势力。因此,宫九华立刻放了他们,并给了他们一块令牌,告诉他们如果遇到阻碍,可以凭借这块令牌畅通无阻。

两兄弟对宫九华的举动佩服得五体投地,收下令牌后就告别离开了。在接下来的旅途中,他们果然没遇到任何阻碍,经过一番赶路,他们最终来到了正道一方的剑隐门。在那里,他们遇到了一位大雪山凌烟阁的弟子,向他说明了情况后,得到了指引,再次朝着剑隐门的方向赶去。

两兄弟觉得这里战乱频繁,如果真心想拜师,现在并不是个好时机。他们决定穿过纷争,直接前往剑隐门宗门。如果他们能成功拜师并受到师门的指派,那么他们再来这里也算是有了正当的身份。再者,他们俩的修为太低,留下只会成为累赘,不如直接前往剑隐门来得实在。

就这样,两兄弟来到了残山,拿出白乾一的书信说明了来意。之后,他们被值守的弟子迎上了山门,进入了大殿。在大殿中,两兄弟都充满了期待,以为这次拜师终于要成功了。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剑隐门收徒的规矩同样严格,即使有白乾一的书信推荐,他们仍然需要在剑崖上找到属于自己的本命剑。

剑隐门专注于剑道修炼,历代弟子都曾在这剑崖上寻找到自己一生的佩剑,以精血养灌,使其成为自己的本命神兵。这也是剑隐门收徒的关键所在。

两兄弟自然也不例外,他们遵循剑隐门的规矩,走上剑崖开始寻找自己的佩剑。三天之内,两兄弟陆续找到了自己的剑,那是一把看似普通却蕴含着灵性的宝剑。神兵易主,两兄弟算是有了入门的资格。接下来,只要他们将三滴精血按照天地人和之数滴在神兵上,使其认主,他们就可以正式成为剑隐门的弟子,从此成为大帝宗门的一员。

然而,变故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老二祝春华先请大哥祝春光滴血认主,但祝春光身负魔山老祖的天魔令牌,当他滴下三滴精血时,精血竟被那令牌吸噬。魔光瞬间大盛,滚滚的黑烟立刻将祝春光全身包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