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 第1099章 出兵!下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第1099章 出兵!下

作者:第八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09 18:53:57

“海路?风险太大了!”,赵垣立刻反驳,“现在是秋汛,海上风浪大,咱们的战船虽说比鞑子的渔船强,可载着两万兵马,一旦遇着风暴,船翻了怎么办?”。

“而且辽河口有没有鞑子的守军,咱们根本不知道,上岸要是遇着埋伏,麻烦就大了!”。

“风险大,收益更大!”吴岳寸步不让,指挥棍在“辽河口”狠狠一点,“咱们查过情报局的情报,鞑子把所有能打仗的兵都派去大明了”。

“盛京只剩几千老弱残兵,辽河口的守军更是只有几百人,都是些刚抓来的汉人壮丁,根本没战斗力!咱们从辽河口上岸,三天就能摸到盛京城下,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他顿了顿,又指向山东沿岸:“至于风浪,秋汛虽险,但咱们贴着海岸线走,能随时靠岸避风暴,比走外海安全得多!而且山东沿岸的渔户,早就被鞑子逼得活不下去了,咱们路过时还能招些渔户当向导,熟悉海路!”。

“补给呢?海上运粮,一旦被风暴耽误,士兵们要饿肚子的!”,周瑾追问,语气里仍有疑虑。

“不用等粮船!”,吴岳胸有成竹,指挥棍指向“盛京”城外的粮库标记,“鞑子的粮库全在盛京!他们劫掠大明的粮食,都往盛京运”。

“咱们只要拿下盛京,就能缴获他们的粮库,到时候不仅不用愁补给,还能断了北方鞑子的后路——他们没了粮,不战自溃!”。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指挥棍在沙盘上沿着“南京-长江口-山东沿岸-渤海-辽河口-盛京”的路线反复推演。

有人算行程:“走海路,顺风顺水的话,二十天肯定能到辽河口,比陆路快了整整一个月!”。

有人算战力:“辽河口守军弱,盛京空虚,咱们一万禁卫军都是精锐,还有野战炮,拿下盛京没问题!”。

还有人算风险:“避开了鞑子的主力,不用跟大明的残兵扯皮,一路直捣黄龙,就算遇着小股鞑子游骑,咱们船上的火炮也能应付!”

讨论声渐渐平息,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这条海路路线上。

秦思源见状,终于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吴参谋说得对,走海路,就是最优解”。

他走到沙盘前,指挥棍沿着那条海路路线缓缓划过,语气冷冽:“鞑子以为咱们只会跟他们在陆地上拼,以为大海是他们的屏障”。

“咱们就偏偏从海上打过去,让他们知道,大夏的兵,既能陆战,也能海战!传令下去,就按这条路线制定作战计划,舰队三日内集结完毕,禁卫军即刻整装,准备启航!”。

“遵大王令!”,二十几位参谋齐声应和,指挥棍在沙盘上重重一磕,眼神里满是激昂。

王府参谋立刻俯身记录军令,笔尖在纸上划过发出沙沙声响。

好在南京近郊的海军舰队正处于训练状态,随时能集结待命,反倒是禁卫军的调动多了几分周折。

这时,一名王府参谋上前一步,语气带着几分顾虑:“大王,禁卫军主力多已外派征战,眼下只能调动南京周边的驻军。若再抽走一万禁卫军北上,南京附近便只剩三千禁卫军驻守,这是否……”。

“呵呵”,秦思源轻笑一声,目光扫过众人,“禁卫军是本王的军队,地方守备军、水师难道就不是?难道他们护不住南京,护不住本王?”。

那参谋脸色一凛,当即躬身:“臣知错,请大王恕罪”。

“无妨”,秦思源摆摆手,语气严肃了几分,“只是这种分彼此、不利于军队团结的话,以后不要再提”。

话音刚落,一名侍从匆匆闯入作战室,躬身禀报道:“大王,台湾方面传来急报,奏报已送到前厅”。

秦思源点头,转向参谋们吩咐:“你们继续完善作战计划,今日务必拿出最优方案”。

说罢,便在众人的恭送下离开了作战室。

回到书房时,王相周立民已等候在案前。见秦思源进来,他行过礼后直接说道:“大王,台湾战事不顺,吴将军与李谦等人联合递了文书,请您定夺”。

秦思源接过文书,快速翻阅完毕,脸上露出一丝无奈:“既然强攻不下,便先缓一缓”。

“眼下咱们没有多余海军支援台湾,不过三千禁卫军必须稳住台湾其余区域,为日后战事铺路,不管怎么样,台湾是一定要拿下的”。

“臣也是此意”,周立民接话,“奏报中还提,荷兰人有意派使者来谈,按对等原则,对方或会派王室使节团,这一来一回,怕是要耗些时日”。

“时间长点便长点,先解决鞑子的事要紧”,秦思源语气坚定,“绝不能让鞑子灭了大明”。

“否则北方一崩,对我大夏百害而无一利,你的任务,就是统筹调拨物资,务必保障远征三万将士的后勤,明白吗?”。

“臣遵命”,周立民应声,随即面露难色,“只是王府此前已支援多场战事,此次再调拨三万人的物资,府库恐怕会捉襟见肘”。

“具体缺些什么?”,秦思源追问。

他对王府家底心中有数,粮草储备向来充足,根本就不像大明那样处处受困于粮草,大夏却无此忧。

说来也奇怪,同样是小冰河时期,人也是那些人,地也是那些地,嗯,也不绝对,大夏对农事改进了很多,对农家肥的使用有一个系统化的改进。

不过这都算什么,大夏可没有收去百姓重税,反而控制了粮价,但大夏就是没有缺粮的危险。

从这一点来看,大夏的制度远远优于大明,合该大夏取代已经腐朽的大明。

周立民早有准备,“主要是军工方面的,战事实在密集,军工方面已经不堪重负了”。

秦思源想了一下,“这样吧,招募人手扩大军工厂的生产,保证各个战场的后勤保障”。

说完看了一眼很憔悴的周立民,“周相也是辛苦了,等本王登基时不会亏待周卿的”。

“臣不辛苦”,周立民喜形于色,“臣定不会辜负大王的信任,保证王府麾下各方面的运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