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古典架空 > 开局逃荒直接掀桌 > 第690章 共工祖巫神殿

开局逃荒直接掀桌 第690章 共工祖巫神殿

作者:雨沐渲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10-11 01:02:25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已矣乎!

共工这会儿什么都不想说了。

是非对错,转眼成空!

如今纠结这些没有任何意义。更何况,共工很真诚的在心里自问,回答是若能重来,他的选择依然不会改变,他还是会指定这只慷慨赴死,美丽而悲壮的蜉蝣为神品。

这是他的道心!

他的道心,就是守护!在这一刻,他的道心格外清晰、格外坚定!

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不忘初心?!

只不过,他做出选择之后,可能会做出一些改变,他会把蜉蝣带在身边,而不是放任不管,自凭机缘。

苏小丫和虞书衡忍不住看向共工,不知道是不是他们的错觉,他们刚刚似乎感受到了共工身上一瞬间的气息波动。

两人默默观察了一下,奇怪的是,现场除了他们两人,其他人似乎都没有反应。

是其他人没有感受到?还是习以为常了?

不过,这些都不是现在琢磨的时候。当务之急,他们需要确定下来,到底是去共工属地寻找蜉蝣,还是去后土属地寻找神品。

毕竟,苏小丫现在可是获得了十样神品啊——天吴祖巫的九孔银月藕、玄冥祖巫的碧椽茶树精、奢比尸的七彩玉石、帝江的紫云参、烛九阴 的混沌五行草、句芒的苍鹰、祝融的九转火凰芝、蓐收的金之智慧果、翕兹的电精石 、强良的雷精石。

如果在获得共工属地的蜉蝣,苏小丫可就集齐了整整十一件神品,离集齐十二神品真正就只有一步之遥了。

眼见得即将闯关成功,苏小丫和虞书衡又怎么可能不激动,不兴奋呢!

从内心来说,苏小丫更倾向于去共工属地寻找蜉蝣。

哪怕共工并不知道蜉蝣的确切地点,可是这已经是十分明确的线索了。不管怎么说,找到蜉蝣的机会,比起找到后土属地的神品要大的多。

毕竟后土在哪儿,大家伙儿都不知道呢。更何况后土属地的神品,谁也不知道是什么。

完全就是两眼一抹黑啊!

所以,两者择其一,还用想吗!

跟苏小丫同样想法的大有人在,包括玄冥祖巫。

玄冥也不想多说了,干脆直接开口提出建议:“共工,我们直接去你的属地吧!”

这次,共工什么话都没有说,直接一挥手,直接用行动回答。

所有人几乎头脑一阵眩晕,还来不及做出应对,就发现眼前的景色已经大变样了。

苏小丫都要哭了。

她算是明白了,共工就是典型的直男,一点点弯儿都不带拐的。这也就明白了,明明共工是治理洪水的英雄,最后在神话传说中变成了兴风作浪阻挡大禹治水的反派。

明明,两人只是治理洪水的方法不同而已。就连大禹的父亲鲧,依然延续了共工所采用的治水方法。

虽然鲧失败,被神处决,可他终究留了儿子大禹帮他翻盘,共工却在历史长河中被黑化了……

就,一言难尽!

大禹治水所秉持的理念乃是堵不如疏。而这“堵”的策略,可不就是由共工提出来的“堕高堙庳”的治理方案么。

所谓“堕高堙庳”,就是由众多身强力壮的青壮劳力前往目标区域,将高耸突出的地方小心翼翼地铲削平整。

至于低洼的地方,则需要运送大量的土石等填充物,逐步垫高洼地,直至与周围地形相平齐。

而共工之所以会萌生出这样精妙绝伦的构想,原因在于他深刻认识到,如果能成功地将高地铲平,并把洼地填高,那么整个大地的表面就能呈现出相对较为平整的状态。

这样一来,当汹涌澎湃的洪水来袭时,由于地势落差所导致的冲击力将会大幅减弱,水流的速度自然也会随之显着降低。

不仅如此,这种操作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好处,那就是可以有效增加可供人类利用和耕种的土地面积。

毕竟,多种植粮食,可以有效补充打猎和采摘的不足,降低打猎所产生的人员减损。

毕竟,野兽好猎捕,可是一些妖兽也是以野兽为食的。

脆弱的人族跟妖族抢食物,怎么想怎么都没有胜算。哪怕,蚩尤传了大家修炼之法,可是真正有所成的又能有几人呢?

所以,土地资源对于各个部落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仅仅完成上述工作还远远不够。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共工还下令组织人力修建起一道道厚实坚固的土堤。

这些土堤宛如铜墙铁壁一般,巍然屹立在平坦的地面边缘。它们的主要作用在于能够直接抵御住滚滚而来的滔滔洪水,使其无法越雷池一步,只能老老实实地在堤内缓缓流淌,绝不敢肆意横冲直撞、四处泛滥成灾。

正是通过采取这种综合性的治理手段,才得以实实在在地保障黄河沿岸各个部落的生命财产安全。

而且,这种方法既不会过度干扰正常的农业生产活动,又能解决水患问题,在当时而言,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毕竟在蚩尤的带领下,种植作物获得粮食已经普及开来。羽山生活的百族,无一人不懂,无一人不会。

只不过,故土难离。

虽然,部落旧址比起羽山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可是那里有部落的根!

那些拼死为他们争取逃生机会的族人,永远留在了族地。准确说,只是英魂滞留在族地附近,至于肉身,葬身妖兽之口,连骨头渣子都被嚼碎吞噬了,还能留下什么呢?

可是,英魂不远,他们还是想要返回故土,去送一送,哪怕只是敬上一杯浊酒,虔诚的磕上一个头,也是他们的心之所系!

所以,共工在羽山跟逃到羽山的人族聊天时,了解到黄河流经区域,十年九害的黄河对他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威胁,就自己琢磨着,终于让他琢磨出了这个治水方案。

逃到羽山的百族,无一不是历经千辛万苦、九死一生方才从洪灾和妖兽的双重肆虐,最终抵达羽山的族人也十不存一。

当共工提出了“堕高堙庳”的治水办法,立即得到了蚩尤和百族的一致认可。此时的他们早已经走投无路,任何一丝可能拯救族群的机会都如同救命稻草一般珍贵。

在蚩尤的大力支持下,以及巨人族不辞辛劳的协助下,击败了水妖的羽山百族,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治水工程。

众人齐心协力,首先要做的便是将羽山山脚辐射十里范围全部垫高。他们搬来巨石,运来土方,夜以继日地忙碌着。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艰苦奋战,羽山山脚逐渐高耸着拔地而起,成为了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哪怕水妖再次攻伐,也奈何不得羽山半分。

羽山山脚变得平坦肥沃,足以容纳众多人口居住,一个安全的栖息地就这样诞生了。

眼看着新的家园已具雏形,那些归心似箭的各个部落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他们纷纷带领着自己的族人,迫不及待地踏上了返乡之路。

羽山的成功,让所有人都看到了希望。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虽然前方的道路依旧充满未知,但他们坚信只要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重建家园。

共工主动请缨,带着黄河沿岸居住的族群,有针对性的在这些部落居住的河边、低洼易涝处开展治水工作。

比如,在黄河两岸修筑土堤,对一些因地势低洼容易积水的农田周边进行垫高处理。

共工虽然是直男,不会拐弯抹角,却不表示他是傻子。相反,共工的智商还是蛮高的。

他观察到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平原地区流速缓慢,泥沙淤积导致河床逐渐升高,这才经常性的泛滥成灾。

于是,他带领这些部族的民众,发现地势高,就组织人力用工具将高处的土挖掘,搬运到地势低的地方进行填埋,以实现“堕高堙庳” 。

同时,在地势相对平坦的地方,采集土料,夯实筑造成土堤,用来阻挡洪水的漫溢……

可以说,这完全就是羽山治水的全盘照搬。幸好,共工的这一番治理并不是无用功。

只可惜,阻力越大,反弹也越大!

黄河被阻挡是暂时的,一天、两天没有问题,一年、两年没有问题,十年、二十年没有问题,百年千年就搞不定了。

咳咳!

等不到百年,不过才几十年时间,黄河河水已经累积到了极致,蛮横的冲毁堤坝,四下漫延。因为无河道可行,黄河直接泛滥成灾……

之后,鲧治水延续了共工的方法,甚至还从天庭偷出了息壤,用来治水。可惜,结果依然失败了。

直道大禹疏通河道,铸造九鼎镇压九州气运,引导天下水流各自因势利导汇入南海,尽入归墟。

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

大禹一声令下,九州州牧献出了珍贵无比的青铜。这些青铜被汇聚到一起,堆积如山,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和沉甸甸的分量。

大禹亲自监督着能工巧匠们对这些青铜进行熔炼、铸造,历经千辛万苦,终于铸就了那威震天下的九鼎。

这九鼎造型古朴典雅,线条流畅自然,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神秘力量。

工匠们精心地将全国各地的名山大川、形胜之地、飞禽走兽以及奇花异草一一镌刻于九鼎之上。

这九鼎之中,有五只对应着阳法,四只则象征着阴数。它们分别采用了不同性质的金属来打造,其中阴鼎以柔美的雌金铸成,闪耀着温润的光泽;阳鼎则由刚猛的雄金铸就,散发出雄浑的气息。

更为神奇的是,这九鼎内部常常保持着满满的状态,似乎永远不会枯竭。

人们通过观察鼎中的变化,可以占卜出气象的好坏,预知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的来临。

每当鼎中出现异常波动或异样色彩时,便意味着即将有重大的气候变化发生。

九鼎每一座都承载着一片地域独特的风貌与特色,有的鼎上山峦起伏,云雾缭绕;有的鼎上江河奔腾,波涛汹涌;还有的鼎上异兽嬉戏,花草争艳。

冀州鼎,其上铭文如蜿蜒的虬龙,刚劲有力。图案刻画着山川壮丽之景,峰峦叠嶂,云雾缭绕,一条奔腾的大河贯穿其间,似在诉说着大地的广袤与雄浑。

兖州鼎,铭文线条流畅,犹如灵动的丝线。图案是一幅农桑图,有人在田间辛勤耕种,有人在屋舍前养蚕缫丝,生动展现出百姓安居乐业的祥和。

青州鼎,铭文笔法古朴,透着岁月的沧桑。图案描绘的是一场激烈的战争,勇士们手持戈矛,驾着战车,奋勇厮杀,硝烟弥漫,彰显着无畏的勇气。

徐州鼎,铭文规整严谨,彰显威严。图案为祥云朵朵中,瑞兽麒麟昂首阔步,周身散发着祥瑞之光,寓意着吉祥降临。

扬州鼎,铭文圆润婉转,似有韵律。图案刻画着盛大的祭祀场景,人们身着华服,献上祭品,神情肃穆,尽显对天地神灵的敬畏。

荆州鼎,铭文简约却意味深长。图案是飞禽展翅翱翔于天际,姿态轻盈优美,象征着自由与灵动。

豫州鼎,铭文苍劲古朴,力透鼎身。图案呈现的是工匠们在作坊内精心打造器物的忙碌景象,展现出高超的技艺。

梁州鼎,铭文错落有致,别具一格。图案绘着星辰闪烁于浩瀚夜空,神秘而深邃,蕴含着对宇宙的无尽探索。

雍州鼎,鼎为龙文,赤色。铭文大气磅礴,震撼人心。

不同于其他八鼎,雍州鼎的图案以天下九州为蓝本,各州疆界分明,山川城池罗列其上,尽显一统天下的豪迈与威严 。

可见,雍州鼎对于大禹而言,终归是不同的。

只可惜,个中缘由早已无人可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