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春秋晋国风云 > 第113章 晋楚城濮大战(2)

春秋晋国风云 第113章 晋楚城濮大战(2)

作者:千里草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3 12:35:49

晋文公听后大喜,看来,任命先轸当中军元帅是对了!这家伙,头脑灵光得很啊。

晋文公认为,先轸担任中军元帅绝对是一个正确选择,因为先轸刚刚果断处理了一个意外事件:诛祈瞒。

祈瞒是中军大夫,就在晋军教训了曹、卫两国后,暂时没有军事行动,那中、上、下三军负责战马管理的大夫,就要抓紧时间放养战马以及运输辎重的牛。

中军大夫祈瞒正是负责这些杂务的,他命人将牲口放养出去后,结果一部分牲口走失了。

祈瞒派人去寻找牲口,结果牲口倒没找回来,最后还将前锋的左旃给弄丢了。

左旃是一种大红色的旗帜,军队行进时,左右各一面,旗开两道讲的便是左右二旃。

左旃居然丢了,这个责任是必须追究的。先轸征求了军中司马赵衰的意见后,下令给予祈瞒斩首示众的惩处!

前面我们说过,祈瞒一直以来便是晋文公的重臣。此时因为犯了一个这样的错,便被追究最严厉的主体责任,斩首示众!

加上先前因违反军令而被处死的颠颉,以及被撤职的魏犨,晋军军法之严令人心惊。

从此,晋军上下更加严遵号令,更加勤勉职守,谁都不敢怠慢。

这正是先轸为达到与楚军一战而胜之所立的军威,唯有严明纪律才能立威,才能焕发晋军最强的战斗力!

一切按先轸计策在行事,一切都很顺利。

应该说,一切正按先轸所设想的有序推进:

首先是割让曹国、卫国部分土地给宋国。宋国很高兴,也很爽快地拿出一大笔贿赂金出使秦、齐两国。

然后是秦、齐两国。两国得到一大笔贿赂都很高兴,很爽快地答应愿作中间调停人,赴楚军军营作说客,希望楚军主帅成得臣撤离宋国。

接下来皮球便到了楚军统帅成得臣身上,成得臣也感到了很大的压力。

现在是晋、秦、齐等国都在帮助宋国,而自己又迟迟未攻下宋都城。如果不答应的话,那极有可能与晋军交战,但与晋军交战则是违反了楚王的命令。

成得臣终于下定决心从宋国撤军,他对晋国提出了撤军的条件:晋国必须从曹、卫撤军!

先轸很爽快地答应了,但他却从中做了一个手脚。

在先轸的策划下,晋文公把曹共公叫来,对曹共公道:“看在大家都是姬姓诸侯的份上,寡人不想把事做绝,就让你曹国复国吧。

但有一个前提条件,曹国必须公开声明与楚国断绝关系,宣誓今后与晋国交好。”

晋文公又对在卫国暂行国君职务的公子叔武道:“看在大家都是姬姓诸侯的份上,寡人不想把事做绝,晋军马上撤军。

但有一个前提条件,卫国必须公开声明与楚国断绝关系,宣誓今后与晋国交好。”

曹、卫两国此时在晋国大兵的威胁下,哪敢不同意?

于是,令成得臣火冒三丈的一份国际声明来了:曹、卫两国从此坚定地跟着晋国老大哥,断绝与楚国的盟国关系。

这样一来,成得臣提出的要求就完全毫无意义了:为了你曹卫两国,咱楚军这才极不甘心地从宋国撤退。现在倒好,你们倒向了晋国,这纯粹就是在开国际玩笑!

成得臣火大了,晋国人太欺负人了!

成得臣立即请示楚成王,要求楚成王允许楚军向晋军发起进攻。

楚成王也很火大,他的火大有两个原因,一是成得臣把事情搞成这样,说过不要与晋军交战,结果还是不得不战。

二是对晋国的愤怒,你晋国人也着实可恨,怎么可以这样做?

他知道,此时如果强令成得臣率楚军撤退,那等于是楚国杨白劳一场。不,应该说是丢了夫人又折兵。

宋国没打下来,反而是丢掉了曹国、卫国两个小弟。

这两个小弟一丢,那楚国好不容易在中原收服的这些个小弟不是对楚国深深失望?那以后楚国还想要在江湖上混么?

在成得臣的再三请求下,楚成王决定与晋一战,并派出援军供成得臣调遣。

这个时候的楚成王,虽然极不情愿与晋国一战,但他相信成得臣,相信他率领楚军一定会战胜晋军!

成得臣率军撤离了宋国,朝着卫国的方向进发。卫国,正是那个伪君子重耳率晋军驻扎的地方。

先轸冷冷看着这个这一切,他知道,一场决定晋国命运、决定自己是否成就真正的名将、决定晋国是否从此崛起称霸中原的大战,即将打响!

这是两个大国之间第一次真正的正面交锋,是两员名将的角逐,该把战场选择在哪里呢?

最佳的决战地点已经在先轸心中,那便是城濮。

本来,他完全可以直接在那里将军队部署好,但他认为这太浪费了。所有有利于晋军胜利的资源,必须用足。

先轸已经动用了一个重要资源,那便是外交资源,即成功地调动了秦国、齐国两大国!

秦、齐这两大国听说晋国已经答应了楚国的条件,但楚国却出尔反尔,居然还要攻打晋军。

这说明自己拿了人家宋国的好处费却没办好事,而事情就坏在楚军统帅成得臣身上,既然那么不给面子,那就帮晋国人与楚国干一架吧。

原本坚定地站在楚国一边的鲁国人,也已经撤军回国了。至少,鲁军不会再帮助楚军了。

城濮大战之外交战,晋国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其实在此之前,先轸已经赢得了这场战争的另一个胜利,那便是心理战!

对一员名将来讲,了解自己的对手那是必修课。对楚军统帅成得臣,先轸太了解了。

成得臣作为楚国名将,自出道以来,可以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这次讨伐宋国,却偏偏遇到了麻烦。

自公元前634年楚军北上讨伐宋国,一直到现在公元前632年春天,整整一年多,成得臣居然没将宋国拿下!

久攻宋国而不下,已经令成得臣火很大了。而先轸以复国为条件使曹、卫两国背叛楚国,更令成得臣火大。

一个在临战前总是发火的统帅,肯定是要犯错的。战场无小事,任何小的差错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先让你成得臣火大,再让你成得臣在判断上出差错,这正是先轸想要的。

而让成得臣在判断上出差错,那就使计。先轸的计策就是示弱诱敌!

成得臣亲率楚军向卫国推进,速度很快,不久楚军就进入了卫境。

但成得臣的情报显示,晋军逃遁了!

逃?任你逃到天涯海角,老子也绝不放过你!成得臣下令追赶。

于是,晋军不断后退,而楚军不断追赶。

成得臣相信自己以及自己所亲率的楚军将士,足以令晋国佬害怕!

在成得臣看来,如果说是一场攻城战,在冷兵器时代,确实不利于攻方。但放眼天下,有哪个诸侯国在阵地战中可以叫板大楚雄师?

成得臣是这样想的,他的大将们如斗越椒、成大心、斗宜生、斗勃等人也都是这样想的。他们不得不想,先前伐宋无功,但现在有了一个击败晋军立战功的机会,谁不想得到?

晋军逃,楚军追,一连追了三天。终于,成得臣发现,晋军不跑了。

晋军在这个叫城濮的地方停了下来,并且设营驻扎了下来。

成得臣也命令将部队驻扎下来,与晋军对垒。就这样,公元前632年4月初,春秋历史上最着名的一场战役终于要开战了!

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临濮镇一带。晋楚争霸这重要一战,当然成就了如今的临濮镇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我们先看看两军的排兵布阵情况吧。

首先是楚军,统帅成得臣,楚国令尹,自领中军。成得臣之子成大心、大将斗越椒等人为副,以若敖六卒、楚王增派的左广卫队以及楚国太子卫队为主力。

楚左军由副帅斗宜生率领,主要由楚国申、息两县楚国精锐为主,这是楚国北上中原最常用的精锐武装。

楚右军由大夫斗勃率领,以陈、蔡两**队为主,战斗力相对较差。

一句话,楚军将领悉数为若敖氏家族当时最牛的那一批人,都是猛将。

那总兵力大约多少?楚中军若敖六卒,每卒30乘,每乘100人,六卒则约人。太子东宫卫队大约30乘,3000人。楚王左广卫队15乘,1500人。

估摸一下,楚国中军大约人,别小看这两万多人的部队,那是精锐中的精锐,且全部为战车部队。

斗宜生所率的楚左军约200乘,兵力人。斗勃率领的楚右军200乘,兵力人。

就这样,楚国投入城濮战场上的总兵力约六七万人。根据战场形势需要,成得臣还可以调动许国和郑**队。

但此时,成得臣认为,要击败晋军,甚至消灭晋军,自己所率领的部队完全足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