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走向深蓝(幻想小说) > 征航南极圈(M)~普里兹湾和西冰架印象

征航南极圈(m)~普里兹湾和西冰架印象

潜龙率领和中国南极科考队乘坐着特大型极地科考船“东方红极地十号”在普里兹湾停泊了一个星期,全体科考队员在中山站进行了短暂两天的休整后,潜龙安排留下了一些队员在中山站进行其他科考项目的工作后,便带领着自己的得力学生和科考助手李旭扬及其他科考队员应邀赶赴俄罗斯在南极的和平科考站进行周边环境的联合环南极极地科考活动。

时值十一月二十号,潜龙带领大家登上一艘前往和平科考站的澳大利亚中型考察船。特大型极地科考船“东方红极地十号”将在普里兹湾执行完后续的一些基础海洋环境监测和海洋生物种群资源探查、海洋环流及冰川科考等任务后再与他们会合。

普里兹湾是南极洲印度洋扇形区的重要海湾,位于南极大陆东南部,是世界第三大海湾,仅次于威德尔海和罗斯海。其地理经纬度坐标大致为南纬65°58';和东经72°59';之间。

普里兹湾的地质特征独特,主要表现为有冰川活动,普里兹湾是兰伯特冰川的入海口,冰川侵蚀作用显着,形成了广阔的埃默里冰架,这是南极洲最大的冰架之一。

人类科学家们通过多次科考普里兹湾获得的数据资料,在对该区域的地壳结构科学考察和地质研究中显示,该区域地壳厚度和结构具有复杂的变化,受到了冰川活动和海流侵蚀的共同影响。

通过对该湾海底历史沉积物的记录研究可以了解到普里兹湾的沉积物主要由海洋生物遗体、陆源物质和冰川搬运物质组成,这些沉积物记录了气候变化的历史信息,如温度、盐度和海平面的变化。

普里兹湾是南大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海洋资源丰富并且多样。在生物资源上,普里兹湾是南极磷虾的重要栖息地,磷虾是南极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为海豹、海鸟等高营养级捕食者提供了食物来源。

这个海湾中生活的鱼类具有多样性,据估计,普里兹湾及其周边海域生活着大约200种鱼类,其中88%为南极特有种类,这些鱼类在生态系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普里兹湾的潮汐特征表现为全日潮和半日潮的混合型,潮流比较弱,但在埃默里冰架前缘观测到比较强的潮流(大约11cm\/s),这种特征与冰架厚度和海床深度的突变密切相关。

普里兹湾在科学研究价值上,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成为了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区域。

这里的沉积物是气候变化的记录史,通过对普里兹湾沉积物的研究,科学家能够获取过去气候变化的详细记录,为理解全球气候系统的演变提供着重要参考。

在生态系统监测上,该区域是南极生态系统的关键区域,对其进行长期监测有助于评估南极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普里兹湾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地质和生物资源,以及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而备受关注。无论是冰川地质、沉积记录,还是海洋生态系统,普里兹湾都是南极科学考察的重点区域,对全球生态保护和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普里兹湾的气候特点受到其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的显着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

普里兹湾地区气温极低,属于典型的极地气候。冬季气温通常在-20°c至-30c之间,极端低温可以达到-40c以下;夏季气温相对比较高,但仍然在0c以下,平均温度在-10°c至-15°c之间。

普里兹湾的降水形式以降雪为主,但降水量非常稀少,年平均降水量只有50毫米左右,属于极度干旱区域,与撒哈拉沙漠相当。降雪时多伴随着强风,容易形成暴风雪和吹雪天气,对户外野地的科考活动展开进行会造成影响。

普里兹湾地区常年受到西风带的影响,风速比较大,尤其是在冬季。沿岸地区常见下降风(Katabatic wind),这种风由内陆高原地区的高密度冷空气沿坡面下滑形成,具有强烈和持续的特点。此外,由于该区域靠近南极大陆,强风和暴风雪天气频繁,几乎每年持续4个月以上。

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上,普里兹湾的气候对全球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其冰川和冰架的变化直接反映了区域气温的波动。例如,埃默里冰架的消融速度是评估全球变暖的重要指标之一。

普里兹湾的气候以低温、干燥和强风为显着特征,这些特点与南极大陆的整体气候特征一致,同时也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具有独特的气候变化记录价值。这些气候条件对生态系统、冰川活动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影响。

中澳双方科考队在航行普里兹湾的最初几天里,海洋还算平静,阳光洒在灰蓝色的海面上,像是给大海披上了一层闪烁的纱衣。中国年轻的科考队员们兴奋不已,他们站立在船头,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李旭扬作为科考助手,带领着几个队员忙着调试各种先进的智能无人中小型监测设备,确保到达俄罗斯和平科考站后能立刻开展工作。

一些年轻的科考队员们围坐在潜龙身边,听他讲述着以往南极科考中的奇闻轶事。其中一个叫晓妍的女学生问道:

“沈队长,听说南极的磁场很奇特,会影响仪器设备的运行,我们这次有特别的应对措施吗?”

潜龙笑着回答:

“这是我们的老对手了,我们已经对所有的关键设备都做了磁屏蔽处理,并且准备了很多校准工具,就算遇到磁场干扰,我们也能够应对自如。”

随着考察船的继续前行,天气逐渐变得恶劣起来。狂风呼啸着,海浪如同一头头怒吼的巨兽扑向科考船舶。考察船在海浪中上下颠簸,许多队员都开始晕船。但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没有一个人有丝毫退缩的想法。李旭扬一边稳住自己,一边继续检查设备,他深知这些设备在南极环境下的珍贵性。

当他们靠近和平科考站所在的区域时,眼前出现了一片恢宏壮观的冰雪景象。巨大而洁白的冰山漂浮在海面上,冰山上有着奇特的纹理和蓝莹莹的冰洞。而俄罗斯和平科考站就像一座孤岛上的堡垒,在这冰天雪地中显得格外醒目亮眼而又坚韧挺拔。

到达和平科考站后,中澳双方科考分队成员受到了俄方科考人员的热情欢迎。经过简单的交流和任务分配后,中俄澳三国联合科考工作正式开始。中俄澳三方的科考队员分工合作,有的负责采集冰架边缘的水质样本;有的则开始乘坐中型破冰快艇对周边的海洋生态再次进行细致调查。

潜龙带着晓妍和李旭扬等五人和俄方五名队员乘坐着一艘中小型的极地考察艇,前往一处距离和平科考站较远的海域进行深海探测。当他们到达预定海域后,把先进的带有声呐探测等智能科考设备的无人深潜航艇投放到海洋中。不一会,在高速无人潜航船艇在海中下降到三千九百多米后,就遇到了一串奇怪的信号波动。李旭扬立刻紧张起来,对潜龙说:

“老师,这个信号很像是某种未知的海洋生物发出的,我们之前从来没有检测到这种类似的信号。”

潜龙冷静地说道:

“旭扬,沉稳些,不要慌,调整探测参数,再尝试探测一次。”

经过调整之后,他们得到了更加清晰的信号源定位。于是,中俄双方队员快速协商后一致同意采取投放深海变色隐形智慧机器人去近距离探寻一下查看具体情况。很快,中国制造的变色隐形智慧机器人就快速地潜入寒冷的深海之中,…当水下机器人身上携带的多个摄像头传回现场3d立体画面时,所有人都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那是一处从来没有被人类所发现过的小型海洋生态系统,生活着一些外形奇特的发光生物,它们相互依存,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链。…

四周深幽黑暗,只有这些发着紫光、红光、深紫红、黄光等混合色的奇形怪模怪样的深渊生物在这片区域中自由自在的逍遥游来游去地觅食捕猎…

“哇塞,太美了呀!”

中国女科考队员晓妍看到这些散发奇彩光芒的生物忍不住脱口惊赞着。

“哦~哦,不~不~不,上帝啊,这寒冷的海洋下竟然会有这么多漂亮迷人的生命…”

俄罗斯科考队员中一个满头卷金发的带着厚近视镜的帅气男人说着,他叫安德烈(AhApei)~意思是“勇敢的”或“男子汉”,象征着勇气与冒险精神,该名来源于希伯来语。

“哈哈哈~哈哈哈”

科考船上的中俄双方队员全都笑了。

普里兹湾是南极地区一个独特的海湾区域,其海洋深度范围是动态变化的,其海水深度变化比较大,整体深度范围从浅海区域到较深的海域不等。根据相关研究和观测数据,其深度范围大致在几十米到上千米之间。例如,在二十一世纪的二十年代经过考察数据修正后的普里兹湾水深数据显示,在四女士浅滩东侧出现了一个新的海槽,平均深度大约有600米,目前没有确切的公开数据表明普里兹湾的绝对最深处具体位置和深度。通过对普里兹湾附近海域的深度研究显示,其海底地形复杂,存在多个比较深的海槽和低洼区域。例如,修正后的地形数据揭示了西冰架附近海床的深度变化比较显着。

普里兹湾的生态系统繁多,其生物多样性主要表现在浮游动物、鱼类及其他微生物上,具有显着的生态特征和研究价值。海湾里主要的生物种类有浮游动物,浮游动物群落丰富,包括桡足类、介形类、磷虾类和鱼类等。桡足类是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具有较高的丰度和生物量。该区域也分布着一些鱼类,具体种类和数量因生态条件而有所不同。此外,在浮游生物中还包含细菌和原生动物等微型生物,它们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普里兹湾内的鱼类种类有限并且比较少,主要是以适应了极地低温环境的鱼类为主。这些鱼类种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主要有南极电灯鱼、勃氏裸灯鱼和考氏背鳞鱼等鱼类,不仅具有独特的生理特性,还在食物链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浮游动物和大型海洋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同时在海洋食物链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南极电灯鱼具有独特的发光器,能够在黑暗的深海中通过生物发光进行交流和捕食。它们主要生活在阳光无法到达的深海区域。还有勃氏裸灯鱼,这种鱼与南极电灯鱼类似,这种鱼类也具备发光能力,适应深海环境,以浮游生物和虾类为食。而考氏背鳞鱼这种鱼类通体透明,身体细长,主要分布在较浅的海域,以小型浮游动物为食。这些独特的鱼类在海洋中的生态作用就是它们是食物链中的关键环节,普里兹湾的鱼类主要是以浮游动物(如磷虾、桡足类)为食,同时它们又是大型海洋生物(如鲸类、海豹)的重要捕食对象。这种捕食关系在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中起到重要作用。

普里兹湾这些独特的鱼类适应了极地环境,具有适应低温和高压的特殊生理机制,例如南极电灯鱼和勃氏裸灯鱼的发光器不仅帮助它们在黑暗中生存,还可能用于捕食和防御。

在研究价值上,开展对普里兹湾的鱼类研究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动态具有重要意义,这主要是气候变化对这些鱼类有所影响,由于这些鱼类对温度和营养盐含量极为敏感,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其分布范围和种群数量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在资源保护上,通过对普里兹湾鱼类的研究有助于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确保这一独特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对这些鱼类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极地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并为保护这一独特的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这些湾里的海洋生物生态特征表现在群落结构方面就是浮游动物群落的结构受到水温、盐度和营养盐含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种类的生物在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上表现出复杂性。在摄食生态上,优势种如磷虾类主要以微小的浮游生物(如藻类、有机碎屑)为食,而浮游桡足类具有广泛的食性,既捕食小型浮游生物,也滤食海水中的有机物质。

浮游动物的生态作用就是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平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食物链中的关键环节。

而气候的变化又影响着生活在这个海湾中的生物,普里兹湾的生物多样性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在海冰变化方面上,海冰的消融和融化速度直接影响着浮游植物的繁殖和分布,进而影响到整个食物链。在物种分布变化上,气候的变化可能导致某些物种的分布范围和数量发生显着变化,威胁到生态系统的平衡。

总之,普里兹湾所处区域的科学研究价值比较高,作为南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生物多样性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例如,磷虾类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南极生态系统的动态,还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普里兹湾的生物多样性是以浮游动物为主,其群落结构复杂并且对环境变化敏感。因此,这些生物在维持生态平衡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南极生态系统研究的重点区域之一。

南极西冰架是南极洲的第九大冰架,位于南极洲的西南部,属于西南极洲的一部分。西南极洲的地理经纬度范围大致在西经50°到160°之间,包括了南极半岛、亚历山大岛等区域。南极西冰架前的海面上漂浮着许多冰山,这些冰山随着海浪冲击从冰架上断落,形成独特的地理景观。

南极西冰架的形成是由冰川或冰床流到海岸线上形成的厚大冰体,与大陆冰相连,形成大面积的固定浮冰。

南极冰架的特征是冰架平均厚度在2000到2500米之间,最厚的地方可以达到4800米。这些冰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以每年1到30米的速度从内陆高原向沿海地区滑动,形成几千条冰川。

冰川的运动对地质的影响就是对南极大陆的地壳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使得地表凹陷,许多地区被压得低于海平面。

在温度状况上,冰架附近的表层100米冰层的年平均温度低达-20度左右,形成了一个特别寒冷的低温水体—冰架水团。

南极西冰架正在经历快速的融化,在二十一世的2024年科考数据的对比分析中就发现在过去的25年间,南极洲融化的冰架向海洋释放了大约66.9兆吨淡水,导致海平面上升。这种融化主要是由于频繁的小规模冰崩事件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南极西冰架地质状况复杂,冰架厚度巨大,并且正在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显着影响。

在与俄罗斯进行联合科考的几天里,中方科考队还和俄方科考队共同探索了西冰架附近的一个古老蓝冰洞。这个冰洞的形成有着极为复杂的地质和气候因素。科考队员们小心翼翼地进入到冰洞中,发现冰洞内部的冰壁有着宛如艺术品般的纹理,这是大自然用冰雪长期雕刻而形成的天造地合的杰作。他们在这个大型冰洞中选点采集了一些冰芯样本,这些冰芯就是地球气候历史变迁的记录簿,将为研究地球过去的气候变化提供重要的数据。

与此同时,留在中山站的科考队员们也在继续进行着环中山站周边区域的科考活动。他们中有的人或在中山站周边进行气象观测;或外出进行一些冰川监测等科考工作,并把数据实时传输给赶赴和平科考站的潜龙队长所在的量子云信息库中。整个南极科考网络形成了一个紧密协作的有机整体。

潜龙带领着中澳两国科考小分队在与俄罗斯科考队员汇合后,双方乘坐着俄方中型破冰科考船又开始了联合环普地兹湾和西冰架海极地科考活动,中方的科考队员与俄方队员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他们互相分享了在极地科考中的一些经验,交流着各自国家在极地保护和发展方面的理念。

经过十天的联合科考活动,三方的队伍又要踏上了新的征程。他们乘坐着俄罗期考察船准备前往下一个科考任务点,继续探索南极这片神秘而又充满无限奥秘的白色大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