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仙侠 > 暮客紫明 > 第87章 腿被天箍着,浪石白沫

暮客紫明 第87章 腿被天箍着,浪石白沫

作者:容乃公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5-10-14 10:35:26

杨暮客陪同大家一起往一个小院走。

大家夸赞小道士想法天马行空,逼着郡望雇佣艺伎。

杨暮客眯眼笑问,“怎地,豢养美人儿这不是天下间男子的梦想么?贫道助其美梦成真,他们需感恩戴德才对。”

大家捋着鬓角碎发,感慨道,“他们想养的是予取予求的玩物,非是有血有肉的女子。这便是大不同。”

杨暮客面露羞涩,“贫道没想太多……之前的确想了很多,但思来想去也救不了整条江上的女子。便生了一个念头,找个地方,给他人做个榜样。人都是一个脑袋两条胳膊两条腿。总该能活着,像个人活着。”

大家点点头,“自此便有人想着能上了岸,做了留安港的艺伎,靠着本事活下去。”

杨暮客嘿嘿一笑,“那敖氏不也一直这么做么?否则又岂能轻易请来前辈?”

大家慈祥地说,“敖氏可没有外商的身份,也不曾有太子撑腰,更不曾有挽救大厦将倾的功德。”

杨暮客看着前头的岔路,“贫道不再与大家同路,有缘再见。”

大家点点头,“少爷定要长命百岁,多行功德。”

这话杨暮客听来只当是笑话,这老妪眼中长命百岁便是一生安稳,却不知是咒骂他杨暮客命短。上清门的修道种子,磕头喊一句万岁也不算过。

那么杨暮客在这件事儿里赚到功德了没?

没有。

非但没赚到功德,反倒受到了无数咒骂。

通了肾水,醒了雀阴。幽精也知晓在何处,只是未能通窍。此时杨暮客已经可搬运大周天,洗筋伐髓。神念不需神魂法外放,便能感知周遭灵性。遭人咒骂,功德受损,这咒骂声来自岸上诸多贵人之家,也来自江上舟船。

有时候做了好事儿旁人真的不会念你的好。因为他们眼中那根本就不是好事儿。那是缺德的坏事儿。

人家江上女子好好的,过着纸醉金迷的日子。你偏偏要把她们赶上岸去。凭什么?凭你小道士大功德,入了太子贵眼,便可仗势欺人?

岸上的贵人之家平日里到船上赏艺狎妓,那是玩儿风情,是庄你情我愿的买卖。小道士一句话,就让许多女子离了花船。若是带走了贵人的体己人,可就再也没有眠花夜宿的机会。能不骂么?更何况,那场面话中,还似有推广此行径的心思。你自己不玩姑娘,也不许旁人玩。缺德!

杨暮客大步流星地奔着府衙去,手掐灵官印,招来了当地土地。想听听这白日里府衙中魏氏父子可曾来过。

土地在阴间叙述详尽。那魏氏父子被太守留下,太守摆酒与魏氏有意和解。

太守的意思是,都是给上面的人做事。大家何苦互相为难。如今都给太子殿下办事儿,过往的隔阂自是尽数消解。

魏宽拉着儿子言说了尹氏的种种不是,说那尹氏使者挑拨离间。本来郡望与太守之间就应当是琴瑟和鸣,亲密无间。日后太守的一切政令,魏氏定然会鼎力支持。

这春香郡一个四处漏风的地方,今天午宴上,一件秘密都包不住。说了什么话,准备办什么事儿。明儿一早便要放在各家高位之人的书桌上。魏氏身为郡望甘心居于人下,这不知要遭多少士人豪族笑话。

太守只是言说,这太子交代的赈济之事,一定要同心协力办好。可不能让太子寒心,谁若是敢吃拿卡要,定然法不容情。

杨暮客从土地公口中得知,太守如此兢兢业业地办事。他噗嗤一笑。果然压力使人成长。留安港本来是油料航运的重要港口,楼船抵达之时这港口冷清也不见他着急。

进了府衙,找到门子递了名帖。那门子赶忙将小道士迎进临时府衙,将小道士带到宴席中去。

宴席里太守,太守的幕僚,魏氏众人,还有内官许东东皆是出门迎接。

太守上前,“大可道长来临,我等荣幸之至。恰好屋中办宴,道长快快上座。”

杨暮客被众人拥蹙着走进了宴客厅。土地神嗖地一声钻进了地面,不再露头。

杨暮客落座本是太守的主座,拍拍一旁,“太守来同座。贫道用餐后才来。打扰诸位吃饭,过意不去。有些话说完,贫道就离开。”

许东东掐着兰花指笑了声,“道长可是咱们得贵人。又岂能来了就走。我们自是要好好招待。”

太守附和,“是极。许大人言之有理,若无大可道长,我等今日可是没有吃宴的机会。道长西面助太子平定义军,功德无量。”

魏咸低着头不说话,魏宽候着脸皮说,“大可道长与小人也有过几面之缘。小人也曾一路奔波抵达望山县,欲想与前线共存亡。大可道长当真是我们春香郡的大救星。必须留下好好吃酒。昨日我魏氏受道长教导,心中还想着再与道长结缘,多多指导我魏氏行事不足之处。”

杨暮客没管这些客套话,单刀直入,“昨日宴席,贫道大放厥词。诸位听来笼统,免不得要揣摩贫道心意。有些事儿,贫道其实心眼很小,若是你们做得不合贫道心意。贫道无缘无故拿你魏氏开刀,挖坟掘墓,魏家家主定然觉着不合适。”

魏咸低着头抬眼看了看小道士。这怎么还说挖坟掘墓的事儿呢?

魏宽点头,“确实不合适。”

杨暮客两手揣在袖子里正色道,“贫道梦中有圣人授课。言说妇女可顶半边天。便是我家中,我也是听家姐所言。”杨暮客瞥了眼许东东,有些话憋了回去,继续说道,“世上之恩,可曾有比母亲之恩更大?”

太守一旁笑着附和,“母亲之恩自是最大。”

杨暮客点头,“所以希望诸位能将心比心些,大家长,大男子的性子都收敛收敛。贫道呢,让魏氏办那园子不求别的。只是想江上的女子有和容身之所。那些女子多才多艺,也读诗书。性子想来一日改不得。贫道若说,诸位待那群艺伎如待自己母亲一样。怕是你们心里要骂贫道。”

许东东笑道,“道长莫要说让奴婢待那些女子当母亲,就是当成奶奶,奴婢也是心甘情愿的。”

杨暮客摆摆手,“内官这话听来笑笑便好。”

宴席上因此话其乐融融,也没了刚才的压抑。

杨暮客继续说道,“最大之恩莫过生母赐命,最大之耻也莫过人尽可夫。这些女子是可怜的,贫道只希望诸位能把她们当成人来看。罗朝之中,那花船女子怕是还比不得尔等家中养的奴户。给她们一个做人的机会,好不好。”

魏咸咬了咬牙,“敢问道长,怎地才算是当人看?”

杨暮客端坐似如讲道,“她若是个艺伎,那就该是艺伎。她若是个婢女,那就该是个婢女。她若是农妇,那就是农妇。而后,她是一个有手有脚活着的人。要遵守公序良俗,要遵守罗朝律法。合法合规赚取生计之用。若有卖身契,她理当能赚钱赎身。身无债累,若想得自由,那大门也能让她走出。”

魏咸纵然是个纨绔,却也饱读诗书。躬身说,“道长慈悲。”

杨暮客笑嘻嘻地起身,与诸位躬身揖礼,“此行贫道总算办成了一件好事儿。希望诸位能有一天,是真心实意地帮着旁人,而不是受于情势所迫。另外,贫道不吃人肉,这宴席贫道就不留了。诸位,有缘再会。”

待杨暮客大步流星地离开后,宴席沉默了许久。太守作为此间主人,长叹一声,“大可道长言浅意深啊。”

杨暮客离开后同样感慨良多,还记得离开青灵门后。他与师兄讨论过人欲。师兄言语意思是他眼界浅,根本不懂人欲。那时他还是个泥巴身,只有腹中饥饿,食人之欲。如今肾水通了,**多了起来。杨暮客再不敢大言不惭地说什么人欲之事。他怕自己被人欲吃了,而不是他掌控了人欲。毕竟胭脂真的很甜。

走路带风的杨暮客阴影张牙舞爪,诡异的煞气蓬勃而出。背后的尸狗神戴着白色傩面血淋淋地钻出来,太阳一晒滋啦啦作响化作飞灰。沿路的神官看到那青鬼的气势都远远躲着,可不敢凑上来。

离人越近,杨暮客就越邪性。纳阳好,纳阳能把歹毒心肠都拿出来晒一晒,不要被那阴阳玉化成的心脏带歪了神思。能忍住吃人,是一件大好事儿。能面不改色地当一个衣冠禽兽,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儿。在做鬼与做人之间,杨暮客又坚定地朝着做人走了一大步。

京都此时天色已暗,太子将宝剑挂在腰上后就不曾取下。

回到东宫后,御书房的掌印太监便来宣旨。

当今圣人年老力衰,难以应付罗朝势如累卵之情。今岁辞旧迎新之际,正是新旧交接之时。太子德行端正,正值壮年,顾全大局,明君之才。遂年终岁更之时,圣人与太子同去京都官祠,履行禅让典仪。

国神观俗道方丈亲自入住东宫,严防邪祟入侵。东宫根器不全之人尽数撤离,东宫侍卫尽数由皇宫内卫替换。

太子典仪之前需养精蓄锐,不可离京,不可敦伦,不可杀生。吃斋饮露,修心静气。

钦此。

太子妃听旨回了娘家。东宫一众太监也都去了禁宫的内务司,等着新差事。换防兵甲摩擦的咔咔声在东宫响个不停。

老方丈提着一壶酒走进了太子的书房,“殿下可是觉着无趣?”

太子起身揖礼,“小王拜见国师大人。”

粟岳合上酒壶盖,转到身后。“殿下身上煞气浓重,刀兵不解。有碍平心静气修持。”

太子平静地问,“国师真心保本王平安?”

粟岳拿出一沓符纸,贴在门框上一张,“天下大势,滚滚洪流。如今要换殿下作那船首引路之人,老夫不敢有丝毫懈怠。”

太子单手握住剑柄,抽出宝剑,看着那剑光倒影,“国师大人可知,这京都中,不知多少人盼着本王身死。本王不知此局是个死局,还是个胜局。”

粟岳又贴好一张符纸,“这独木桥上,本就是你死我活。殿下走上桥来,只能一往无前。您只管往前走,老夫帮您照看后头。”

太子剑指粟岳,“我能信你?”

粟岳毫不在乎地说,“您必须信我。”

太子将出窍的宝剑放在桌案上,“岁岁祭金,终到出鞘之时。国师可知今夜定然是血雨腥风?有很多人会因本王而死。国师大人怕是一生功德都要因护这暴君而消。”

粟岳打了一个寒颤,“殿下莫要吓唬我这老家伙。您是罗朝正德之位,守着您老夫才能赚来功德。纵然是些杀孽,也是矫正风气。阴司和岁神殿能算得清楚。我国神观这些年来,受国相胁迫,做了些许得罪殿下之事。但殿下也当清楚,国神观从不干涉朝中权力变更。”

太子提起朱砂笔在剑锋上写了正德二字。“我罗朝当今法统不正,何来正德之说?您这国师,与那国神日日相伴,又岂能不知本王从未踏入国神观一步。不曾与那国神一丝香火。”

粟岳嘿嘿一笑,“王上理当清楚。我国神观,供奉国神,只是供奉那个名号。至于谁得了名号,我们这些道士并不在乎。是那神仙宗门也好,是元灵后裔也罢。只要能行科显道,修习道法之人皆是香火奉上,尊声神主。”

太子面露好奇之色,“国师此言可与十六年前大相径庭。”

粟岳嘿哟一声再贴好一张符纸,“十六年前没有妖兵压境,十六年前也没有神种作怪,十六年前没有金炁西来,十六年前……您还是个棒槌。”

太子走出桌案,看着贴好的符纸。符纸上写着,敕令,阴司正神显德。

国神观道士竟然用的是阴司敕令……

夜黑死寂,京都寒风刺骨。

白日里御书房掌印太监去东宫宣旨一事高官尽数知晓。同和坊明镜路一路住的都是三品以上大员。家家门户紧闭。

站队的时候到了,自然要闭门好好思量。

但更多人不必思量,因为利益攸关,他们早已别无选择。

纸鸢纷飞,尽是沟通明日弹劾太子之事的信件。

一众城防军着甲来至了相府门前。

领头的校官毫不避讳地大声说着,“妖相窃权,致使国中上下蝇营狗苟。今夜我等奉圣王之命,铲除妖相,还我罗朝正道风气。相府中人,格杀勿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