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 第1146章 起义军结盟

就在大明朝廷的“平夏助饷”如同瘟疫般在北方大地蔓延,将最后一丝民生元气榨取殆尽之际,那片被战火反复蹂躏的中原腹地,另一股决定天下命运的力量,也在紧锣密鼓地行动。

河南、山西、陕西三省交界处,一片相对开阔而又地势复杂的河谷地带,此时旌旗蔽日,人马喧嚣。

曾经席卷天下的起义军浪潮,在官军围剿、内部倾轧与大夏崛起的多重冲击下,如今只剩下三股最为强大的势力尚存,并在此地举行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会盟。

这三股势力,以其规模和影响力排序,首推“闯王”李自成。

他麾下号称拥兵三十万,实际能战之兵约在五六万之谱,辅兵、流民家属无数,势力范围覆盖了整个河南以及北直隶南部,声势最为浩大。

其次则是“八大王”张献忠,据山西而虎视四方,麾下兵马号称二十万,核心战兵约四万余,以其剽悍善战和手段酷烈着称。

最后则是“曹操”罗汝才,虽兵力稍逊,亦有十万之众的旗号,真正可倚为干城的战兵约两万余人,以其机变狡诈、善于保存实力而立足,控制着陕西东部与河南西部交错的区域。

此次会盟,三方皆深知利害,既带了足够的诚意,也怀揣着极深的戒备。

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各自率领麾下最为核心的谋士、大将以及一千名最为精锐剽悍的亲兵赴会。

这三支小小的队伍,泾渭分明地驻扎在河谷的三个方向,彼此间既能迅速呼应,又保持着微妙的警戒距离。

中央则搭起了一座巨大的牛皮帅帐,作为三方首脑会晤之所。

帅帐之内,气氛凝重而紧张。

李自成端坐主位,其势力最巨,此位当仁不让,他面色沉毅,目光扫视帐下,自有一股久居人上的威势。

左侧是张献忠,虬髯戟张,一双虎目精光四射,虽坐着也难掩其躁动悍勇之气,身后站着义子张可望及大将李定国,皆是一时骁将。

右侧则是罗汝才,面皮白净,眼神灵活,看似一团和气,手指却无意识地在膝上轻敲,其身后谋士吉珪目光闪烁,显然在不停盘算。

简单的寒暄与场面话过后,李自成轻咳一声,率先打破沉默,声音洪亮:“今日我三家会盟于此,不为别事,乃是那江南伪夏,势大难制,已成我等心腹之患!”。

“其志不在小,若待其稳固江南,必然北上,届时,无论我等是据地称王,还是意图天下,皆难免与其一战”。

“为免被其各个击破,唯有联合一途!今日请二位大王前来,便是要商议这结盟共抗之事”。

张献忠闻言,哈哈一笑,声震屋瓦:“闯王说得在理!他奶奶的,那伪夏听说规矩极大,对咱这些‘流寇’出身的那是喊打喊杀,比朱皇帝还狠!联合,是该联合!不过……”。

他话锋一转,虎目眯起,看向李自成,“既是联盟,总得有个章程。谁为主?谁为副?号令如何统一?缴获如何分配?总不能你闯王一声令下,俺老张和罗老弟就带着弟兄们往前冲,好处却捞不着吧?”。

这话直指核心,帐内气氛瞬间紧绷。

罗汝才也慢悠悠地接口,语调平和却绵里藏针:“八大王所言,正是小弟心中所虑。联盟抗夏,乃求生之道,非是一家之事”。

“这盟主之位,关乎数十万弟兄的身家性命,须得德才兼备,能服众望,且这权责,也得划分清楚才是” 。

他绝口不提推举李自成,反而将“德才兼备”、“服众望”抬了出来,暗示意味明显。

李自成麾下首席谋士牛金星见状,立刻出列,拱手道:“二位大王明鉴。我家闯王,高举义旗,拯民水火,麾下兵多将广,据中原之地,抗明军最久,声威远播”。

“由我家闯王担任盟主,号令联军,正是众望所归!至于权责、缴获,自然需共同商议章程,断不会让二位大王与麾下弟兄吃亏”。

“哼!”张献忠身后,大将李定国忍不住冷哼一声,“兵多将广是不假,可这盟主之位,岂是单看人多?当年荥阳大会,亦是群雄共议!”。

“若要论及与明军血战,我西营弟兄转战千里,破城无数,又何曾惧过?” 。

他年轻气盛,直接点出了历史上的义军联合旧事,暗示并非你李自成一家独大。

罗汝才的谋士吉珪也捻须笑道:“李将军勇武,天下皆知。不过,结盟大事,关乎存亡,非仅凭血气之勇”。

“需知审时度势,进退有据。我家将军常言,‘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但这‘心’如何同,‘利’如何断,却需细细斟酌”。

“譬如遇敌,谁为先锋?谁为策应?败了如何,胜了又如何?若无细致约定,恐生龃龉,反为不美” 。

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了具体的操作层面,试图在细节上争取更多主动和对自身有利的条款。

一时间,帅帐之内唇枪舌剑,各方谋士、将领纷纷出言。

李自成一方,牛金星、宋献策等强调李自成的实力与声望,力图确立其盟主地位和主导权。

张献忠一方,李定国、艾能奇等则强调西营战力与独立自主,不愿完全听命。

罗汝才一方,吉珪等人则左右逢源,既不完全附和任何一方,又不断提出各种实际问题,意在抬高自身价码,争取更优厚的条件和更大的自主空间。

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盟主与指挥权: 李自成坚持联盟需有唯一盟主,战时号令统一。

张献忠则主张成立一个“三人联席军议”,大事共决。罗汝才倾向于后者,但提出盟主可在联席决议下有临机专断之权,试图模糊化。

二是兵力调配与作战任务: 谁打头阵?谁负责侧翼?谁守卫粮道?这直接关系到自身实力的损耗。

张献忠不愿自己的精锐当炮灰,李自成也不想独自承担硬仗,罗汝才更是千方百计避免被派往最危险的方向。

三是地盘与缴获分配: 未来若从大夏手中夺取土地城池,如何分配?战利品,尤其是急需的火器、粮草、金银,按什么比例划分?三方对此锱铢必较,争吵尤为激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