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地球不屈:混沌秩序 > 第329章 年(中)

地球不屈:混沌秩序 第329章 年(中)

作者:司徒小儿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0-10 01:45:37

恐怖的冲击波,裹挟着死亡的炙热与毁灭的力量,几乎在瞬息之间便席卷了整座城市。曾经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承载着无数生活痕迹的居民区、以及象征着历史与文化的古老建筑,近九成的结构都在这股不可抗拒的洪流下被夷为平地,化为扭曲的钢筋、破碎的混凝土与飞扬的尘埃。

城中的平民,无论老幼病残,无论身处何地,都在那零点几秒的地狱烈焰中无一幸免,他们的生命被彻底抹去,连同他们存在的痕迹。就连海法周边的许多城镇,未处于爆炸核心区,也遭到了严重的波及,建筑受损,人员伤亡。

仅仅一夜的时间,这座繁华的地中海港口城市,便被一枚核弹头从人类的地图上彻底抹除,留下的只有一个冒着余烟、充满放射性尘埃的巨大焦土。

据不完全统计,这场突如其来的末日浩劫,所造成的死亡人数保守估计在十五万人左右,而其中绝大多数遇难者,都集中在毫无防备的海法市中心区域,他们甚至没有机会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此次针对平民的核恐怖袭击事件,其波及范围之广、造成的破坏之深、以及对人类心理冲击之巨,对于整个国际社会而言,无疑是一场灾难性的、空前绝后的创伤。

然而,更为棘手的是,造成此次袭击的恐怖分子们,在事发后如同幽灵般销声匿迹,并未公开宣布对此事件负责,也没有提出任何诉求。一个巨大的战略难题与困境,如同悬崖般被摆在了以政府,特别是其内部占主导位置的“主动派”面前——在缺乏明确证据的情况下,向谁进行报复?向谁倾泻这滔天的怒火与复仇的渴望?

在中东这片本就充满历史恩怨与地缘冲突的土地上,几乎所有周边国家和地区,都对以色列这个犹太政权抱有极深的敌意与根深蒂固的怨恨。

而也正因如此,几乎所有对以色列抱有敌意的国家、活跃的地区性武装组织,以及形形色色的极端主义团体,都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以色列方面首要的怀疑对象,形成了一个庞大而模糊的“潜在敌人”清单。

尽管国际社会中,一部分相对温和、仍试图维持旧有国际秩序的南欧国家,纷纷通过外交渠道发出呼吁,敦促以色列应该保持最大限度的冷静与克制,强调在缺乏可靠、确凿情报的前提下,不应该贸然对无辜平民或与袭击事件并无直接关联的目标进行报复,避免进一步加剧地区紧张。

但坐镇特拉维夫、掌控着以色列国家决策核心的“主动派”高层们,显然并不买账。对他们而言,海法遭受的核打击是奇耻大辱,是无法容忍的挑衅,他们不愿意就这样打落牙齿和血吞,势必要让那些躲在阴影里的袭击者们付出血淋淋的的代价。

既然无法精准地找出幕后黑手,那么,最简单、最直接、也最符合“主动派”强硬逻辑的解决方案便是——将所有可能的袭击者,所有被列入怀疑名单的潜在敌人,全部攻击一遍!

在混乱的国际局势下,在旧有约束荡然无存的新时代,这或许还能成为一个机会。如果情况顺利,他们说不定还能借此次核袭击的借口,以“反恐”或“自卫”之名,彻底铲除周边的威胁,进一步扩大自身的生存空间与战略纵深。

很快,在“主动派”高层的敦促与授权下,以色列国防军(IdF)的参谋部立刻草拟了行动的详细计划,其规模和强度远超常规军事行动。在海法恐袭发生后的第三天,IdF便以雷霆万钧之势,对加沙地带(Gaza)与约旦河西岸地区,采取了被国际观察家定义为“极端的大规模军事行动”的残酷清剿。

他们首先将所有居住在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以一种近乎“赶尽杀绝”的方式,通过强制驱离、设置封锁线、切断补给等手段,强行驱赶到与埃及接壤的西奈半岛边境区域,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人道主义危机。

IdF的工程部队伴随着地面部队,对加沙地带的城市、村庄、基础设施进行了地毯式轰炸与彻底的推平,摧毁所有可能的反抗军设施、地道网络,甚至是平民居所,将其化为一片废墟,以确保没有任何潜在威胁能够在此立足。

接着,他们又集结了数十万大军的庞大规模,在几乎没有遇到有效抵抗的情况下,强行进入约旦河西岸地区,以压倒性的武力,迅速夺取了当地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合法政权,将其彻底架空。

随后,针对所有可能存在恐袭海法嫌疑的官员、安全部门人员与军事组织成员,IdF展开了无差别的大规模清洗与逮捕行动,许多人在未经审判的情况下便被关押或处决。

由于此次军事行动的极端敏感性与残酷性,IdF采取了极其严厉的媒体管制措施,严厉拒绝了所有外国媒体、国际观察员的进驻与报道,致使国际社会难以获得任何独立、官方的事件报道或第一手资料。

世界各地的人们,只能从一些在战区冒死拍摄后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流传出的零星画面、模糊视频,以及真假难辨的文字信息中,窥见这场军事行动冰山一角的可怕景象。

拥有对外公布军事行动进展的IdF发言人,则在特拉维夫的媒体发布会上,不断地、单方面地向以色列国内民众与国际社会传达着军队的“辉煌捷报”。他们宣称,已经有不下十个“疑似”策划或参与海法恐袭的武装组织领导人或重要头目,在军事行动中被他们所斩杀。

同时,发言人强调,IdF的部队将会继续向约旦河西岸深处进发,不会停下脚步,直到“所有反抗势力被彻底清除”、“潜在威胁被彻底根除”为止。

如此重大的、具有颠覆性影响的军事行动,其规模之巨,烈度之高,仅仅是进行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已经对整个中东地区的局势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毁灭性的破坏。

史无前例的、触目惊心的人道主义灾难,以前所未有的可怕姿态,浮现在了中东人民的面前,也震惊了世界。极少数勇敢无畏、具有职业精神的国际记者,冒着生命危险,通过各种秘密途径深入到埃及一侧的西奈半岛边境区域,对那里聚集的巴勒斯坦难民情况进行了报道。

正是通过他们冒死传回的有限影像资料与文字记录,那发生在IdF铁蹄下、被刻意掩盖的惨剧,才得以让更广泛的世人所见,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愤怒与谴责,尽管这种谴责在混乱的世界秩序下显得苍白无力。

超过百万人规模的巴勒斯坦难民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失去了所有财产,被迫涌向了埃及边境,试图在那里寻求一线生机,寻求那微弱的希望之光。

通往边境的公路上,到处都是被遗弃的家当,以及那些在逃离过程中不幸遇难、残破不堪的尸体,和被战火烧焦的交通工具残骸。无人掩埋的乱葬岗随处可见,空气中弥漫着死亡的腐臭味。

“尸痕遍野”,这个原本只存在于历史书中描绘战争残酷的词汇,成为了记者们在描述眼前景象时,能够拿出的最可怕、最真实的词汇。

而当如此骇人听闻的画面,那些未经任何处理、直接展现着死亡与绝望的影像,再度通过各种渠道出现在了整个中东地区人民的视野之中时,那种长期被压抑、被分裂、被旧有政治格局所束缚的情感,如同被点燃的火药桶般瞬间爆发。

某个已经沉寂了许久、却深埋在阿拉伯民族集体记忆中的声音,再一次以不可阻挡之势,重新出现在了公众面前,回荡在每一个阿拉伯人的耳畔:

是时候终结分裂与内耗了!是时候重新团结起来,组建一个新的、强大、统一的阿拉伯联盟了!

曾经自诩为阿拉伯世界领袖、在历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的埃及,在这股民族主义与复仇情绪的浪潮中,以前所未有的姿态站了出来。在IdF的军事行动进行到第九天,其残酷本质已完全暴露之际,埃及政府向全世界发布了措辞强硬、具有历史意义的公告:

“鉴于以政府完全无视埃政府为维持中东地区和平与稳定局势所付出的努力和所持有的美好愿景,悍然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肆意践踏、破坏两国之间原本就处于紧张状态的边境关系与地区平衡,给巴勒斯坦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埃当局政府在此庄严决定,将于发布公告的这一时刻起,彻底、单方面撕毁与以签署的一切协议,包括但不限于‘戴维营协议’,再次将以视为阿的国家敌人,将‘消灭犹太复国主义政权’重新确立并加入为阿国的基本国策!”

此番公告一出,如同在已经沸腾的中东火药桶上又浇了一桶汽油,直接将整个地区的紧张氛围推到了前所未有的最**!

当天,阿拉伯埃及共和国便宣布进入最高级别的国家动员状态,全国上下,无论军队还是平民,都做好了随时投入战争的准备。

紧跟着埃及的号召,约旦、黎巴嫩、伊拉克,甚至是远在红海之畔、饱受战乱之苦的也门,这些曾经在历史上与以色列有过冲突或对立的国家,也全都立刻响应了埃及的号召,纷纷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并公开表示,将再一次携手,组建一个新的、旨在对抗共同敌人的阿拉伯联盟。中东的局势,在核爆的硝烟之后,彻底滑向了全面战争的边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