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古典架空 > 开局逃荒直接掀桌 > 第540章 东山岛

开局逃荒直接掀桌 第540章 东山岛

作者:雨沐渲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10-11 01:02:25

不同的人,不同的方法。

宇文拓或许是因为有南蛮王撑腰,所以到了封地后利用自己的智慧和谋略,巧妙地避开了毕家的耳目,选拔了一批忠诚而有能力的人才,秘密组建了一支精锐的军队。

接着宇文拓以迅猛的速度攻占了毕家的一些重要据点,削弱了毕家的势力。

不得不说,现任南蛮王对宇文拓这个外孙还是非常用心的。配备的人才能力卓越,率领的军队在战斗中表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和勇气。

玉瓶怎么可能跟瓦砾对碰?

毕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毕竟,宇文拓这个外来的野心家可以无视战火纷飞,毕家却没办法看着黔中道的老百姓们被无辜卷入战火。

投鼠忌器下,毕家只得节节败退,不得不转明为暗,先保留实力,观察宇文拓的最终目标。

当然,也正是因为宇文拓的肆意妄为,让黔中道的老百姓们对他没有好感,毕家接管顺理成章。

可是,宇文墉不愧是书香门第培养出来的继承人。

岭南道,一直以来都是郝家的地盘,但如今已被宇文墉紧紧“握”在手中。

宇文墉来封地时,带来了庞大的智嚷团。其中不乏顶级谋士,当然更多的是司马家族这些年收罗的有才学却投效无门的寒门学子。

宇文墉和他的智嚷团利用岭南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精心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巧妙的策略巩固自己的统治。

当然,司马家在朝廷中的影响力是宇文墉手中最好用的筹码。

宇文墉通过贿赂、威胁和利诱等手段,成功地将岭南道一些关键的官员和大小世家纳入自己的阵营,从而确保了对岭南道的有效控制。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

针对南蛮王世代镇守南疆,防守南诏和海寇,宇文墉和他的智嚷团非常注重军事力量的建设。他亲自率领精锐的军队,对岭南道以闽州为核心,进行了严格的军事管制。

他的军队训练有素,战斗力强大,使得闽州的百姓们不敢轻易反抗。不管怎么说,他的一亩三分地还是防守得如同铜墙铁壁。

在宇文拓没有动手统一全国前,南蛮王也不会轻易对宇文墉动手。

当然,从小被司马家族倾全族资源用心培养的宇文墉,对于地方治理还是有些本事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宇文墉站稳脚跟后,很是注重经济发展。他降低税收,鼓励贸易,积极推动岭南道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使得岭南道的经济迅速发展,百姓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

老百姓都是淳朴的。只要让他们有吃的,还不一定是吃饱那种,有穿的,不至于冻死就行,老百姓就会老老实实的耕种、纳税、服徭役……

所以,宇文墉的一系列措施在老百姓之中收获了不错的口碑。

这样一来,苏小丫和虞书衡他们就不好直接上手撸了。

师出有名,可不只是说说而已。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心向背还是需要考虑的。

可是,留下宇文墉也不可取。毕竟,这天下之前到底是宇文家的,留下宇文墉,那不是正大光明的留了一面宇文家的旗帜,那些别有用心的人还不聚集到宇文墉名下反击啊。

唉!郝家到底还是太大意了点,如今的情况颇令人进退两难。

特别是苏小丫和虞书衡还是修士,更不可能直接颠覆拥有民心的政权。背上这样一份因果,太不值得了。

如今,似乎只有和平解放一条路了。

不过,也不急于一时。

苏小丫和虞书衡商量后,决定分成两步走。

毕竟,虞书衡可是个军事发烧友啊!

两人商量了一下,农村包围城市的作战方案就非常好。如今,他们也可以围而不攻,跟宇文墉打心理战。

反正,如今也只有岭南道和京城两处还在宇文家族手中。

如果宇文墉不识时务,那就先拿下京都好了。

如今的京都,已经如同火药桶一般,一点就炸了。

越想,两人越是觉得可以先搞定京都。到时候,宇文墉不战而降也未必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也是另外一种“柿子干软的捏”吧!

当然,既然对岭南道要围而不攻,就不能留出破绽。

盘踞岭南道沿海的南蛮王,因为世代镇守南蛮,手上沾染的杀戮可不少,可以直接先干掉南蛮王。

反正,宇文拓已经被灭了,南蛮王一系如今跟国师殿和十大世家早已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所以,虞书衡和苏小丫绝对不会留下南蛮王,让南蛮王跟宇文墉结盟。

如果南蛮王与宇文墉结盟,不仅达不到合围的形式,还可给宇文墉和南蛮王制造开辟海外落脚点的机会。

真的如此,将后患无穷呢。

或许不会对他们之后的治理造成巨大的威胁,但绝对会是极大的隐患。比如,三不五时的从海上过来骚扰,就会令沿海渔村的渔民苦不堪言。

因此,苏小丫和虞书衡决定搂草打兔子,立即采取行动干掉还没有准备的南蛮王。

认真算起来,南蛮王一直以来都是边境上的霸主。他拥有强大的势力和资源,掌控着沿海的大片领土。

在岭南道立足千年的郝家,之前和南蛮王之间一直保持着微妙的平衡,双方算是互不干涉、互惠互利。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几个王子到了封地,形势就发生了变化。

南蛮王、宇文墉、郝家这三股势力都或主动或被动的被卷入到了这场权力的旋涡之中。

他们各自拥有着雄厚的实力,谁也不逊色于谁。每一方都在暗中积蓄力量,等待着时机的到来。

在这个紧张而又激烈的环境下,南蛮王展现出了他作为一方霸主的威严与决断。他不断调兵遣将,勤于训练,全力以赴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宇文墉也不甘落后。以其卓越的智慧和谋略,精心策划着每一步棋。他深知这场权力的角逐需要耐心和策略,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郝家虽然相对低调,但其实力同样不容小觑。他们默默地积攒力量,等待着最佳的时机。毕竟,郝家在岭南道已经生存千年了,许多暗线和后手,是宇文墉和南蛮王根本想不到的呢。

只能说,战场选在了郝家主场,让郝家投鼠忌器,束手束脚,这才受制于宇文墉和南蛮王。

毕竟,这里可是郝家的根基所在。

俗话说,五百年前是一家。

郝家立足岭南道,千年繁育,早就跟岭南道互相渗透极深了。不夸张的说,五个岭南人中,最少有一个人可以往前追嗍不知道多少代的先祖是郝家人。

所以,郝家不能不顾及家人和族人的安危。

而南蛮王和宇文墉则没有这样的顾虑,他们可以放手一搏,尽情施展自己的实力。

此外,郝家还需要面对来自外部的压力,比如其他大小世家的觊觎和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必须小心翼翼地处理与宇文墉和南蛮王的关系,以免引起更大的麻烦。

因此,尽管郝家拥有强大的实力,但在这场战争中却处于被动的劣势地位,只能够早早的做好准备,将嫡系子弟全部都送走。

三方心底都清楚地知道,在这场残酷的竞争中,只有彻底消除对方,才算得上真正消除潜在的威胁,才能保证自身的安全和利益。

所以,他们彼此之间绝不放过任何一个有可能构成威胁的人或事。

当然,在虞书衡和苏小丫面前,南蛮王真的不算什么。

海阔和海公公和毕家联合出手就行。

果然,最了解你的,往往不是朋友、不是亲人或者伙伴,而是你的敌人。

海阔、海公公和郝家同时出手,南蛮王直接变成了昨日黄花。

南蛮王所占领的海岸线,成功被郝家接手。

走敌人的路,让敌人无路可走。

所以,苏小丫和虞书衡干脆又清理了几座临近海岸的海岛,一起交给郝家,扶持郝家牢牢把控南海。

这次的胜利,不仅意味着南海归属的改变,更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当然,南蛮王留下的水军虞书衡和苏小丫是要全盘接手的。乐正西贝几兄弟也被苏家族人驾驭飞舟送到了南海,帮助郝家打造大海船,加强水军战斗力。

南林国正式成立。

南林国的国师殿,就建在了南海东向的一座海岛——东山岛之上。

这座岛屿距离南林国的陆地并不远,乘船大约半个时辰才能到达。当然,驾驭飞舟的话不过瞬间就能抵达。

东山岛,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大海之中,岛上环境优美,气候温和,四季如春。这里没有凡尘的喧嚣和繁华,只有宁静与美丽。

春天,岛上的花朵争奇斗艳,五彩斑斓的花瓣如锦缎般铺展在大地上,散发出阵阵芳香。鸟儿欢快地歌唱着,蝴蝶和蜜蜂翩翩起舞着,似乎都在欢迎春天的到来。

夏天,海风轻轻吹拂,带来丝丝凉意,让人感到无比舒适。

秋天,金黄的树叶飘落下来,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地毯,宛如童话世界一般。

冬天,虽然天气寒冷,东山岛山脚下已经换上了洁白的银装,但岛上依然生机勃勃。鸟儿在雪中寻找食物,留下一串串脚印,仿佛在雪地上书写着美丽的诗句。

最为奇异的是,不论春夏秋冬,从半山腰往上通往东山岛峰顶的部分,始终是绿树成荫,鲜花织锦,云雾缭绕……

在这里,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人们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放松身心,忘却一切烦恼。

当然,通往东山岛最高峰国师殿的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级白玉台阶是必不可少的。

峰顶被一条条九曲十八弯的小溪环绕着的庄严的国师殿,依然是最完美的复制品。

反正不知道系统怎么操作的,八个炼气期十二阶的工具人依然带着机缘,筛选着符合要求的有缘人。

这一次,不仅郝家家主郝靖安好郝家四位太上长老郝钺楠、 郝钺柸、 郝钺溪、 郝钺鸫和两位长老郝靖西 、郝靖涵 突破了炼气期一阶,就连被苏小丫紧急调过来辅助的乐正西贝几人也突破了炼气期一阶。

从今以后,东山岛就是国师殿的地盘,是南林国最神秘、最神圣、最重要的地方,没有之一。

当然,这次开发东山岛,苏小丫和虞书衡还获得了额外的礼物——砍虎刀和斩龙剑。

刚刚寻找到东山岛的时候,这里是一片迷雾环绕。如果不是苏小丫和虞书衡精神力超级强悍,又修习了望气术,东山岛绝对会被大家忽略过去。

只是,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如果。

所以,东山岛注定要见天日。

为了安全起见,苏小丫和虞书衡没有带其他人上岛。

作为除了虞书衡这个战力天花板之外的“第二高手”,白一一被留下来照顾郝家族人和海阔、海公公。

苏小丫和虞书衡刚刚进入白雾包围圈,就发现不简单,这薄雾不仅遮掩了东山岛,居然还是一个幻阵。

虽然,这幻境品阶不高,苏小丫和虞书衡依然决定先探探底,搞清楚对方到底想要玩什么花样。

薄雾渐渐散去。

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座苗寨,它静静地坐落在山间。

寨门高大而庄严,由整块的巨石雕刻而成,上面刻满了苗族的传统图案和符号。寨门上方有一座小巧的鼓楼,鼓楼的尖顶高耸入云,仿佛在向天空诉说着苗寨的历史。

走进寨门,眼前是一条宽阔的石板路,石板路两旁是一排排的吊脚楼。吊脚楼依山而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吊脚楼的主体由木材和竹子搭建而成,屋顶覆盖着青瓦,墙壁上装饰着苗族的刺绣和银饰,展现出苗族独特的文化特色。

家家户户的吊脚楼底层都是架空的,用来存放杂物和养殖一些家禽。底层的架空层都不太高,大约两米二左右的高度。

二楼是居住的地方,房间宽敞明亮,地板和四周的墙壁,全部都是木头或者竹子搭建而成。窗户上更是挂着苗族特有的印染花布窗帘,给人一种十分温馨的感觉。

三楼是储存粮食和农具的地方,也是苗人晾晒衣物的地方。通常都是一半有墙有顶,一半是敞开的露台。

苗寨中心是一个广场,广场上有一座巨大的铜鼓,铜鼓上刻满了苗族的历史和文化。每当节日来临,苗族人民会在广场上跳起欢快的舞蹈,庆祝丰收和幸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