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四合院:开局傻柱拒绝道德绑架 > 第328章 时机、资金、决心,三者兼备!

就在全港上下都在翘首以待,想看何晓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六大合纵”时,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1987年“黑色星期一”股灾正悄然步入尾声。

这场股灾来得快,去得也快,如同一次猛烈的金融地震,震级虽高,但主震过后,余震迅速衰减。

然而,时间虽短,其造成的破坏力却是毁灭性的,全球金融体系为之剧烈震颤:

美丽国:作为风暴的中心,损失最为惨重,直接蒸发市值高达8000亿美元!仅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当天,道琼斯指数暴跌22.6%,创下历史最大单日跌幅,一日之内就损失了5000亿美元,相当于当时美国全年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八分之一!无数投资者的财富瞬间化为乌有,华尔街一片哀鸿。

日国:紧随其后,损失约6000亿美元。

东京股市的崩盘,给当时正处于泡沫巅峰的日本经济敲响了警钟,成为其日后“失去的十年”的重要前奏。

英城:损失约1400亿美元,伦敦金融城元气大伤。

港城:作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损失同样惨重,约300亿美元市值灰飞烟灭。

更致命的是,香港的股指期货市场由于杠杆率过高且缺乏有效的熔断机制,在股灾爆发后引发了连锁反应式的“连环爆仓”。

大量海外资本在恐慌中迅速撤离,导致香港股市在灾后陷入了长时间的流动性枯竭和信心低迷,恢复之路异常艰难。

全球总计损失高达1.79万亿美元!这场浩劫,重塑了全球金融格局,也深刻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

然而,对于极少数洞察先机、并拥有足够资本和胆魄进行反向操作的人来说,股灾却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收割盛宴。

何晓与其胞弟何越,以及他们背后那支隐秘而精干的全球金融团队,正是这场盛宴中最成功的猎手之一。

时间进入十一月初,全球主要市场的恐慌性抛售已基本结束,市场开始进入震荡筑底阶段。

何晓的金融团队也完成了紧张而复杂的结算工作。

最终的统计结果,饶是见惯了大场面的何晓,拿到报告时,手指也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

532亿美元!

这是他们的金融团队在全球多个市场(主要是美股、日股及相关衍生品市场)进行精准做空操作所斩获的惊人利润。

而这,仅仅是团队操作的成果。

更令人瞠目的是,他的弟弟何越,在股灾爆发的核心时刻——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当天,凭借超凡的胆识和对市场情绪的精准把握,利用极高的杠杆,在美股暴跌的狂潮中,单日豪取350亿美元利润!

两者相加,总利润达到了恐怖的882亿美元!而他们动用的初始本金,尚不足一百亿美元。

这就是金融杠杆的魔力,也是其令人胆寒的破坏力——它能在极短时间内,将财富以几何级数放大,也能在瞬间将一切化为乌有。

如此庞大的资金流动,自然不可能通过单一渠道完成。

何晓的团队动用了极其复杂的操作网络:在全球范围内设立了上百家壳公司或特殊目的载体,雇佣了数十家互不知情的顶级金融机构作为执行通道。

这些机构按照预设的精密指令,在不同的市场、不同的时间点、使用不同的金融工具进行操作。

资金像涓涓细流般分散流入,又如同百川归海般,通过层层嵌套、环环相扣的离岸账户和保密协议,最终悄无声息地汇入指定的核心账户。

整个过程如同一个庞大而精密的金融迷宫,参与其中的大多数执行机构,甚至不清楚自己服务的最终金主究竟是谁。

任务完成后,大量参与过资金运作的壳公司和机构,将按照既定计划迅速注销或进入休眠状态,抹去痕迹。

当何晓亲眼看到自己掌控的账户里那串长得令人眩晕的数字时,一股寒意伴随着巨大的震撼从心底升起。

他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就是现代金融战争的威力!没有硝烟,没有枪炮,却能在瞬息之间完成对国家财富甚至全球经济格局的洗劫与重塑。

他终于深刻理解了,为何华尔街的金融巨鳄们会如此痴迷于构建金融霸权,为何他们会不遗余力地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机会,通过各种复杂的金融衍生工具和资本运作手段,对新兴经济体进行一轮又一轮的“收割”。

这种财富积累的速度和规模,是辛辛苦苦经营实业、建造楼盘、生产商品所永远无法企及的。

巨大的财富带来的不仅是喜悦,还有沉重的警醒。

父亲何雨柱的教诲言犹在耳:“阿晓,金融投机,如同饮鸩止渴。

它能让你一夜暴富,也能让你瞬间坠入深渊。

沉迷其中,人会变得贪婪、扭曲,为了追逐利润不择手段,甚至创造出各种光怪陆离、脱离实体的金融怪物。

最终,你会成为金钱的奴隶,失去做实业、创价值的本心。

记住,金融工具只是工具,偶尔为之,把握时机,可获巨利;若奉为主臬,则必遭反噬!”

何晓深以为然。

他想起父亲当年传奇般的“做空英镑”一役。

那场豪赌的成功,固然有父亲对经济基本面的精准判断,但也离不开一个关键的外部因素:英国政府为了维护伦敦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和信誉,为了保住金融业这根支柱,最终选择了咬牙履约,承受了巨额损失。

若非如此,当时父亲质押的那些资产,能否顺利收回还是未知之数。

这次他和何越做空美股,同样是刀尖舔血。

他们动用了极高的杠杆,对市场情绪和连锁反应的判断稍有差池,或者美国政府采取极端干预措施(如直接关闭市场),那么等待他们的,将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幸运女神这次站在了他们这边。

手握近900亿美元的巨额流动性,何晓的心态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之前的谨慎、筹谋,此刻被一种前所未有的底气和俯瞰众生的视角所取代。

他坐在俯瞰维多利亚港的顶层办公室里,随手拿起一份报道“港城华人地产商协会”成立的报纸,嘴角勾起一抹毫不掩饰的轻蔑弧度。

“合纵?”他低声自语,仿佛在品味一个古老而略显幼稚的词汇,“李超人、李照基……诸位叔伯,你们想学两千年前苏秦张仪,搞六国合纵来对付我娄氏?”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看着脚下繁华的都市,“想法不错,可惜,历史早已写好了结局。

合纵连横,最终天下尽归于秦!”

他当然知道历史的后续——强秦统一后二世而亡。

他也明白,秦的灭亡,根源在于其严刑峻法、滥用民力、未能及时调整统治策略,绝非扶苏一人回咸阳即位就能解决。

商场如战场,但更复杂。

他何晓,绝不会重蹈覆辙。

六大地产商联盟的成立,在他看来,非但不是威胁,反而是一个绝佳的靶子,一个展示力量、彻底确立娄氏在港岛商界无上权威的机会。

他决定不再等待对方的出招,而是要主动出击,以雷霆万钧之势,粉碎这个看似强大的联盟。

何晓的反击,直接而粗暴,直指对方的命门——资本市场。

他召来了最信任、最冷酷的股票操盘团队,下达了清晰的指令:“目标:那六家。

策略:狙击。

目的:让他们知道,谁才是这个市场真正的主宰。”

港城的天空,似乎永远被摩天大楼切割成细碎的蓝色。

然而此刻,笼罩在维多利亚港上空的,却是一股无形的、令人窒息的低气压。

这股压力并非来自自然天气,而是源于那看不见硝烟,却足以让无数财富瞬间蒸发、让商业帝国顷刻倾覆的——股市战场。

市民们早已嗅到了危险的气息,纷纷捂紧了钱袋。

曾经炙手可热的“地产天王股”,如今在交易大厅的电子屏幕上,绿油油的一片,成交量萎缩得可怜。

无人问津,股价自然如断线风筝般下坠。

这正是何晓精心策划的局面:市场恐慌带来的股价暴跌,为他以更低廉的成本,悄然吸纳那些昔日对手——港城六大地产巨头——的股票,铺平了道路。

“风暴”来得如此迅猛。

仅仅一夜之间,当那些习惯了掌控全局的巨头们从睡梦中醒来,惊愕地发现,公司董事局改组的阴影,已经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了他们的头顶。

这不再是虚张声势的威胁,而是迫在眉睫的现实。

何晓的娄氏资本,正以其令人咋舌的雄厚实力和精准的操盘,一步步蚕食着他们的根基。

这场资本绞杀战,其惨烈程度超乎想象。

港城的普通股民们屏息凝神,如同观看一场与自己无关却又惊心动魄的角斗。

他们眼睁睁看着代表着不同利益集团的庞大资本,在短短一天之内,如同巨兽般互相撕咬、吞噬,数以百亿计的港元被疯狂地投入这个无形的漩涡。

每一次买单的涌现,都伴随着对手更凶猛的反扑;每一次卖单的倾泻,都意味着股价的又一次下挫和市值的巨额蒸发。

空气中弥漫着金钱燃烧的味道和绝望的气息。

就在这场巨头混战进入白热化之际,一股新的力量悄然介入,如同平静湖面投入的一颗石子,激起了更复杂的涟漪。

这位搅局者,是来自南洋的传奇华商——郭贺年。

他头顶“酒店大王”和“亚洲糖王”的双重光环,财富与声望早已跨越国界。

郭贺年对港城市场觊觎已久,其旗下的佳里建设在港城地产界耕耘多年,采取的是开发与投资并重的策略。

然而,相较于根深蒂固的本地六大地产商,佳里建设在港城的底蕴终究显得单薄,尤其是在获取核心地段土地的竞争中,常常力不从心,发展一直受到无形的桎梏。

此次全球股灾波及港城,市场一片哀鸿,在郭贺年眼中,却成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他敏锐地嗅到了六大地产商因股价暴跌而暴露出的脆弱性。

他的目标清晰而明确:六大地产商之一!他看中的,不仅仅是目标公司名下那些寸土寸金的优质地皮和物业,更是其在港城经过数十年打磨、运作成熟、经验丰富的地产开发与管理团队。

若能成功收购,无异于为佳里建设在港城的腾飞插上翅膀。

郭贺年甫一抵港,便带着南洋巨贾的沉稳气度,秘密拜访了这场风暴的中心人物——何晓。

在娄氏集团顶层那间可以俯瞰整个中环的办公室里,两位同样年轻却已手握惊人财富的商界枭雄,进行了一场深入而务实的会谈。

郭贺年坦诚地表达了自己的意图和对港城地产前景的看法,何晓则展现了他对局势的精准把控和对未来的宏大布局。

双方在对抗六大地产商联盟这一点上,找到了坚实的共同利益基础。

何晓的明确支持,如同一剂强心针,让郭贺年心中最后一丝疑虑烟消云散。

他当即决定,不再观望,要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战机,与何晓联手,在这片混乱的战场上分一杯羹,甚至攫取更大的果实。

随着九七临近,英资财团加速撤离港城已成定局。

这块东方明珠的土地上,留下了巨大的权力和财富真空。

以娄氏集团为首的华资财团,凭借着近水楼台的优势和对本土市场的深刻理解,如同饥饿的巨鲸,不断吞食着英资留下的优质资产。

在这场盛宴中,娄氏资本凭借其强大的实力和何晓的魄力,自然是吃得最多、最饱的那一个。

然而,盛宴总有尽头。

当娄氏集团意图整合港城这个其发家并壮大的“基本盘”,彻底奠定其无可撼动的霸主地位时,矛盾便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这不再是华资与英资的对抗,而是华资巨头内部的利益再分配与话语权之争。

蛋糕虽大,但谁都想分得更多,尤其是占据最中心、最甜美的那一块。

以李超人为首的其他华人巨头们,内心深处早已积蓄着不满:凭什么你娄氏资本就能高高在上,凌驾于众人?凭什么港城未来的商业版图,要由你何晓来描绘?

这一战,是华资内部格局重塑的必然之战,是野心与野心的碰撞,是权力与权力的交锋。

何晓对此心知肚明。

他选择在全球股灾肆虐港城、对手们因救市而焦头烂额、资金链普遍承压的关键时刻,悍然出手!他手中握有通过多年海外布局和稳健经营积累的、远超外界想象的巨额现金储备。

时机、资金、决心,三者兼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