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地球不屈:混沌秩序 > 第389章 新式战舰(下)

地球不屈:混沌秩序 第389章 新式战舰(下)

作者:司徒小儿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0-10 01:45:37

今时不同往日,历史的车轮已然驶入了一个全新的纪元。随着九头蛇威胁的浮现和学院新式太空舰船的陆续下水,人类文明的战场已不再局限于大气层内,而是无可避免地延伸至浩瀚深邃的宇宙。太空部队的重要性,因此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各国政府与军事机构,如同被敲响的警钟,开始争相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大对太空人才培养的投入。这不再是仅仅局限于传统宇航员单一维度的训练,而是一场旨在应对不久之后即将到来的、更高尺度、更具颠覆性的太空战争的全方面、多学科交叉的人才培训竞赛。

这其中,主要涉及到四大类别的专业方向,它们将共同构筑起未来太空战力的骨骼与血肉。首先是作战与指挥型人才,他们是太空战场上的利刃与大脑;其次是情报与感知网络型人才,他们是宇宙的“耳目”,负责洞察每一丝威胁与机遇;再者是太空医疗专业人士,他们是保障生命在极端环境中延续的守护者;最后则是支撑一切运转的太空工程技术与后勤型人才。

每一个类别都囊括了诸多细化且高度专业化的子专业,而在这其中,作战型人才里最为人所熟知、也最受瞩目的专业,无疑当属空天战机驾驶员。

大概率会有许多未经太空洗礼的凡夫俗子,或是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好奇:空天战机的驾驶员与我们日常认知中,那些在常规大气层内翱翔的飞行员究竟有什么本质区别?对此,我的回答是——区别可太大了!

这并非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一次维度上的飞跃。或许是因为最早一批的空天战机驾驶员,例如驻扎在“鸾鸟”号上扞卫天宫站的王宇昊等英雄,都是从舰载机或传统战斗机飞行员改编而来,他们以旧世界的经验开辟新纪元,因此让许多人对此产生了某种误解——以为太空飞行不过是大气层内飞行的“plus”版本。

然而,在残酷的现实太空环境里,专业的空天战机驾驶员,不仅仅需要掌握有顶尖的飞行技术——那是天赋与苦训的结合,更需要精通一系列跨学科的知识体系:从精妙的轨道力学,理解如何利用引力弹弓进行加速或变轨,到深奥的天体物理学,洞悉太阳风暴、小行星带乃至微流星体对飞船的影响;从毫秒级的能量管理,精准分配推进、武器、生命维持系统间的功率,到复杂的空间导航,在无方向感的真空中锁定目标并规避障碍。

飞行员们必须彻底理解如何在全向三维空间中进行精确的变轨、致命的拦截与极限的规避,其复杂程度远高于大气层内飞行一个量级,简直是天壤之别。都说培养一名传统飞行员需要相当于其等身黄金一般的天文付出,可培养一名空天战机驾驶员,则已经完全超出了能够用任何昂贵消耗品来衡量的地步,他们是无价的战略财富。

要知道,每一个空天战机驾驶员的身体,本身就是一个长期太空环境对人类影响的**数据库,是人类适应宇宙的微型实验室。他们的骨密度变化、肌肉萎缩情况、心血管系统在零重力与高G负荷下的适应性、以及辐射累积剂量等实时生物数据,对于未来的太空医学、先进生命保障系统以及长期深空探索任务的研发,具有无法估量的战略价值。

这些源自真实人体的第一手数据,是验证理论、改进设计、甚至突破人类生理极限的唯一标准。此外,他们在长期隔离、高压作战、极度幽闭环境下的心理变化、复杂决策过程、以及团队内部的互动模式,更是太空心理学研究最宝贵的样本。

如何科学地选拔、严苛地训练以及持续地支持未来的太空人员,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就隐藏在他们身上。这也是为什么,作为第一批勇敢前往近地轨道,用生命探索未知边界的王宇昊等驾驶员,是整支太空部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之一,他们的牺牲与奉献,为人类的太空征程铺设了坚实的基石。

其次,空天战机本身就是一个极其精密且复杂的系统的集合体,它包含了高效的推进系统、强大的能源核心、精密的散热装置、可靠的生命维持系统、精准的导航模块、实时的通讯链路,以及致命的武器系统等各种相互关联、协同运作的子系统。

因此,空天战机驾驶员不仅仅只是坐在驾驶舱里简单地“驾驶”这台机器,他更像是这个复杂工厂的总工程师和首席技师。他需要深刻理解每个子系统的工作原理、潜在故障模式及其相互影响,能够在极端故障发生时,凭借超乎常人的冷静与专业知识,快速诊断问题并执行应急预案。在浩瀚的太空中,往往没有第二次机会,生死存亡仅系于一线。无论是微流星体造成的船体破损,还是太阳耀斑引发的能量波动,亦或是推进器在关键时刻的响应延迟,每一次危机都需要驾驶员的亲力亲为和直觉判断。

而一名空天战机驾驶员对这台机器所培养出的那种近乎于本能的“手感”——例如在某种特定轨道姿态下,某个推进器的微小响应延迟,或是武器系统在过载边缘的细微颤动——这种源自无数次模拟与实战积累的、难以言喻的宝贵经验,是无法通过冰冷的数据手册或理论教材完全传达的。

这是一种人机合一的直觉,一种将战机视为自身延伸的境界。这些宝贵的经验反馈给设计团队,可以直接转化为下一代战机设计上的创新与改进,从而节省数以亿计的研发和试错成本,极大加速了太空科技的进步。

因此,从更深层次来看,一名空天战机驾驶员并不仅仅只是一个“昂贵的消耗品”,更不是简单的操作员。他本身就是一个集生物科研数据、工程实践于一体的综合平台,是人类适应太空、驾驭太空的**样本。

他的价值,是用他所能驱动的整个太空工业体系的进步——从资源开采到轨道制造,他所能保障的国家战略利益的实现——从太空安全到宇宙资源分配权的争夺,以及他为人类迈向更远深空所积累的宝贵知识和经验来衡量的。他们是人类文明向宇宙进发的先锋,是跨越星辰大海的**信标。

事实上,除了空天战机驾驶员,其他三个类别里的诸多专业人才,有许多都是在两年前“鸾鸟”号飞船英勇守卫天宫站的那一次惨烈战役后,根据战斗中暴露出的短板与新兴需求,才被系统性地总结归纳并确立为正式专业方向的。

例如,属于太空医疗类的“近地轨道医疗兵”,他们必须掌握在微重力环境下进行紧急手术和辐射病治疗的独特技能;又如属于情报与感知网络型人才的“遥感与图像情报分析员”,他们负责在海量数据流中识别敌我目标、分析轨道碎片、并进行威胁预警。他们都将是未来太空部队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是构成太空战力完整链条的关键环节。

只有提前做好这样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储备,方能在即将来临的、前所未有的太空作战中,拥有迎战强敌的底气与制胜的希望。

考虑到目前两艘新式驱逐舰的交付需求,以及近地轨道区域随时都有可能遭受“九头蛇”或其他敌对组织攻击的严峻威胁,首批服役于这些新型舰船的正规官兵,基本上都是两年制太空士官培训班的“速成生”。

他们从军校毕业后,几乎没有过渡期,便立刻会被扭送到位于海南岛东南部的“日月湾太空港”。这座耗费了近五年时间,投入了难以想象的资源进行筹建到完工的新式航天基地,如今已巍然矗立,其规模与技术水平堪称全球之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