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地球不屈:混沌秩序 > 第372章 即将落下帷幕(中)

地球不屈:混沌秩序 第372章 即将落下帷幕(中)

作者:司徒小儿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0-10 01:45:37

三小时后,日历翻到了2027年8月5日,时针指向了傍晚七点。灼热的日光已然西斜,将漫长的白昼抛在身后,却未能带走笼罩在这片土地上的硝烟与疲惫。

随着盖代拉镇内最后一批负隅顽抗的IdF士兵被彻底歼灭,抵抗的声音终于在这片废墟中彻底沉寂。城中那些被打散建制、如同无头苍蝇般失去指挥,且在眼见主力被歼后士气全无的欧洲“志愿军”残部,面对潮水般涌来的埃及士兵,他们明智地选择了放下武器、举手投降,将双手高举过头,在夕阳的余晖下,他们的身影显得格外单薄而悲哀。

这些被俘虏的欧洲“志愿军”与同样被解除武装的IdF士兵一道,被押送到了后方临时设立的战俘营里,等待着未知的发落,他们的命运,已不再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这场残酷的第六次中东战争中,许多被IdF视为重要战略支撑或象征意义的城市,在面临失守的绝境时,都曾遭遇了守军孤注一掷、引爆预设核弹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末日结局,留下的只有一片片毫无意义、被核辐射污染的焦土和扭曲的废墟。

然而,似乎是因为盖代拉仅仅是一座规模不大的小镇,其战略重要性不足以让IdF在此部署核弹头,镇内那高达一万多名无辜的平民,他们没有被卷入核子烈焰,才得以奇迹般地幸免于难,从恐惧与躲藏中走出,迎来了暂时的平静,尽管他们的家园已被战火摧毁得满目疮痍。

夜晚如同黑色的帷幕,带着沙漠特有的清冷,缓缓降临在这片刚刚平息战火的土地。在盖代拉镇内找到临时据点、稍作休整的埃及士兵们,他们大多是自1982年埃以和平协议签署后,埃及军队未再经历过大规模战争的新兵。

四个月的残酷战争,从最初的震惊与恐惧,到如今的麻木与适应,枪炮的轰鸣、爆炸的巨响、以及同袍的牺牲,已经渐渐成为了他们生活中无法剥离的背景音,他们如同被强行投入熔炉的金属,正在以血与火的方式被迅速淬炼。

此刻,他们中的许多人,只是疲惫地擦拭着手中的武器,清洗着脸上的硝烟与尘土,或者默默地分食着配发的口粮。当他们不经意间向着东北方向,那座以色列沿海重镇阿什凯德的方向抬一抬头,便能隐约看到天空中划过的一道道明亮轨迹。

那并非是遥远的流星,而是双方仍在进行的远程打击,是射向城市重要军事场所、基础设施或指挥中心的火箭弹幕,它们在夜空中绘出短暂而致命的弧线,提醒着所有人,战争远未结束。

尽管埃及军队在武器装备上,凭借着近年来引进的先进中式体系装备,比对手以色列国防军更加占有优势,其坦克、火炮和空天力量都展现出了惊人的性能,但客观条件上的实战经验不足,以及基层士官在指挥和应变能力上的欠缺,还是让这些未经战事、缺乏残酷战场生存智慧的年轻士兵们,在作战经验丰富、几乎全民都参与过兵役、拥有坚韧战斗意志的IdF老兵手上,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每一寸推进都浸透了鲜血。

而与此同时,在西奈半岛主战场之外,东边与北边的战事也在各自的轨道上稳步推进。黎巴嫩南部的真主党武装部队,凭借其熟悉地形和擅长非对称作战的优势,已经成功地将所有在战争初期侵入黎巴嫩境内的IdF部队全数驱赶出了国境线,甚至在边境地带建立了新的前沿阵地,且随时做好了反攻进入以色列境内、对以色列北部地区构成直接威胁的准备,给以军带来了巨大的战略压力。

约旦河西岸地区,原本部署在这里的IdF精锐部队,本应是用于镇压巴勒斯坦抵抗力量、维持占领区秩序的。然而,在战争爆发后,他们却意外地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无处不在、神出鬼没的游击队,利用复杂的地形和民众的支持,不断对IdF的补给线进行袭扰,切断他们的信息来源,使得IdF士兵们如同化作惊弓之鸟般,草木皆兵,神经紧绷,只敢龟缩在地势复杂、相对较为安全的固定堡垒和检查站中,偃旗息鼓,不敢轻易外出,其战斗力被极大牵制。

战争进行到这一步,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以色列作为一个资源相对有限的国家,在经历了四个月的高强度消耗后,已经耗光了国家战略储备里几乎所有不可再造的、依赖西方援助的精确制导武器装备和关键零部件,其工业生产能力也难以弥补消耗的速度。

阿拉伯联军方面同样如此,在经过了战争初期短暂的、如同狂风暴雨般的无限制轰炸后,他们也基本用光了库存和通过紧急外汇购买的导弹储备,高昂的成本使得继续大规模导弹打击变得不可持续。空袭的频率由此变得越来越低,且大多是由成本相对低廉、但载荷和威力有限的无人机发起的定点轰炸或侦察任务。

对于埃及陆军而言,尽管在地面战场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但由于补给线沿着西奈半岛至加沙方向拉得过长,且沿途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陆路运输效率低下,军队因此不得不放慢进攻的脚步,以等待后续物资的跟进。

同时,为了肃清占领区内可能隐藏的残兵溃将、维持基本的社会秩序并防止游击活动,相当一部分部队被抽调去执行当地的治安和清剿工作,用于发起正面进攻的兵力自然实力不如之前,攻坚能力有所下降。

更严峻的问题在于后勤保障。沿着西奈半岛至加沙地带,这一路上,特别是加沙沿海区域,几乎没有一座可堪一用的、能够停泊大型货轮、进行大规模物资卸载的深水码头。

虽然埃及军队尝试在加沙沿海搭建了几座浮动码头,作为临时的补给点以应对近在眼前的补给困难问题,但其所能提供的吞吐量,与正规的大型货运码头相比,差距实在是过于巨大,几乎是相差了好几个数量级的差距,对于维持数十万规模大军的持续供给而言,简直是杯水车薪,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眼下,埃及陆军指挥部能想到的最好、也是最迫切的办法,就是集中力量,拿下阿什凯德这座以色列南部重要的港口城市。阿什凯德拥有功能完善、能够停泊大型货轮的货运码头,一旦将其控制,便能极大地改善物资补给困境,如同打通一条生命线,为接下来的进一步军事行动,特别是向以色列腹地的推进,做好充分的准备。

然而,问题在于,前几次针对以色列大型城市的攻势,到最后都无可避免地走向了IdF守军引爆核武的结局,留下的只有一片片毫无意义的焦土和死亡的辐射。

这对于急需要抢夺阿什凯德港口——一个功能完好的港口,以解决补给问题的埃及军队来说,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他们需要的是一个能够立即投入使用的港口,而非一个被核爆摧毁的废墟。如何拿下阿什凯德,同时阻止IdF引爆核弹,成为了摆在埃及陆军面前,一个生死攸关的战略难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