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四合院:开局傻柱拒绝道德绑架 > 第332章 身体的极限,精神的极限

于是,一场针对娄氏集团及其灵魂人物何晓的围剿联盟,在暗流涌动中迅速结成。

李超人得到了来自汇丰等英资财团的鼎力支持,其手中可动用的资金瞬间膨胀至一个天文数字——上千亿港元!这笔足以撼动整个港股市场的巨资,被毫不吝惜地投入战场,目标直指何晓及其掌控的娄氏系资本。

与此同时,国际资本市场上的秃鹫们也嗅到了血腥味。

大量国际热钱、对冲基金闻风而动,如同嗅到腐肉的鬣狗,纷纷涌入港股市场。

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在这场两大巨头(实则是多方联盟对娄氏集团)的惨烈搏杀中,寻找缝隙,火中取栗,分得一杯羹。

巨量资金的涌入,如同给本已炽热的炉火浇上了滚油。

恒生指数被节节推高,许多股票的价格脱离了基本面,在狂热的气氛中扶摇直上。

无数被财富效应吸引的普通散户股民,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怀揣着“大显身手、一夜暴富”的梦想,纷纷开户下场。

港交所的交易大厅人声鼎沸,电话委托线路几近瘫痪,整个市场陷入一种近乎癫狂的亢奋状态,“火热”二字已不足以形容,更像是烈火烹油,沸腾欲炸!

面对这骤然升级的战局,面对李超人携英资与国际游资的汹汹来势,何晓却显得异常平静。

他站在娄氏集团总部顶层的全景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这座沸腾的城市,嘴角甚至勾起了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李超人想玩?”他低声自语,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好,那我就陪他好好玩玩。

这场大戏,才刚刚拉开帷幕。”

他并非盲目自信。

这场突如其来的高强度金融对抗,在何晓眼中,恰恰成了锤炼他麾下金融军团的最佳磨刀石。

他深知,未来在倭国市场策划的那场规模更为宏大、操作更为复杂的做空战役,需要一支经验丰富、配合默契、能打硬仗且能打持久战的精锐之师。

眼前这场港股鏖战,正是检验和提升团队战斗力的绝佳机会。

他立刻下令,将这场与李超人及英资联军的对抗,作为一次最高级别的实战演练,要求各团队全力以赴,在战斗中学习,在压力下成长。

平静的表象之下,暗流汹涌的战斗瞬间升级为白热化的搏杀!多空双方在恒生指数期货、蓝筹股、地产股等多个战场短兵相接,每一笔交易都牵动着数以亿计的资金流向,K线图剧烈波动,分时走势惊心动魄。

汇丰等英资财团为何如此不遗余力地支持李超人对抗何晓?仅仅是因为娄氏集团过去的发展“挡了路”,或者是为了报当年在某些商业竞争中的“一箭之仇”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资本是冷酷而精明的,绝不会为了虚无缥缈的“意气”或“旧怨”而投入如此海量的真金白银。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娄氏集团当前的存在,已经实实在在地堵死了这些老牌英资财团未来发展的几乎所有关键路径!

港城,弹丸之地,市场容量终究有限。

许多行业,尤其是传统优势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增长的天花板便清晰可见。

而令汇丰、怡和、太古们感到窒息的是,几乎所有能看得见的、有价值的“向上发展空间”,都已被娄氏集团旗下庞大而多元的子公司牢牢占据,甚至垄断。

以地产为例,港岛中环——这颗东方之珠最璀璨的钻石地段,如今最核心、最具价值的黄金地块,几乎尽入娄氏集团囊中。

从皇后大道中到遮打道,从交易广场到国际金融中心,娄氏的地标性物业星罗棋布。

即便是九龙尖沙咀、新界沙田等地,乃至铜锣湾、湾仔等传统商业旺区,也都有娄氏集团大片的优质土地储备。

如今,港府每次推出土地拍卖,娄氏集团都是所有地产商最强劲、最令人头疼的对手。

其出价之豪气,决心之坚定,令对手望而生畏。

即便是怡和旗下的置地公司,这家曾经的中环大地主,如今也只能退守一隅,只对最顶尖的零星地块感兴趣。

而娄氏集团则不同,它像一头永不餍足的巨兽,无论地块位置优劣、规模大小,只要符合其战略布局,都会毫不犹豫地出手竞夺,展现出一种“寸土必争”的强悍姿态。

地产之外,其他领域的“围堵”更为致命。

燃气、电力、水务等关乎民生基础、利润丰厚且现金流极其稳定的公用事业领域,娄氏集团旗下的中华煤气、港灯集团等早已占据主导地位;零售领域,从遍布街头巷尾的“7-Eleven”、“oK便利店”,到大型连锁超市“惠康”、“百佳”,娄氏的影子无处不在;

饮料食品业,“维他奶”、“屈臣氏蒸馏水”等品牌深入人心;

电讯领域,娄氏的电讯盈科(pccw前身)是固网和移动通信的重要玩家;

港口航运,葵涌货柜码头有娄氏的重要份额;石油能源,娄氏与壳牌、埃克森美孚等巨头的合资公司实力雄厚;甚至金融领域,娄氏控股的东亚银行、自身的娄氏财务公司等,也在不断蚕食传统英资银行的市场份额……

试想,当港城各行各业的核心公司,其命脉都被娄氏集团所掌控或深度影响时,这些公司还会像过去那样,唯汇丰马首是瞻吗?

它们的巨额存款、庞大的贷款需求、复杂的并购融资、海量的国际结算业务,其首选合作对象还会是汇丰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汇丰惊恐地发现,未来的港城商界,看的可能不再是汇丰的脸色,而是娄氏集团的脸色!这才是对汇丰百年基业最根本的威胁。

更让汇丰如鲠在喉的是,近年来,娄氏集团与汇丰的合作肉眼可见地减少,关系日渐疏离。

相反,娄氏集团与汇丰的主要竞争对手——渣打银行、美国的大通曼哈顿银行、英国的皇家苏格兰银行等——的合作却在不断深化,业务往来日益频繁。

这种“亲疏有别”的姿态,无疑是对汇丰的一种无声的疏远和挑战。

最令汇丰高层震怒的一根导火索是:娄氏集团旗下部分子公司,竟然开始尝试性地将部分员工的工资发放账户,指定为渣打银行!

这在汇丰看来,不仅是商业上的“背叛”,更是对其金融霸主地位**裸的羞辱和挑衅!储户的存款是银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何晓此举,无异于在汇丰的金融版图上公然“挖墙脚”,而且是在最基础的、最广泛的零售业务层面!

“既然何晓先翻脸,那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汇丰董事局内,这样的声音占据了上风。

旧怨新仇交织,现实威胁迫在眉睫,汇丰终于撕下了最后一丝矜持,决心联合其他英资,利用李超人这把“刀”,彻底遏制甚至击垮何晓和娄氏集团!

面对英资财团的公然宣战,何晓的回应同样强硬而直接。

他不再有任何顾忌,在股市正面战场与李超人联军鏖战的同时,暗中祭出了一招狠辣的“釜底抽薪”之计——他利用自身在金融市场的庞大影响力以及与友好银行的紧密关系,开始大规模、高效率地从汇丰银行体系内抽离存款!

同时,指挥旗下关联企业,将存在汇丰的巨额结算资金、备用金等,通过各种合规渠道,加速转移至渣打、东亚、中银等银行。

这一招,直接打击汇丰的流动性核心,削弱其持续输血给李超人的能力!

港股战场,战况空前惨烈。

恒指在巨量资金的推动下剧烈震荡,个股更是上演着惊心动魄的多空拉锯战。

李超人联军凭借汇丰提供的近乎无限量的弹药,初期确实气势如虹,一度将何晓旗下的部分重仓股股价打压至危险区域。

然而,何晓的韧性远超他们的想象。

娄氏集团本身资金实力就深不可测,加上何晓通过全球布局调集的资金、以及友好银行的鼎力支持,其资金池仿佛深不见底。

无论李超人联军砸下多少卖盘,何晓总能组织起强有力的买盘承接,甚至能瞅准时机发动凌厉反击,将股价重新拉回。

半个月!这场高强度的金融绞杀战仅仅持续了半个月,李超人和汇丰方面就感到了沉重的压力。

汇丰虽然财大气粗,但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眼看着投入股市的资金如同泥牛入海,不仅未能击溃对手,反而被对方不断消耗,形成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无底洞”。

这种看不到尽头的消耗,让汇丰董事局内部开始出现分歧和动摇。

持续输血,何时是个头?最终胜算几何?

李超人的处境则更为艰难。

汇丰提供的贷款利息固然很低,但架不住借款的基数实在太大!上千亿港元的贷款,即使年化利率只有几个点,半个月产生的利息也是一个令人咋舌的天文数字。

更要命的是,这半个月的鏖战下来,他投入战场的资金,在股价的剧烈波动、交易费用以及被对手精准狙击的多重损耗下,其账面浮亏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他旗下长江实业集团两年的净利润总和!这不仅仅是“亏钱”那么简单,更是对其商业帝国根基的严重动摇。

除了金钱的消耗,另一个被严重低估的瓶颈开始显现——人才与精力的极限!

现代金融战争,尤其是如此高强度的股票、期货多空大战,绝非仅靠资金堆砌就能取胜。

它需要一支极其专业、高度协同、精力充沛的精英团队。

操盘手需要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快速、准确地执行交易指令;分析师需要实时监控海量数据,解读政策动向、公司公告、市场传闻,评估其对股价的潜在影响;

基金经理和策略师需要根据战场态势,不断调整作战计划,制定攻守策略……每一笔交易背后,都是巨量资金的博弈;每一个决策,都关乎数亿乃至数十亿的盈亏。

这种持续的高强度脑力劳动,对精神、体力和意志力都是极其残酷的考验。

那种长时间紧盯屏幕、处理海量信息所带来的脑力疲惫感,足以让最坚韧的人崩溃。

何晓对此早有预见。

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持久金融战尤其是他谋划中的倭国大行动,他未雨绸缪,在过去几年里投入重金,打造了一支规模庞大、梯队分明、训练有素的金融作战团队。

这支团队的核心成员来自全球顶尖投行和对冲基金,辅以大量本土培养的精英。

此刻,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高强度对抗,何晓的“轮换制”发挥了关键作用。

他将数百人的团队分成多个小组,实行三班倒甚至四班倒,确保每个岗位上的员工都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调整时间,始终保持最佳的战斗状态。

反观李超人联军一方,虽然也拥有顶尖的专业人才,但其团队规模显然无法与何晓的“集团军”相比。

更重要的是,他们缺乏有效的轮换机制。

为了应对何晓团队24小时不间断的攻势,李超人的核心操盘团队不得不长时间超负荷工作。

半个月下来,这些精英们已是人困马乏,眼中布满血丝,反应速度和精神集中度都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而维持这样一支高强度作战团队的成本本身也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何晓在听取每日战报时,冷静地分析着对手的状态:“我们的人已经轮换了两次甚至三次,对方的核心团队似乎还在硬撑。

不得不承认,汇丰和李超人手下确实有顶尖的专业人才。

不过,”他话锋一转,带着一丝掌控全局的自信,“是人,就总会有极限。

身体的极限,精神的极限。

我们只需要保持节奏,持续施压。”

就在这战局胶着、双方都承受着巨大压力的时刻,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访客,敲响了何晓位于娄氏集团总部顶层的办公室大门。

“笃…笃…笃…”

敲门声沉稳而富有节奏,带着一种久居上位者的从容。

何晓从巨大的市场走势图前转过身,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

这个时间点,谁会不经预约直接来访?而且听这敲门声,来者身份显然非同一般。

“请进。

”何晓的声音平静无波。

厚重的红木大门被缓缓推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