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 第1051章 攻击福州城上

秦二行事向来雷厉风行,此刻更无半句赘言。

他目光如炬,转向侍立一旁的副将,果断下令:“本将亲率两千禁卫军精锐,再配五千步卒,即刻启程,直扑福州城!绝不能让城里那些‘肥羊’趁乱溜了!”。

福建行省因海贸富甲天下,巨贾豪绅云集福州。

若让这些人携着万贯家财逃之夭夭,对大夏朝廷而言,无异于放走了一座座会移动的金山银库,损失难以估量。

这正是夏军将领的“本事”所在——不仅要会打仗,更要懂得为朝廷聚敛财富、截留资财。不会“抢钱”、“抢物资”的将领,在夏军体系里,那才叫不称职!

“末将领命!”,副将抱拳应诺,但随即脸上掠过一丝犹疑,谨慎进言道:“将军明鉴,虽说林局长密报称福州城头的大炮似乎出了岔子,可我军毕竟也未携重炮随行”。

“若无攻坚利器,仅靠血肉之躯强攻坚城高墙,这伤亡恐怕……”。

他话未说尽,意思却已明了——强攻代价太大,是否太过冒险?

说完还看了一眼林云,给他投去一个抱歉的眼神,毕竟林云是大王近臣,他这样质疑是有点得罪他的。

不过林云却回以他一笑,他对这个并不在意,他始终记得大王的一句话,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来做,人家是军方将领,质疑是理所当然的。

“哼!本将在你眼里,就是那等莽撞蠢夫不成?”,秦二剑眉一竖,锐利的眼神瞪了副将一眼,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我此去并非即刻攻城!是要抢在城破消息彻底传开、富户们闻风而逃之前,将福州城四面出口牢牢锁死!一个也别想溜出去!”。

他用力一挥手,加重语气,“你且留在此地,统率一千禁卫军,一是严加看守这些降兵俘虏,二是就地扎营,等候后续大军抵达汇合”。

“待援军一到,你即刻点齐一万人马,火速开赴福州增援于我!”。

听到将军并非要立刻强攻,而是执行更为稳妥的“瓮中捉鳖”之策,副将心中疑虑顿消,肃然应道:“末将明白了!定不负将军所托!”。

秦二微微颔首,不再多言。

他心中盘算已定:自己带七千精锐先行围堵福州,副将留守并接应后续援军,待其引一万人来援,福州城便唾手可得。

至于那剩下的万余后续部队,其去向已不言而喻——趁着福州被困、福建群龙无首之际,正好分兵扫荡福建全境各州县!

待到福州城破,整个福建的抵抗力量,想必也已在这雷霆万钧的攻势下土崩瓦解,再无大的阻碍了。

次日一早,秦二麾下的大军已然拔营,七千精锐列队如长龙,沿着官道向福州方向开拔。

队伍旌旗招展,甲胄在微光中反射着冷硬的光泽,步伐整齐划一,踢踏声沉稳有力。

经历了昨日的激战,士兵们脸上却不见丝毫萎靡,反而透着一股昂扬锐气,仿佛那场战斗不过是热身的序曲,真正的盛宴才刚刚开始。

整支队伍像一柄出鞘的利刃,带着一股斩断晨雾的决绝,迅速消失在远方的地平线尽头。

吴忠国和林云并肩伫立在营地旁的一处高坡上,目光追随着那远去的队伍,直至最后一抹旌旗也隐入视野之外,清晨的微风吹拂着他们的衣袍。

“我等何幸,竟能在大王麾下征战啊!”,吴忠国忍不住再次感叹,声音里充满了由衷的感慨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豪迈。

林云默然颔首,目光深邃,吴忠国这句话,他感同身受。

在夏国,从上至下形成了一种迥异于他所知世界的军事氛围。

大王和军部高瞻远瞩,只负责制定关乎国运的大战略方向——比如拿下福建,打通海贸,充实国库。

一旦战略目标确立,具体的战事如何打、何时打、用什么战术,前线将领拥有极大的自主权。

军部不会隔空微操,更不会派个不懂行的监军指手画脚。

上头的要求清晰而务实:第一,不惜代价也要达成战略目标。

第二,在达成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将士们的伤亡。

第三,嗯,还得会搞钱,把仗打得有赚头!这第三条,几乎是刻在夏军将领骨子里的本能。

林云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了那位紫禁城中的大明皇帝——崇祯帝朱由检。

崇祯并非昏聩无能之辈,他宵衣旰食,励精图治,一心想要挽狂澜于既倒。

然而,正是这份过度的焦虑和刻入骨髓的多疑,让他对军事的干预达到了事无巨细、近乎窒息的地步。

他深居九重宫阙,却自以为洞悉万里之外的战场。一道道圣旨如同无形的枷锁,越过千山万水,直接套在前线将领的脖颈上。

从军队该走哪条路行军,到何时该进攻、何时该防守,甚至连营寨该扎在何处,都要由他这位远在千里之外的皇帝来“圣裁”。

他无视将领基于实地勘察和瞬息万变战局做出的专业判断,只凭自己的臆测和一时的情绪(尤其是“急于求成”)来发号施令。

在对抗后金铁骑和剿灭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军的生死存亡之战中,这种违背基本军事规律的强行遥控,不知葬送了多少良机和将士的性命!

更致命的是他那深入骨髓的猜忌,战事稍有不顺,他便疑心将领拥兵自重、作战不力,甚至通敌。

于是乎,统帅如同走马灯般更换,轻则革职查办,重则下狱论死。

多少有勇有谋、本可力挽狂澜的将星,或因冤狱被磔杀,或因掣肘而无法施展抱负。

中枢指挥系统在频繁的换帅与诛杀中陷入一片混乱,军队士气低落,战力被严重内耗。

此外,崇祯将一切核心权力牢牢攥在手中,高级将领的任命、军队的调动,无不需要他的朱笔御批。

地方督抚、前线统帅,哪怕面对瞬息万变的战机,也不敢擅专,必须事事请示,层层上报。

这严重迟滞了军事行动的效率,彻底扼杀了战场所需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他空有救国之心,却因其刚愎自用、多疑焦虑下的过度干预,亲手将大明王朝推向了更快的覆灭深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