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 第1190章 北方决策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第1190章 北方决策

作者:第八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09 18:53:57

城外的爆竹声隐约穿透朱红宫墙,将市井的狂欢气息揉进夏王府的静谧夜色里。

书房内烛火通明,一场决定大夏未来走向的密会正悄然进行,与会者不过五人,却掌控着整个王朝的命脉。

夏王秦思源端坐于上首梨花木椅,黑色新式军服衬得他身姿愈发挺拔。

二十五岁的年纪本应带着几分少年意气,可眉宇间沉淀的威严与眼底的深邃,早已超越了岁月的刻度——那是无数次沙场征伐与朝堂博弈,在他身上刻下的王者印记。

军服领口至衣襟处,金线绣就的云龙纹在烛火下流转着冷光,龙鳞细密如真,龙爪锋利似能破空,每一针每一线都在无声宣告着他在大夏至高无上的权柄。

“今天的市井间倒也热闹”,秦思源指尖轻叩桌案,目光扫过下首四人,语气里听不出喜怒。

他深知,大夏能有今日的烟火气,离不开打破旧制的革新——譬如服饰一道,便彻底摒弃了前朝大明“商人不得衣绸缎”的苛规,百姓可随己意穿戴,唯独龙凤纹样被划为王室专属,这既是皇权的象征,也是无需明令苛责、人人自守的底线。

下首四人皆敛声屏气,坐姿端正。政务院总理苏明哲一身藏青常服,镜片后的目光透着沉稳,手中还攥着一卷待议的行政文书。

军部统帅雷虎则穿着与夏王同款的简化版军服,只是少了云龙纹的缀饰,常年握剑的手骨节分明,周身自带杀伐之气。

王府内相周立民身着素色锦袍,虽无官阶标识,却因掌管王府内务、深得夏王信任,稳居核心之列。

情报局林云则穿得最为低调,玄色长衫几乎融进阴影里,唯有那双锐利的眼睛,时刻留意着书房内的细微动静。

这五人,便是大夏如今的权力核心,从边关防务到民生赋税,从官员任免到密探布防,偌大王朝的每一项重大决策,皆出自这方不大的书房。

雷虎起身行礼,声线如金石相击,打破了书房内的沉静:“大王,秦武与萧破奴的计划书已同时送达”。

“秦武那边决意于港口筑城,以此为根基开辟稳固据点,作为我军深入鞑子地界的前哨”。

秦思源指尖摩挲着桌案边缘,目光落在案上摊开的地图上,港口位置被红墨圈出,与鞑子腹地遥遥相对。

他缓缓颔首,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此计可行,如今我军列装的新式大炮射程逾十里,步枪精准度更是远超鞑子弓矢,凭他们那点兵力,绝无可能攻破坚城”。

“有这么一处基地在,往后进可攻、退可守,倒是省了不少后顾之忧,同时还可以把附近的岛屿全部利用起来”。

“大王所言极是!”,雷虎眼中闪过一丝锐光,补充道,“军部也一致认同此策。这港口据点距鞑子的盛京不过四百余里,沿途皆是一马平川的平原,无险可守”。

“只要我大夏派出三五万精锐,日夜兼程奔袭,不出旬日便能兵临城下,拿下他们那所谓的京城绝非难事”。

话虽如此,他话锋微顿,语气多了几分沉稳,“只是我军已有全盘规划,眼下若贸然派大军深入东北腹地,粮草补给难以为继不说,还容易陷入鞑子的游击牵制,反倒得不偿失”。

“因此眼下只派少量兵力驻守,实为稳妥之举”。

说罢,雷虎从怀中取出另一卷文书,双手递上:“另有萧破奴那边传来的消息,他已在鞑子后方整训出一支五千人的骑兵、一万人的步兵,如今已开始在其腹地袭扰,搅得鞑子后方不得安宁”。

“很好”,秦思源接过文书,快速扫过几行关键信息,随即抬眼看向周立民,语气带着明确的指令,“周相,修罗卫的后勤补给必须跟上,军弩、弹药等物资万不可断”。

“另外,你即刻组织一支商队随军同行,需兼顾补给与战后事宜,这是重中之重,不可懈怠”。

周立民闻言立刻起身,躬身应道:“臣遵旨!臣已按商议之策,组建了一支五千人的武装商团,他们不仅会为修罗卫运送军资补给,还会同步收购战场缴获的战利品,确保物资流转不滞”。

秦思源抬手示意他坐下,指尖轻轻点了点桌案:“此事你办得妥当,本就是先前定下的章程”。

他话锋一转,目光沉了几分,“这所谓的‘战利品’,核心便是草原上的战马与牛羊”。

“眼下大夏最缺的便是战马,骑兵规模上不去,军队机动性便始终差着一截——若非夏军自建军起便坚持跑步拉练,以步兵耐力弥补机动性不足,怕是早有掣肘”。

书房内一时静了些,众人皆明白战马的重要性。

秦思源继续说道:“可光靠拉练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尤其是禁卫军,他们作为我大夏最精锐的力量,日后要配备最新式的武器,肩负着镇压天下、驰援各地的重任,必须要有足够的机动性”。

“在可大规模列装的新式交通工具尚未造出之前,骑兵便是无可替代的关键,他们必须能在最短时间内,奔赴大夏任何一处需要的地方”。

当然,还有一个大家都知道的理由,这支商队也是牵制修罗卫的存在,不让修罗卫这支队伍脱离掌控。

就在秦思源话音落下的瞬间,一直静听的苏明哲缓缓起身。

他将手中的新政文书轻轻放在桌案上,镜片后的目光先扫过舆图上那处红圈据点,又落回秦思源身上,声音沉稳却带着难以掩饰的激昂:“臣,恭贺大王!”。

这一声贺语掷地有声,瞬间打破了书房内对后勤与战马的沉凝氛围。

苏明哲微微躬身,语气里满是对大夏功业的振奋:“自大夏立基以来,我军所战多为平定内乱、整合疆域,虽百战百胜,却始终困于‘内战’之局”。

“可今日不同——秦武筑城控港,萧破奴扰敌腹地,这是我大夏第一次挥师对外,对手还是纠缠大明近百年、掠我汉地子民、毁我中原河山的鞑子!这一战,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我大夏扬眉吐气、正名天下的开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