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走向深蓝(幻想小说) > 第28章 启程归航

走向深蓝(幻想小说) 第28章 启程归航

作者:山野漫游者龙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0-13 17:05:33

破冰归航,南极征程的荣光与回望

南极,威德尔海。二一二五年二月十五日。最后一组深海垂直拖网被缓缓收回“东方红三十号”科考船甲板,采样瓶中的海水还在微微晃动,映照着天际低垂的极昼太阳。甲板上,科考队员们熟练地固定设备、封装样本,动作间透着疲惫,更洋溢着收获的满足。持续十五天的威德尔海环海综合科学考察,在这一刻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船长李钢通过广播系统宣布:“各作业组注意,‘东方红三十号’在威德尔海的科考任务全部结束。我们即将调整航向,开始返航程序。”

消息传来,控制室、实验室和休息区内响起一阵轻微的欢呼和掌声。队长李旭扬站在桥楼驾驶台,目光掠过船舷外广袤无垠的冰海相接景象。墨蓝色的海水中点缀着形态各异的浮冰和巍峨的桌状冰山,在永恒的白昼之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这片被称为“魔海”的水域,留下了他们奋斗的汗水和探索的足迹。他拿起内部通讯电话,声音平稳而有力:

“各岗位负责人,请完成最终数据备份和样品入库工作,一小时后召开返航准备会议。大家都辛苦了。”

终于,穿越西风带的归途启航了。

“东方红三十号”这艘红白相间的破冰巨舰,拉响了悠长的汽笛,仿佛在与威德尔海做最后的告别。它调整航向,劈开稀疏的浮冰,开始向北航行,驶向广阔的南大洋,踏上返回祖国的漫长旅程。

返航并非简单的归家。他们的航线需要再次穿越令人生畏的南极辐合带和“咆哮西风带”。这里终年盛行西风,气旋活动频繁,风大浪高,是航行史上着名的险恶海区。即使对于“东方红三十号”这样先进的破冰科考船,穿越西风带也是一次对船舶性能和船员身心的严峻考验。

李旭扬队长深知这一点。在返航准备会议上,他与船长、气象预报员、各部门负责人详细研究了未来几天的天气海况预报,制定了多套应急预案。

“我们满载着珍贵的样品和数据,确保人员和船舶的绝对安全是返航的第一要务,”他强调着,

“各部门务必做好防风抗浪准备,固定好所有设备和物品。尤其是实验室和样品库,必须进行二次检查,确保万无一失。”

会议结束后,整个科考船进入紧张的返航准备状态。甲板上的大型科考设备被进一步加固绑牢;实验室里,队员们将采集自威德尔海的海水、冰芯、沉积物、生物样本进行最后的整理、分类、贴标,然后稳妥地存入恒温或超低温样品库;数据管理员忙着将各类观测数据、实验记录进行最终校验和多重备份。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忙碌而有序的气氛,混合着对家的思念和对挑战的anticipation(预期)。

“雪龙2”号不仅是运输工具,更是一个移动的科考基地和一百多名科考队员、船员临时的家。返航途中,直接的野外采样作业停止了,但科研工作并未停歇。

实验室依然是船上最繁忙的区域之一。队员们争分夺秒地对部分样品进行前期处理和初步分析。生物实验室里,显微镜的灯光常亮至深夜,研究人员细致地观察、鉴定着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样本;化学实验室内,仪器持续运转,分析着海水的营养盐、同位素和污染物含量;地质实验室则对采集的沉积物进行描述和分样。这些初步分析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为回国后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数据处理和分析工作更是全面展开。科考队员们利用这段相对“平静”的航渡时间,整理考察期间获取据、Adcp海流数据、气象观测数据、海流数据、气象观测数据、冰情记录、生物观测记录等。他们绘制图表,撰写初步报告,进行小组讨论。经常可以看到几名队员围坐在电脑前,热烈地讨论着某个数据异常点背后的科学意义。

李旭扬队长穿梭于各个实验室和讨论组之间。他不仅关心工作进展,更关注队员的状态。长时间的极地考察对身心都是巨大的消耗,返航途中容易出现疲劳和松懈。他时常与队员们交流,鼓励他们利用这段时间沉淀思考,梳理成果,同时也提醒大家注意休息,参与船上的休闲活动,保持积极心态。

船上生活也呈现出其特有的节奏。健身房、图书馆、娱乐室是队员们放松的地方。傍晚时分,餐厅常常充满欢声笑语,大家分享着一天的发现和思乡之情。有的队员会到甲板上散步,看着海天一色的景象逐渐褪去南极的极致寒冷,感受着气温的微妙变化。偶尔跃出水面的鲸鱼或成群追随的海鸟,总能引起一阵惊喜和围观。

正如预料的那样,穿越西风带的航行充满了挑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