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 第1184章 登基称帝九

殿内殿外,早已被精心装饰,数以千计的红纱宫灯与崭新的金龙旗帜将夜晚映照得亮如白昼,汉白玉的栏杆上缠绕着锦缎,空气中弥漫着美食与美酒的香气,以及一种轻松而热烈的节日氛围。

殿内,按照严格的等级爵位,设置了数十张宴席。

御座之下,最靠近丹陛的区域,是为新晋的王爵与五位侯爷(苏、雷、周、吴、及以林云为首的十一位三等侯)特设的席位,案几更为宽大,器皿皆为金玉。

其后,则是伯爵、子爵、男爵以及重要官员的席位,一直延伸到殿门之外。

甚至在殿外广阔的广场上,也设下了数以千计的座席,用以款待未能入殿的中下层官员、有功将士代表以及京城着耆。

当秦思源——如今的大夏开国皇帝,换上了一身更为雍容华贵的宴饮龙袍,携盛装的顾清婉皇后再次出现在万寿殿,于最高处的御座落座时,整个万寿殿内外,所有人再次起身,山呼万岁,声浪直透夜空。

“众卿平身!”,皇帝的声音透过特制的传声装置,清晰地传遍宴席,“今日,非为朝会,乃是家国同庆之宴!望诸卿开怀畅饮,共襄此乐!”。

“谢陛下!” ,欢呼声再次响起,随即,悠扬而喜庆的宫廷礼乐奏响,正式宣告这场开国盛宴的开始。

精美的御膳如同流水般由训练有素的宫人呈上,山珍海味,水陆并陈,器皿精美,令人目不暇接。御赐的美酒斟满了臣子手中的玉杯金樽。

最初,宴会还带着一丝朝堂的拘谨。但很快,在酒精与极度兴奋情绪的作用下,气氛迅速升温。

功臣勋贵们纷纷离席,向御座方向遥敬陛下与皇后,然后便是相互之间的敬酒祝贺。

“文信侯,恭喜恭喜!日后政务院还需您多多操劳!”

“武安侯,同喜同喜!扫平北地,就仰仗您和麾下儿郎了!”

“忠毅侯,陛下内府托付于您,真是慧眼识人!”

“靖海侯,他日舰队扬威四海,必是又一桩不世之功!”

……

道贺声、笑语声、碰杯声、丝竹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曲太平盛世的序章。武将们嗓门洪亮,回忆着沙场峥嵘。

文臣们引经据典,畅谈着治国方略;就连那些平日里不苟言笑的科学院“格物侯”们,也面带红光,与同僚探讨着未来的奇思妙想。

皇帝秦思源也并未一直高踞座上,他数次举杯,向殿内外的臣子们示意,甚至特意召几位功勋卓着的老臣至御前,亲切交谈,勉励有加,引得周围一片羡慕与激动的目光。

皇后顾清婉亦保持着温婉得体的仪态,母仪天下的风范深入人心。

皇宫之内的盛宴仅是缩影,这一夜,整个南京城都陷入了空前的欢腾。

皇帝下旨,免除京城百姓一年赋税,并在各主要街市设立官府的食棚、酒食点,免费发放饮食,与民同乐。

秦淮河上,画舫如织,灯火璀璨,笙歌达旦,各大酒楼、茶馆人满为患,人们都在兴奋地谈论着白日的登基盛况、皇帝的英武、新朝的气象。

无数百姓自发地在街头点燃鞭炮,舞动龙灯狮子,孩童们嬉笑追逐,空气中弥漫着硝烟与食物的混合香气,却比任何香料都更让人心醉。

这是一场从宫廷到民间的集体狂欢,是压抑已久的人心在新时代曙光下的彻底释放。

所有人都坚信,一个前所未有的强盛时代已经来临,未来的日子必将更加美好。

盛宴从华灯初上,一直持续到深夜,万寿殿内,不少酒量浅的臣子已然面带酡红,言谈更显豪迈,但仍努力保持着最后的仪态。

殿外的欢闹声也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满足后的宁静。

当夜空的星河渐渐黯淡,预示着黎明将至时,司礼官终于高声宣布盛宴礼成。

皇帝与皇后率先起驾回宫,群臣、勋贵、乃至殿外的所有人,无论醉意几分,皆挣扎着起身,躬身相送,直到那对至尊的身影消失在宫阙深处。

随后,人们才带着满身的酒气、满腔的兴奋与无尽的回味,互相搀扶着,说笑着,议论着,缓缓散去。

南京城的街道上,依旧可见三三两两兴奋难眠的百姓和官员。

当最后一盏宫灯熄灭,最后一缕笙歌消散,历时整整一日的登基大典与国宴,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这一日,见证了皇权的更迭,见证了新朝的诞生,见证了权力的分配,也见证了人心的凝聚。它极尽隆重、奢华与喧嚣,将“大夏”二字,如同烙印般,深深地刻入了每一个亲历者的心中,也刻入了历史的开端。

疲惫的身躯终将休息,但被点燃的激情与梦想却不会熄灭。

当明日太阳升起,一个名为“大夏”的帝国,将带着这开国首日的无尽荣光与磅礴气势,正式开启它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

这一夜的金杯玉盏、欢声笑语,都将化为前行路上最初始的动力与最珍贵的记忆。

当南京城的绝大多数百姓和低级官员尚在昨日狂欢的余韵中酣睡,或带着宿醉的疲惫开始新一天的劳作时,大夏帝国的权力核心已然苏醒,并即将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正式开启它的运转。

次日九点,位于皇城区域内的帝国政务院大厦,那扇沉重的橡木大门缓缓敞开。

与昨日紫宸宫的煌煌天威、万寿殿的奢靡欢庆不同,这里的气氛庄重、严谨,充满了务实的气息。

能够受邀进入此地的,皆是大夏王朝真正的栋梁。

所有在京的、品级在五品及以上的文武官员,以及所有拥有爵位的功勋贵族,共计七百余人,按照早已发放的通知与座次图,沉默而有序地步入政务院最大的会议场所——国议堂。

这座国议堂的设计,本身就彰显着新朝的新气象,前身本就是旧皇宫的一部分,是连接政务院、军部和皇宫的建筑。

秦思源进入旧皇宫后,深感这个皇宫太过巨大,于是分割了很大一部分用作最高权力机构的办公场所,其中就包括这座国议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