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4合院之成为武术宗师 > 第300章 新兴产业初萌芽

4合院之成为武术宗师 第300章 新兴产业初萌芽

作者:大厦的老鲁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0-10 10:26:00

平板震动的提示音还在耳边,丁义珍已经站起身,抓起外套就往门外走。秘书在走廊上迎面撞上他,差点没刹住脚。

“通知工信局、发改委,还有东新区管委会,半小时后园区指挥部开会。这次不是商量,是签协议。”

“系统又……”

“不用系统。”丁义珍头也不回,“拿纸质文件,盖章顺序我来排。谁卡时间,我就让谁在全市通报里解释为什么耽误新兴产业落地。”

半小时后,六家科技企业代表坐在临时腾出来的会议室里,脸上写满了将信将疑。其中一家做智能传感器的公司负责人小声问旁边人:“咱们这合同真能生效?听说你们前天提交的材料到现在还没批下来。”

话音刚落,门被推开。丁义珍带着周叔和三个部门负责人走进来,手里抱着一叠红头文件。

“各位,”他把文件往桌上一放,“我知道有人觉得京州办事慢,觉得政策落地像雾里看花。今天我不讲虚的——地给你们,政策当场兑现,手续现在办。”

他转头对财政局副局长说:“首年免租,三年税收返还百分之五十,从今天算起。你现场写个说明,加盖公章,发到他们邮箱。”

副局长愣了下,赶紧掏出笔。

“我们不是来搞形式主义的。”丁义珍看着那群企业家,“你们带技术、带团队、带订单进来,京州缺的就是这个。政府唯一的要求是——别怕开头难,我们陪你一起扛。”

现场安静了几秒,有人低头翻合同,有人悄悄录视频。终于,智能传感器公司的老总开口:“丁书记,我们厂计划招三百人,本地优先,这话您刚才说了,我录音了啊。”

“录十遍都行。”丁义珍笑了,“只要人招进来,市人社局下周就办专场招聘会。周叔,这事你盯着。”

周叔点点头,翻开随身带的小本子记了两笔。

签字仪式没有彩球拱门,也没有香槟庆祝,六份合同依次盖章,每一份都由丁义珍亲自递到企业负责人手上。最后一份签完,所有人鼓了掌,声音不大,但很实诚。

当天下午,第一批施工队进场平整土地,吊车竖起来的时候,厂区围挡上的招商广告也挂上了:**智能制造产业园欢迎入驻**。

消息传开没两天,李卫国又来了,这次脸色不太好看。

“丁书记,厂里几个老师傅找我闹事。”他在办公室坐下,搓着手,“说是新园区招人,肯定要裁老厂的员。有个工龄三十年的老钳工昨晚喝多了,嚷着要去工地堵门。”

丁义珍放下笔:“他们怕失业?”

“可不是嘛。”李卫国叹气,“干了一辈子,突然说转型,心里没底。一听那边要招三百个年轻人,更慌了。”

“走,去工地看看。”丁义珍站起来就往外走。

两人到了园区,正好赶上一场小型招聘宣讲会。人力资源主管正在台上讲待遇:“月薪起步八千,五险二金齐全,企业提供免费技能培训,考过中级职称每月再加两千。”

台下坐了不少本地技校的学生,也有穿着工装的中年人。

丁义珍拉着李卫国站到后排。等宣讲结束,他走上前问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你是哪毕业的?”

“市二技校,机械自动化专业。”

“之前有工作吗?”

“在汽修厂拧螺丝,一个月三千五。”

旁边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接过话:“我是红星二厂下岗的,听说这边要人,过来试试。他们说只要肯学,三个月上岗。”

丁义珍回头对李卫国说:“你看,这不是抢饭碗,是换饭碗。”

“可我们厂那些老家伙……文化低,学不动新东西。”

“那就从基础岗位开始。”丁义珍掏出手机,拨通人社局,“明天发通知,成立‘传统产业转型人才对接平台’,每月一次用工对接会。名单里优先安排技改企业分流职工。”

挂了电话,他又对李卫国说:“回去告诉大伙儿,新厂开工那天,我也请你们老厂派十个工人去参观。谁表现好,直接签返聘合同。”

李卫国咧嘴笑了:“您这么一弄,我心里踏实多了。”

事情还没完。

第三天,一家做精密轴承的老厂拒绝接单,理由是“报价太低,不赚钱”。

丁义珍听说后,没发火,也没下令,而是请周叔出面,请了七八家企业吃顿便饭。

饭桌上,老厂老板抱怨:“他们这些新公司,图纸给得急,付款周期长,还压价。我们也不是不愿意合作,可总得活下去吧?”

智能设备公司的负责人立刻回应:“我们初创企业资金紧张,订单不稳定,当然不敢报高价。但我们未来三年规划清晰,明年产能翻倍,订单量至少涨三倍。”

“那你先把今年的采购计划拿出来。”周叔慢悠悠地说,“我们做个约定:只要你承诺年度订单不低于五百万,市里给你每单补贴百分之五,作为供应链协作奖励。”

全场一静。

“真的?”

“财政局已经批了试点资金。”周叔笑笑,“条件只有一个——不能因为价格问题拒接本地企业订单。”

老厂老板摸着下巴:“那……我回去就跟生产部重新排产。”

散席后,丁义珍走在最后,周叔跟上来。

“你还记得你爸当年怎么打通香江和内地的货路吗?”周叔忽然问。

“靠信用。”丁义珍说,“先发货,后收款,十年没出过一笔坏账。”

“对。”周叔点头,“信任不是喊出来的,是一单一单做出来的。你现在做的,跟你爸当年一样——不是砸钱,是搭桥。”

晚上七点,丁义珍站在东新区主干道中央,看着路灯一盏盏亮起。施工方负责人拿着图纸汇报进度:“地下管网已完成百分之七十,月底前主路通车没问题。”

手机响了,是第一批试点企业的服务专班发来的汇总信息:

**红星三厂:新设备订购合同已签署**

**华纺集团:与宁德时代技术团队完成首轮对接**

**智联科技:首批二十名员工培训结束,下周上岗**

他一条条看完,抬头望向远处。塔吊还在转动,混凝土搅拌车来回穿梭,工地广播里传来安全提醒。

一辆公交车缓缓驶入新设的临时站台,车身上贴着广告:**京州智造,未来已来**。

车上下来十几个穿工装的年轻人,有说有笑地朝园区走去。

丁义珍掏出手机,给秘书发了条语音:“明天上午,把所有参与技改的企业包干领导召集起来开个短会。地点就在红星三厂车间门口。我要让他们亲眼看看,什么叫新旧交替。”

说完他转身走向车子,风从工地吹来,带着水泥和铁皮的味道。

车门关上前,他最后看了一眼那片灯火通明的工地。

苗头出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