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走向深蓝(幻想小说) > 再探神奇的南极世界(Q)~威尔克斯地西北探奇见闻

一月十五号半夜一点,极昼笼罩下的威尔克斯地西北地带的中国科考精英小分队的临时科考点营地,只有三个值夜班的科考队员和七个智慧多用途机器人正在营地四周进行着正常的科考工作。

南极的一月正是夏季时节,威尔克斯地(位于东南极洲,靠近印度洋)的气温相对比其他南极地区略微高些,但是仍然极为寒冷。这里的平均温度大约在-20℃至-30℃之间,内陆可能更低些。

这里会有极端情况出现,偶有强气旋过境时,沿海地区气温可能短暂上升至-10℃以上,但内陆仍然维持严寒。

一月时这里的天气现象反映在风力上,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风速比较高(可以达到30-50公里/小时),内陆风力比较弱。

而在降水上是以降雪为主,但降水量极少(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多为干雪。

而在日照上,极昼期间几乎全天有阳光,但太阳高度角比较低,光照柔和。

威尔克斯地覆盖着巨厚冰盖,冰面反射阳光加剧了辐射冷却,导致夜间温度更低。冰盖边缘可能有冰架或裂缝,天气条件复杂。

而在夜晚1点到4点的极昼现象上全天持续时间在二十四小时之间。

一月上旬,威尔克斯地处于极昼期(通常从11月中持续至1月底)。此时太阳始终在地平线以上,但高度角比较低。

光照特征表现在太阳的位置,子夜1点至4点之间,太阳高度角大约在5°-10°之间,接近地平线,太阳呈现出在“地平线附近徘徊”的景象。

在天空颜色上,这里的天空呈现出灰蓝色或橙红色(类似黄昏),因为冰雪反射的影响,整体偏亮些。

而光照强度则类似于多云天气时的弱光,这里没有真正的黑夜,可以进行户外活动不需要人工照明。

南极地区极昼期间温度相对稳定,但是午夜前后(1-4点)可能因为太阳高度角最低而略微下降(大约比正午低2-3°℃)。

极昼是由于地球自转轴倾斜(23.5°)导致的,威尔克斯地在一月份正处于太阳直射点以南地方,连续24小时都能够接受到太阳光的照射。虽然夜晚的太阳看似“低垂”,但是全天昼夜之间是悬空不落的。

与赤道极昼的区别在于南极极昼的光照更加分散,缺乏强烈的日出日落,更像是持续的暮光。

在人类活动影响上,世界各国的科研站都会充分利用南极的极昼期进行野外作业,故而野外科考作业需要防范强风和低温。…

1.冰盖厚度与稳定性,通过航空冰雷达探测,中国科考队绘制了威尔克斯地部分冰盖的精细地形图,发现某些区域冰盖基底存在“冰下盆地”,这些盆地对全球海平面变化敏感,可能储存了巨量冰体。

研究表明,威尔克斯地冰盖的消融速度与南极西部冰盖(如松岛湾)存在差异,其稳定性可能与地热活动和冰下基岩形态有关。

2.古气候记录,在威尔克斯地周边海域的沉积物钻探中,中国科学家获取了高分辨率的深海岩芯,从而揭示了末次冰盛期(约2万年前)南极气候与北大西洋暖流的联动机制。

冰芯同位素分析显示,过去千年间南极温度变化与东亚季风存在潜在关联。

在地质与地球物理发现方面,有地壳结构与板块运动的研究,通过宽频地震探测,中国科考队发现威尔克斯地地壳厚度(约35-40公里)比南极其他区域更薄,暗示该区域可能是南极大陆裂解的“关键节点”。

地磁数据表明,威尔克斯地可能存在未被识别的古老火山活动痕迹,可能与冈瓦纳大陆裂解时期的岩浆活动相关。

在矿产资源潜力上,通过遥感与实地采样发现,威尔克斯地部分区域存在铁、锰结核及稀土元素富集层,开采可行性受到南极条约体系限制。

生态与环境变化方面,在海洋生物群落科考调查中,发现在威尔克斯地边缘海域(如阿黛利地附近),中国科考队通过拖网和摄像设备,发现了适应低温环境的新型端足类甲壳动物和磷虾种群,揭示了南极生物对酸化海洋的耐受机制。

而通过海洋浮游植物群落的季节性变化数据显示,南极夏季光照增强可能促进浮游植物爆发,进而影响全球碳循环。

另外在冰下湖泊探测上,结合卫星重力数据与雷达探测,中国科学家推测威尔克斯地冰盖下可能存在着大型冰下湖泊(类似沃斯托克湖),只是当时还没有开展直接钻探。

在国际合作与技术突破上,中国科考队有“雪鹰601”固定翼飞机支持,中国首架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多次飞越南极内陆,为威尔克斯地冰盖研究提供了高精度地形数据,填补了中国南极内陆考察的空白。

在冰盖动力学模型研究上,中国团队开发的冰盖-气候耦合模型(CAS-IPM)成功模拟出了威尔克斯地冰盖对全球变暖的响应,预测其可能在2100年前贡献全球海平面上升大约0.05米。

在威尔克斯地进行科考充满了挑战,由于环境限制,威尔克斯地气候极端,暴风雪频繁,科考活动依赖国际合作(如澳大利亚戴维斯站)。

未来中国科考重点方向是中国计划通过“十四五”南极科考任务,深化对威尔克斯地冰盖-海洋相互作用的研究,并探索冰下生命的可能性。

威尔克斯地的科考成果不仅有助于理解南极冰盖演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联,还为评估南极资源开发潜力、保护极地生态环境提供了关键数据。中国通过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正逐步…

喜欢走向深蓝(幻想小说)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走向深蓝(幻想小说)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