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 第985章 南京城流血日

南京城,禁卫军进城已经整整五日,在他们进城第三日时,城外就又赶到了两万人。

这两万人的到来,让原本有些紧张的局势变得简单起来。

秦思源深知,要想彻底平定南京城的混乱局面,必须采取果断措施。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带来的所有人马全部派进了城里,一场轰轰烈烈的扫荡行动就这样开始了。

一共三万多士兵分成若干个小组,开始对每一个街道、每一个坊进行地毯式搜索。

他们一边接受城里百姓的诉苦,了解当地的情况,一边直接抓捕那些地痞流氓,尤其是那些在大乱中异常活跃的人。

在这短短三天内,禁卫军士兵们展现出了极高的效率和执行力。

他们毫不留情地打击那些犯罪分子,让南京城的治安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据不完全统计,在这三天里,禁卫军共抓捕了近四万人,这才使得南京城基本恢复了平静。

当然,在如此大规模的行动中,难免会有一些误伤。

但秦思源认为,现在还不是详细甄别的时候,当务之急是先稳定局势。

因此,所有被抓的人都被统一赶到了城外的一个大军营里,由五千名士兵负责看守。

接下来,秦思源从这五万多人中挑选出了有确凿证据、罪大恶极的一千人,将他们押解到了城里。

这些人将面临严厉的审判和惩处,以儆效尤。

与此同时,官府的整顿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经过一番梳理,傅淑训被任命为南京城临时总管,负责管理这座城市的日常事务。

此外,大约有三百余名低级官员也得到了相应的任命,再加上从夏国赶来的五百吏员,基本上算是把南京城里的架子搭了起来。

应天府署衙内,傅淑训和秦大相对而坐,两人中间隔着一张宽大的书桌,上面堆满了各种文件和卷宗。

这两个人,一个是应天府的总管,一个是城中的最高军事指挥官,他们此刻正讨论着城中的事务。

然而,秦大的心思显然并不在这里,城外的战斗随时都会打响,他的心早已飞到了战场上。

但尽管如此,他还是努力保持着镇定,与傅淑训交流着。

“傅总管,城里的事情已经差不多理顺了,本将会留下五千人,其中三千人负责守城,两千人暂时充当衙役”,秦大说道,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急切。

傅淑训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他知道秦大急于出城参战,这是一个将领的本能。

但他也有自己的顾虑,于是问道:“秦将军走了谁来协助于我?”。

秦大微微一笑,回答道:“你都已经得到大王的认可了,就不用害怕什么,大王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

“再说你也是知道的,江南联军都已经聚集了十几万人,我估计大王可能要收网了”。

傅淑训当然知道江南联军的事情,同时也知道那是现成的军功,谁都不会视而不见。

但他还是有些担心地说:“城里倒是基本理清了,只是那些权贵府邸怎么办?”。

这些天里,夏军只清理了坊市,对于权贵官员的府邸却还没有动手。傅淑训对此感到有些疑惑,所以才有此一问。

秦大听了,随意地摆了摆手,然后语气平淡地回答道:“那就不是我能决定的了,大王派了专人去处理”。

他的声音听起来并没有太多的波澜,仿佛对这件事情漠不关心。

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有些事情并非军方可以轻易插手,就像抄家这种事情,其中牵扯的银钱数额巨大,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各种问题。

夏国的规定确实有些奇怪,与明朝的做法大相径庭。

在明朝,抄家时通常能够上下其手一点,但在夏国却是绝对不被允许的。

一旦被查出有任何问题,相关人员会立刻受到严厉的惩处。

不仅如此,夏国还有一支专业的清算队伍,他们会将每一分每一毫都算得清清楚楚。

秦大之所以不想过多沾染此事,正是因为担心手下有人会在这个过程中手脚不干净。

毕竟,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他作为负责人肯定是要承担责任的。

傅淑训听到这里,不禁心中一惊,连忙问道:“大王已经动手了吗?”。

“那是当然”,秦大稍微思考了一下,接着说道,“有些事情你需要明白,大王现在可是非常缺钱的,这些人一个都别想跑掉”。

这相当于说得很直白了,傅淑训是个聪明人,拱手道,“多谢秦将军提醒”。

就在此时,一支规模庞大、人数众多的队伍正缓缓地朝着魏国公府前进。

这支队伍由五百多人组成,他们整齐划一地行进着,仿佛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

这支队伍并非普通的队伍,而是夏王府专门负责抄家的专业团队。

他们不仅精通财务账目,还擅长点检财物、护卫运输等工作。

这样一支全能型的队伍,每支都有五百人左右,他们全名是“王府稽查团”,对外都称稽查团。

夏王府为了查抄钱财,养了足足十支这样的队伍,总人数达到了五千人之多!

这些“稽查团”有着独立的一套运转规则,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大型的抄家活动需要进行,他们就会迅速出动,展现出高效而专业的一面。

就连之前清理松江府这样的大工程,也是由他们负责完成的。

可以说,“稽查团”在夏王府的运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抄家的同时也负责着整个王府产业的账目。

当这支队伍抵达魏国公府门前时,门外守卫的禁卫军连长马上迎了上去。

一番交谈验证后,连长介绍道,“这个国公府的武装已经全部解除,府里就剩下大概两百的老弱妇孺”。

“嗯,本官第三稽查团团长王东伟,奉大王令前来查抄魏国公府,查抄过程中请你派人监督”,王东伟面无表情的说道。

这也是夏国的规矩,查抄过程中都是相互监督,最后还要互相签字,规矩非常的森严。

连长敬了一礼,“遵命”。

说完就上前砰砰砰的开始敲门,几分钟后,府门缓缓打开,一个老头伸出一个脑袋,“各位军爷,你们有何贵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