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4合院之成为武术宗师 > 第55章 青山镇产业升级

4合院之成为武术宗师 第55章 青山镇产业升级

作者:大厦的老鲁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0-10 10:26:00

丁义珍把U盘从电脑上拔下来的时候,窗外码头的吊机正缓缓放下最后一箱货。

阳光斜斜地切过玻璃,照在桌角那份海关记录上,纸页边缘泛着金边。

高启强前脚刚走,说是去查“远洋通联”最后那批货的去向,后脚李响就抱着一摞文件撞开了门。

“书记,查完了!”他把文件往桌上一摔,嗓门亮得像清晨的汽笛,“咱们这半年的账,清清楚楚。利润翻了三倍,客户续约率百分之九十二,连北极圈那边的补给站都主动来谈长期合作。”

丁义珍没接话,只是把U盘塞进西装内袋,顺手拉开抽屉。空了。那个标着“影子账本·外泄预案”的加密文件夹已经不在了——昨天夜里,他亲手交给了甫光派来的人,一句话没多说。

现在,那点灰烬般的证据,正躺在某个比保险柜还深的地方,等风起时再拿出来烧一把火。

他抬头看了眼李响:“所以呢?咱们赢了,然后呢?”

王大陆这时候也蹭了进来,手里拎着两杯豆浆,油条味儿瞬间弥漫整个办公室。

“然后?当然是趁热打铁啊!现在整个航运圈都知道‘远洋通联’摔进冰窟窿爬不出来了,咱们不趁机把地盘扩一扩,难道等别人缓过劲儿再来掐脖子?”

丁义珍接过豆浆,吹了口热气。“扩地盘不是赶集,得看往哪儿扩。咱们是做北极冷链的,又不是开连锁早餐店。”

“可机会摆在眼前啊。”王大陆一屁股坐下,“我刚跟港口几个老关系聊了,北欧那边有三家采购团已经在打听咱们第三批货的交付情况,还有两家想签五年长约。咱们产能跟不上,等于把钱往外推。”

李响立刻接上:“不止是客户。我听说建工集团最近在内部评估,说咱们模式可以复制到南美航线,甚至非洲西岸。那边热带水果、深海渔获,全是高附加值货品,运输缺口大得很。”

丁义珍嘬了口豆浆,烫得直咧嘴。“南美?非洲?你们是真不怕远啊。咱们刚在北极站稳脚跟,转身就要横跨半个地球?那不是扩张,那是裸奔。”

“那你说怎么办?”王大陆不服气,“缩在青山镇,一年跑两趟北极,当个地方小富翁?”

丁义珍放下纸杯,盯着墙上那张航线图看了半晌。图上密密麻麻的红蓝标记,像是血管,又像是命脉。他忽然笑了:“我不是不让扩,我是不想被人牵着鼻子走。上次是‘远洋通联’想替咱们写悼词,这次要是咱们自己急着抢地盘,搞不好真把自己累死。”

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在“市场拓展”四个大字下面画了三条线。

“第一,不盲目追客户,先看咱们能吃下多少。第二,不贪新航线,先把北极这条线做成铁板一块。第三——”他顿了顿,笔尖重重一点,“咱们得有自己的生产基地。”

办公室一下子安静了。

李响眨眨眼:“你是说……自己建厂?”

“不然呢?”丁义珍转过身,“现在咱们的货,一半靠外协加工,包装标准不统一,冷链衔接有断档。上次‘远洋通联’能钻空子,就是因为他们在报价里塞了‘全程温控’这种我们没法百分百兑现的承诺。如果我们有自己的厂,从分拣、预冷、装箱一条龙自己来,谁还敢拿这点做文章?”

王大陆眼睛慢慢亮了:“你是说,把青山镇变成‘冷链中枢’?”

“不止是中枢。”丁义珍在白板上画了个圈,“是全镇发展。咱们在这儿扎根,生产、仓储、调度一体化,成本压下来,效率提上去,别人想抄都抄不像。”

李响挠头:“可建厂不是小事,地、钱、审批,哪样都卡人。镇里还能拿出这么大块工业用地吗?”

丁义珍翻开桌上的规划图册,“我昨晚翻了镇里五年产业布局,东郊那片老渔港废弃快十年了,地皮空着,交通也方便,离码头就三公里,高压电和供水管网都通着。只要稍微改造,就能上生产线。”

“那钱呢?”王大陆问,“建厂至少要两个亿打底,咱们账上能抽出来多少?”

“一部分集团出,一部分找战略投资。”丁义珍语气平稳,“我已经让高启强联系耀东叔那边,看有没有金融配套支持。

另外,甫光叔在北极的船队也在考虑入股冷链物流,他们缺的是岸上枢纽,咱们缺的是资本和渠道——正好互补。”

李响听得直点头:“要这么说,还真不是空想。”

“那就别光坐着。”丁义珍抓起外套,“走,现在就去东郊,实地看看那块地。”

三人驱车出了镇区,沿着老海堤一路向东。风还是咸的,但路边的荒草已经被推土机推平了一截,露出底下泛黄的水泥地基。

“这儿原来是冷冻厂。”王大陆指着远处一栋半塌的厂房,“八十年代建的,九十年代倒闭,后来一直没人接手。”

丁义珍跳下车,踩了踩脚下的地。硬实,没沉陷。他绕着那片空地走了一圈,目光扫过周边:西边是主干道,北侧有铁路支线,南面一条小河直通外港,连排水系统都不用大改。

“地势高,不积水。”他点头,“而且你看那边——”他指向三百米外的一排铁皮仓库,“那几个仓库现在租给个体户存渔具,其实完全可以整合进来当临时仓储。咱们前期不用一次性建成,可以分阶段推进。”

李响掏出手机拍了几张照:“要真搞起来,光这一块就能解决三百人就业。”

王大陆蹲下抠了块土,“可手续呢?环保、消防、用地性质变更,哪一关都不好过。”

丁义珍笑了笑:“手续是死的,人是活的。咱们又不是搞房地产,是建民生工程。冷链建起来,不仅能服务咱们自己,还能给本地渔民提供速冻服务,提高渔获附加值。这事儿,往大了说,是产业升级,往小了说,是给老百姓增收。只要讲清楚这个理,政策口子总会开。”

正说着,一辆黑色轿车从主路拐了进来,车门一开,高启强探出头:“哎,你们在这儿呢?我刚从海关回来。”

“查到了?”丁义珍走过去。

“查到了。”高启强脸色有点古怪,“‘远洋通联’最后那批货,表面上是运冻虾仁去冰岛,实际报关单里夹了两箱精密仪器,申报品名是‘渔业监测设备’,可海关抽检发现,那玩意儿跟渔获半点关系没有,倒像是某种雷达组件。”

“雷达?”李响一愣,“他们搞这个干什么?”

“不清楚。”高启强耸肩,“但这票货已经被扣了,涉事公司法人连夜注销了企业,人也失联。海关那边说,背后可能牵扯到军工管制品,已经移交国安。”

丁义珍沉默了几秒,忽然笑了:“看来,杨家这帮人不光想抢生意,还想顺手干点别的勾当。”

“现在怎么办?”王大陆问。

“怎么办?”丁义珍回头看了眼那片荒地,风吹起他外套的下摆,“咱们不等了。就在这儿,搞建设。名字我都想好了——‘青山冷链产业园’。”

他掏出手机,拨了个号。

“喂,甫光叔?是我。之前谈的北极岸基合作,我想加快进度。对,就青山镇东郊那块地……没错,我要建一个能辐射整个北半球冷链网络的枢纽。”

挂了电话,他把手机揣回兜里,拍了拍高启强的肩:“你去联系耀东叔那边,看能不能下周安排个闭门会,咱们把资金和股权结构敲定。”

“大陆,辛苦你一下。带人做个初步规划图,我要让所有人知道,青山镇这次不是靠运气赢的,而是靠布局。”

三人各自领命散开。丁义珍没急着走,站在那片荒地上,望着远处海天交界处的一线银光。

风很大,吹得他眯起眼。

高启强临上车前回头喊了一嗓子:“书记!真要叫‘青山冷链产业园’?听着有点土啊!”

丁义珍没回头,只抬起一只手,朝后摆了摆。

“土就对了。”他说,“根扎得深的树,从来不嫌自己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