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古典架空 > 开局逃荒直接掀桌 > 第720章 元屠剑阿鼻剑

开局逃荒直接掀桌 第720章 元屠剑阿鼻剑

作者:雨沐渲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10-11 01:02:25

第720 章 元屠剑阿鼻剑

苏小丫看着岛屿中心悬挂的元屠剑和阿鼻剑,心中平静无波,并没有她自己想象的激动。

或许,就在她领悟了万物皆可为剑的时候,她就明白了一点——外物终究只是外物。

只有自身强大起来,才是真正的强大。外物带来的强大,会随着失去而变成一场虚幻。

所以,外物可以锦上添花,自己却不能本末倒置,过于依赖这些宝物。

反倒是元屠剑和阿鼻剑,被苏小丫契约收入丹田蕴养的时候,激动得差一点崩裂剑身。

苏小丫丹田之内运转的,竟然是太极!

太极是从混沌(无极)中转化而来的,它蕴含着混沌的潜在可能性,是浑然一体的元气。

太极的生成是对混沌的转化和升华。

太极宛如一颗闪耀着奇异光芒的种子,那浑然一体的元气裂变、分化成为了阴和阳这两种截然不同却又紧密相连的元素。

阴与阳之间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不断地进行着转换。通过领悟阴阳,是有一定几率获得混沌之力的。

混沌之力属于混沌,却又不完全是混沌,而是混沌之中的精华,玄之又玄。混沌之力和太极浑然一体之力可以说是异曲同工。

这种微妙的动态平衡犹如一场永不停息的舞蹈,正是由于它们之间的协同合作,才最终孕育并催生了世间万物的诞生。

可以说,如果没有阴和阳的交互融合,我们所熟知的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恐怕永远都无法呈现在世人眼前。

值得一提的是,混沌和太极从本质上来说其实是高度统一的。

混沌代表着尚未被分化开来的、杂乱无章且缺乏秩序的原始状态;而太极则恰好相反,它象征着一种井然有序、内部同时包容着阴和阳这两种对立因素的完美统一体。

混沌与太极之间这种既相互区别又内在统一的关系,生动地诠释了宇宙的生成以及其持续变化发展的固有规律。

它们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筑起了整个宇宙的起源和根基所在。

正所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如此层层递进、生生不息。

拥有以太极作为丹田的苏小丫,她又怎会仅仅是个普普通通、平淡无奇之人呢?

只可惜呀,元屠剑和阿鼻剑虽然威力惊人,但终究还是缺少真正意义上的灵智,仅能依靠一些模模糊糊、不甚清晰的本能来感知外界事物。

因此,对于苏小丫,它们也只能凭着自身那种朦胧的直觉去揣测她体内与众不同的血脉之力,再想要具体判断却又懵懂不知了。

不过,这并不妨碍两把剑愉悦的扎根太极丹田。

元屠剑和阿鼻剑这是乐不思蜀,打死都不挪窝儿了。

开玩笑,苏小丫丹田内太极之力可是能够演化提炼出源源不绝的纯净的混沌之力的!

要知道,这可是连巫神芥子空间里都缺乏的。准确说,不仅是巫神试炼之地,就连青源星曾经浓郁的混沌之力也都已经在日积月累的消耗中越来越少所剩无几了。

不提元屠剑和阿鼻剑欣喜若狂,开始疯狂的吸收炼化太极之力,同时也带动苏小丫丹田内的太极疯狂运转。

苏小丫都给搞懵逼了。她这是被动修炼啦!敢情,元屠剑和阿鼻剑还是个修炼狂人!

契约了元屠剑和阿鼻剑,苏小丫成功破开“双剑”幻境,回到石殿。

这一看才发现,几乎所有人都有所收获。

特别是虞书衡,他身上的生命气息更加浓烈了,就连气息好像也更沉稳了一些,也不知道是有什么奇遇?

对于一棵建木而言,最好的奇遇应该是跟生命树之类的神树有关吧。

苏小丫想了想,又特意兑换了一本《山海经》开始查找建木的记录。

因为,她刚刚惊悚的发现,建木好像跟巫师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呢。

只不过,时间太久,苏小丫记得不是太清晰了,只记得十大巫师是沟通天地的使者,而建木则是沟通天地的桥梁。要说二者没有关系,苏小丫是打死都不信的。

其实,若是仔细观察,十二祖巫对于虞书衡的态度和跟其他人还是有些不同的。

只不过,十二祖巫是真的能藏事儿,硬是克制着没怎么表现出来。如果不是苏小丫心细如发,还真的不可能捕捉到十二祖巫眼神中那一闪而逝的惊诧和激动,还有隐忍!

苏小丫就搞不明白了,十二祖巫可都是半圣的存在,配合十二都天大阵,那是可以调动盘古之力,硬刚几大圣人的存在。

所以,有什么好隐忍的呢?!

不过,虞书衡自己都没放在心上,苏小丫也就不好刨根问底了,相信虞书衡心里有数。

《山海经·海内南经》:“有木,其状如牛,引之有皮,若缨、黄蛇。其叶如罗,其实如栾,其木若蓲,其名曰建木。”

《山海经·海内经》载:“西南海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有膏菽、膏稻、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灵寿实华,草木所聚,爰处有百兽相群爰。此草也,冬夏不死。南海之内,黑水、青水之间,有木名曰若木,若水焉。……有九丘,以水绕之。名曰陶唐之丘,有叔得之丘,孟盈之丘,昆吾之丘,黑白之丘,赤望之丘,

参卫之丘,武夫之丘,神即之丘。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名曰建木,百仞无枝,上有九欘,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嗥爰过,黄帝所为。”

建木在《山海经》中的详细记载,它是一种高大的神树,树干直通天庭,是天神和巫师来往于天庭和人间的天梯。

建木生长在都广之山,是许多天神上下天庭的地方?。

苏小丫若有所思。

虽说她和虞书衡都得努力变强,才能找到回家的路,可是如果变强需要背负太过沉重的东西,苏小丫还是会迟疑。

毕竟,她才穿越过来,经历多少磨难都好。可是,虞书衡穿越了整整十万年,苏小丫都不敢想,好好一个人变成了一棵树,还孤独的活了十万年,该经历怎样的绝望!

只要想想,苏小丫就觉得自己会发疯。怎么可能还能如同虞书衡一样,难道真的是男人至死是少年吗?

可是,还是觉得心疼。

他们想要回到蓝星,想想都知道这个过程绝对不可能轻松。没看到连拥有众多顶级大佬的青源星,都被迫逃离隐藏了么。

所以,如果想要回家,想要提高修为,需要虞书衡去承担他无法承受的……

苏小丫是真的动摇了。

真矛盾啊!

苏小丫忍不住勾起一抹苦涩的笑。

她才刚刚坚定道心,一定要跟虞书衡一起找到回家的路。这才多久啊,就又动摇了。

苏小丫现在才算是明白,为什么都说修道艰难了。

收拾了一下情绪,苏小丫走向虞书衡,仿佛没有看到虞书衡眼底那抹一闪而逝的幽深,扬起一个灿烂的笑:“看你状态不错,定是得了大机缘。”

虞书衡轻轻点头,“确实遇到些奇妙之事,感觉离我们回去又近了一步。”

虞书衡没打算多说,有些事他自己体会就好,何必说出来影响苏小丫的心境。

他经历了《巫咸与神木之约》幻境,心底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儿,总觉得幻境里面的神木不会是建木,哪怕这棵树在幻境里面的名字就叫做——建木。

准确说,是虞书衡内心十分抵触,根本不愿意承认罢了。在他的认知里,建木绝对不会是这样的……

在《巫咸与神木之约》幻境里,一场可怕的瘟疫正在人间肆虐蔓延。

原本清澈见底、波光粼粼的河流变得浑浊不堪、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腐臭气味;肥沃的田野里,金黄的稻穗纷纷枯萎死去,仿佛被抽走了生命的精华;无辜的百姓们遭受着病魔无情地摧残,他们高烧不退,身体滚烫得如同燃烧的炭火一般。

更为恐怖的是,这些可怜人的全身会突然浮现出一片片蛇鳞模样的红斑,犹如恶魔附身,仅仅过了短短七天时间,便命丧黄泉。

十大巫师之一的巫咸,静静地站立在建木之下。他抬头仰望着眼前这棵高耸入云、直插天际的巨大神树,心中充满了敬畏之情。

耳畔传来阵阵微风拂过树叶所产生的沙沙声响,那些形如罗网的叶片相互摩擦交织在一起,似乎正低声诉说着无尽的哀伤和痛苦,发出细碎而又悲凉的悲鸣之声。

就在十天之前,巫咸曾在神秘莫测的灵山上施展古老的占卜之术。

当他凝视着手中那块龟甲时,只见上面的裂纹竟如同闪电一般骤然裂开,清晰地呈现出“都广”两个大字。

十巫们皆知晓其中深意:唯有位于建木顶端的“天露”才能够化解这场可怕的瘟疫。

然而,自从黄帝实行绝地天通之后,凡人们再也无法登上这座神圣的建木,任何胆敢违背禁令之人,必将遭到雷火无情地焚烧,瞬间灰飞烟灭。

十大巫师虽然有一定的道行,却到底不是神,没办法直达天庭,也没办法在获得建木同意后攀登到建木顶端,在天泉池接取天露。

为了能够成功获取那位于建木顶端的神秘“天露”,巫咸可谓是煞费苦心,早就开始精心筹备。

他深知这一路必然充满艰险,但心中对于老百姓的怜悯之心和得到天露的坚定信念,让他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这条未知之路。

终于,巫咸来到了传说中的建木之下。

只见眼前的巨树高耸入云,仿佛直通天际般。巨树的树干粗壮无比,表皮皴裂得犹如一条条蜿蜒爬行的黄色大蛇,令人望而生畏。

巫咸深吸一口气,镇定自若地解下腰间那个装满各种珍稀草药的藤篓,然后小心翼翼地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建木那粗糙而又古老的树皮,嘴里吟唱着古老的咒语……

就在这时,惊人的一幕发生了!

原本静止不动的树皮突然开始缓缓蠕动起来,紧接着,一条浑身覆盖着青色鳞片的小蛇从裂缝中钻了出来。

更加惊人的是,这条小蛇一边吐着猩红的信子嘶嘶作响,一边竟然口吐人言:“巫者,你可带足了三样祭品?”

原来,想要沟通建木,需要提前准备好三样祭品:

第一样,是夔牛角磨成的骨笛(可呼风唤雨);

第二样,是刑天断首时溅出的血玉(藏有战神之怒);

第三样,是巫者目(巫者之目可见鬼神)。

这三样,每一样都不是平凡之物,一般人还真的收集不齐。

不过,巫咸可不是一般人。

只见巫咸微微点头,不慌不忙地从怀中掏出第一件物品——一只由夔牛皮精心炼制而成的拨浪鼓!

只有成人手掌心大小的拨浪鼓,造型十分精美,鼓身散发着淡淡的灵气。

据说,只要有节奏的摇响这只拨浪鼓,便能呼风唤雨,拥有着神奇莫测的力量。

小蛇急促地吐着猩红的信子,三角眼里都是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玩味,也没再说话,只是安静的看着巫咸掏出来的祭品。

小蛇本来就不是一条普通的小蛇。他也是听说过巫咸获得夔牛牛皮的传说的。

太古洪荒,天地初开之际,浊气沉降为地,清气上升为天,其间山川湖海纵横交错,生灵涂炭与蓬勃共生交织。

混沌中,万物皆有灵,诸多奇珍异兽出没,每一种皆身负惊世之力,夔牛便是其中之一。

《山海经·大荒东经》里是这样记载的:“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

夔牛长得像牛,身形如山岳般庞大。但祂头上没有角,只有一只脚,身体是青苍色的。

每次夔牛出入水中,都会狂风大作,大雨倾盆而下;夔牛浑身散发的光芒,更是如同日月般耀眼;夔牛的吼叫声,震耳欲聋如同雷鸣。

传说黄帝就是捕捉夔牛,用夔牛皮做的鼓,击败蚩尤的。

当年黄帝和蚩尤大战时,黄帝为了振奋军心,就派人捉了一只夔牛。

这只夔牛就是神农传下来的那只,人们把它的皮做成战鼓,骨头做成了鼓槌。这个鼓被称为“天鼓”,敲一声能震动500多里地。

黄帝的军队听到这鼓声,士气大振,最终打败了蚩尤部落。

巫咸如今拿出来的虽然只是一只小巧的拨浪鼓,可鼓面是用夔牛皮制作的,自然带着夔牛呼风唤雨的属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