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地球不屈:混沌秩序 > 第410章 回归组织的米洛什(上)

经过漫长而精密的准备,整整一星期后,所有的术前工作终于都已严丝合缝地完成。蒙苏里互助研究所最深处的无菌手术室,弥漫着消毒水的冰冷气息和高科技设备的嗡鸣声。

按照既定计划,米洛什此刻正平稳地躺在那张他已熟悉的手术床上。那张床冰冷而坚硬,却承载着他四年来的痛苦、绝望与重燃的希望。他仰望着天花板上刺眼的无影灯,等待着这场足以改变他人生的手术的正式开始。

手术室内,气氛凝重而肃穆。负责辅助林森博士进行手术的资深医师,小心翼翼地将制作好的生物仿生义体,通过一个透明的、经过多层密封的容器,庄重地端进了手术室。那容器中,液态的生物凝胶轻柔地包裹着两段仿佛艺术品般的机械造物。米洛什的目光,如同被磁石吸引一般,瞬间停留在那副巧夺天工的义体上,久久没有挪开。

那并非冰冷的机械,而是融合了仿生肌肉纤维、超导神经束和微型动力系统的生命杰作。它拥有完美流线的金属骨骼,覆盖着几近真实的合成皮肤,甚至能隐约看到其下仿生血管的脉络。那不仅仅是替代品,更是超越人类极限的未来肢体。

那是他渴望已久、离他已久的“力量”——一种能够让他重新站起来,甚至比以往更加强大的力量。手术床边,各种连接着米洛什身体表面的高精度检测仪器,发出了轻微而规律的嗡鸣声,其显示屏上的数据也开始出现细微的变化。他的心跳正在不受控制地加快,身体里某种名为肾上腺素的激素,正在快速分泌,预示着他内心深处那份难以抑制的激动与紧张。

“不要激动,米洛什,冷静下来。你现在需要平和的心态来迎接这次手术,这对于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戴着外科医用口罩和一身无菌全套手术服的林森博士,声音沉稳而富有磁性,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权威,此刻却难得地流露出几分安慰,“血压水平要是一直维持这么高的话,可不利于接下来的手术,明白吗?过高的血压会增加出血风险,影响神经接口的稳定性。深呼吸——缓慢而均匀地吸气,再慢慢呼出,集中注意力,放松你的身体。”

米洛什闻言,努力深吸一口气,那份来自肺部的冰凉,似乎也稍稍平复了他内心的狂澜。他艰难地将目光从那副充满诱惑的义体上挪开,转而望向了头顶侧方,一台造型奇特、却又散发着未来科技感的机器。

严格来说,它也是参与这次手术的重要“成员”——一台大师级的人工智能医师终端。它的核心处理器正在高速运转,无数条数据流在透明屏幕上闪烁。它将作为此次手术的“半个指挥”,拥有仅次于林森博士的优先级权限,有责任统筹协调整场手术所有人的节奏与任务,实时监测米洛什的生理数据,并在微秒级别内向手术团队提供最优化建议,从而极大减轻林森博士这位主刀者的负担。

不一会儿,随着麻醉师熟练地将深度麻醉药剂缓缓推入米洛什手臂上的静脉挂瓶,一股暖流迅速传遍他的全身。米洛什便感到自己的眼皮好似灌了铅一般,变得千斤沉重,那视线中的无影灯光芒也开始变得模糊、摇曳。

他的嘴巴半张着,似乎还想说什么,想留下最后一丝清醒的痕迹,却根本无法发出正常的读音,喉咙里只有一些模糊不清的咕哝声。下一刻,意识如同潮水般迅速退去,他便彻底昏迷了过去,陷入了深不见底的黑暗。

手术,正式开始。

手术的过程已经完全超出了“复杂”这个概念的范畴,进入了“神迹”的领域。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肢体再造,更是一次对生命极限的挑战。即使是林森博士这样在生物科技领域享有盛誉的天才,也是第一次主刀如此难度堪称地狱级别的生物仿生义体植入手术,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未知与挑战,需要极致的精确与耐心。

首先,医务人员们需要对米洛什那布满疤痕的残肢进行清创与塑形。这是一项细致而又残酷的工作,他们需要移除任何可能影响义体连接的疤痕组织、增生的神经瘤或其他病变,确保连接面的绝对洁净。

随后,他们还要对米洛什残存的骨骼和软组织进行修剪和塑形,为后续的骨整合和神经端口预留出最佳的连接位置。光是听个开头就已经能让人感到几分不适了,那仿佛是对**进行精密的“雕刻”,可这,还仅仅只是小小的一步,是这场漫长而艰巨手术的开端。

下一步,在人工智能医师终端的精准分配与实时引导下,那些经验丰富的神经外科医师们,将以微米级的精度,小心翼翼地控制和剥离米洛什脚踝、小腿和手腕、手指处残留的神经束。这些神经束,宛如错综复杂的生命电缆,承载着大脑的指令。他们需要将这些剥离出来的健康神经束,精细地移植到残肢上特定的、健康的肌肉群中。

这项“神经重排”技术,旨在让这些肌肉群在收缩时,能够产生可被未来义体传感器精准读取的微弱电信号,从而实现大脑对义体的直观控制。与此同时,他们还需要为义体手臂的生物层进行微血管重建,通过介入纳米机器人和生物诱导剂,在合成皮肤和内部生物组织之间建立起微循环系统,以确保合成皮肤和内部生物组织的长期健康与活性,避免排异,并为接下来的触觉反馈打下基础。

完成了残肢部分的精细工作后,接下来便是骨科专家们的“表演时间”。他们将定制的、由超强度钛合金制成并具备生物活性涂层的植入体,以毫米不差的精确度,通过微创手术,钻入米洛什右大腿和左臂的髓腔内。这些植入体如同锚点,将牢固地与米洛什的骨骼生长融合。这个植入体将穿透皮肤,暴露出一个微小的、生物兼容的端口,用于未来直接连接义体,提供无与伦比的稳定性和力量传导。

以上部分的手术内容完成时,手术室内的时间显示已经过去了将近二十个小时。空气中弥漫着疲惫与紧张,但所有医护人员的动作依旧精准而高效。然而,截止目前的工作量,他们目前的手术进度,可能都还没有过半,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神经外科医师们需要进行更为精密的“神经接口植入”——他们将微型、高密度电极阵列,直接植入到肢体周围残留的神经束中。这不仅能够直接地读取和刺激神经信号,实现大脑对义体的意念控制,更关键的是,它还要确保义体能将压力、温度、触觉等感官信息,通过精密的电刺激,实时反馈回米洛什的大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通信路径的建立,让米洛什的新肢体能够做到“感受”世界。

一旦涉及到神经方面的操刀,手术的难度与风险就会呈几何倍数上升。任何微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永久性的神经损伤,甚至无法挽回的悲剧,这要求主刀医师具备超乎常人的专注和精度。不过好在,有那台大师级的人工智能医师终端提供实时帮助。它的超高精度传感器和机械臂,可以在微米级别上进行操作,轻松无压力地完成这些超精细的神经连接,且分毫没有影响到周围脆弱的神经束,极大地降低了人为失误的风险。

到这一步时,整场漫长而艰巨的手术,已经快要接近尾声了,所有的前期准备和内部连接都已完成。医护人员们在林森博士的示意下,小心翼翼地将那副生物仿生义体从透明的密封容器中抽出。

那两段完美的肢体,在无影灯下闪烁着未来科技的光泽。他们开始通过预先安置好的骨整合端口,将义体直接与米洛什的骨骼进行物理连接。整个过程好似在给一台精密的机器做维修工作一般,医生们接着需要将那些微型神经接口芯片和神经手术重排后的肌肉传感器导线,精确无误地连接到义体内部的微处理器和控制单元,将米洛什的意志与钢铁的躯壳融为一体。

然后是动力与能源系统的集成。义体内部的微型驱动装置驱动着人造肌肉纤维的伸缩,这些由先进材料制成的人造肌肉纤维,能够提供远超常人的力量、速度和耐力,让米洛什拥有更强的身体能力。在完成了所有义体内部的调试与组装后,林森博士亲自上前,将连接线接入义体,他将会为义体进行初步的通电测试和神经信号激活,观察义体的基本反应和神经连接的稳定性。

手术室内的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这决定性的一刻。不出所料的是,在林森博士那精准而自信的操作下,检验过程丝毫没有偏差。义体随着微弱电流的注入,发出了轻微的嗡鸣声,指尖、脚趾也随之微微颤动,显示出完美的响应。手术到这一步,基本可以算是取得了重大成功,米洛什的新生,已然触手可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