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4合院之成为武术宗师 > 第313章 公司孵化引关注

4合院之成为武术宗师 第313章 公司孵化引关注

作者:大厦的老鲁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0-10 10:26:00

丁义珍把手机放回口袋,抬头看了眼塔吊的灯光。风还在吹,工地边缘的围挡被吹得哗啦响,几个刚贴上去的公告单角翘了起来。他走过去,从地上捡了块碎砖压在纸边。

“赵立冬要来就来。”他说,“咱们该干啥干啥。”

回到临时办公室时,天已经黑透。周长利和林耀东都在等他,一个坐在折叠椅上翻文件,一个靠窗站着抽烟。屋里没开大灯,只有一盏台灯亮着,照出三个人影子投在墙上,歪歪斜斜。

“刚才我路上想了个事。”丁义珍脱了外套搭在椅背上,“园区不能光靠星核科技撑场面。龙头是龙头,可底下没人跟着跑,迟早成孤岛。”

周长利抬眼:“你是说搞孵化?”

“不是‘搞’,是‘养’。”丁义珍拉开抽屉,拿出一张草图摊在桌上,“我们要建一片林子,不是栽一棵树。现在地清了,手续通了,下一步就得让小企业敢进来、能活下来。”

林耀东掐了烟头:“政策得实,门槛得低,但也不能乱放水。”

“我知道。”丁义珍点了点图上一块空白区域,“这块地先留着,不盖楼,做创业孵化区。前三个月免租,水电全包;注册、税务、社保开户,园区设专窗一次性办结;还有——”他顿了顿,“市里出一笔引导基金,给符合条件的初创公司做信用担保,银行敢贷,他们才敢干。”

周长利笑了声:“这可是真金白银往里砸啊。”

“钱是死的,人是活的。”丁义珍看着他,“你当年跟老爷子去香江运货,哪一趟能保证稳赚?可不就这么蹚出来了?现在轮到我们帮别人蹚路。”

林耀东点头:“我可以协调旗下创投团队提前介入,筛一批有潜力的项目,不投也做个评估报告,当入园参考。”

“行。”丁义珍抓起笔,“那就这么定。老周,你牵头拟个《扶持十条》,明天上午给我初稿。名字别整那些虚的,就叫‘京州高新园创业支持办法’,一条一条列清楚,谁都能看懂。”

“没问题。”周长利掏出本子开始记,“租金减免、融资服务、审批绿色通道……还得加一条人才落户便利吧?”

“加。”丁义珍说,“本科以上直接落本地集体户,带家属的提供过渡住房。别让人来了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林耀东插话:“宣传也得跟上。光我们自己知道没用,得让外面听见。”

“当然。”丁义珍站起身,“后天发改委有个季度通报会,我把这个议题加进去。现场发布,媒体到场,一次说清。”

---

两天后的通报会上,丁义珍站在讲台前,手里拿着一份红头文件。

“有人问我,为什么要给初创企业这么多便利?”他扫视台下记者,“我说,三十年前,我爹炸山修路,有人说那是瞎折腾。结果呢?路通了,人富了,当年骂得最凶的那个村,现在家家住别墅。”

台下有人笑。

“今天我们也一样。”他继续说,“大企业能带来投资,但创新往往从小作坊里冒出来。我们不怕试错,就怕没人敢试。所以这十条政策,不看背景,不拼关系,只看三点:有没有技术,有没有团队,有没有注册资质。”

说完,他翻开文件,逐条解读。每念完一条,都有记者低头记录。

最后,他宣布首批已有七家企业通过初步审核,表达入驻意向,全部为自主注册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涉及智能硬件、工业软件、新材料等领域。

“名单已经公示。”他说,“欢迎社会监督。如果有问题,随时举报。我们不怕查,就怕做假。”

会后,几家财经媒体发了快讯,《京州推创业新政》《中小科技企业迎利好》标题接连上线。也有评论质疑政策是否可持续,会不会变成少数人的特权通道。

丁义珍看了几篇报道,回了句话给宣传部:“事实说话,数据说话,时间说话。不用反驳,也不用捧。”

---

下午三点,他带着文件去了园区工地。

施工进度比上周快了不少。A区三栋旧房已拆完,地基正在浇筑。他沿着临时通道走到尚未封顶的研发楼前,门口保安认出他,赶紧打开侧门。

里面是个简易板房,几张桌子拼在一起,墙上挂着工程进度表。几个工人正围着图纸讨论管线走向。

“你们忙你们的。”丁义珍走进来说,“我就坐一会儿。”

项目经理赶紧搬椅子过来:“书记您怎么亲自来了?”

“来看看。”他坐下,“最近进度提上来了,是不是心里踏实点了?”

对方嘿嘿一笑:“说实话,前阵子真有点打鼓。怕上面风向变,我们白干。”

“现在还怕吗?”

“不怕了。”那人指了指窗外刚立起来的围挡广告牌,“您那天说的话我们都看了,补偿标准定了,审批也通了,现在又搞创业园,说明这事真要长久干。”

丁义珍点点头:“我再说一遍——高新园不是短期任务,是京州未来二十年的增长极。你们现在铺的每一根管子,打的每一方混凝土,都是在给下一代创业者搭台子。”

工人们安静听着。

他站起身:“接下来还会有一批小公司进来。他们没大企业那么风光,可能就几个人一间屋,但他们是未来的主角。我希望你们也能把他们的楼当成重点项目来对待。”

项目经理挺直腰:“您放心,绝对保质保量。”

“好。”丁义珍拍了拍他肩膀,“另外通知一下,下周一开始,园区设立‘创业服务专班’,由周长利同志挂帅,林耀东同志配合资源对接。所有入园企业,一对一专人跟进,有问题直接找专班,不用层层上报。”

走出板房时,夕阳正落在远处那片预留的空地上。几根测量杆插在土里,勾勒出发酵区的大致轮廓。

丁义珍站在沙盘前,手指轻轻划过那片空白。

“就从这儿开始。”他说。

周长利走过来递上一份清单:“第一批拟对接的企业名录,二十三家,都在走内部评估流程。”

丁义珍接过看了看,抬头问:“最快什么时候能签协议?”

“材料齐全的话,一周内可以完成入驻手续。”

“那就盯紧点。”他把清单合上,“让他们知道,这不是画饼,是真要落地的事。”

远处,一台挖掘机缓缓启动,铲斗落下,翻起一片新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