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 第1166章 斥候交锋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第1166章 斥候交锋

作者:第八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09 18:53:57

“够了!”多尔衮站起身,身上的甲胄发出轻微的碰撞声,“本帅再说最后一次,行军之事,由本帅全权做主!谁敢再私下议论,或是质疑本帅的决策,休怪本帅以军法处置!”。

他眼神锐利如刀,扫过两人,“岳托,念在你是宗室子弟,今日便不与你计较。若再有下次,休怪本帅不讲情面!”。

岳托紧紧攥着拳头,指甲几乎嵌进肉里,他看着多尔衮冰冷的眼神,知道今日再争辩下去,也只会自讨没趣,甚至可能被安上“扰乱军心”的罪名。

他重重哼了一声,转身便朝帐外走去,帐帘被他甩得“啪”地一声作响,满是不甘与愤恨。

萨哈廉见状,忙又向多尔衮躬身行了一礼,低声道:“叔父,那侄儿便先告退了,定会好生劝劝岳托贝勒”。

说罢,也匆匆跟了出去。

帐内恢复了安静,多尔衮重新坐回案前,却再无心思把玩玉扳指。

他看着案上的行军图,目光落在港口据点的位置,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他并非真的怕了夏军,只是现在的后金,表面强盛,实则内部暗流涌动。

皇太极对他的猜忌日益加深,其他宗室也在暗中觊觎权力,若是此次大战打赢了,功高震主,怕是会引来更多猜忌。

这一切都是权力使然,皇太极对多尔衮兄弟的处置并非简单打压,而是围绕“恩威并施、分化制衡”展开。

既借助他们的军事才能为后金效力,又通过一系列手段削弱其潜在威胁,双方矛盾的根源,本质是后金早期“汗权与旗主分权”的结构性冲突,以及努尔哈赤晚年皇位继承风波埋下的旧怨。

努尔哈赤去世时未明确继承人,仅确立“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制度,多尔衮三兄弟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因母妃阿巴亥受宠,不仅掌控当时地位最高的两黄旗,还拥有“共议国政”的核心权力,是皇位的重要竞争者。

皇太极登基后,为消除这一威胁,先联合代善、阿敏等年长贝勒,以“阿巴亥殉葬”为由逼死其母,随后通过“黄白互换”,将象征汗权正统的黄旗收归自己与长子豪格麾下。

三兄弟的势力从两黄旗降为两白旗,权力基础首次被削弱,这成为双方矛盾的起点。

为进一步制衡,皇太极首先着手拆分三兄弟的旗权纽带:阿济格作为长子且手握镶白旗旗主之权,性格鲁莽却具实权,天聪四年,皇太极以其“未经请示为多铎聘娶蒙古女子”为由,罢免其旗主之位。

改由年仅十四岁的多铎接任,既拆解了三兄弟中最具行动力的长兄力量,也让年幼的多铎更易掌控。

同时还通过“重新编旗”,逐步将两白旗中的部分牛录划归其他贝勒,或析出蒙古牛录编入蒙古八旗,稀释三兄弟的兵力占比。

在具体行事中,皇太极常借“小过错”敲打二人,既打压气焰又留有余地:天聪七年多尔衮招降孔有德、耿仲明立下大功,却因“未及时报备招降细节”被罚银千两、马十匹,实则提醒其“功高不能盖主”。

天聪八年多铎因“放纵士兵劫掠、延误进军”被当众斥责,罚银五百两并削去两个牛录,既是惩戒也是向其他旗主传递“汗权高于旗权”的信号。

此外,皇太极还刻意扶持与多尔衮兄弟有矛盾的势力形成制衡:他抬举长子豪格,让统领正蓝旗的豪格多次与多尔衮共同领兵,利用二人因“黄白互换”结下的旧怨制造权力竞争。

同时拉拢手握正红旗、镶红旗且威望极高的代善父子,在议事时若多尔衮主张激进,便借代善父子“粮草不足、需稳扎稳打”的意见压制其话语权。

说到底,皇太极对多尔衮兄弟的这些动作,并非单纯个人恩怨,而是后金从“部落制共议”向“中央集权帝制”转型的必然选择。

努尔哈赤留下的“八贝勒共治国政”本质是旗主分权,汗权虚弱,皇太极登基后的核心目标是强化汗权。

而手握两白旗且有“努尔哈赤遗脉”正统性的多尔衮兄弟,正是“分权势力”的核心代表,打压他们就是削弱旗主分权、为清朝皇权独大铺路。

但皇太极也清楚二人是八旗中最具军事才能的力量,不能彻底废黜,只能选择“制衡而非消灭”。

多尔衮越想越烦躁,他知道夏军的厉害,若是这次打输了,他的正白旗也将万劫不复,缓行,不过是他在夹缝中,为自己争取的一点时间罢了。

而且这次出征完全是皇太极又一次打压其余旗主的手段罢了,岳托和萨哈廉这两个蠢货还看不穿。

想到这里多尔衮眉头又是一皱,正蓝旗旗主是豪格,这次居然没有出征,而是让萨哈廉代掌出征,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

帐外的篝火依旧在燃烧,却照不进帐内的幽暗,正如后金高层的勾心斗角,层层叠叠,不见天日。

鞑子大军依旧在雪原上拖着绵长的队伍缓缓挪动,马蹄踏过积雪的声响沉闷而拖沓,仿佛连凛冽的寒风都吹不散这股行军的慵懒。

但即便是这般缓进,大军出征前的斥候先行却半点不含糊——两队来自不同阵营的斥候,早已在这片无边无际、白雪覆盖的荒野上展开了无声却致命的厮杀。

鞑子斥候多是自幼在马背上长大的老手,擅长借着雪丘、枯树隐蔽身形,射出的羽箭又快又准。

大夏这边的斥候则更懂协同配合,常以小队为单位设伏,短兵相接时的弯刀劈砍利落干脆,雪地上不时溅起的血珠,转眼就被寒风冻成了暗红色的冰粒。

为了在这场斥候较量中占据上风,更重要的是摸清鞑子大军的虚实、伺机毁掉对方赖以攻坚的大炮,秦武下了血本。

他将禁卫军麾下所有可用的战马,连同修罗卫中擅长奔袭的骑兵战马尽数集中,凑出了一支足足两千骑的精锐骑兵队伍。

这支队伍人马皆披轻便的御寒甲胄,马背上除了必备的弓箭、弯刀,还驮着专门用来破坏火炮的火油与炸药,既是侦查敌情的“千里眼”,也是暗藏杀机的“手术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